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克貝塔“回家”!超低體重極早出生兒雙胞胎回醫院慶祝週歲生日!一路走來,步步驚心……

舒克和貝塔是鄭淵潔童話中的角色,我們今天講述的“舒克和貝塔”卻是一對歷經千難萬險才來到人間的小天使。

  12月17日中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新生兒科示教室迎來了這一對天使——正好一週歲的舒克和貝塔。

  “祝你生日快樂……”醫護人員唱起生日歌,眼前一幕如童話般美麗。

  舒克和貝塔的父母早在半年前就決定,孩子的週歲生日會,要在醫院過。

  好不容易高齡受孕,遭遇孕期出血,進行緊急手術環扎,艱難保胎44天,還是早產……為人父母,這對夫妻經歷了太多波折;而超低體重極早出生的舒克和貝塔的成長,也是連闖生死關。一路走來,醫護人員給了他們太多支持,而他們也把醫院,當成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家。


舒克貝塔“回家”!超低體重極早出生兒雙胞胎回醫院慶祝週歲生日!一路走來,步步驚心……

37歲好不容易懷上雙胎

  對多數女性來說,結婚生子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但市民宋雯沒有這份幸運。

  出生於1981年的她,婚後和丈夫一起努力了四五年,都沒有等來好消息。醫生看了許多,藥也沒少吃,換來的確實一次次的挫敗。

  “在懷上舒克和貝塔前,懷過一次,但胚胎在7周左右就停止發育了。”等待多年,在37歲時,宋雯懷孕了,還是雙胎。

  宋雯滿心期待,又小心翼翼。

  “孕12周左右有過一次大出血,及時住院治療,孩子保住了。”宋雯說,那之後產檢都比較正常,直到2018年11月18日。

  那時,宋雯孕19周,上午剛到醫院做了產檢,結果回家之後就感覺肚子疼,出血了。

  匆忙趕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B超提示,宮頸口開了三指。

  “那時我出差在地,她什麼都沒帶,是產科給開了綠色通道。”提起這段經歷,舒克和貝塔的爸爸、宋雯丈夫張先生滿是感激,他說,當時產科副主任張志偉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準備下班,宋雯到院後,他沒有絲毫猶豫地留了下來,併為其進行了緊急宮頸環扎手術。

  醫院產科主任郭偉介紹,宮頸機能不全是導致先兆流產、早產的一個主要原因,醫院在臨床中累積了大量宮頸環扎保胎成功的病例。

  “如果再晚,後果不可設想。”信任,自那一刻起,深深紮根。


舒克貝塔“回家”!超低體重極早出生兒雙胞胎回醫院慶祝週歲生日!一路走來,步步驚心……

艱難保胎44天還是早產

  為了保胎,宋雯不能平躺在床上,而是要保持床尾抬高倒控躺著。

  一天、兩天……對於常人來說,一動不動連續幾天在床上躺著都很困難,更別說對於本身就患有鼻炎的宋雯,“喘不過氣,晚上甚至沒法睡。”

  為了讓宋雯睡好覺,產科醫護人員給了她“特殊照顧”,把產科北區唯一一個單間病房為了她。

  度日如年。身體上的不適可以忍,心理上的崩潰,卻很難調節。環扎前的緊張和擔憂,並沒有因為手術的成功進行而消減半分。宋雯的情緒,非常不好。

  孕22周時,宋雯再次出血。在進行二次環扎之前,宋雯甚至喊出了“放棄”。

  “是大夫勸我,讓我再堅持一下。”宋雯說,當時距離足月的37周還有很久很久,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堅持到那時候。為了鼓勵她,張志偉主任和邢鑫大夫幫她建立了“三天目標”和“一週目標”。目標變小了,三天,成功;一週,成功……

  逐漸地,宋雯有了信心。但,現實還是殘酷。

  孕26周+4天時,宋雯再次出血,宮縮很規律,孩子的小腳丫出來了……

  感染指標高,保胎不宜再繼續,醫生建議,進行緊急剖宮產手術。

  2018年12月17日,宋雯和張先生迎來了他們的兒子——舒克和貝塔。舒克體重700克,貝塔體重660g。


舒克貝塔“回家”!超低體重極早出生兒雙胞胎回醫院慶祝週歲生日!一路走來,步步驚心……

倆娃出生就被送入新生兒科

  只有巴掌大小,胳膊、腿細如成人小指的舒克和貝塔,直接被送入了醫院新生兒科。

  在醫學上,37周妊娠之前出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胎齡不足28周的早產兒稱為超早產兒,出生體重1000克以下者稱為超低體重兒。

  舒克和貝塔,屬於超低體重極早早產兒。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徐海燕告訴記者,早產兒由於各器官組織發育不成熟,病情可以千變萬化。呼吸問題,如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暫停等;神經系統問題,如顱內出血、腦損傷等;嚴重感染;餵養問題,如餵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各種危重病變,均可能危及其生命。新生兒出生胎齡越小、出生體重越低、死亡率越高。

  “他們不像那些白白胖胖的寶寶令人激動地啼哭著來到這個世上,而是自出生之日起就悄無聲息地住進了新生兒科保溫箱。”張先生說,成為人父,本該高興,但他的心情,卻很沉重。

  每週二和週五,是新生兒科病情通報的時間,張先生像其他家長一樣,每次都是懷著急切、忐忑的心情想了解孩子更多的情況。

  宋雯的心裡卻沒那麼緊張,“也許是母子連心,更因為前期保胎、生產時被周到妥善的照顧,我知道,孩子在這家醫院,肯定沒有問題。”

保溫箱裡連闖生死關

  兩個戴著呼吸機的小臉蛋慢慢睜開小眼睛,想努力看清楚這個陌生的世界。但這個世界,對他們還真是有點殘酷。

  “早產兒可能經歷的問題,這倆孩子基本都經歷過了。”徐海燕說,一般來說,早產兒要闖過三關——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一路走來,舒克和貝塔,可謂步步驚心。

  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舒克和貝塔要靠呼吸機來支持呼吸。舒克在這一關就遇到了問題——脫機困難。

  懷疑是喉軟骨發育不良,舒克被送到另外一家醫院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也發現了更多問題,考慮到以後,那家醫院建議放棄。

  絕望中的張先生給徐海燕打了電話,說要回千醫治療,徐海燕的回答讓張先生至今難忘,她說:“回來吧,既來之則安之,我們總會找到辦法的。”

  張先生說,每次出差,見到北京的專家、國外的專家,徐海燕都不忘諮詢關於舒克脫機的問題。後來,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梁輝提出“氣切+聲門上整形+聲門下處理”的分階段逐步治療方案,他們選擇了信任,在舒克出生三個月時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

  “事實證明氣切是舒克後續康復治療的第一步,是正確選擇。”張先生說,舒克成了醫院耳鼻喉科最小的氣切患者,連手術器械都是單獨購置。醫生說,1歲以後,舒克或許就可以進行氣管封堵。

  除此以外,舒克還接受了微創疝氣手術,解決了餵養困難的問題

  相比舒克,貝塔還算順利,但也經歷了壞死性結腸炎結腸造瘻手術、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手術。


舒克貝塔“回家”!超低體重極早出生兒雙胞胎回醫院慶祝週歲生日!一路走來,步步驚心……

父母想做志願者幫助相似家庭

  徐海燕坦言,面對胎齡26歲以下的超早產兒,是有部分家長會選擇放棄,但舒克和貝塔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過這個想法。他們的堅持和配合,讓醫護人員都很感動。

  當然,醫生面前沒有救與不救的選擇題。生命在眼前,就要好好去呵護。

  產科、新生兒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小兒外科等多科室無縫對接,舒克和貝塔的人生路,逐漸明朗。

  日子一天天過去,出生4個多月後,貝塔出院回家;出生6個多月後,舒克出院回家。

  接舒克回家的時候,宋雯和張先生就決定,等孩子週歲生日的時候,要回醫院,和這些可親可愛可敬的醫護人員一起慶祝。

  “這麼早出生,別人都會感覺是個奇蹟,要謝謝千醫,我們慶幸我們選擇了這家醫院,慶幸孩子出生在這裡。”張先生說。

  “這是他們出生後的第一個家。”宋雯說,孩子長大了,回想以前的那些經歷,現在似乎已經是雲淡風輕。但也只有一起經歷過,才知道,這些可以信賴的醫生和護士,給了自己多大的堅定和鼓勵。

  除了週歲生日在醫院慶祝,宋雯和張先生還主動提出,要成為醫院的志願者,去幫助那些和自己都相似經歷的家庭。

  “很多時候,醫生說一百句也抵不過一個一個長大後的早產寶寶的故事,更能給予信心。”宋雯說,她住院保胎期間,每天都會有志願者來幫自己做心理疏導;孩子在新生兒科住院期間,那些“過來人”在微信群裡的鼓勵也支撐著他們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日夜。如今,兩個孩子的發育狀況都還不錯,他們也成了“過來人”,想要將這份正能量傳遞下去。

◎延伸閱讀◎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一半多是早產兒 

高齡產婦、人工受孕 增大早產兒出生幾率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徐海燕介紹,目前,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已上升至10%,早產兒出生數量居世界第二。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早產兒已佔半數以上,這些早產的孩子體重基本都在2500克以下,六成會患神經系統疾病,心肺發育不良、視網膜問題、感染、智力問題都或多或少存在。早產兒已成為新生兒領域最重要的問題。

  徐海燕介紹,早產率近幾年來居高不下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現在生育前做過流產手術的女性增加,多次流產導致生殖道受到感染,容易引發胎盤異常從而導致早產。二是由於不孕症增多,很多婦女接受過促排卵的治療,或者直接施行了人工受孕,而這樣做往往導致多胞胎。多胞胎增多,恰恰是早產率大幅上升的誘因之一。這種受孕方法與自然受孕相比,嬰兒的體質當然要差一些。第三,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高危高齡產婦增多,產婦年齡越大發生早產的幾率也越高,根據權威數據統計,產婦年齡在30歲-34歲之間發生早產的概率為4.5%,當超過四十歲之後早產的概率會達到6.8%。

(生活日報記者 秦聰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