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靈寶七旬老人自籌資金當起“辦報人”

靈寶七旬老人自籌資金當起“辦報人”

村裡的黑板報被他長期“承包”了

三門峽靈寶七旬老人自籌資金當起“辦報人”


□黃河時報記者 陰波/文圖

靈寶市故縣鎮趙村內,一塊長2.5米、寬2米的小小黑板報被村裡70多歲的老人鄭宏信長期“承包”了。

“弘揚社會正能量,構建和諧新農村。” 這是鄭宏信在黑板報上寫下的第一句話,也是他辦黑板報的初衷。上至國家大事、惠民政策,下至社會動態、農業常識,都融會在這方寸之間,給這個小山村添了幾分文藝氣息。

自籌資金建立黑板報,他成為村裡的長期“辦報人”

  靈寶市故縣鎮趙村,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踩著一張破舊的小板凳,拿著一盒長短不一、顏色各異的粉筆,整齊而剛勁地在黑板上書寫著。

  “老鄭又出新的黑板報了!”日前,在靈寶市故縣鎮趙村,這個小消息如同一陣清風拂過整個小山村。得知黑板報又換上了新的內容,村民們紛紛上前駐足觀看。

  辦黑板報的“老鄭”名叫鄭宏信,在他的筆下,大事小情、惠民政策、愛心標語頻頻展現。這塊小小的黑板已然成為鄉親們獲取信息的小窗口、政府時政宣傳的大陣地。

  從2015年起,外出務工多年回來的鄭宏信,就自籌資金在村裡建了一塊黑板,他也自然而然成了第一期的“辦報人”。“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塊板報就由我‘承包’了,雖然沒有規定定期出黑板報,但是我堅持每月及時更新板報,碰上節假日,還會增刊。”

  “弘揚社會正能量,構建和諧新農村。”這是鄭宏信在黑板報上寫下的第一句話。這更像是一句承諾,鄭宏信風雨無阻地堅持下來。小到“蘋果病蟲冬季防治”的農業知識,大到“十九屆四中全會”“反腐倡廉”等國家大事,黑板報豐富的內容吸引了很多群眾駐足觀看。

  從2015年到2019年,鄭宏信在黑板前忙碌的身影成了村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說起辦黑板報,鄭宏信真是操盡了心。他自己掏錢訂閱了《中國楹聯報》《科技報》《老人春秋》等多種報刊,每當接到報刊後,他便把可做黑板報內容的文章一篇一篇地從報紙上剪下來,然後按類粘貼在一個小本本上,精心編排成每期黑板報的內容。現在,他剪貼的資料本已有厚厚數十本,粉筆也用了幾十盒,出版了近百期黑板報。

  就是靠著這份讓許多年輕人都汗顏的認真勁頭,鄭宏信“出品”的黑板報內容翔實、貼近民生,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在咱們農村,能看到報紙的人終究是少數,農活一忙起來,電視新聞有時也顧不上看。我把國家的新政策和時事大事摘抄寫在黑板報上,人們下地幹活時在這裡一過就看到了。”鄭宏信說道。

“只要我還能動,就絕不會停止這份‘事業’”

一年又一年,鄭宏信老了,只有這塊宣傳欄,月月都是新的……

走進鄭宏信家中,一股墨香襲來,環顧四周,整個房間擺滿了字畫、書籍,牆角的粉筆盒裡堆著很多用剩的粉筆頭。很難想像,面前的老人僅僅上過小學。“我從小就喜愛文學,但家裡沒錢上不起學。趁著不幹活時,賴著老師教我知識,學習文學。”鄭宏信說。

記者瞭解到,鄭宏信自幼熱愛學習,痴迷文學、楹聯創作,經常為周邊村舞臺、文化大院、門店落成編寫對聯,他自編自寫的楹聯深受群眾喜歡,多幅作品先後參加各地楹聯徵集大賽並獲獎,現為中國楹聯協會會員、中國詩詞學會會員。

2015年,在外打工10多年的鄭宏信回到村後,看到群眾對農業科技信息、精神文化十分需求,便萌生了為群眾奉獻餘熱的念頭。“老了,幹不動活了,空閒的時間也多了,就想著乾點對群眾有意義的事情。”鄭宏信說道。

“行行楊柳藏綠水,片片桑竹掩紅樓。奇特景觀比比是,趙村山明水更優。”這是鄭宏信為自己村裡寫的詩詞。多年來,他結合農村實際,編寫了《趙村賦》《孝順父母賦》《娛樂莫涉賭》《仁愛養生好長壽》等內容,通過打油詩、楹聯、通訊等形式,向廣大群眾進行宣傳。

此外,他專門編寫《好人榜》,把村裡的好人好事全都搬到了黑板報上,許多人看到自己的事蹟後爭相弘揚宣傳正能量,為鄉村樹立起了一股文明新風。“老鄭數年如一日,為我們村裡堅持辦黑板報,我們每期都看,非常喜歡……”76歲的村民侯鎖成說道。

  “手寫報不僅讓我們能及時瞭解黨的政策,也讓大傢伙感受到一股勁頭,一股不服輸不服老、不願向困難低頭的精神。這一方板報已經變成了村裡的一種情懷,有溫度,有正能量,還有故事。”原村小學校長餘水生這樣說。

在小小的黑板報上,寫著這片土地上的點滴變化,謳歌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讓更多的人從這裡閱讀光明。“我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但只要我還能動,就絕不會停止這份‘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