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在我的心目中,電紙書一直是種非常「佛系」的產品。

之所以這麼說,首先是因為電紙書緩慢的迭代速度。與爭相堆砌參數、唯恐不能快人一步用上最新硬件的手機行業相比,以 Kindle 為代表的電紙書產品始終 不離不棄 地用著飛思卡爾的單核處理器(2019 年更新的 Kindle Oasis 3 終於用上了雙核處理器)、512MB 內存這樣的「古董」級配置,顯得格外不思進取。

佛系的產品也培養著佛系的用戶。正是因為電紙書代際之間的變化有限,用戶也就很難產生強烈的升級動力。相反,多年前的經典型號不僅不容易在硬件上顯得落後,反而可能因為設計上的亮點而繼續保值、持續吸引購買——十年曆史的 Kindle DXG 至今還有一批擁躉;一代 Kindle Oasis 因為輕薄的機身和高質量的皮套收穫不少好評,甚至成了二手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早買早享受」「買新不買舊」這種普適於大多數碼產品的箴言,放在電紙書市場似乎並沒有什麼說服力。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我陸續用過的 Kindle Voyage 和 Kobo Aura ONE,放在今天仍然堪用

但近兩年,電紙書這塊清淨之地終究沒能避免紅塵的紛擾。以 博閱、文石 等為代表的國產廠商開始大量推出基於 Android 系統的閱讀器,在產品數量、迭代速度、宣傳思路上都有向手機行業看齊的傾向。而隨著互聯網企業將在內容領域的佈局向硬件方向延伸,電紙書也成了不少大廠新看中的機遇。一時之間,平靜的電紙書市場似乎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不過,儘管我對這類新湧現的 Android 電紙書保持著興趣和關注,但也一直沒有哪款產品讓我產生很強的購買動力。畢竟,Android 系統固然有萬般好處,也不是點石成金的法寶。如果沒有相應的研發、維護實力,簡單地給電紙書裝上 Android 系統,不僅無法發揮智能系統的擴展性,反而會破壞電紙書原有的純粹和省電等優勢,而國產數碼產品往往正是硬件參數有餘、軟件優化不足。既有產品普遍停留在低版本 Android 6 系統的現狀,也強化了我這種擔憂。

另外,大多數 Android 電紙書似乎都將手寫功能作為一個主要的賣點。儘管我理解電子紙筆記是一種有價值的應用場景,但個人對此需求不大,何況用現有的 iPad 和 Apple Pencil 已經能很好地完成數字筆記任務。因此,儘管我對手頭 Kobo Aura ONE 不穩定的系統和有限的功能頗感不滿,也依然沒有貿然吃下 Android 電紙書的螃蟹。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Kobo Aura ONE 和得到閱讀器

兩週前發現的 得到閱讀器,則是第一款讓我真正產生興趣的 Android 電紙書產品。吸引我關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它少見地採用了高通驍龍 625 芯片和 3 GB RAM 的配置,相比很多相近價格產品(如 Boox Nova Pro)使用的瑞芯微芯片和 2 GB RAM,在性能和軟件支持上更有優勢,而高版本的 Android 9 系統也讓人不用擔心今後兩三年的應用兼容性;第二,得到閱讀器的屏幕為 7.8 英寸,與我現役的 Kobo Aura ONE 一致,也與 iPad mini 相仿。7.8 寸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電紙書尺寸:既能提供比手機開闊得多的視野,外出攜帶時又不會成為負擔,相當於帶了一本便攜開本的簡裝書。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Kobo Aura ONE、iPad mini 和得到閱讀器尺寸比較

就這樣,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臺 Android 電紙書。

設計和硬件

得到閱讀器的設計和做工都不錯。白色的機身配上純屏的屏幕,顯得很簡約,也比黑色設計居多的同類產品看上去更輕盈。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但白色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由於缺少類膚塗層或者紋理等設計,機身背面很容易沾染油漬;正面的「下巴」雖然並不比其他產品更寬,卻在白色邊框和一枚纖細的物理返回鍵的襯托下顯得有些突兀。

得到閱讀器還隨機附送了一個官方皮套,除了提供保護作用,還在側面提供了一對翻頁鍵。這既照顧了部分用戶的需求,也避免了直接佔用機身空間,是一種不錯的設計平衡。可惜的是,這個皮套本身過於粗糙和笨重,裝上後顯得十分廉價,所以很快就被我扔在一邊了。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如上面提到,得到閱讀器的屏幕尺寸是我偏好的 7.8 寸。官方沒有說明這塊屏幕使用的面板型號;但就我所知,目前尺寸、分辨率與之相同的面板,似乎只有 E Ink 公司的 VB3300-GHA 這一種(當然不排除萬能的國產廠家有兼容型號,如說錯請指正)。因為使用快兩年的 Kobo Aura ONE 也搭載了這塊屏幕,我對它的顯示效果已經十分熟悉了。在 300 ppi 的像素密度下,這塊屏幕的顯示清晰度是無需擔心的;但與我記憶中的 Kindle Voyage 相比,對比度和銳度似乎還稍有差距。此外,冷暖雙色閱讀燈已經是近年電紙書的標配;得到閱讀器也不例外,且兩種色溫均有 20 級可調,但沒有自動亮度功能是一個遺憾。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文字顯示效果

另外,刷新率也是電子紙屏幕的重要指標,但這項數值並不總是越高越好:刷新太慢會顯得反應遲鈍,由此造成的殘影也會影響正常閱讀;刷新太快則會過於耗電,對於顯示文字為主的使用場景也沒有必要。就此,得到閱讀器的解決方案是提供「普通刷新」「快速刷新」和「極速刷新」三檔選項,讓用戶根據實際需求自行選擇。

根據我的感受,居於兩端的「普通刷新」和「極速刷新」都比較實用:最慢的「普通刷新」對於看書已經足夠,同時又不至於讓簡單的交互都顯得遲鈍。而在最快的「極速刷新」狀態下,即使快速卷屏也能做到基本跟手;如果不太挑剔,甚至可以用來看一些非深色背景的視頻——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預言家日報》。反倒是默認的「快速刷新」顯得有些不上不下,是我用得最少的一檔。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麻瓜也能看《預言家日報》了

性能方面,如前面所說,高通 625 芯片對於一款電紙書已經算是「高配」,實際使用中也的確沒有什麼卡頓(或者說,沒有卡頓到電子紙屏幕自帶的幻燈片特效都掩蓋不住的程度)。3 GB 的內存日常剩餘 500 MB 上下,雖然沒什麼餘裕,但也能夠維持兩三個應用同時運行。只是在瀏覽網頁時,受容量影響,大約在打開三四個標籤頁後就會出現先前頁面被重載的情況。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AIDA64 顯示的系統信息

關於連接性和外設支持,WiFi 5 和藍牙 4.2 的配置按手機標準來說非常普通,放在今天甚至略顯落後。但與很多還停留在 2.4G WiFi 和藍牙 3.0 的電紙書相比,這已經是很給面子了。耳機孔自然是沒有的,但由於得到一直將有聲內容作為發力方向,它冠名的閱讀器也不得不沾光獲得了一個喇叭。至於效果?答案是「能響」,其他沒了。

最後,續航能力方面,得到閱讀器的電池為 2000 毫安時。(作為對比,2019 版 Kindle Oasis 的容量為 1130 毫安時,iPad mini(第 5 代)的容量為 19.32 瓦時,合 5124 毫安時。)實際使用中,從充滿電用到剩餘 20% 花費了約 12 小時的亮屏時間和約 4 天半的待機時間;考慮到我在此期間有不少測試各類應用、網頁瀏覽等比較耗電的操作,官方宣稱的一週一充並沒有誇大。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電量使用情況

總結起來,得到閱讀器的硬件配置很厚道,為 Android 系統的運行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只要你對屏幕尺寸沒有特殊要求(例如需要極致便攜或者讀 PDF 論文),這就是目前能找到最均衡的電紙書硬件之一。

系統、軟件和第三方應用

如前面所說,單純地裝上 Android 系統並不足以成就一款電紙書產品,而還要看相應的軟件優化是否到位。原版 Android 系統是面向發光屏幕設計的,默認的很多配色、動畫、交互方式等並不適合電子紙屏幕。此外,電紙書相對較弱的硬件性能也要求廠家對功能做出取捨和精簡。

總的來說,得到閱讀器的軟件表現是令人滿意的。這一定程度上或許應該歸功於 OEM 方——文石的開發和優化經驗。系統層面,廠商其實沒有對原生的 AOSP 作出太多定製,主要修改的就是啟動器(桌面)和狀態欄,以適應電子紙屏幕的顯示特點,併為「得到」的商店、賬號等功能提供入口。除此之外,就只有 WiFi 傳書、詞典、Chrome 等少數幾個內置應用。因此,系統運行起來沒有多少負擔,幾乎沒有出現過卡頓、死機等現象。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功能界面

此外,閱讀器還考慮到了運行第三方應用的需求,並做了一些適配工作。例如,設置頁面中可以看到「自動更新第三方應用優化配置」的選項,且可以選擇凍結特定應用的後臺進程,以節約電量。又如,通過系統內置的「應用漂白」功能,可以實時調節第三方應用的 DPI(即縮放比例)、文字和圖片的對比度,以及正文字號等;那些沒有為電子紙屏幕專門優化過的應用,由此也可以獲得較好的顯示效果。(不過,這個漂白功能也有不少 bug,例如增強圖片對比度有些矯枉過正,默認設置會讓很多圖標變得只剩漆黑的剪影;又如調節字號的功能似乎是通過注入 WebView 實現的,會和第三方應用內置的字號調節功能衝突。)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應用漂白選項

但對於運行第三方應用不利的是,得到閱讀器是沒有 Google Play 服務的。這不僅導致用戶失去了 Play Store 這個主要的應用渠道,也影響了正常使用那些依賴 Play 服務運行、處理內購的應用。系統中倒是內置了「應用商店」,但裡面只有數十個「精選」的應用,基本可以忽略。好在電紙書對應用豐富性的需求並不比手機,裝一兩個酷安、APK Pure 這樣的第三方商店就可以滿足多數常見的應用需求。

下文中,我將結合幾個自己使用電紙書的主要場景,說明得到閱讀器相關功能模塊的使用體驗,以及挑選第三方應用的心得。

注:為展示在電子紙屏幕上使用 Android 及第三方應用的實際效果,本文中的配圖以照片為主,但請注意其展示效果可能受圖片壓縮影響,且實際體驗可能因光線環境等因素而有差異。)

閱讀軟件

作為電紙書的本職工作,閱讀功能自然是需要首先考察的。在這方面,得到閱讀器的情況有些複雜——它內置了兩個閱讀器。

其中,第一個閱讀器是「得到」內容的專供閱讀器。它的功能比較簡陋,類似於得到的手機應用,只有目錄、書籤、搜索、聽書等。版式設置限於字號和內置字體的簡單調整,而且最小的字號也顯得偏大。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自帶閱讀器界面

但值得一提的是,得到閱讀器內置了一款名為「得到今楷」的定製字體(後來瞭解到實際是倉耳今楷 01 冠名而來),其設計思路似乎是在宋體的基礎上,為適應屏幕顯示而顯著放大了中宮、減弱了粗細對比,在我眼中倒和仿宋有些相似。至於好看與否,結論因人而異,但願意在字體方面多下功夫仍然是值得鼓勵的做法。

此外,系統中還隱藏了一個文石為其自有產品開發的閱讀軟件——NeoReader。這個閱讀器並不能直接從應用列表中啟動,只能在打開 EPUB、PDF 等格式文件時,從「打開方式」菜單中調用。與默認的閱讀器相比,NeoReader 的功能要強大不少,例如支持多標籤、支持自定義字體、有更豐富的排版選項等。對於 PDF 文件,NeoReader 還能很好地處理切邊、重排版等任務,並內置了針對漫畫、論文等文件特別優化的方案。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用 NeoReader 讀 EPUB 和 PDF 文件

不過,我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內置的閱讀工具,而是繼續使用在破解版 Kobo 上用慣的 KOReader。與 Android 平臺上其他幾個較為知名的閱讀器(例如 Moon+ Reader、多看等)相比,KOReader 從一開始就是為 Kindle 這類電紙書設計的,因此不需要任何額外優化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此外,KOReader 的功能和配置選項也遠超過得到的內置閱讀器和 NeoReader,且可以通過自定義 CSS 應對很多邊緣需求(例如段落縮進和兩端對齊時的標點處理等)。如果硬要說它有什麼缺點,那可能就是開源軟件的通病——菜單選項繁複、界面設計簡陋。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KOReader

RSS 閱讀

作為一個 RSS 的重度用戶,在電子紙屏幕上查看訂閱源一直是我的心願。之前,這隻能通過各種迂迴的方法實現:例如狗耳朵(將 RSS 轉換為 Kindle 期刊格式再推送,已停止服務)、Reabble(為 Inoreader 添加適合電紙書操作的界面和交互方式)等。但這些方法都很麻煩且不可靠,即使在電紙書上閱讀的確舒適,也不足以說服我將 RSS 閱讀任務從 iPad 上轉移過來。

理論上,得到閱讀器的 Android 系統能讓 RSS 閱讀變得很容易實現。遺憾的是,現實似乎並非如此。原因倒不在於閱讀器本身,而是 Android 平臺上實在找不到各方面令人滿意的 RSS 閱讀器——上一個能與 iOS 上的優秀 RSS 工具不分伯仲的 Press 已經作古多年了。

如果你使用的服務是 Feedly、Inoreader 這些較為主流的服務,那麼還有 Readably、FeedMe 等幾個保持更新、設計相對現代的工具可用,它們官方客戶端也還差強人意,可以用來兜底。但我使用的 NewsBlur 比較小眾,幾乎沒有第三方支持;雖然有官方的 Android 應用,但卻完美繼承了網頁版狂野奔放的審美,只能說聊勝於無。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NewsBlur 和 Readably

稍後讀服務

稍後讀是另一項因 Android 系統而成為可能的使用場景。在過去,我陸續使用過 Instapaper 的定期推送功能、Kobo 系統內置的 Pocket 同步,以及 Calibre 的新聞下載等方案;但它們都和前面提到的 RSS 一樣存在不穩定的問題。而在 Android 系統下,問題的解決無非就是多裝一個客戶端的功夫,唯一需要考慮的是 Instapaper 和 Pocket 這兩大稍後讀服務哪個更適合電子紙屏幕。

我的選擇是 Instapaper。首先,Instapaper 的設計更加簡約,默認主題的對比度更高,也沒有 Pocket 那些花哨的推薦功能,因此天然地更適合在電子紙屏幕上使用。優美的 Lyon 和 Tisa 字體也是令我難以割捨的增值項。其次,兩者雖然都支持更適合電紙書的橫向翻頁,但 Instapaper 支持設置點按翻頁為默認方式,且有常駐的進度條顯示閱讀進度;而 Pocket 的翻頁則只能通過橫向划動手動觸發、不支持點按翻頁,也沒有進度條。此外,我有時會用到語音轉文字功能(例如打掃衛生或者運動的時候),而只有 Instapaper 在播放時會高亮顯示當前讀到的單詞。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Instapaper(左)和 Pocket(右)

瀏覽器

必須承認,在電紙書上用瀏覽器,似乎與其定位有些不太協調:用電紙書的一大目的不就在於多做些深度閱讀、少看些碎片信息嗎?

這固然沒錯,但為了應對那些 EPUB、RSS 閱讀器不能正確顯示的版式,以及時不時查閱資料的需求,留一個瀏覽器作為備用也是有意義的。得到閱讀器內置了原版 Chrome,但並沒有為其做任何修改或優化,用起來並不順手。因此,我還是將目光投向了第三方的選項。

比較了近十種瀏覽器後,我最後留下的是 Kiwi Browser。這是一款基於 Chrome 內核的開源瀏覽器,主要的亮點是支持桌面版 Chrome 插件。對於電紙書來說,這個功能最大意義在於通過 uBlock Origin、Tampermonkey 等插件淨化網頁(特別是那些與電子紙屏幕格格不入的動態元素)、優化顯示效果。當然,能安裝插件的瀏覽器很多,包括 Firefox、Brave、Yandex 等名氣更大的,但它們的設計和功能在我看來過於聒噪,Kiwi 則是一個相對純淨的選擇。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Kiwi Browser

此外,我也嘗試了在酷安上評價較高、支持自定義腳本和屏蔽規則的 Via 瀏覽器、X 瀏覽器等國產作品。它們的確體積輕巧、功能也很完整;但或許是因為直接在系統的 WebView 模塊上套殼,其網頁加載性能並不理想,面向手機屏幕設計的界面在大屏幕上也有些不太協調,因此我最終沒有選擇它們。

啟動器、詞典和輔助工具

前面提到,得到閱讀器用一個定製的桌面替換了默認啟動器。這個桌面的設計可以說無功無過,外觀清爽、佈局也算合理;但缺點則在於隱藏了很多系統功能入口(例如原生的設置界面),且將文件瀏覽等常用功能放在了較深的層級,調用起來非常麻煩。但另一方面,普通的 Android 啟動器又的確不太適合電紙書操作。

對此,我的做法是安裝 Nova Launcher,但隱藏了 Dock、應用圖標等元素,然後用桌面插件工具 UCCW 定做了一個純文本式的桌面(有點中二,對不起):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得到閱讀器內置了一個比較基礎的詞典,支持 StarDict 格式的詞典庫,並提供一些擴展詞庫下載。但這個內置詞典的劃詞搜索功能只能在自帶閱讀器中調用,在 KOReader 和瀏覽器中都不能直接查詞。因此,我最終還是裝上了熟悉的 歐路詞典。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內置詞典(左)和歐路詞典(右)

另一款推薦用來替代內置應用的輔助工具是 FV 懸浮球。得到閱讀器自帶的「懸浮球」功能有限,而且所有操作要通過二級菜單進行,並不快捷。相比之下,FV 懸浮球有更多的定製選項,視覺干擾更少,也可以直接通過在懸浮球上划動、點擊等來觸發功能。另外,FV 懸浮球內置的應用管理、剪貼板管理等實用工具也省去了額外另裝軟件的功夫。

替代 Kindle?「得到」出品的閱讀器體驗如何

內置懸浮球(左)和 FV 懸浮球(右)

此外,我安裝的輔助工具還包括 1Password、OneDrive、Root Explorer、SD Maid 等,都是很常見的應用,在此不多贅述。

結語

看到我準備就這麼收筆,你可能忍不住會問:等一下,這不是得到做的閱讀器嗎?怎麼沒見提到得到的內容資源?這些資源值不值得讓人為得到的硬件產品買單?

坦白地說,我不知道。實際上,我之前都沒有得到的賬號,它提供的內容也不是我感興趣的。這回只是為了體驗閱讀器功能,我才第一次註冊登錄了得到服務,而且截了一圈圖就註銷不用了。對了,作為促銷方式之一,得到閱讀器還附送了一年的會員服務,但我在收貨一個星期以後才想起去領取;這枚兌換碼到現在還原樣躺在我的記事本里賦閒(或許可以拿來孝敬家長?)。

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我是在「買櫝還珠」,沒有發揮得到閱讀器的完整價值呢?我並不這麼想。

對我而言,這臺閱讀器的意義並不是得到「得到」,而是得到一臺能順暢運行開放系統的電子紙設備,從而實現我長久以來的願望——在電紙書上完成更多信息攝入流程。這大概不是得到的羅老闆在籌劃產品時所預期的用法,但的確滿足了、哪怕是誤打誤撞地滿足了我的預期。用矯情一點的話說,一部 Android 電紙書就像一本紙書一樣,當被讀者捧在手上以後,如何被解讀就不再是作者(廠商)所能控制的了。因此,即使得到閱讀器對我的全部價值就是它的硬件,這也堪稱一次讓我感到滿意的選擇。

唯一不太滿意的可能是我的 iPad——它已經被放在一邊無所事事好多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