突發!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前總統穆沙拉夫被判死刑

突發!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前總統穆沙拉夫被判死刑

歡迎關注中巴經濟走廊資訊公眾號,聚焦巴基斯坦時事要聞、經貿資訊、文化交流、投資動態等

突發!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前總統穆沙拉夫被判死刑

據巴基斯坦多家媒體證實,巴基斯坦伊斯蘭堡一家特別法庭當天裁定,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前總統穆沙拉夫犯叛國罪,並根據《憲法》第六條判處死刑。這是巴基斯坦歷史上首次宣佈軍方最高職位人士犯有叛國罪並判處死刑。

在聽取了最後論點後,特別法庭的法官宣佈了對穆沙拉夫的長期叛國罪的判決, 詳細裁決將在48小時內發佈。

穆沙拉夫稱對他的審判不公:我一生都在為巴基斯坦服務

巴基斯坦《黎明報》稱,判處穆沙拉夫死刑的,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一個由三人組成的特別法庭。法庭裁決的結果是2-1,即2人支持死刑,1人反對。

該報還稱,這一判決是歷史上的首次。

突發!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前總統穆沙拉夫被判死刑

2013年11月17日,巴基斯坦政府以在2007年實行緊急狀態為由,指控這位前軍事統治者穆沙拉夫將軍犯有叛國罪。其後,穆沙拉夫的辯護律師以其背部疼痛且巴國內不具備相應治療條件為由提出出國就醫申請。2016年3月16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同意穆沙拉夫的出國就醫申請,撤銷對他的出國限制。2016年3月,穆沙拉夫抵達迪拜就醫至今。

一週前,穆沙拉夫在迪拜的一張病床上抱怨說,對他叛國罪的缺席審判是不公平的。

據報道,穆沙拉夫上因心臟和血壓問題入院。穆沙拉夫在迪拜醫院發表的視頻講話中說:"我一生都為巴基斯坦服務,我因叛國罪受到審判我為巴基斯坦打仗,為我的國家服務了10年。"

這位近幾年居住在迪拜的政治家呼籲巴基斯坦法庭在醫院聽取他的陳述,並確認他的健康狀況。他還要求在宣讀對他的案件的判決之前聽取他的律師的意見。穆沙拉夫說:"我希望我能得到公正。"穆沙拉夫表示,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

鐵腕總統穆沙拉夫:興起之路與隕落之因

突發!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前總統穆沙拉夫被判死刑

穆沙拉夫於1943年8月11日出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1947年隨家人移民到巴基斯坦,並在巴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接受了早期教育。

1961年,18歲的穆沙拉夫考入巴基斯坦卡庫爾軍事學院,1964年畢業後加入巴基斯坦軍隊,先後在自行火炮團、特種作戰營、裝甲師屬炮兵部隊、步兵師和野戰軍中任職。他還曾赴英國學習並在奎達指揮參謀學院和國防學院任教。他參加過1965年巴印戰爭,並獲得"卓越"、"新月"等勳章。

1995年,穆沙拉夫已經是一名陸軍中將,在軍事要地旁遮普省任指揮官。1998年10月7日,他被謝里夫總理任命為陸軍參謀長兼參聯會主席,晉升上將軍銜。謝里夫說:"我選擇你,是因為在所有的中將裡,你是唯一沒有為了謀求這個職務而討好我的人。"

但是不久後,嚴重的政見分歧,使謝里夫很快就對穆沙拉夫下了狠手——1999年10月12日,謝里夫下令禁止訪問斯里蘭卡歸來的穆沙拉夫的飛機在卡拉奇降落。危急時刻,飛機上的穆沙拉夫打了一個電話,遙控指揮忠於他的部隊佔領了機場。回到地面時,穆沙拉夫長出了一口氣——陸軍參謀長軍服保住了,這條命也保住了!

這起"機場驚魂"的副產品是穆沙拉夫成為巴基斯坦的統治者。這場不流血的政變將謝里夫趕下了臺,穆沙拉夫則宣佈成為巴基斯坦首席執行官。

2001年6月20日,穆沙拉夫頒佈政令,終止拉菲克·塔拉爾的總統職務,並於當天宣誓就任總統,並同時兼任巴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參謀長等要職。他也是巴基斯坦歷史上第四位軍人總統。2002年4月30日,巴基斯坦全民公決支持穆沙拉夫在10月大選後繼續擔任總統,穆沙拉夫於2002年11月獲得連任,任期5年。

穆沙拉夫最初就任總統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怒,華盛頓方面還威脅說,這將影響美國撤銷對巴基斯坦的一切制裁行動。不過,"9·11"事件的發生給穆沙拉夫帶來了與美國改善關係的契機。

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占人口總數的96%左右。複雜的民族矛盾和宗教教派爭端,加之克什米爾問題的存在以及阿富汗局勢的深刻影響,使得極端主義勢力在巴基斯坦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恐怖事件不時發生,恐怖組織甚至將矛頭指向穆沙拉夫本人。

"9·11"事件發生後4小時,穆沙拉夫向全國發表演講,強烈譴責伊斯蘭極端分子,宣佈巴基斯坦將堅定地同美國站在一起。整個過程中,他沒有同任何人進行協商,只是在發表演講前,把自己的決定通知了軍方。這一講話標誌著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在此之前,巴基斯坦每年都要向本·拉登的庇護者、阿富汗塔利班提供1億美元的援助。

2001年10月22日,巴基斯坦政府頒佈了由穆沙拉夫簽字批准的《反恐法》。2002年1月12日,穆沙拉夫總統通過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發出了打擊極端主義勢力的號令,闡明瞭政府的有關政策。此後,巴基斯坦被美國視為反恐戰爭最親密的盟友,一直不承認穆沙拉夫的布什政府也開始支持其政權,還在2004年授予巴"美國主要非北約盟國"的頭銜。穆氏的親美政策甚至讓他得了一個"布什拉夫"(Busharraf)的外號。

巴基斯坦坎坷的政治史,是一部軍事管制與"民主"交替的歷史。在巴現行政治體制中,陸軍參謀長掌握軍權,是巴基斯坦最有權力的職位。民選總統或總理,往往需要軍隊的有效支持。正因為如此,穆沙拉夫在接管國家權力之後,一直保留了陸軍參謀長的職務。巴基斯坦反對派曾屢次要求穆沙拉夫脫下軍裝,但穆沙拉夫總能化險為夷。

2007年10月,反對派在總統大選前向最高法院起訴,認為穆沙拉夫作為總統兼任陸軍參謀長違反憲法,並表示軍職在身的穆沙拉夫不能參加新一屆總統選舉。巴最高法院駁回了反對派的指控,但反對派在兼任軍職的問題上與穆沙拉夫展開了拉鋸戰,並引發巴基斯坦政局動盪。

"軍裝是我的第二身皮膚,我絕不會輕易脫掉它,因為軍隊給了我一切。"穆沙拉夫曾如是說。但在2007年10月3日,穆沙拉夫迫於局勢作出"若連任就脫去軍裝"的承諾。當年11月24日,巴基斯坦選舉委員會最終確認穆沙拉夫在10月6日的選舉中高票獲勝。28日,穆沙拉夫履行承諾,辭去陸軍參謀長,並向新任陸軍參謀長基亞尼移交了軍隊指揮權。

立即訂閱:微信搜“中巴經濟走廊資訊”或“CPEC-news”

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