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快马加鞭”?杭州晒出成绩单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快马加鞭”?杭州晒出成绩单

牵手合肥建设杭合创新带;到上海开办余杭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联合上海、南京推出“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推动长三角跨省医疗结算全覆盖……12月19日,杭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四大建设”推进会,晒出了年度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既是杭州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成果,也蕴藏着杭州打造长三角金南翼核心增长极的“密码”:从引领都市圈建设,到深化跨省域合作,到承接大上海溢出,杭州“快马加鞭”,力求为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快马加鞭”?杭州晒出成绩单

引领都市圈建设

都市圈是杭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基本盘”。

“以杭州为中心的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在这样的条件下,杭州已经具备引领都市圈建设的基础。”杭州市长三办相关负责人认为。

杭州中心城市的自觉,契合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要求。

本月初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而杭州与南京、合肥三城则是中心城市。明年,国家将编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等专项规划,支持中心城市提高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快马加鞭”?杭州晒出成绩单

杭州西站枢纽站房(实施方案)暨站城综合体(概念方案)西立面效果图

引领都市圈建设,交通是基础,更是实现同城化的关键所在。

目前,杭州正积极推进沪杭城际、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杭临绩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等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并极力争取沪杭城际、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杭临绩铁路纳入近期建设项目(2025年)。杭州西站枢纽、全国首条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杭州中环等标志性项目,同步加快推进。

像桐庐一样的都市圈节点城市,借助交通互联高效融杭。

桐庐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以来,依托杭州空港区位和数字经济优势,桐庐新引进中通快运全球创研中心开工建设,而圆通国家工程实验室及产业化基地、韵达无人机研发制造等10余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的项目正在洽谈中,有望在桐庐或杭州落户。

随着交通互联加快,科创产业、数字经济、文旅融合的杭州品牌,不断向都市圈辐射和输出。

今年11月,杭州都市圈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通过新一轮都市圈发展规划大纲,宣布分“三步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作为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杭州发挥高端服务、创新策源和数字经济的辐射引领作用,建成启动浙江人才大厦先导区、启动建设杭黄省际旅游合作示范区等改革举措,为解决国内都市圈合作难题先行探路。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快马加鞭”?杭州晒出成绩单

深化跨省域合作

长三角一体化并非一样化。“大上海龙头带动,苏浙皖各扬所长”的区域联动,更能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

梦想小镇跑到合肥开“分号”,这是杭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最新成果。这个成果的出现,正是因为杭州与合肥高度互补。“合肥的基础研究能力与杭州的创新创业活力深度融合,可以很好地解决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问题。”杭州市长三办相关负责人说。

这种互补性亦被余杭区看中。

在杭州启动杭合创新带建设的框架之下,余杭与合肥包河区达成合杭梦想小镇合作协议。在余杭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充分发挥余杭产业优势和合肥科教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打造合杭两地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形成2-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根据协议,合杭梦想小镇将选址在合肥市包河区卓越城,由包河区提供一定面积孵化运营空间,在两地领导下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开展孵化空间运营。同时,杭州梦想小镇将设立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合杭梦想小镇(卓越城)展示窗口。

未来,余杭区将参照浙江省、杭州市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有关政策,在用地指标、资本注入、基础设施、奖补激励等方面给予合杭梦想小镇支持。

多渠道、多层次合作态势,正在杭州合肥之间形成,为苏浙皖各扬所长提供合作样板。

据杭州市长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明年将依托安徽知名院所,打通项目异地孵化落地渠道。“我们也将探索市区两级常态化合作对接机制,加快杭合两市由点到面、由政府到市场的全方位合作。”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快马加鞭”?杭州晒出成绩单

上海 图自视觉中国

承接大上海溢出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还是要承载好上海的溢出资源。

本月初,萧山科技城到上海建了个“飞地”。萧山科技城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认为,这是“打造杭州生命科学中心”最关键的一步。“萧山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产业,而张江‘药谷’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向长三角溢出,正是我们抓住机会融入长三角的机会。”

11月4日,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运营,迈出了梦想小镇“走出去”的第一步。据余杭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立足未来科技城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招引人工智能、5G、医工交叉、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优质项目,目前已经储备16个意向项目。

主动上门,深入对接,承接上海资源溢出,成为杭州各地融入长三角的优先选项。上海工业用地空间受到局限、用工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优质企业扩大产能受到限制,这为杭州承接高端制造业扩产项目提供了机会。杭州市长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杭州将重点加强与上海张江高科的科技、产业合作,努力在“上海科研溢出+杭州智造落地”上争取突破。

既要摆正位置承接溢出,又要发挥优势错位发展。

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杭州要做好“神助攻”;在发展“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中,杭州也要当好“模范生”。

近年来,杭州推动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支持蚂蚁金服“出海经营”成效显著,打通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支付渠道,实现27种货币结算。接下来,杭州将力争实现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和陆家嘴金融集聚区的有机衔接、深度合作、错位竞争,协同形成国际一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