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維持國家主權的遠征:武力收復外蒙古


北洋政府維持國家主權的遠征:武力收復外蒙古

徐樹錚


1911年12月1日,辛亥革命發生不到一個月,蒙古臨時總理喀爾喀事務衙門發佈通告,宣告外蒙古獨立,12月29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登基“額真汗”,建立“博克多汗國”。

蒙古國獨立後,開始驅逐清朝庫倫辦事大臣,並在外蒙古政權在沙俄支持下,策動內蒙呼倫貝爾獨立。

不久後中華民國建立,袁世凱派兵收復內蒙,並與沙俄交涉,堅持中華民國承襲清廷全部疆域領土。

1915年,在袁世凱的堅持下,中、俄、蒙三方簽訂了《中俄蒙協約》,哲布尊丹巴取消獨立,接受袁世凱冊封為呼圖克圖汗,承認中華民國對蒙古的宗主權。

雖然此時外蒙古雖然施行“自治”,但外蒙古的內政與外交依然由沙俄主導,中國並不能駐軍,和干預外蒙古事務,民國只能在外蒙古設立都護使,協調蒙古與中央之間的事務。

新生的中華民國,將內蒙古劃為興安、察哈爾、熱河、綏遠、寧夏五省,以示和外蒙古的區別。

1917年,俄國國內十月革命爆發,紅軍白軍,陷入其內部戰爭,對外蒙無暇顧及。失去沙俄援助的外蒙古,財力枯竭,各方矛盾激化,形成以蒙古王公貴族和活佛系兩大權貴幫派的激烈對抗。

1919年,雙方矛盾激化,此時日本也想插手外蒙古,意圖建立第二個朝鮮,蒙古王公害怕自己利益受損,於1919年8月,向當時的北洋政府,表達取消自治的願望,並願恢復到清朝舊制。

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和總理段祺瑞,迅速指派駐外蒙古都護使陳毅處理此事。

陳毅和蒙古王公們商定了外蒙取消自治後的六十三條善後意見,發給北洋政府。由於內容對王公有利,觸動折布尊丹巴活佛系的利益,折布尊丹巴也上書北洋政府,堅決要求保留自治。


北洋政府維持國家主權的遠征:武力收復外蒙古

外蒙古裡的白俄


雙方各執一詞,撤銷自治一事就此停頓。

折布尊丹巴活佛是當時外蒙古最高統治者,但他溺於享樂,身染性病,一切大小政務,均交給俄人打理,對取消自治,歸附中華民國的提議,真實意圖不過是從北洋政府撈些好處。他的做法是“拖”,拖到外部局勢改變,再做選擇。這一拖就是六個月。

北洋總統徐世昌和總理段祺瑞,認為俄國內亂機不可失,決定派兵入蒙,恢復對外蒙古統治,去除俄人在蒙古的影響。

孫中山和徐樹錚,是“當時中國唯一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收復包括外蒙古在內的一切失土的兩個愛國者”。北洋政府派出的將領,正是文武雙全,被稱作小諸葛的徐樹錚。

徐樹錚,曾是秀才,後來跟隨段祺瑞行伍,驍勇善戰,是段祺瑞最得力的戰將。他和北洋有名的文人總統徐世昌並稱“兩徐”。

徐樹錚對外蒙分裂出中華版圖,早已扼腕很久,1919年,針對外蒙古取消自治談判陷入僵局,徐樹錚上書直言,提出了《西北籌邊辦法大綱》。徐樹錚認為收復外蒙古時機已到,建議外蒙古行省化,和內地省份平等,真正成為中華大家族一份子。

北洋政府採納了徐樹錚的建議,徐世昌委任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西北邊防總司令,組建西北邊防軍,準備收復外蒙古。


北洋政府維持國家主權的遠征:武力收復外蒙古

徐樹錚

徐樹錚為此,訓練部隊,採購物資,並在去往蒙古的沿途挖掘水井,設立指揮所。

1919年10月,徐樹錚率領邊防軍第一師,兩個步兵旅加一個騎兵團的兵力,乘著八十輛卡車,帶著大量給養棉服,浩浩蕩蕩,揮師出塞。

此前,徐樹錚作為西北邊防軍總司令,曾多次便往返於北京和庫倫,為外蒙古迴歸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徐樹錚最終發現,無論是蒙古王公,還是蒙古喇嘛,都沒有真心實意迴歸中華版圖的誠意,他們真實的目的,是在俄國發生革命後,尋找給自己發錢度過難關過渡。

因此,再次出塞的徐樹錚,決心換一種方式,武力屈服。

徐樹錚所率部隊,兵力並不充足,當時外蒙古疆域內,各方武裝勢力紛亂複雜。徐樹錚決定大張旗鼓,製造聲勢,示敵以強,直撲庫倫。

徐樹錚的策略收到實效,沿途各方武裝力量,畏於徐樹錚所部的強大,幾乎沒有人敢出面抵擋,蒙古王公所部,更是不敢造次反抗。但徐樹錚知道他們並不服氣,他軟硬兼施,在門哥託草原設宴,將赴宴的外蒙總理、活佛等有異心的蒙古王公,一股腦抓了起來。從此外蒙古貴族懾服。

曾在外蒙古的俄人,現在已變成股匪,那些哥薩克白俄騎兵,也曾與徐樹錚所部交戰過,但一觸即潰。這些股匪哥薩克只關心財物,並不願意和徐樹錚精心打造的遠征大軍直面對陣。

在途中徐樹錚,看到中國古代遺留下的古長城,他非常感慨。徐樹錚認為那是秦漢長城遺蹟。徐感嘆中國疆域曾經有過的遼闊,也感嘆蒙古高原,中華文明幾乎被俄人替代。他在日記裡寫道,蒙古應修建公路,加強中華文明教育。

徐樹錚是真正的謀臣良將,在進軍庫倫的過程中,他意識到以外蒙古及其周邊屬地對西伯利亞的重要位置,如果中國動手稍微遲緩,俄人緩過氣後,必定對外蒙古有企圖。


北洋政府維持國家主權的遠征:武力收復外蒙古

徐樹錚墓


因此徐樹錚命令高在田率部,轉道北向,攻佔唐努烏梁海、唐努烏梁海、科布多、烏里雅蘇臺、買賣城。不久俄人佔據的唐努烏梁海被收回。

徐樹錚所部於10月29日兵臨庫倫,也即是現在的烏蘭巴托。

徐樹錚以軍人簡單粗暴的做法,直接把外蒙古所謂的總理”巴德瑪.多爾濟“,請到自己的軍營裡,軟禁了蒙古獨立始作俑者哲布尊丹巴活佛,把自己早已擬好的文字扔在他們面前:“要麼直接簽字,要麼先取消自治再談條件。”

徐樹錚這個軍閥,甚至還在外蒙古的庫倫,舉行了場盛大的閱兵儀式。

蒙古王公貴族喇嘛活佛,一時間肝膽俱寒,只好屈服。

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對中華民國提請撤銷自治,迴歸中華,廢除俄蒙一切條約。徐樹錚同時向北洋段祺瑞和南方孫中山發去電報彙報此事。喜訊傳來,全國一片歡騰,孫中山喜不自勝,盛讚徐是“ 陳湯、班超、傅介子”!

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再次併入中華版圖。

11月22日徐世昌通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復舊制。同時廢除《中俄聲明》和《恰克圖協定》,並在蒙古庫倫設立“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

徐樹錚與11月21日返回北京,從他10月29日率師出塞,到凱旋南歸,總共二十二天。

回京後,徐樹錚沒停留多久,便被委任為冊封專使,帶著徐世昌授予的七獅金印,回到庫倫,主持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冊封典禮。

北洋政府時代,因軍閥混戰,久被詬病。徐樹錚這一次率兵收復領土,是那一時期不多的維護國家主權,維持民族利益的行為,徐樹錚以左宗棠為榜樣,收復外蒙,有如左公收復新疆。

北洋政府這次維持國家主權的遠征,也是北洋政府短短十幾年裡,最正面的行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