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文|说游君

最近,湖南卫视《野生厨房》在贵州录制,汪涵说起了贵州曾经“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而现在这几年却发展得很快很好,也盛赞贵州山美水美。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地无三里平”,是优势不是劣势,刘伯温都赞美云贵万重山

其实“地无三里平”,说的是贵州到处都是山,开门见山,在过去仿佛是劣势,而今天看来则是优势,人常说“留得青山在”,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发达地区污染问题严重,连土壤都被污染了,生长出来的东西还能健康吗,但是这点上,贵州做到了。几百年前,刘伯温就说过一句话“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在今天看来,绝不仅仅是赞美山水了。

但是很多登山爱好者,或者旅游爱好者,想要游玩贵州,却不知道选择哪里的山脉最合适。

其实整个贵州,就像一个人,它也有血有肉,但你要抓住它骨架。那么贵州的骨架是什么呢,就是山脉,而贵州主要是四大山脉,支撑起了它的主骨架,那么分别是哪四座山脉呢?

第一座山脉:东面——梵净山

如果你要领略原始洪荒的自然之美,梵净山是最佳的选择。

很多人知道,湖南有个张家界,却不知道,张家界和梵净山同属于武陵山脉上,武陵山脉,从湖南蜿蜒入黔,而武陵山的主峰,也就是最高峰,就是梵净山。它的最高海拔是2572米。

登上梵净山,你才知道什么是叫茫茫原始森林,你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在历经几千个台阶之后,当然现在已经有缆车和电瓶车可以分担三分之二的路程,也可以选择不用登山,直达山顶再观赏景色,因为所有精华景点都在山顶,到达山顶,就能看到“万卷经书”、“蘑菇石”、以及两座金顶——老金顶“月镜山”、新金顶“红云金顶”。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当然如果爱好登山的人,可以从一开始就登山,来个与大自然的拥抱和挑战。到达山顶之后,还可以继续攀登两座金顶,特别是登上了红云金顶,人称“天空之城”,太震撼了,你真的可以感受到这真是建造在天空之上的城堡,领略梵净山四大奇观,云瀑、禅雾、幻影、佛光,不过佛光和幻影要看运气了。

梵净山如今已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非常值得去挑战一下。

第二座山脉:西面——乌蒙山

乌蒙山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和滇东高原北部,由云南延伸入黔,海拔一般在2000-2600米,平均海拔约2080米。位于东南支山脉西北端的韭菜坪,海拔2900米,是乌蒙山的最高峰,也是贵州全省海拔最高的山峰。而韭菜坪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韭菜花海,每年韭菜花开,美得一塌糊涂,也是旅游好时节。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第三座山脉:北面——娄山关

北部大娄山,没错,就是毛泽东诗词里面的《忆秦峨娄山关》有对它的描述,以及抒发革命的豪迈气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娄山关险峻无比,它高1444米,自古是天然屏障,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的时候,当地杨氏土司,便以娄山关为屏障抵御明朝二十四万军队,自古易守难攻,直到长征时,被毛泽东和红军改写,夺取娄山关大捷,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极大鼓舞士气,所以毛泽东才写下了慷慨激昂的《忆秦峨娄山关》。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第四座山脉:中南部——苗岭

苗岭横亘贵州中南部,高2178,可以说,它是一座多情的山,因为苗岭山脚下,都是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集中聚居区,故名为苗岭。苗族的苗岭飞歌,游方歌等,无不承载着千万年风情。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苗岭山脉,也是一座很有意义的分界山,因为贵州水系有两大水系,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而苗岭正是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苗岭也被批成为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其范围比较大,涵盖革东、潕阳河、雷公山、黎平四个园区,共有革东古生物化石、剑河温泉、上潕阳、云台山、黑冲、杉木河、下潕阳、铁溪、雷公坪、雷公山顶峰、八舟河、天生桥12个景区,让游客在饱览美景、休闲放松的同时,领略独特的苗侗民族风情,品尝一份地质科学知识的饕餮大餐。

汪涵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山水美,而贵州是四大山脉支撑主骨架

结语:

都说来贵州旅游,主要是“三看”“一体验”,三看,就是看山看水看溶洞,一体验,就是体验民族风情。而在三看的“看山”,如何看得更精彩,更有收获性,如果你抓住了贵州四大山门主骨架,其实也就领略了贵州山脉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