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陘縣臺頭村:為何將邳彤尊“藥王”?

據碑文記載,井陘縣臺頭村始於秦朝, 村裡一座古樸的龍頭寺,寺內保存著一塊宋元豐元年的殘碑,碑體四面雕有突出的獸頭並分別刻有題記。臺頭村四面環山、腹中平闊、土地肥沃、人興田豐而將村莊命名為“莊平”。“後來,又因為漢光武帝劉秀,村子改名為‘抬頭’,後逐漸演變為‘臺頭’。”

河北井陉县台头村:为何将邳彤尊“药王”?

相傳,公元二十年,天下大亂,西漢江山搖搖欲墜,劉秀見勢不妙,趁在河北巡訪之機出逃,王莽立率精兵追殺。在逃到一片平原之地時,劉秀已精疲力竭,加之身染重症,他覺得身心崩潰,已到了走投無路的絕境。劉秀召集身邊的大臣留下遺囑:“業未成,氣已盡,負祖民,卒難暝,今無望,待來生。”在這生死關頭,眾臣無計可獻,唯有邳彤說:“我主乃真龍天子,民心所向,天不滅秀。”劉秀嘆問:“何地何處可藏身避難,逃過這一劫?”邳彤答道:“置六塞、得秀山,必東山再起。”劉秀忙說:“快快細細道來。”邳彤曰:“我早年行醫採藥時曾到天下九塞之第六塞,那裡層巒疊嶂,地勢險要,林木參天,澗水悠然,東有土門,西至固關,為巍巍太行山之龍脈之首,乃藏龍臥虎之寶地,定是我主復興之勝地。”劉秀聞聽此言精神振奮,當即命令眾將士一切聽從邳將軍指揮,連夜趕赴井邑(井陘)。進入井陘縣境後,邳彤採取聲東擊西、迂迴輾轉的戰略,兵分三路牽制王莽軍隊,與王莽追兵展開了決戰,兩軍都損失慘重。在仙台山,劉秀險些被擒,在絕壁洞藏身時,幸虧鴿子飛出、蜘蛛網口,誘惑追兵遠去,使得劉秀躲過了一劫。

邳彤保駕劉秀翻山越嶺,繞道山西龍皇溝、娘子關,在井陘地都村(曾稱“帝渡”,因劉秀在村邊渡河而得名的村莊)渡過綿河,至北峪口轉向西北上行,來到莊平村。在村口的龍頭坪,劉秀眼前一亮,只見村子四周青山環抱,中村三座峰巒異常神奇靈秀——左側一座形似嫦娥捧月,中間一座雄偉壯麗、氣勢磅礴,右側一座深邃幽靜、嵯峨黛綠。劉秀大讚:“此山奇哉,妙哉!”邳彤答道:“這就是我們尋求的月牙、黃龍、神潭三秀山,我主現在立身之處乃山脈之龍頭,龍體居龍頭,人山名同秀,天地兼容,人傑地靈,天意吉兆啊!此地,必是我主抬頭之佳地。”劉秀大悅,即決定在此安營紮寨、養精蓄銳。劉秀在這裡運籌帷幄,謀劃興邦定國方略,後來果真平定了叛亂。

“邳彤的‘抬頭’二字,使得劉秀絕處逢生,重振旗鼓,東山再起。”井陘縣南峪鎮文化站站長仇程遠說,雖然這些傳說使得歷史故事被神化,但後來這裡的百姓確實富足抬頭、安居樂業,“從此,莊平村就改成了抬頭村,後來為了書寫簡便,逐步演變成現在的臺頭村。”

幫助劉秀“抬頭”的東漢名將、開國功臣邳彤,是一位傳奇式人物。為了紀念他,自公元30年始,在臺頭村形成了具有1900多年曆史、形成規模有400餘年的“邳彤祭典”,成為太行山區最具影響力、規模最大、最典型的敬奉藥王邳彤的跨省區大型傳統民俗活動,2011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邳彤(公元前45年—公元30年),字君偉,河北信都人。“相傳,邳彤是二十八宿中的翼火蛇,他文韜武略,精通醫理。”仇程遠介紹,邳彤生前先是在陘山臺頭村採藥行醫,後又幫助劉秀在此安營紮寨,光復漢室江山。邳彤在此期間,發揮行醫特長,捻草為藥,搓土成丹,發明了百餘種中草藥、數十個偏方驗方,為百姓診治病疾,被尊稱為“神醫丹藥”,深得一方百姓的尊崇信仰。“他還被宋徽宗追封為‘藥

王菩薩’。”

河北井陉县台头村:为何将邳彤尊“药王”?

當年劉秀在此下榻的窯洞被人們稱為黃龍洞,邳彤居住的地方叫邳將洞,駐紮兵營的地方稱營房,養馬的地方為馬家園……這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邳彤故後,當地人為紀念他,在他曾居住過的邳將洞進行祭祀,後又為他塑像、修建起廟宇,進行供奉。在邳彤廟前有這樣一副對聯:“神人神醫神廟神靈盡顯,奇方奇藥奇效奇妙無窮”,橫批是“神奇藥王”。“這反映出民間百姓對邳彤的信仰與厚愛。”後來人們紛紛來此敬香禱告,逐漸形成了“邳彤祭典”這一地域性的盛大祭典。

河北井陉县台头村:为何将邳彤尊“药王”?

據“邳彤祭典”傳承人許堤介紹,這一祭典先是由民間組織“油蠟會”主持,後由臺頭村主辦,時間為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會期一般為六天,冀晉兩省方圓幾十裡的鄉村前來參會,舉行過傳統的祭奠邳彤儀式後,就要進行尤為壯觀的踩街活動。“四個方陣過後,先是三層木轎抬著邳彤神像,後面是做工精巧、千姿百態的麵食供品,接著是身著彩服的幾十支達兩千多人的文藝隊、樂隊。”他們邊走邊舞,浩浩蕩蕩,隆重而熱烈。近些年來,“邳彤祭典”又豐富了新的形式和內容,辦成了一個集文化活動與物質交流與一體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跨省的大型民間綜合性群眾文化活動。

河北井陉县台头村:为何将邳彤尊“药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