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為啥你握不住賺錢股,卻死扛虧損的?

股民經常犯下這樣的錯誤,股票一定要等到賺錢才肯賣,否則是捂住。或許在牛市,還有快速扳回的機會,但是一旦遇到熊市場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會極不甘心,寧願承受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這裡要提醒大家,風險的控制和止損的設定才是是投資常勝將軍的法寶。得與失對人所產生的心理價值是不對稱的。損失帶來的痛苦遠大於收益帶給我們的滿足感。打個比方就是:撿的100元所帶來的愉悅,無法抵消丟100元所帶來的痛苦。所以當我們做有關收益和損失的決策時表現出不對稱性。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原理1:損失厭惡

"損失厭惡"大多數人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不對稱,面對損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面對獲得的快感。假設有這樣一個賭博遊戲,投一枚均勻的硬幣,正面為贏,反面為輸。如果贏了可以獲得500000元,輸了失去500000元。請問你是否願意賭一把?請作出你的選擇。

A. 願意 B. 不願意

從整體上來說,這個賭局輸贏概率相同,是絕對公平的賭局。但大量類似實驗證明,多數人不願意玩這個遊戲。為什麼人們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呢?想到可能會輸掉50萬,這種不舒服的程度超過了有同樣可能贏來50萬的快樂。就是人們對“失”比對“得”敏感。

投資客為什麼會賣掉本該大賺的股票

有位朋友,很早就向我推薦一隻股票。作為一名以“價值投資”自詡的投資者,他兩年前就賣掉自己的奧迪Q7大量買入了這隻股票。最近,該股連續漲停,我打電話問在泰國度假的他。他說早已在接近不賠不賺的價位賣掉了所有的該股票。原來,這位朋友雖然投資頗有眼光,理念也正確,但卻受不了在持有期間該股票價格的起起伏伏。由於人們對損失要比對相同數量的收益敏感得多,即使股票賬戶有漲有跌,人們也會頻繁地為每日的損失而痛苦,最終將股票拋掉。所謂“知易行難”,一就如此!一般人因為這種“損失厭惡”,會放棄本可以獲利的投資。

要有100%的利潤,庸眾才會蠢蠢欲動

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韋斯基在19世紀70年代所做的研究表明,“損失”和“收益”對人造成的心理衝擊是不同的。卡尼曼和特韋斯基曾設計了一個擲硬幣的賭博實驗。現在,擲硬幣來打賭,如果是背面,輸掉100美元。如果是正面,贏得150美元。這個賭局你想參加嗎?賭局顯然有利可圖,但實驗證明, 大多數人居然會拒絕這個賭局!對大多數人來說,失去100美元的恐懼,遠比得到150美元的慾望要強烈!等額的損失造成的痛苦,和等額的收益帶來的喜悅相比,損失對人的心理刺激明顯更為強烈。最少收益多少,才會平衡普通人失去100美元的恐懼?卡尼曼注意到,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200美元。也就是說,人們在進行賭博之前,傾向於要求得到至少是其風險雙倍的擔保。

卡尼曼得出結論,等額的損失造成的痛苦,和等額的收益帶來的喜悅相比,損失對人的心理刺激甚至多一倍。當然,這個發現僅僅對普通群眾有效,資本家顯然不在此列。資本家比普通人更愛冒險。馬克思對此早有精彩描述:“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家就到處運作;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活躍起來;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就敢於踐踏人間的律法;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家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對於群眾來說,200元的收益才能抵消100元的風險恐懼。但是,當大多數人都蠢蠢欲動的時候,就算只剩下萬分之一的獲利可能,烏合之眾仍會前仆後繼,共赴風險的盛宴。

原理2:確定效應

大多數人處於收益狀態時,往往小心翼翼,厭惡風險,喜歡見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潤。即處於收益狀態時,大部分人都是風險厭惡者。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作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確定效應”表現在投資上,就是投資者有強烈的獲利了結傾向,喜歡將正在賺錢的股票賣出。投資時,多數人的表現是“錯則拖,贏必走”。在股市中,普遍有一種“賣出效應”,也就是投資者賣出獲利股票的意向,要遠遠大於賣出虧損股票的意向。這與“對則持,錯即改”的投資核心理念背道而馳。

原理3:反射效應

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會極不甘心,寧願承受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也就是說,處於損失預期時,大多數人變得甘冒風險。

“反射效應”是非理性的,表現在股民身上就是喜歡將賠錢的股票繼續持有下去。統計數據證實,投資者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遠長於持有獲利股票。長期持有的股票多數是不願意“割肉”而留下套牢的股票。前景理論指出,在涉及收益時,我們是風險厭惡者,但涉及損失時,我們卻是風險喜好者。人們並不是風險厭惡者,他們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情況下非常樂意賭一把。歸根結底,人們真正憎恨的是損失,而不是風險。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交易穩定獲利並沒有人想象的那麼簡單,但也沒有人想得那麼複雜,想得更復雜的人往往離真實更遠一些,想得簡單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初學者,對市場毫無所知。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而把交易看得簡單的人,就是走向了盈利的大道。

沒有人可以做萬能交易者,但是很多低劣的交易操手,卻這麼想。每個超級交易者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而且從來不貿然到別的領域去。巴菲特有巴菲特的原則,即使納斯達克暴漲了多少,他也不去。索羅斯有索羅斯的原則,對長期持有一兩隻股票,似乎很不感興趣。丹尼斯克羅科斯塔等人只研究價格模式,用趨勢交易系統捕捉價格的長期趨勢,對基本面經濟形勢很不重視。威廉則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短期的價格強勢上,根本不管長期趨勢,只操作短線的股指期貨 ,一年達到了上百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收益率。

每個超級玩家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自己一套原則系統,根本上的原則只是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把握低風險高收益的機會。如果感到自己始終無法進入到贏家的行列,應該考慮是否專注於一兩件事,並把這一兩件事做得最好。

我們通常把交易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現在的,一個是將來的。

在沒有進場之前交易者關注的都是過去的事情;一旦進場了就進入到現在的狀態,進入到現在狀態的情況下交易者所關心的不應該是利潤,而是應該關心怎麼把單子做好,做完美,做準確了。進場後的結果只有兩個:一個是機會被你抓住了,行情的發展趨勢如你所願,這時你就要把利潤最大化地抓在手裡,要把單子做準確,只要機會還在,你原來判斷的趨勢它還在發展,那就要讓它走完,你的時間尺度就要緊緊地跟著它走,一步一步地往外放。如果說你看反了,它走的方向和路徑跟你的想法不一樣,那麼你在規定的時間範圍裡,或者說你已經確定這個機會是判斷錯誤,那你就應該果斷平倉,立刻走人。不管這單是賺是虧,只要你把單子處理得正確就行,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因為我們靠的不是每一單都賺錢.而是靠累計下來的整體上的贏利。

如果我們要獲得整體上的贏利的話,那麼我們的目標一定不是在追求每一單的賺錢上面,而是追求對每一單交易處理的準確性上面。要做有效交易,不要做無效交易。

我們在做交易的時候有一句格言:“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計劃是在交易之前就制定的,一旦你進場了,你就得按計劃交易,其他任何因素都不能影響到你。如果說你突然發現了一個以前沒考慮到的因素,那就說明你的計劃不周到,下一次你要考慮進去,這一次如果你當時能夠立刻想明白的,那也行,對你是一個參考。如果想不明白的,你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那你就趕快平倉出來,等想明白了再進去。沒關係,無非就是損失一點點差。要避免沒有任何意義的交易行為,不要做著做著脾氣上來了,說:不行,我要跟市場賭一把I或者說:我要試一下新的交易策略靈不靈。其實很多的虧損和

失控都是發生在這個時候,交易者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計劃和原則。

投機者不僅要把賺錢的交易做的精準到位,也要把虧損的交易處理的非常正確,兩者都要做到,把該嫌的錢賺到手,不該虧的錢儘量不虧,總體上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賺到錢了。我們講這個有效性原則當中,你交易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是保證你賺錢的前提,有效性當中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控制風險。這個風險—定是你在制定交易計劃的時候把風險設定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在任何時候你都要確保你控制風險的手段,它是簡單、快速、有效。

要保護盈利,這也是你的一個很重要的交易策略,就是嫌到的錢你不要讓它跑掉。也就是回到第一條,我們是做投機交易,投機得手以後就必須及時全身而退,保證本金跟利潤的安全。

我們要明白我們是怎麼嫌錢的。從表面上看我們之所以嫌錢是跟盈利的單子有關,但從本質上講,它實際上是跟交易的整體性有關,就是跟交易的思維和交易的方法有關。如果經常做一些是無效的或是錯誤的交易,從整體上講,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要虧錢的。所以一些投機大師總是在講:“交易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一門科學。”你們可以想象一下,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他肯定是精益求精,因為凡是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家一定要把這件作品做的完美無缺。這種精神在我們做投機交易當中也要有,就是我們每做一筆單子就等於像創作一件藝術作品一樣,都要追求它是完美無缺的,只有這樣,總體累計下來,留下的都是精品,整體上才能賺錢。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2、k線基礎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3、均線基礎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4、切線基礎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5、指標分析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6、統計分析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7、選股方法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8、板塊輪動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買入即有盈利,只有盈利才是你持股信心的源動力!一個好的買點會給你一個好的心態,有了好的心態才能正確從容的持倉及做好風控。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你就會看到自己的頭寸遭到嚴重威脅,那麼在堅持到底的過程中就會經受很多困擾!

起漲點判斷

對於任何一種形態的判斷都會出現買入點和賣出點的位置,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基本的起漲點判斷方法:

1、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在低位出現了一根大陰線,之後出現窄幅整理,最後出現一個大陽線,在陽線出現的時候就是追漲買入的位置;

2、出現大陰線表示空方仍佔有優勢,之後出現的小陰線和小陽線,說明多空雙方開始了較量,莊家正在吸籌;

3、在爐架底形態中出現大陽線的時候,如果出現成交量放大的現象,說明後期股價上漲的可能性很大;

4、在買入股票之後,可以將股價的止損位置設置在底部的最低價位置,一旦股價下跌到這一位置,投資者就可以賣出止損;

不追求在最低的價格時買進,也從不在最高的價格時賣出。

要在恰當的時候買進,在恰當的時候賣出。但要記住,在使用關鍵點預測行情的時候,如果這隻股票在越過關鍵點之後,沒有像它應該表現,那就是一個需要立即引起注意的重要的危險信號。

在 一次行情快結束的時候,成交量大幅度增加往往是一次真正的派發,因為股票從強手轉給了弱手,從專業操盤手轉到了普通股民。一般股民認為成交量大幅增加是正 常調整之後 -- 不是向最高價格調整就是向最低價格調整 -- 而出現的活躍和健康市場的一個信號,但是這種看法是沒有依據的。

賣出的準確信號

1、股價形成頭肩頂形態後出現較大的跌幅,應立即賣出。並最終完成該形態最小量度跌幅。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2、股價跌破對稱三角形下軌時應立即賣出,之後並一路下跌。對稱三角形僅是下跌過程中的修正形態而已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3、爆跌後股價見底反彈拉昇至前期箱體整理密集成交區時,會有解套盤的壓力而進行震盪整理狀態,後市經過一些時間的消化整理後才有上攻的動力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4、股價形成了大雙頭其多個小頭的走勢,當跌破形態勁線位後形成較大的跌勢,其間的反抽始終未能重返勁線位之上立即賣出。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運用MACD死叉賣出的方法

MACD死叉賣出的方法與金叉相反,既是白色線下穿黃色線為死叉。和金叉一樣死叉也不能確定真正的賣點,因為有時候即使死叉出現,有些股票也沒有出現下跌。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姑且把第一個死叉稱為第一賣點,而為什麼死叉出現了還在上漲呢?那是因為那些大資金主力在為出貨做最好一波拉昇,此時便是牛市的最後一波行情,我們稱之為“絕對頂”

相信大家都想在最高點賣出,而判斷絕對頂的技巧就是,股價與MACD背離,也就是頂背離。此時就是最佳賣點,也就是“絕對頂”。(如下圖)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但在操作時要注意:

⑴、背馳時不理是否擊穿或突破前期高(低)位;

⑵、高位時只要有頂背馳建議堅定賣出,不博股價能重新翻紅, 除非大陽或漲停;

⑶、其為尋找短期買賣點的奇佳手段,短期幅度15%以上,但中 線走勢則要結合長期形態及其他。

接著教大家判斷個股的支撐位與阻擋位

研究個股的支撐位與阻擋位可以給交易者在市場趨勢中進行加倉與減倉操作指導。

個股在下降趨勢中研究的意義不大,原因是市場的大環境是熊市時候,交易者正確的操作策略是現金為王。

而在牛市或上升趨勢中研究支撐位與阻擋位可以提高資金利用率及降低資金的風險,使交易者對股價的運行的停頓、轉折、幅度做到心中有數。

支撐位與阻擋位在趨勢中的示意圖: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它的原理是交易者心理變化引起的,在這裡我就不說了。從圖中知道支撐位與阻擋位可以互換的。

支撐位與阻擋位一般市場指導意義是:(這裡主要是結合歷史重要底部研究)

1、 與前面股價下跌過程中形成的價格停留區域的時間的長短,形成的時間越長,壓力就越大,反之亦然。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2、 在形成價格區域的時候成交量越大,壓力就越大,股價就會在此區域盤整的機會就越大。支撐也一樣。同樣,在突破阻擋位時成交量越大,可信的程度越大。

3、 趨勢線可以產生支撐的作用,當支撐被突破時,角色也會互換。

4、 管道線的上軌是阻擋位,下軌是支撐位。形成了短線的交易區間。

5、 習慣的數值會產生支撐與阻擋。但這種支撐與阻擋的作用很小。

6、 費氏比率也會產生支撐與阻擋。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在上面的這些容易產生支撐與阻擋的因素中,各個因素的作用不同,在運用的時候要結合市場大環境思考。如當市場對費氏比率0.382等市場價格視而不見時你要靈活一點,不死抱著不變。

注意:在利用上述的一般指導方針對個股分析時,還要結合下列幾個方面考慮:

1.與前面股價下降時形成最後一個價格區域最容易產生阻擋。

2.個股的性格。

3.市場對個股認同程度。市場對個股認同度比較高的時候,在區域中形成的阻擋位會在短時間內以高成交量突破.這裡要說明一個問題:如果市場對所謂的阻擋或支撐位不宵一顧的時候,你要做好你的止盈或止損工作.

4.個股籌碼分佈。

5.個股的獲利盤有關。

為什麼股民總是急著賣出盈利的股票,對虧錢的股票卻緊抱不放?

在股市賺錢的人;有個共性;就是風險意識;把風險融到骨子的里人;才可以在股市生存;形成一種本能。

保住本金比賺錢重要;保住利潤比利潤最大化重要;不經歷不會明白這句有多重要。

股市秘笈:眼光+耐心=財富。

眼光很多人有;耐心多數人沒有。

眼光可以借別人的;耐心只能是用自已的;巴菲特買中石油;比亞迪時跟著買;都會賺到不錯的收益;前提是借的人是對的。

一頭馬、一頭驢聽說唐僧要去西天取經,驢覺得此行困難重重,放棄;而馬卻立刻追隨而去,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驢問: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馬說:其實在我去西天這段時間,您走的路一點不比我少,而且還被矇住眼睛,被人抽打。

其實,混日子更累。

這就是投資;投機;最後的結果;同樣是在股市混了多年;結果完全不同;

很多人說;我做不了價值長線;太慢了;受不了;但同樣在股市呆了多年;只是結果不同而已。

牛股;是幾年的牛;不會幾天;幾個月漲完的;有的是時間;機會。

方向不要錯誤;方向錯誤離目標只會越來越遠。淡定的持有;需求深入的瞭解;不瞭解怎麼能淡定持有;

熊市重質;只有質地好的股;才能穿越熊市。

在短期內;股票可能隨市場的波動漲漲跌跌;反覆無常;但在一個長時間段裡;股價必然會趨向上市公司的本身價值;股價漲跌的本質是公司本身的價值;

尋找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公司;競爭優勢可以用來保護企業的利益免受侵害; 你的利益也就有了保障。在股市只有長期做優質公司股票的;才會有長期穩定收益。

長期投資優質成長性好的公司賺錢是必然的;虧錢是偶然的;短線交易亂七八糟的公司;賺錢是偶然的;虧錢是必然的;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學到東西;反省;才會走向成功;股民在股市犯錯不可怕;每個人都會犯錯;很正常的事;可怕的是重複錯誤;只要不重複錯誤;賺錢是早晚的事;重複錯誤;賺錢跟本沒機會;多數股民;是重複錯誤;犯相同的錯;無法改錯;結果真的很慘。

大眾有個誤區;喜歡找市場原因;不喜歡找自身因素;不是市場怎麼了;而是自已怎麼了;思考清楚自已;自然就明白了市場。

修練自已的眼光;提高眼界心境;境不同;景不同;近看波濤洶湧;遠看風平浪靜;儘量讓自已的眼光看的更遠一些;主客意識要為客觀規律讓路;才會更理性。

什麼人能在股市賺錢;就是明白人;所以做個明白人很重要。

什麼是明白人;知道自已能做什麼;知道自已不能做什麼;知道自已該做什麼;知道自已不該做什麼;這就是明白人。多數人活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活明白。

客觀理性看人;事物;看人生;看股市。

在股市簡單賺錢的人是明白人。生活中也會是明白人。

讀懂簡單的人才會簡單;讀懂快樂的人才會快樂;讀懂幸福的人才會幸福。

讀懂股市就不會被它困擾。

要快快樂樂炒股,要會享受生活,不要把自己每天搞得都緊張兮兮的.以看戲的心態看待持倉的股票,很多時候應該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古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自己作一個旁觀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自己作一個旁觀者。

跳出來;才會明白;如何跳出來;放下;放下慾望;放下執著。

十五志學,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人生;同樣適用股市;把在股市的經歷當人生來思考;覺悟。

不惑時就看清股市了;知天命;知道自已在股市真實水平;耳順不會被外介聲音所幹擾;從心所欲;法無定法;無法勝有法;不惑是不會虧錢的水平;知天命;知自已在股市成就。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心理控制,行為控制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只要能過這一關,就成功一半了,這點做不到,其他部分做的再好都沒用。

報怨股市不公;股市對他會越來越不公;反省修正自已的人;會發現自已越來越好;人生也好;股市也罷;同理。

在股市唯一能讓你輸錢的;是你人性的弱點;所以時時防自已人性的弱點。每個為人的弱點都不一樣;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弱點也不同。在那輸錢;弱點就是在哪裡。修正自已的弱點;不犯重複的錯誤;賺錢不遠矣!

心態變則態度變,態度變則行為變,行為變則習慣變,習慣變則性格變,性格變則命運變;無論貧富成敗,真正衡量人生高低的是一個人的境界,即這個人的修養、修行。懂淺的看淺的,懂深的看深的,看是什麼層次,層次不同,能拿走的東西也不同。

小聰明是戰術,大智慧是戰略;小聰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道通術可變;道不通術無徑。道是內心的境界如禪,術為外在的修為如武學. 道是術的基礎,術是道的表現.有道才能成更高的術,有術無道只能是普通的人。

在股票投資中,眼光決定財富是價值投資的精髓。 老天爺給人的機會一般是均等的,但有眼光的人則抓住了機會,沒眼光的人在機會面前無動於衷,機會過後則後悔連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多麼高深玄乎的理論,如果長期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回報率,則很可能是方向性的錯誤,或者是對投資的理解和執行出現嚴重偏差。不要把長期的失敗歸咎於客觀因素或偶然因素,而應該反思投資體系的有效性。在股票市場中沒有長期持續的實戰業績,就什麼都不是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