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猛獁象,又稱之為長毛象(事實上,並不是全部的猛獁象都是長著濃密且長的毛),最為熟悉的形象就《冰河世紀》系列電影中那頭心地善良的長毛象。整個地球的生物當中,除了恐龍之外,就數猛獁象最受歡迎了,那一身隨風飄蕩的長毛,長達4、5米的象牙,在寒風暴雪中前行的形象深入人心。今天就來說說猛獁象。

揭秘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風雪中的猛獁象

象族最大的陸地生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而猛獁象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據現在發現的化石,猛獁象的最大重量可達到12-15噸,不過現代非洲象的最大體重也可達10噸。在史上最大哺乳動物排行榜中,猛獁象只能佔據第四的位置,在猛獁象之前還有恐象一族也是十分巨大,其重量可達15-18噸。猛獁象的平均體高在3.3-3.7米左右,個別的種類超越4米;平均體重則是在6-8噸,其中雄性草原猛獁象體重最大則有15噸;平均體長約4-5米;象牙的平均長度在1.5-2米左右,成年的哥倫比亞猛獁象象牙長度可達4-5米。

猛獁象的進化線路及其分佈

根據象族的演化線路,如下圖,猛獁象演化出現大約在400多萬年前,由嵌齒象演化而來,在同一期生活的有乳齒象、劍齒象以及現代象的前身。猛獁象的噩夢從來約2萬年前左右開始,猛獁象的各個種類開始逐漸滅絕,最後一支500-1000只的猛獁象群於約1650年前滅絕於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上”。

揭秘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象族進化圖

猛獁象在地球各大洲均有分佈,但除了澳洲大陸河南極洲(可能是因為它不會游泳)。最為出名的是生活在西伯利亞、北歐以及北美洲的真猛獁象(真正的長毛象),也是普羅大眾最為熟悉一個猛獁象種類。學者根據猛獁象生活的不同區域以及不同身體特徵,進行區分分類,如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真猛獁象、中美洲的哥倫比亞猛獁象、北美洲的帝王猛獁象、生活在非洲的非洲猛獁象、亞歐大陸草原地區的草原猛獁象、美洲小島上的侏儒猛獁象等等。我們所經常談論的猛獁象其實僅是指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真猛獁象,並非是全部的猛獁象。

猛獁象的遷徙和演化

最初的猛獁象演化出現於400多萬年前的非洲,稱之為非洲猛獁象。大約在300萬年前,非洲猛獁象一路向北進發,穿過中東地區進入歐洲,到達歐洲後猛獁象在約250萬年前演化了新的猛獁象種類---南方猛獁象。南方猛獁象一路向東進化,穿過中亞的沙漠地帶進入中國境內,在約170萬年前,南方猛獁象在中國泥河灣演化出新的品種---草原猛獁象。隨後草原猛獁象向北部發展,進入到西伯利亞及北歐地區,在3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演化出真猛瑪象,既是真正的長毛象。

揭秘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猛獁象的遷徙演化圖

在150萬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亞及東北亞的一支草原猛獁象越過白令海峽大陸橋,到達美洲大陸。到達美洲的草原猛獁象演化出兩個不同的種類,一類是帝王猛獁象,一類是哥倫比亞猛獁象。帝王洲猛獁象亦是長毛遮蓋,主要生活在墨西哥以北的美洲森林裡,哥倫比亞猛獁象則只有短短的稀疏毛髮,它生活在中美和南美洲北部的叢林中。

真猛獁象一身長毛的來源

最早猛獁象是生活在赤道的熱帶地區,如現代的非洲象及亞洲象一般,不是在稀樹草原上閒逛,就是在茂密叢林亂串,它們必然沒有濃密的長毛。隨著種族個體的數量增加,隨之而來的生存壓力加大,猛獁象逐漸開始向北徙進,尋找食物充足的生存地區。光禿禿的非洲猛獁象來在向北遷徙的過程中,溫度越來越低,沒有的毛髮遮擋的皮膚難以抵抗寒冷的天氣。為了抵禦來自外界的寒冷,非洲猛獁象逐漸演化出毛髮。

揭秘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覆蓋厚厚毛髮的真猛獁象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非洲猛獁象演化的草原猛獁象就是已經長出較多的毛髮,而當草原猛獁象逐漸往北走,為了在寒冷的西伯利亞生存,猛獁象的身上的毛髮也就越來越拉長,越來越濃密。到真猛獁象演化出現時,身上的長滿又濃的毛髮。真猛獁象不但披上了厚厚的長毛“大衣”,大衣的外層都是長度超過30釐米的粗糙長毛,內層的毛髮則細軟濃密,內外相互配合,保暖又擋風;而且還在皮下“穿”上一層厚達10釐米的脂肪保暖衣,不但如此,真猛獁象的肩峰裡也儲藏著大量脂肪,不僅用來禦寒還是營養儲備。毛髮多寡演化過程證實了猛獁象的遷徙過程,由赤道地區向北區地區發展。

猛獁象那長達5米象牙有什麼作用?

絕大多數猛獁象都有有著非常長的且向上相互交叉,如哥倫比亞猛獁象的象牙長達約4米,個別成年的雄性哥倫比亞猛獁象的象牙達5米長。而現代非洲象的象牙長度均是1.5-2米,而亞洲象的象牙均長則只有約1米。為何猛獁象需要如此長的象牙?

揭秘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西伯利亞發現的長達約4米的真猛獁象象牙(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是戰鬥,猛獁象並不是一種溫柔的大型哺乳動物,反而是有著比較暴躁的性格,同時代的劍齒虎、洞熊、披毛犀等兇悍的動物都不一定它們的對手,沒有強大的戰力,猛獁象也難以從非洲行走至美洲了,並且猛獁象內部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就拿帝王猛獁象來說,平均每一百平方千米內就有一隻,而當時約每十平方千米才能供給一個‘直立人’,只有強壯的戰鬥武器才能保證猛獁象獲得食物及配偶。第二是進食,象族大多都是以低矮的草本植物為食,象牙長能保證它們有效地截取食物,比如生活在大陸北部的真猛獁象,在冬季需要象牙推開厚厚的積雪,吃到埋藏在雪下的食物,同時也是與猛獁象的高達體型相匹配。

真猛獁象滅絕的原因

人為捕殺

考古學家在多處智人的生活遺址發現了真猛獁象的象牙和骨骼化石,以及象牙製成的裝飾品,在西伯利亞的某些地方甚至發現了用真猛獁象骨建造的房子,在這些留存在遺址中骨骼上還發現了大量的人類的切割痕跡以及各種標識。在考古學家研究尼安德特人時,就發現他們是很擅長與獵殺大型動物的,在遺址中經常能發現真猛獁象的骨骼殘骸,並且在一頭死亡的真猛獁象體內發現了一根屬於尼安德特人的長矛。而相對晚一點的克羅馬農人就更加厲害了,他們將捕獵真猛獁象的過程繪製在洞穴的石壁上。但真猛獁象具有很強的攻擊力,不說它強壯的身體和長達4、5米的象牙,就是那厚厚毛髮和脂肪層,依靠當時智人的武器似乎是很難傷到他們,並且真猛獁象都是生活在寒冷的北部苔原及針葉林等人跡罕至的地方,因此有許多科學家發對真猛獁象是由人類獵殺導致滅絕的,並且最後一支猛獁象生活到約1650年前才死去。

揭秘猛獁象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猛獁象

智人圍獵猛獁象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氣候變化

具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約3-4萬年前,地球氣溫開始回暖,迫使真猛獁象向更北的地方遷徙,生存空間壓縮,可供真猛獁象食用的植物減少,導致激烈生存鬥爭,使得許多的真猛獁象因為找不到食物而飢餓致死。並且在分析完成真猛獁象DNA之後,發現猛獁象在人類大量獵殺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死亡。從而證實了真猛獁象滅絕並非是人為獵殺的原因,而自然選擇所造成。而且還發現,在氣候變化之後,真猛獁象群之間出現了大量的近親繁殖的現象,近親繁殖加速了真猛獁象的滅絕。

結語

2011年1月日本的一個科學團隊宣佈執行”猛獁象復活“計劃,通過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下發現的完整猛獁象遺骸以及體內的細胞,利用克隆技術來實現。時過近9年,雖然取得進展,但是距離實現還有很遠的距離。無論猛獁象是不是人為獵殺導致滅絕的,但人類的捕殺行為肯定是為他們滅絕提供巨大的幫助,就如同澳洲巨型袋鼠、袋狼,美洲的野馬、大地懶的滅絕一般。

更多精彩,關注“貝格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