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新大風歌


最近三農領域提的問題有不少農村俗語發出來共享,來解讀對當下的現實意義。農村俗語是過去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的結晶,它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有些俗語念起來雖俗,但卻富含一定的哲理,細細品味每一句俗語,就能感受其中的魅力!

“有福之人六八月”,農曆六月是芒種節氣,所謂“芒種”可以說是“忙著種”。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介紹到:“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思是說到了農曆五月份就迎來了芒種節氣,而這個時期大麥、小麥等有芒的作物成熟了,就要及時搶收了。而像晚稻、黍、稷等夏播作物正是播種的最忙的季節。芒種節氣到,三夏時節也就到了,農民要忙著夏收、夏種和夏管,是非常忙碌的。 農曆八月,就是立秋節氣,就是秋收季節,這就好理解.. 過去農村都靠著一畝三分地活著,吃穿住行都依靠它產出,農曆六八月五穀豐登,有餘糧可以換些錢,吃穿不愁,這時候出生的孩子,就說是有福之人。

“無福之人正臘月”, 農曆十二月,就是臘月,正值寒冬,這時候農民剩下的餘糧已經不多了,又是農閒的月份, 農村人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古代說“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說:"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臘月是個祭祀之月。這時候出生的孩子,生活物質相對匱乏,又是大冬天,天寒地凍孩子不好帶,才說是無福之人。


“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對於過去舊社會農村,這話總結的太精闢了。對於當下的人是否有福氣, 拼的是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拼出生月份。


籬笆院的男主人


我一生關注過很多俗話,比如十羊九不全,橫死在外不進家,少口病死不進墳等等,其時並無實際道理。就拿我家來說吧,我二弟是二十九歲那年得白血病死的,他死後我父親也是不想讓他進祖墳,是我堅持把我弟弟直接排入了老墳,我的女兒們頭幾年還給她叔父立了個碑,時隔二十年後,我又給他娶了一個死媳婦。再說我自己吧,我是六二年臘二十五出生,前半生是經歷過各種辛酸。但現在卻非常幸福,在村裡大部分人都說我現在有福氣。大家不要迷信老輩子那些奇談怪論,有句話說的很好,邪不壓正,一個人只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福氣自然而然的就會降臨。謝謝關注。


大器晚成aa


無稽之談,封建迷信思想在做怪,什麼正月剪頭死舅舅,臘月羊靠倒牆等等歪理邪說,我屬羊還是臘月羊,不錯相當不錯,很幸福,一直順風順水,我觀察屬相和月份都自認不錯的也還不如我那,這又怎麼解釋,我能解釋,心態心數要端正,要勤勞動,多動腦,只有靠勤勞雙手成能創造幸福生活,尊重科學,尊重社會才是根本。


擁有你的天地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就是說在陰曆六月和八月出生的孩子一般都很有福氣,而在臘月出生的孩子就沒有福氣。

實際上這句話之所以在現代並不被人們接受,但是卻依然從古流傳至今的原因是,這句話在古代的時候是適用的,並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這要如何解釋呢?

第一,古人經常會相信一些生辰之說:"有福之人六八月",他們往往認為在6月到8月出生的孩子是一種好福氣的象徵。

其實對於我國古代人民來說是如此,因為在以農耕為生的社會,農民們都是靠天吃飯。而6月到8月正好是豐收的好季節,所以就算是遇上一些洪災或者火災之類的,孩子也不會因此而受餓。

二、那麼“無福之人正臘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臘月一般都是比較寒冷的,所謂寒冬臘月,這個時候地裡糧食都在休眠,對於農民來說是沒有收成的時期,大人小孩容易餓著。

北方的冬季寒風刺骨,若是沒有取暖冬季是不利於人類生存的,冬季對於新出生嬌弱的嬰兒來說無疑是不能承受的季節。

臘月大人們都忙著準備過年,又沒時間帶孩子。在季節來說,農村人會認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沒有福氣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顯然現在這句俗語不太適合現在這個社會,現代社會人們不用為生存條件擔憂,無論孩子在哪個月出生都不會有這種說法了。

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古代相比要勝出很多,很少再為溫飽所擔憂,都不會餓著。生存條件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冬暖夏涼,根本不用擔憂太冷或太熱了。

我覺得臘月出生也不錯,慢慢地天氣就熱起來了,衣服越穿越少,一天天快活地長大,活潑又可愛,很好帶的。

孩子的出生帶來了整個家庭的福氣,都是家裡的寶貝,受到了大人們的龐愛。所以現在不管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小孩子,都是有福之人!你說是嗎?

我覺得臘月出生也不錯哎,你家孩子是幾月份出生的?期待你的分享!





飛揚視角


很多人覺得農村裡的一些俗話是不值得相信的。其實那些能流傳很久的俗話都是有社會實踐總結出來的,只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體會不到那俗話的本身意思了而已。

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這話說的是人的出生有沒有福氣。有福之人臘月死,無福之人六月亡。這話說的是人走得有沒有福氣。不同時間段的生和死,會有不同的福氣。


1:有福之人六八月。

六七月份,剛好是夏天收穫的季節。在六七月份的時候,剛收完莊稼,農村裡糧食充足。寶媽坐月子的時候可以吃的飽,身體好,有足夠的營養汁水來9餵養小孩。這樣,小孩在剛出生的階段得到了很好的營養補給,才可以健康成長。畢竟吃得好,不容易生病。

而且,從天氣來說,六八月份時,是我國比較熱的季節。小孩子,剛從母親肚子出來,和外界環境的溫度差異越小,越利於嬰兒早期過度適應環境的能力。

所以,在古代這種缺衣短食的年代裡,六月出生的小孩,明顯比其他月份出生的小孩幸福點,死掉的概率會低很多。這就是叫有福氣了。

2:無福之人正臘月。

臘月,大家都知道,大雪紛飛,天氣寒冷。在古代,普通人家過冬天時,可不像現在這樣有暖氣的,那時候連燒炭取暖都是有錢人才會做的事。

而普通人家,甚至是窮人,連保暖的衣服都很缺少。本身小孩子出生在寒冷天氣裡,離開母體後,開始是很不適應外部溫差巨大變化的,遇到一戶窮人家,連給小孩保暖都做不到,那這小孩就受罪了,甚至會夭折。

還有吃的問題。因為秋天收了糧食後,要等到明年夏天才可以再收。這個漫長的時間裡,窮人家庭幾乎都是省著糧食過冬的。這就造成了,寶媽吃不好,而給孩子的營養就不好了。

在古代的冬天出生,天氣寒冷,無法有足夠衣服保溫,又沒有吃到有營養的汁水,那小孩就招罪了,不夭折就算命大了,更別說福氣不福氣了。

3:往生者就不同了。一般每年的六月份都是農忙時候,家有老人走了的,因為農忙天氣炎熱的原因。家屬都會草草下葬。而冬天就不同了,冬天是農閒,而且天氣寒冷不容易發臭。家屬們就會挑個好日子,叫上親戚來風光送葬。

現在社會不同了,吃得好,穿得暖,還有暖氣,小孩子啥時候出生都是有福氣的。而現在推行火葬,老人啥時候走,都是一樣的。


村哥小凡


農村俗語是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說有福之六月生,小孩出生後不受寒冷之苦,風霜之浸,因為出生於六月,他們剛能沉受這時的溫度,這就是六月出生小孩之福。

現在這種說法講不通,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冬天有暖氣,有電暖室內溫度和夏天差不多,所以隨著時代發展任何事物都在變化著。











張斌鋒


這句話從字面意思的理解應該是說出生在農曆六月~八月是屬於有福之人,而正臘月出生的是無福之人。在現代社會看來這句話頗具迷信色彩,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社會道理的。我們都知道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傳統的農耕社會,農業生產在人民生活中佔據著主導地位。民以食為天,農曆六月八月正是收貨季節,糧食進倉,瓜果成熟,認為出生於這個時間段的人有福是覺得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相對不容易缺衣少食,即便是糧食收成不好這個時候也比較容易在大自然獲取其他食物等生存資源,並且六八月萬物生長,天地靈氣充裕,所以出生於此時的人也如這天地萬物一般,充滿生機活力被認為有福。而冬季氣候寒冷,萬物凋零,此時的出生環境相對嚴峻,對小孩子生存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孩子是個考驗,加上已經停止了農業活動,如果剛好碰到沒有存糧是很難熬的,古時封建社會,農戶又需要交租,結賬,臨近年底過年關,從年關一詞就不難看出物質匱乏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了,所以才說這個時候出生無福,家庭養育壓力大。新中國推翻了三座大山,勞苦大眾擺脫了束縛,社會主義建設越來越好,改革開放更讓人民越來越富裕,廣大人民不再為物質條件擔憂,所以這句話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三農輝哥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無論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嚮往的都是幸福的生活。所以他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時,對自己出生的年月也是比較在意。但是筆者在這裡說,我們追求幸福的生活是沒有錯,但是不要過分的相信自己的出生年月。而幸福的生活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的,不是靠等、看、混來決定的。而這裡卻有一句農村俗話,說的是“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在現實中有沒有道理呢?李子來回答:

為什麼古人對福比較鍾情呢,我們先從“福”字拆解來分析。

古人們是很有智慧的,而在造字上就凸顯了“福”字的用意。“福”字拆解來看,左邊是一個“衣”字,象徵著有衣服可以穿。而又邊是“一、口、田”字,象徵著有田可種。而這個“福”字合起來就是說,能有衣服穿,有田可以耕種在當時就是很幸福的。

談古論今,而現在我們都有好衣服可以穿,而且有田地可以種植,不管出生在哪一個月,都是比較幸福的。但是現在和古代不同,由於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比較高,對精神和物質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對這個農村俗話也是比較在意的,所以說來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這句話又被炒的比較火熱了。因此在這裡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有福之人六八月: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自己出生在農曆的6月和8月,不管是現在和將來都是比較有福的。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是不是真的,準不準呢?

在古時候,科學技術的不發達和封建社會也是制約著當時社會的發展。記得在一部古代的史詩記載過,在饑荒的年代,人們如果有一口麩皮能吃就是最大的幸福,更不用說有細糧可以吃了。而那個時候農民們在種植和收穫的季節是農曆的6月和8月,在六月和八月農民手裡的糧食是不多的,但是相比於其他的月份來說,這也算是很好的時節了。

因此出生在這兩個月份的人,也是不至於捱餓的。而且這時候的天氣比較溫暖,對孩子來說也不至於挨凍了。

無福之人臘正月:

臘月和正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日,而古代並不和現在一樣,孩子出生在醫院中,而家裡還有暖氣等,有利於孩子的過冬。所以在古代窮人們衣不遮體、房屋撿漏、沒有取暖木柴的情況下,孩子出生在寒冷的臘月和正月是比較受罪的。

而在吃穿方面,古時候的窮人由於在秋季打的那點存糧早已經吃完,而在冬天裡是沒有剩餘的糧食的,所以在大人和孩子連吃飯都成問題的情況下,他們還有福嗎?沒有的。


因此來說: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臘正月”,這句話恰恰說的是古人們的生活狀態,而且來看也是比較符合當時的情況的。但是現在來看,我們生活在這有福的環境裡,早已經沒有了古代那時候衣不遮體、飢不擇食的時代。無論是出生在那個月份都是有衣服穿和有糧食吃的,所以筆者認為,這句農村俗語在古代來看還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現在來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麼你出生在哪個月份呢?


李子說農


農諺俗語是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總結。“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對這句俗語,以前沒有太多印象。但其意思,卻是很容易理解的。只要現在五十歲以上,對改革開放前的傳統生活方式有所瞭解和體驗,這句話的意思就不用解釋了。誰都明白,而四十歲以下,沒有經歷過缺衣少穿歲月的人們,理所當然的把這句話當做是迷信,也很正常。總之,這句話是因為在缺衣少食的傳統社會中時間不同,造成人的生存條件的不同而形成的。是一種社會現實的概括。而非迷信。

有福之人六八月。這裡的六八月,指的是出生的時間在六到八月份。為什麼在這個時間出生有福氣呢?原因很簡單,不愁吃,不愁穿,孩子更容易養活。在古代新生兒成活率很低的情況下。能生在六至八月,確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孩子的成活率低,當然與疾病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恐怕還是營養。如果沒有吃的。或是吃不飽,營養不良,成活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六至八月,是夏天既將結束,進入秋天的時間。也就是收穫的季節。在這個時間段裡,是不用愁吃的。田裡的莊稼都要成熟了,孩子無論到了那裡,動動手,就可以拿到吃的。啃生玉米,吃生麥粒,這些經歷,是每個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的經歷。傳統與現在的不同之處在於,古代沒有反季節的作物。收穫的季節也就在這幾個月中。所以,在一年之中,也就是這幾個月中,田裡有糧,地裡有菜,人的肚子是最虧不著的。在這幾個月之前,莊稼沒有成熟。九月之後,糧食基本收完,都進了家,入了倉,就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到了。

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不夠吃也常有的事。有個詞叫“青黃不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糧食在春天種上,秋天才能收穫。種上是青的,不能吃,等到黃了才能吃。六到八月,就是由青變黃的時節。可以吃了。所以,生在這時的孩子,就有福了。可以吃飽肚子。可以生存下去了。

除了吃之外,還有穿的。如果出生在寒冷的季節,當然要有保暖的衣服。如果出生在六至八月,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這時候,小孩子是不用穿衣服的。我今年剛剛五十歲,出生在農村。上小學之前,夏天都是光屁股不穿衣服的。

吃的隨手可得,穿的完全不用。這就大大降低了生存的成本。這個時段出生不是有福了嗎?

明白了“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秋天收成之後,要精打細算才能生活到明年的糧食成熟。正月臘月之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節。天氣最冷,要穿的好。如果沒有好的條件,就要受飢寒之苦了。我記得小時候,冬天穿的大筒子棉褲,常常會覺得冷。另外,春節之時,招待客人,要花費很多吃穿用度。春節過後,又要節衣縮食。假如春天之後,地裡可以挖點野菜之類。而臘月到正月,在野外是得不到任何食物的。只有過節衣縮食的日子。孩子如果在這時出生。自然不如六至八月出生幸福。

現在,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它是沒有解決溫飽之前人們的生活經驗。當解決溫飽之後,這樣的諺語就失效了。現在,人們已經跨過溫飽,邁向富裕了。自然也就體會不到當時的感覺了。但從這些民諺俗語裡,我們可以回望來路。把現在的生活與五十年前稍一對比,幸福之感便會油而生。


七月流火140400643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是以前的一句老俗話,現在已經沒有這種說法了,無論什麼時候生孩子,以現在的生活水平和物質 條件,都不會讓大人孩子委屈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說法,主要原因在於以前的生活水平不高,具體來說可以變現為以下兩點:

1,6月份一直到8月份,正是夏季到秋季開始這段時間,這個季節天氣炎熱,但是正是一年中最有生機的時候,在以前的農村,物質生活條件太差的時候,夏季到入秋這段時間,野外的各種瓜果蔬菜和各種野味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一樣不缺,只要勤快一點,孩子和孕婦就不愁吃喝,而且高溫避暑在農村很容易,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比較容易養活。

2,正月到臘月,都已經屬於冬季了,天氣寒冷,一方面低溫孩子不好養,怕凍傷,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冬季野外瓜果蔬菜以及其他野味很少,對於大多數農村朋友們來講,這個季節出生的小孩不好養,缺衣少食的。也許有人會說,正月和臘月都快過年了,有那麼多好吃的,還不好養孩子嗎?這種觀點主要是針對現在的生活狀況而言的。如果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有深刻體會的。以前的農村甚至是解放前後的農村,過年並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有一句話叫做年關年關,怎麼把今年這個年過去才叫關。呢個時候的農村農民朋友缺一少食,過年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吃,更加沒有什麼心衣服穿。聽老人們講,過年能夠吃上一頓白米飯就是上天的恩賜了,那還奢望什麼大魚大肉,至於衣服,能夠確保不被凍著就是萬幸了,誰還奢望有新衣服穿,關鍵是正月和臘月天寒地凍,在野外也弄不到什麼吃的,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面臨著餓死和凍死的危險。


總結:

現在的人都趕上了好時代,什麼時候出生的人都不用擔心餓著也不擔心凍著,在醫院接生,孩子出生之後,全程有護士護理,孩子在育嬰室裡生活的好好的,所以說這句俗語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總結,現在已經不合適了,就好比以前生孩子都是專門的接生婆接生的,現在還有去這樣生孩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