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宏大,佈局嚴整,工藝精緻,省級文物,福建惠安施琅將軍陵園

施琅將軍陵園,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黃塘鎮虎窟村西北500米處鶴頂山的斜坡上,岡巒周匝,綠樹成蔭,系施琅與其妻王氏、黃氏合塋。整座墓規模宏大,佈局嚴整,石亭、石碑、石雕工藝精緻、宏偉壯觀,施琅墓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宏大,佈局嚴整,工藝精緻,省級文物,福建惠安施琅將軍陵園


,墓地坐東北朝西南,佔地6800平方米,墓庭隨山勢分7層而下,兩對石雕文武官立於最上層墓庭左右兩旁;下一層依次對列石馬、石虎、石羊,造型各異、神態逼真;往下各層分別為"欽賜祭葬"碑坊,清康熙皇帝第一、二、三次"皇清諭祭"碑亭和"皇清敕建"碑亭;一對約8米高的石望柱分立墓庭左右兩側,間距為137米;"山河礪帶"山門坊屹立於陵墓前。周圍環繞的相思樹、松樹、叢林等形成一道天然的翡翠屏。

規模宏大,佈局嚴整,工藝精緻,省級文物,福建惠安施琅將軍陵園

墓碑中刻"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兩側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此墓為石結構,墓翼逐層外擴,共三穴。墓坐北朝南,佔地 6.85萬平方米。墓區由北而南,上下分5個坪臺,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馬、虎、羊、獅、華表各一對,以及康熙三十七年(1698)諭祭碑亭、欽賜祭葬墓坊、龜趺碑亭。

規模宏大,佈局嚴整,工藝精緻,省級文物,福建惠安施琅將軍陵園


墓園內還保留有三道聖旨石刻,以保證其能夠風光安然地下葬,當時康熙皇帝對於他的平臺功勞評定從這三道聖旨上可見一斑。此外,在墓南1公里處還立有墓道碑1座,其外以亭罩住。整座陵墓規模恢宏,設置佈局嚴整,為福建省其他歷史人物墓葬所未有。

規模宏大,佈局嚴整,工藝精緻,省級文物,福建惠安施琅將軍陵園


黃塘鎮接待村許田自然村施世綸陵園系施琅之子清代曹運總督施世綸的墓葬,園內有石羊、石虎、石馬、石將軍各一隊,"欽賜祭葬"石牌坊一座、"渝祭碑"一塊、"勤勞索著"亭一座。兩座陵墓相隔不到3公里,墓後、左右均岡巒起伏、綠樹成蔭、景色秀美,乃歷代風水寶地。

施琅(1621-1696),字尊侯,號琢公,晉江衙口人。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 鄭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藉故殺曾德而得罪了鄭成功,鄭成功誅殺了施琅父親與兄弟。由於親人被鄭成功殺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 施琅投降清朝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積極進行攻討臺灣的部署準備。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決定攻臺,命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一起進取澎湖、臺灣。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臺灣水師獲得大勝。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守衛臺灣。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於任上。清廷為表彰其功勳,敕建祠於故里(晉江市深滬灣畔的衙口村),後代有重修,於今保存較為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