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千里長河初凍時,玉珂瑤佩響參差。

浮生卻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唐朝杜牧《汴河阻凍》


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吉林迎來今冬首場霧凇


初衣解詩:文壇有一個傳說的公案,說是杜牧不喜歡白居易,白居易也不待見杜牧,他們生前並無詩詞唱和,白居易死的時候,不請名滿京城的杜牧為他做墓誌銘,相反是請一個官僚小吏李商隱給他寫碑。從而扒出了杜牧和白居易不和的故事。

其實這個故事很無厘頭。首先白居易是公元772年生的人,死在了846年。杜牧則是公元803年,李商隱813年。也就是說白居易死的時候,杜牧43歲,李商隱33歲。白居易是死在京城的,他當然高壽活了74歲。也就是說白居易和杜牧和李商隱都不是同時代的年輕人,杜牧是兒子輩的,李商隱跟則更像孫子輩。

老年的白居易因為多病已經很少的在朝堂上出現,而且他長期住在洛陽。而且可能是我所知道的最早提出退休和實踐退休的官員。而這個時候,杜牧卻一直在外放做刺史,相反李商隱卻在秘書省待過一段時間,作為秘書長的元老,他肯定會風聞李商隱在秘書省的才華,並有可能第一時間看到李商隱的文章。而李商隱向以作誄而聞名,且格調高遠,又深沉動人。

作為愛才和提攜晚輩,白居易選擇了李商隱。


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吉林迎來2016年首場最美,面積最大霧凇景觀潔白無暇玉樹瓊花


而同時四十幾歲的杜牧,則長年放做刺史,他和白居易並沒有太多的交集。但是他的爺爺杜佑和白居易同時為官,年過70開始擔任丞相,白居易有一首《不致仕》的詩,被傳聞是針對杜牧的爺爺的。所以就有說杜牧非常的不喜歡白居易,並且貶低白居易的詩。

但實際上,杜牧為人慷慨豪放,他本來是想從武力軍事上救國,所以對一些綺麗的作品,稍微抱著一種偏見。而白居易和元整的詩的確是大量的流行。但諷刺的是,很多人眼中的杜牧,也並沒有脫開綺麗濃情,“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奠定了他風流才子的名聲,估計他到死都有口莫辯。

白居易和杜牧實際上是兩代人。杜牧真正的宦海浮沉,有了人生感悟,白居易早已經作古。


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伊春庫爾濱:尋覓玉樹瓊花和寒江雪柳的目的地


這一年杜牧在汴河上,看到河水結冰,不能行船的現象。

”千里長河初凍時,玉珂瑤佩響參差。“這是說的汴河之水,結冰的景象,在夜晚可以聽見河水結冰凌的聲音,那流水和凍冰相激射,形成了自然的天響,早上一看,玉樹瓊花,河水封凍,景色壯麗,但卻不能行船。相比杜牧的心中還是頗焦急的,必須要借河之水,有事要辦。

“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這句話可以有多種意象。

第一種是,看見眼前景,想到心中事。雖然眼前美景,心底卻焦灼不堪,因為行程雖然凍住了,那心就像冰底的水一樣,要去往牽掛的地方。而許多人,是賞冰河的玉樹瓊花,並不知道他心底的焦急。


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吉林霧凇島和雪鄉


第二種就是被壓抑的浮生之感。在上文我也說了,杜牧這一生最願望做的,是橫刀立馬報效國家,結果呢,他也和李商隱一樣,處在牛李之爭裡,今天外派一個地方去做地方官,明天又到那裡去閒蕩,沒有個可以切實施展抱負的地方。表面上看他風花雪月,那個風流才子的名聲,他縱然不想要,也已經傳播四方。但是他的一生究竟想要做些什麼,卻沒有人是他的知己,或者可以給他提供舞臺。

第三個就是這首詩經過了時光的演變和發酵,成了一首對於人生的歲月的感嘆。人在欣賞玉樹瓊花的時候,而歲月偷走了你的人生,你卻毫不知道。有人說杜牧是真的不知道嗎,他昨天晚上還聽到了流水和冰的聲音。這是一種藝術化的對人生歲月的感想。其實這第三種解讀是最站不住腳的。

最正確的解讀是,人的一生如魚飲水,或表面看來的平靜,實際上是一種冰雪的壓抑。而那床在冰河下面的無盡的流水,那不為人知道的心事,和表面的世界一起,才是這浩瀚,難以表達的人生,有徹骨,有壓抑,有嗚咽,有不為人知的奔騰與憂傷。而那種冰下的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山區冬天河


很少有人用冰下河來形容心靈的感覺。至少前朝沒有。而唐朝,卻恰恰是白居易。“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灘。”而這一首《琵琶行》,大江南北盡知,但是留心這句話的人,是必要感同身受。而且初衣在看到這句話時,也覺得像潑了一盆冷水,有一種醍醐灌頂的人生明晰。有多少歲月多少心思,不是如同冰河底的泉水,只有自己聽到的嗚咽。

所以杜牧在這首詩,用上“浮生卻似冰底水”,是明顯的對白居易意境的擴寫。這是兩代詩人用最敏感的心靈共振冰雪之感。而杜牧這首詩,恰恰是對白居易的致敬。

有一些久遠的故事,因為已經無法的還原細節,所以往往使人揣測以訛傳訛。比如說杜牧是如何的不喜歡白居易。實際上詩人的心都是相通的,或者杜牧也會在某一時間,端上一杯酒,致敬先賢。而我們的那些猜測,只是起於風生水影之中,是對他們的另一種崇拜和熱愛,但往往失之於盲人摸象,所見皆非。



杜牧好句:浮生卻是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千里長河初凍時,玉珂瑤佩響參差。

浮生卻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初衣勝學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