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9年前,有一位老太太在北京辭世。她走後,按照生前與丈夫的約定,遺體捐獻給醫院做研究。她絕不麻煩別人,自己能做的事都自己去做,晚年看病,從不打電話叫組織派車,都是由老保姆攙扶著去的。退休後,她唯一一次很嚴肅地“召見”單位負責人,竟然是為了

打聽遺體捐獻事宜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晚年的王明貞先生

一切如此平凡,但這位老人絕對不是平凡人。她的人生,她的成就,她的家族,都足以讓世界銘記。然而,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九年前,很多娛樂明星還未出道,這位老人已走完一個世紀的風雨,追星的人們不覺得悲哀,整天被娛樂的泡沫包裹著,早就忘記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應該銘記的是哪些人,最應該追捧的是什麼精神。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王明貞

所以,我今天要講講這位老太太的故事,這才是我們應該以追星的態度,去紀念的人物與精神。她的名字,叫王明貞,一生沒有兒女,為了物理奮鬥了一生。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王明貞

“中國的居里夫人”這個稱號,曾被用在3名女物理學家身上:一個是“核物理女王”吳健雄,一個是錢三強的夫人何澤慧,還有一個,就是王明貞。有意思的是,這3人中,何、王兩人還是親戚,王明貞是何澤慧的表姐。這就不得不說到近代以來中國最牛的科技世家:王明貞出身的蘇州王氏家族。

家族中,和王明貞一起成長的,還有表妹何怡貞和何澤慧新中國成立前,留洋的物理學女博士,只有7人,這表姐妹就佔了仨。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王明貞表妹,何澤慧

在這個超級科技家族及其聯姻中,一代之內就出了6個院士,分別是王守覺、王守武、陸學善、葛庭燧,以及何澤慧、錢三強夫婦。百年以來,堪稱絕無僅有。

王明貞於1906年出生於蘇州,先後就讀於金陵女子大學燕京大學。她從密歇根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MIT輻射實驗室從事雷達研發,是清華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教授。她在玻爾茲曼方程、布朗運動、噪音理論等領域均有突出貢獻;她於1945年發表的論文,至今仍不時被同行引用。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王明貞與世界知名物理學家合影

早在留學期間,在物理學上極具天分的天才王明貞就引起了美國的注意。在所有的理論考試中,她的成績均是A+或A,她還一人考得了三個“金鑰匙獎”,這是當時整個美國所以大學生的至高榮譽,而美國人不得不承認,這個榮譽三次被同一個中國女生考得。出自名門且成績極其優異的王明貞,還曾因與導師烏倫貝克一起寫出的布朗運動理論而得到業界專家首肯,她的這一論文還被榮譽為:“二十世紀物理學最具影響的論文之一”。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1954年,與俞啟忠在舊金山,手捧回國申請材料

二戰期間,她還穿著旗袍參與了一項極其保密的工作:研製雷達。眾所周知,二戰中歐美主要參戰國相繼投入和使用雷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二戰的結束。以此看,王明貞是曾為二戰結束做出過貢獻的科學家。因為在物理學上成績卓越,王明貞後來甚至被國際物理界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也正是因此,研製雷達的工作結束後,王明貞就被暫留在了麻省理工大學的輻射科搞實驗工作。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晚年的王明貞

等到後來,王明貞回國到清華大學任教時,適逢清華大學提出要適時地建立以培養高新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學科的時期,先後建立了工程物理系、無線電系和工程力學系等。

王明貞在理論物理教研組任教師,為工程物理系開出了《熱力學與統計物理》課程並編寫了講義,又為力學系開設了《非均勻氣體的數學理論》課程,為加強年輕師生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做出了貢獻。

當時,理論物理的四大力學被學生稱為高深難學的課,王明貞針對學生的情況,組織新的課程體系,突出重點,刪繁就簡,結合自身研究工作的體驗,深入淺出地講解,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而關於物理,一直都是莘莘學子敬重又畏懼的學科,因為它直接涉及到科學領域。而科學這門學科,對於有的中學生來說,簡直是一種天堂一樣的學科,學起來如同是享受人生;但是對於很多中學生來說,卻如同一種地獄般折磨人的學科,學起來簡直要命。

其實學校的課程,只注重形式,做法,而不考慮內涵,聯繫,這就導致我們在學習物理時做不到理論與生活的聯繫,理論與理論的關係,他們之間又是又怎樣的前提,聯繫,在什麼框架裡是成立的等等。

以及我們明明小學時期擁有有趣好玩的科學課,卻在中學時期消失得無影無蹤。其實不然,它是被分解成數理化三門學科,所以想學好這些,我們還得從科學領域下手。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像宇宙裡真的存在反物質這種問題,可能只會出現在那種特別深奧的白紙黑字的書籍上,詳細的彩色圖解會更引人注目。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而關於列車的問題,孩子總是在考試題目中計算它的車程、體積和加速度,鐵路運輸的原理可能說起來,孩子似乎一知半解。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得不到詳細的解答,自然也就失去了對科學的興趣。這樣一本厚厚的科學百科全書,為孩子探索發現奧秘無窮的世界,展開了五彩繽紛的羅列。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大腦怎樣工作”,“你睡得好嗎?”這種看似貼近生活,其實蘊涵的很多科學原理的知識,我們的孩子又有幾個真正瞭解呢?與其被迫接受知識,不然買上

一本58元全綵頁的科學冷知識百科全書,讓孩子主動積極地探索科學的世界吧!

她是清華的首位女教授,一生只發表11篇論文,無兒無女獻身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