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海鎮大棚經濟讓農民“生財有道”

近年來,者海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成五里牌村、犀牛村等高標準農業專業示範園,園內相繼建成260餘座果蔬大棚,種植草莓、羊肚菌、四季豆、茄果類等多種果蔬,不僅產品暢銷,更吸引了城郊居民觀光采摘。大棚切實讓當地農民“生財有道”。

者海镇大棚经济让农民“生财有道”

來到五里牌村農業示範園,冬日的天氣裡,大棚裡卻溫暖如春,蔬菜綠意盎然,草莓綴滿枝蔓,農戶們正在抓緊時間為冬季市場供應搶手的蔬菜、水果,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民趙玉芝一邊嫻熟地在大棚裡採摘茄子,一邊跟記者閒聊:“我們現在是日不出而作、日落還不息,天黑了才回家。”而今,不用東奔西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她對基地充滿了感激。

者海镇大棚经济让农民“生财有道”

“大棚蔬菜收益高,一年四季不停歇,真是增收致富的好門路。”村民李加雲說,“過去大家在農閒時節打撲克、嘮家常、看電視,現在一年四季都鑽進蔬菜大棚搞種植,聚在一起也都是聊種植經驗,就盼著能有個好收成。”

“大棚剛建成時,我們鼓勵村黨員幹部帶頭種植,示範帶動,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種植模式,接受設施農業、訂單農業。”犀牛村黨支部書記介紹,“每年,村幹部都會帶種植戶到周邊蔬菜大棚基地學習取經,提高村民積極性。”

者海镇大棚经济让农民“生财有道”

據悉,為打造現代農業品牌,者海鎮積極引導農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設施農業、訂單農業。者海鎮在五里牌村原有蔬菜種植的基礎上流轉土地1100餘畝,新建現代化高溫蔬菜大棚160個,以種植羊肚菌、四季豆、茄果類等為主,由政府投資940.1萬元,合作社投資700萬元,以固定資產入股分紅模式給會澤雲特種植專業合作社管理使用,年提供務工崗位6000餘人次,平均100元/天,並優先聘用貧困戶務工。入股分紅資金由政府統籌,可帶動全鎮貧困戶2392戶,4785人,戶均增收200元。

在者海,像五里牌村這樣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大棚果蔬種植的村還有很多。截至目前,者海已建成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萬餘畝,蔬菜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成為該鎮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促農增收的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