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这两天,真是被撒贝宁喜得龙凤胎的消息刷屏了。


撒贝宁的妻子李白是加拿大人,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初为人母的李白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晒照片,分享喜讯。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话说,米粒妈小时候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当主持人,为此我还参加了各种演讲口才、播音主持方面的培训和比赛。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电台主持人,很佩服那些出现在电视荧幕上的主持人。记得撒贝宁参加《主持人大赛》那年,他拿了冠军,我在电视机前看得既兴奋又激动。

最近,《主持人大赛》时隔八年又开播了,周末我也不免俗地追了两期。

本来想追忆一下我的学生时代(最初的梦想啊),结果正赶上央视十大名嘴凑在一起,真是闪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哈哈哈哈~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央视这些主持人,撒贝宁机智、敬一丹优雅、董卿知性、刘欣大气……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但在台上都特别有光彩,像是为舞台而生。

其实一个人的特质、底蕴、内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了解过这些优秀主持人背后的家庭教育,米粒妈真的大为叹服,看来成功真的没有偶然。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机智撒贝宁:父亲引领我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撒贝宁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路开挂。

高中毕业前,他因为艺术特长被保送到了北大,他自己还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调侃,说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自己很纠结:去吧,北京那么远,远离了家乡亲人和小伙伴,不去吧,北大也还可以。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来,大家都叫他“北大还行撒贝宁”,哈哈哈哈,太气人了!

撒贝宁出生于文艺世家,父母都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小撒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感受着这种文化上的熏陶。

他说,有一次爸爸带他去看少年合唱团的演出,小演员们都和他年龄差不多,看到他们胸前戴着大红花,小撒心里也是痒痒的。

爸爸看出了他的心事,二话没说就给他报了名,学唱歌。可没过多久,撒贝宁就厌烦了,再不愿意去上课。爸爸也没有劝他,只是找了个机会把他带到了拍戏现场。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当时拍的是一个女八路骑马追汉奸的镜头,气温接近40摄氏度,这个镜头拍了8遍。有些人又累又热当场晕了过去,被卫生员架出去抢救,现场照样拍戏。我心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原来演员表面上看来很风光,其实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后来回家的路上,撒贝宁主动对爸爸说:“我明天就到合唱团去,一定坚持下去。”

撒贝宁保送北大后,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演讲比赛,他几乎场场不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四快结束时,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到学校招聘,老师才极力推荐了撒贝宁。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来他参加主持人大赛夺冠,一举成名。

这些年,从《今日说法》到《出彩中国人》、《了不起的挑战》,再到春晚,包括后来参加各类综艺节目,撒贝宁都能收放自如。

相信,正是父亲在他小时候种下的那颗文艺的种子,成就了今天的小撒。

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父母、家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为一个人在童年时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怀揣了什么样的梦想,养成了什么样的品格,会直接影响他未来能走多远。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优雅敬一丹:妈妈告诉我,别忘了,80岁也是女人

敬一丹的妈妈曾告诉她,别忘了,80岁了,也是女人。其实这句话是敬一丹的姥爷告诉给妈妈的。让她们在任何时候都别忘了爱自己,享受美。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妈妈小时候家里很贫苦,姥姥姥爷生了11个孩子,只养活了7个,但即便如此,姥爷也在孩子们小时候,给她们种下了美的种子。

姥爷在东北,从外面打一车草回来,蚊子叮咬、满身汗水,但拉着马车回来的时候,一进屋,第一句话就是告诉女儿,草里有花。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女儿们特别兴奋地跑出去,打开一捆捆的草,发现里面各种颜色的野花。她们特别欣喜地把花插在一些破瓶子、破瓦罐里,然后房间一下子就亮了。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敬一丹说,自己的妈妈在病床上的时候,一直在找一种花,就是小时候,姥爷给她们打草回来,车里放的那种花,叫兰雀花。

敬一丹她们找了好久,最后她一个表妹找到了这种花,一种野花,给敬一丹的妈妈拿到病房,妈妈一看,就是这种花,特别欢欣。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小时候,敬一丹跟着妈妈去别人家串门,一进别人家,妈妈就会四处打量,目光特别锐利:这日子过的,连个日历都没有!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那时候敬一丹还是个小女孩,看着妈妈,她明白了,过日子应该有的样子,就是你过的每一天,都应该知道是哪一天,过节有过节的样儿,过年有过年的样儿,孩子的生日,一个都不能忘。

所以我们看到的敬一丹,永远那么优雅,那么得体,这就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敬一丹在退休的时候,送给自己一场退休旅行,一家人去了北极。她说,这是一种仪式感,生活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当妈妈这件事,没有退休,也没有毕业,永远在学习。敬一丹说,你要学习给现在的孩子当妈妈。

所以她可能没有告诉过自己的女儿,“80岁了,还是女人”,但她会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在衣柜给女儿留出一个格子放衣服,每天穿什么都要女儿自己决定,什么场合配什么衣服。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种对美的感受和追求,也会一代一代传下去。你会跟自己的妈妈学着做妈妈,你也会交给自己的儿女,如何为人父母。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成为这样的人,这是敬一丹的母亲从姥爷那里学来的,也是敬一丹的母亲交给敬一丹的。爱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如此这般流淌下来。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知性董卿: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书不会白读

这几年,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很多人被董卿实力圈粉。她随口说出的台词,背出的诗句,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身后的文学积淀。

董卿的爸爸在农村出生,小时候家境穷困,为了读书,爸爸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先到池塘里抓鱼、抓虾,再跟着自己的母亲到集市上把鱼虾卖掉,挣生活费。

爸爸很喜欢文学,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复旦大学的新闻系,毕业后在报社工作。而董卿的妈妈也毕业于复旦大学,实打实的知识分子家庭。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但也正因如此,父亲对董卿的教育非常严苛。

董卿刚识字的时候,每天就被要求大量抄写成语和古诗,董卿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跳级进入了初中。上中学之后,她更是以三五天一本书的速度阅读大量的古典名著。


正是因为父亲的这份严苛,让董卿从小养成了非常自律的品性,也养成了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从2002年成为北漂,在一个没有什么听众的频道做着主持人,再在央视站稳脚跟,并连续九年主持央视春晚,成为家喻户晓的资深主持人。

她说以前最累的时候一年做了130多场活动,累到摔倒尾椎骨第四节骨裂,然后瘸着拐着撑下来,累到生理期紊乱,整个脸全都是痘痘。

她从未喊过累,一个人就那样坚持下来了。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40岁那年,她决定按下暂停键,去美国留学提升自己。学满回国后,她新的一段人生,拉开了帷幕。

她制作《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这两档文化底蕴深厚的节目就像清流,掀起了一股文化风。

我们每每看到董卿出现在台前,就忍不住被她的知性、优雅折服,即使年过40,丝毫没有被岁月打败。

正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董卿成为了有沉淀,有底蕴,内心强大的女性,她不会活在任何年龄段里,她有自己的追求和方向,也经得住时间的打磨。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为人父母,要让孩子看到你努力的样子

央视这些主持人,曾经都有过默默无闻的时候,但他们能走到今天,能在人才济济的中国站在亿万人瞩目的舞台之上,背后必定有着我们看不到的努力、坚持和辛酸,而他们的背后也都有父母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托举。

包括今年与美国主播隔空激辩的刘欣。她的成功不是偶然,早在23年前,她就在世界英语演讲比赛中一举夺冠。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为什么她的英语说得那么棒?

刘欣的妈妈当年在造纸厂质检科上班,工作一点也不轻松,但是只要有时间,她总会用在学习上。

妈妈说,她手上总有点学单词的材料,有时间就念,别的工人看她一天到晚都在学习,她说没办法,工作太忙,只有利用时间多学一点,学英语,学日语。

父母看三个女儿都很喜欢英语,就给她们订学习英语的杂志,还支持她们收看英语节目《follow me》。后来,刘欣的姐姐成绩优异,去了加拿大,刘欣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央视海外中心工作。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为人父母,不可能陪着子女走一辈子,但却可以影响、引领他们走得更远。

我们普通的家庭其实也需要有这样传承的精神,它就存在于父母长辈跟孩子相处的每个时刻、每个细节。

孩子们会通过模仿家长来学习、思考,包括对生活的感悟 ,对进取的执着,父母长辈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米粒妈小时候,经常跟着姥姥姥爷在一起。我姥姥是北京人,毕业于北师大;姥爷是上海人,毕业于复旦。


小时候,没有什么绘本,但我记得一个个日日夜夜,昏黄的灯光下,姥爷指着家里的古书给我念。那是我对阅读最初的记忆。


撒贝宁喜得混血龙凤胎:那句“北大还行”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来的很多年里,每天晚饭后,我和米粒姥姥姥爷一家三口,都会每人捧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醉心阅读,风雨不误。

从姥姥姥爷那里学到的,在父母身边学到的,现在我顺理成章地都教给了米粒。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传承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和眼界。

当家长努力追求自我、提升自我时,孩子便可以以此为榜样,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奋斗的意义。这会在他们的内心播下希望的种子,然后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