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訓“沉下去”致富門路“多起來”

技能培訓“沉下去”致富門路“多起來”

對貴陽市很多從事蔬菜種植的農業產業工人來說,11月26日至12月6日是值得銘記的“大日子”。這些天,在位於長順縣廣順鎮來遠村的長順·貴陽萬畝蔬菜保供基地裡,一場由貴陽市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牽頭舉辦的“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農業產業工人種植技能培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花溪區馬鈴鄉谷中村新寨組的鄧金林是名“90”後。“以前我們那邊主要是種豇豆、棒豆、小瓜,效果還可以,就是不成規模、比較零散。如今市裡統籌安排農投公司搞蔬菜基地建設,我們都把土地流轉出來,希望獲得更大收益。”鄧金林說,“特別慶幸來參加培訓,參觀基地和專業老師的技術培訓都很實用,信心問題和技術問題一起解決了。”

“我們以前也種蔬菜,不過都是傳統的種植方法。”息烽縣石硐鎮貓場村的尹懷祥也參加了培訓,“這次培訓提供的技術指導通俗易懂,老師講的嫁接技術聽起來也很好用,可以讓大家更加科學地種好蔬菜,希望以後能多有這種學習的機會。”

修文縣龍場鎮程關村的曹寬菊是第一次到廣順蔬菜基地,看到各種蔬菜成片成規模種植的景象,年過半百的她有些感慨:“我們那邊自己的土地也流轉出來了,蔬菜基地正在建設中。本來大家心裡都是沒譜的,但看到這邊搞得這麼好,信心增加了不少。”

……

一場為期11天的專業培訓,吸引了來自修文縣、開陽縣、息烽縣、清鎮市、烏當區、花溪區六個區(市、縣)的900餘名農業產業工人參加,“實地參觀+專業課程培訓”的方式,讓全市各蔬菜基地的農業產業工人進一步增強了對蔬菜基地的認識,切實提升了種植技能,提振了勤勞致富的信心。

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解長久之需。舉辦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基地農業產業工人種植技能培訓,是貴陽市積極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轉變身份,深度融入農業產業項目建設、生產的探索,也是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重要載體。

“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帶動一戶,影響一片。利用目前成熟的蔬菜基地對農戶進行技能培訓,既響應貴州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號召,提高農村勞動力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又能助力他們由‘農民工’向‘技術工’轉變、從‘靠體力吃飯’向‘靠技能吃飯’轉變,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轉型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貴陽市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蜀黔說。

為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培訓按照分區域、分時間的方式進行,涉及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基地所在區(市、縣)蔬菜基地有意向務工的農戶,每批次培訓時間為期一天。培訓中,大家在實地深入瞭解廣順蔬菜基地的規模、規劃、大棚設施、種植品種、經濟收益等情況後,由農業專家再有針對性地開展地塊種植技術實操培訓,涵蓋種植技巧、農作物選擇、地理環境選擇以及規模經營等具體內容。

“一技在手,賽過存糧千鬥。市場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針對農業產業工人的培訓不僅要‘接地氣’,還要充分‘聚人氣’。結合脫貧攻堅使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的時代要求,我們要把更多的農民工、貧困戶吸引到貴陽市2.5萬畝蔬菜保供基地農業產業工人生產種植技能培訓中來,用實用的技能課程,力求帶動更多勞動者走出一條技能就業之路,讓更多群眾吃上‘技能增收飯’。”程蜀黔說。

讓人欣喜的是,隨著培訓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農民成為受益者,大家對未來的生活信心滿懷。用在清鎮市駱家橋蔬菜基地務工的龍廣英的話說,“以往作為普通農業產業工人在蔬菜基地務工每月只有2000多元收入,聽說技術工人可以拿到4500元,學到技術還能增加收入,以後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技能培训“沉下去”致富门路“多起来”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