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獨屬於武漢冬天的味道,除了豐腴的藕湯、甜津了的菜薹,還有香糯的豆絲。


豆絲是黃陂三大小吃之一,在清朝《漢口竹枝詞》中,就出現了豆絲的蹤跡。


“切面豆絲幹線粉,魚滲元子滾雞湯。”切面就是熱乾麵。早在道光年間,豆絲就和熱乾麵一樣,是武漢人過早標配。


作為武漢特色小吃,「尋找武漢本幫菜」第四期,咱們聊聊豆絲。


豆絲誕生記

你知道豆絲的幾種吃法


豆絲誕生是因為冬日農閒,人們有大把時間琢磨怎麼吃。

秈米混著綠豆黃豆磨成漿,燙餅切絲,就是豆絲。一般為了保存,將豆絲晾乾成「幹豆絲」,反之新鮮的就是「溼豆絲」。

即便豆絲看起來尋常,背後也有諸多講究。

想要軟韌香,米、綠豆、黃豆的配比得無比精確,少一勺綠豆,敏感的舌頭都能嚐出不同。於是,配比也是家家戶戶做豆絲的核心機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若要豆絲不變質,得曬足太陽。所以,陰天不做,雨天不做,大風的日子也不做,這是做豆絲雷打不動的規矩。

雖然現在實現機器剝豆、烘乾了,但在地風味和傳統手藝,仍是城裡人心心念唸的好物。

於是春節裡,“鄉里帶來的豆絲”成了武漢人串門訪友的硬通貨,是爭著留下的香餑餑。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寒冬臘月裡,將切成細條的幹豆絲煮著吃,加臘肉青菜餈粑,擱一勺豬油,再撒上黑胡椒,煮出來的豆絲勁道白糯。

不顧出鍋燙嘴,端上一碗呼哧吸溜地吃完,滿足地喟嘆一聲,從胃暖和到了腳。

溼豆絲的吃法則更多了。

蒸排骨時放在下面蒸著吃,新鮮出鍋的豆絲包鹹菜蘸糖吃。有客人來,臘肉蒜苗炒豆絲也是一道毫不丟面兒的菜,最精髓的就是那炸成金黃的細邊條條,超香。

吃得多了,這股只在入冬後才會聞到的豆香,也就成了冬日讚歌。


san到不行的豆絲小店

你吃過冒


時間飛走,距離過年也不過一月,商鋪集貿的豆絲早已上架。

如果你還來不及收到這份獨屬春節的“漢味伴手禮”,不妨先去以下豆絲食鋪去解解饞。


臊子淋豆絲

老謙記枯豆絲

時間 | 10:00-22:00

地點 | 武昌區戶部巷28號(自由路口)

價格 | 牛肉枯炒豆絲 25元

幹豆絲真空 15元/500g 溼豆絲真空 10元/500g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創辦於1918年的老謙記,靠著一手枯炒豆絲的獨創菜品成就了百年老店。

豆絲下鍋用大麻油炸,單獨由香菇、筍條、牛肉熬成的臊子,澆在豆絲上。浸染了臊子的豆絲變得綿軟細膩,未被臊子覆蓋到的地方酥脆香甜,吃起來像零食般爽口無負擔,是「脆脆星人」的最愛。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老謙記家豆絲皮薄均勻,富有彈性,堆在一起宛如千層蛋糕,看起來賞心悅目。


百年老鋪“老謙記”如今已經是第三代傳人,沈祖學及妻子一起經營,豆絲全靠手工,當天做當天吃。

目前店裡有枯炒豆絲、炒豆絲、糊湯豆絲、炕豆絲四種。如果吃得愛上了,他家還有真空豆絲可以打包帶走。


油煎豆絲

建建枯豆絲

時間 | 17:00-23:30

地點 |武昌區青龍巷49號

價格 |枯豆絲 15元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作為在青龍巷口開了19年的宵夜大佬,他家只賣枯豆絲,只有一個口味,不設座。

豆絲是遠房親戚做的,也只供這一家。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有別於一般的炸豆絲做法,他家主要是小火油煎。

豆絲下鍋一片片鋪在鍋底,鍋底轉動讓豆絲均勻受熱,咕嚕咕嚕熱油激發的豆香愈加撲鼻。

等邊緣微卷金黃,簡單地撒上鹽、胡椒、大蔥後,瀝油撈起,最後堆上自制蘿蔔乾。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吃法也很有講究,一片豆絲,包兩三根蔥白、四五根蘿蔔,一口塞進去。

菜油的香、豆絲的甜、大蒜的辛辣還有蘿蔔乾的鹹鮮,所有的食材在口腔裡爆發,一邊酥脆一邊軟糯。


滷牛肉炒豆絲

劉記三狗牛肉麵館

時間 | 6:30-20:30

地點 | 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價格 | 牛肉炒豆絲 17元 素豆絲 7元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都吃過三狗家的牛肉麵,炒豆絲試過沒?

堅持一鍋只炒一份,豆絲綿軟滋潤,每一片都被滷水醬汁包裹,是武漢人愛吃的鹹辣口味。牛肉大片量多,口口有肉。

不過炒豆絲重油,吃到後面有點膩,推薦再來一份豆漿,清甜可口。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1980年,三狗最先開始做酸辣粉和水餃,因為辣椒特別,店主潘永紅開始研究牛肉麵,大受歡迎。


薄脆豆絲餅

胡記豆絲餅

時間 | 7:00-23:00

地點 | 北湖正街與臺北路交叉口

價格 |滷藕/粉絲/醃菜餡 5元

肉沫粉絲餡 7元 五香牛肉餡 8元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開在北湖正街上,胡記豆絲餅是一家專營豆絲的店。炒的、煮的、豆絲餅,都賣。

老闆胡吉武是黃陂人,2007年開了一個賣蔥油餅的攤子,自創的豆絲餅只是帶著賣。不料豆絲餅賣的比蔥油餅還俏,索性就主攻豆絲餅。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一個豆絲餅手掌大小,餅皮煎得焦香枯脆,咬一口酥酥掉渣。內夾滷藕、粉絲、五香牛肉等餡,搭配起來柔軟鮮香。

滷藕餡和粉絲餡賣得最好,其中滷藕事先切丁,撒上孜然燒烤過,軟糯正好,燒烤愛好者不容錯過。


餈粑煮豆絲

媽媽的手藝

時間 | 7:00-23:00

地點 | 你家廚房

價格 | 對於你免費,他人需千金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這一種做法,市面上吃不到,也千金難買。

冷水煮開,加點餈粑、青菜,喜歡料多的還能加入排骨藕湯。不一會,湯煮得乳白黏糊,經過媽媽奇妙的雙手,就變成冬天裡最美的味道。

小白菜香軟清甜,餈粑扯出長絲,豆絲鹹香中帶著胡椒的微辣,濃稠熱乎的漿讓五臟六腑都為之沉醉。


///


豆絲本是平常食材,只是經歷了愛生活的武漢人不停研究,才演變出各式各樣的吃法。

它不比熱乾麵享譽四方,也不比米粉柔軟綿長,但在武漢人心裡,它自有一番敦實的份量。

乾了這碗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圖 / 曾雪


是外面寒風呼呼,媽媽炸好了餈粑,化好了糖水,鍋裡煮的豆絲正在冒泡泡的黑胡椒味。


也是經歷了一天的疲憊,風塵僕僕回到家,奶奶快手炒了超大一盆豆絲後,胃裡的滿足。

一碗豆絲,一碗鄉愁。


今日話題


豆絲你喜歡吃枯的還是軟的?


/

編 輯 = ZQF

攝 影 = ZQF

* 署名除外

首圖來自武漢吃貨王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