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航空明珠”已暗淡,一架飛機都難造,找中國是翻身機會?


烏克蘭“航空明珠”已暗淡,一架飛機都難造,找中國是翻身機會?

安-178運輸機

在烏克蘭著名的軍工企業中,以擅長造大型運輸機而聞名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相信不少人也認識,畢竟他們曾是運輸機載重世界紀錄的保持著,被稱為“烏克蘭航空的掌上明珠”,如今這顆“明珠”卻突然暗淡下來了,如今連一架飛機都難造了,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近日,烏克蘭方面宣佈,他們可能無法履行此前秘魯與烏克蘭飛機制造商安東諾夫設計局簽署的供應一架安-178運輸機的合同,而無法交付這架價值為6500萬美元的運輸機,也被視為了這家烏克蘭軍企徹底沒落的象徵。

聽到這樣的消息,也不免讓人唏噓不已,畢竟安東諾夫設計局在過去也是鼎鼎大名的飛機制造商,尤其是在運輸機制造領域,一度無人能及,其建造的安-225運輸機,至今仍舊保持著世界上載重量最大運輸機的記錄,可以說當初也是風光無兩,但為何如今如此窘迫?

烏克蘭“航空明珠”已暗淡,一架飛機都難造,找中國是翻身機會?

安-178運輸機

之所以安-178運輸機無法交付給秘魯,按照烏克蘭方面的說法是,在安-178運輸機中有一部分組建是俄羅斯生產的,但介於目前烏克蘭語俄羅斯的關係,已經很難得到這些必要的組件了。實際上這也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烏克蘭的軍工業實力已經嚴重下滑,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擁有獨立建造的能力,而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遭遇,也是烏克蘭的大環境導致的。

目前烏克蘭形勢不容樂觀,夾在俄羅斯與北約鬥爭的中間,無法獨善其身。北約想將其視為自己的“橋頭堡”,而俄羅斯又想將其視為自家“後院”,在這種大環境下,烏克蘭也被這些大國折磨得幾近斷氣,國內的經濟實力嚴重下降,軍工實力也下滑嚴重,基本都是在“啃老本”,而如今更是連“老本”都難啃了,那麼烏克蘭的軍工業又有何出路麼?

烏克蘭“航空明珠”已暗淡,一架飛機都難造,找中國是翻身機會?

馬達西奇

從安東諾夫的遭遇,很多人也聯想到了烏克蘭另一家著名的軍工企業—馬達西奇。馬達西奇是烏克蘭唯一一家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與安東諾夫設計局相似,這家公司同樣繼承了前蘇聯龐大的遺產,其航空發動機水平也屬於國際上的一流,因此也有著“動力沙皇”之稱。不過不同於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處境,馬達西奇倒是為自己找好了出路。

幾天前,馬達西奇總裁博古斯拉耶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馬達西奇已經將過半的股份出售給了中國公司,中國企業也承諾兩年內對馬達西奇投資2.5億美元。實際上馬達西奇也面臨與安東諾夫設計局同樣的處境,此前這位老總就表示過該公司可能有一萬名員工將面臨失業。不過如果中國的資金能到位的話,相信很快就能盤活馬達西奇了。

烏克蘭“航空明珠”已暗淡,一架飛機都難造,找中國是翻身機會?

馬達西奇在中國展出發動機

​雖說因此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烏克蘭當局對中國收購馬達西奇一事捯飭持何種看法也尚未確定,各種消息也是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但總體而言馬達西奇的前途仍然比安東諾夫設計局更加光明。

像馬達西奇與安東尼諾設計局這樣的烏克蘭軍工重企,可以說是一隻能下金蛋的雞,然而烏克蘭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飼料來讓雞下蛋。與其被餓死,倒不如將這隻雞寄養到其他人家,因此有人表示安東尼諾設計局以馬達西奇為榜樣,找機會與中國合作,而中國一旦與馬達西奇最終達成協議,也就說明中烏之間的阻礙小了,同時也是安東尼諾設計局翻身的機會。(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