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閒話(10):趕集

搞忘記了是哪個作家說,是平白話寫作是最好的。

冰心的文章大多都是平白話,說的輕鬆,看的易懂。她是大家。

我的一個老鄉叫"蘭草的春天"是信陽作協的會員。他寫的都是平白話而且大部分用的方言,看的親切。他在微信公眾號裡常發些方言文章,述說鄰里俚事。

受他的影響,我也在頭條註冊創作者。

說方言俚事。

農村的集鎮都挺早的,早晨三四點就有人踢踏踢踏地走著,早晨靜,聲音應的遠。這些早起的大多是賣新特農產品的,如新茶、香椿尖、頂著露珠兒的蔬菜、活蹦亂跳的河魚。這些都是搶手貨,到街上都會被搶購一空。

農民趕集有兩種心態,一種急售貨物後回家搶收下一茬兒。一種悠哉樂哉的去集上閒逛。我屬於後一種。

老吳閒話(10):趕集
老吳閒話(10):趕集
老吳閒話(10):趕集
老吳閒話(10):趕集

趕集擺攤最早的要數豆腐攤,在凌晨三四點都擺上了,太陽剛出來豆腐就賣完了。因為豆腐怕高溫變酸。

老吳閒話(10):趕集

賣茶葉的也早,早點賣好趁太陽沒出前再下茶園採茶。太陽出後將新採的茶晾曬乾水分,下午生火炒制,這炒茶即是力氣活又是技術活,炒茶鍋一般並排兩個,一個殺青,一個揉條成型。殺青的鍋火要大,竹製的茶把要快要輕在的在鍋中上下翻炒,不讓茶葉落鍋,這樣才能保證茶葉的青色而不致於焦黃。揉條成型的鍋火要勻,先用茶把揉製成條狀再用手將茶葉在高溫鍋中甩條,將茶葉甩成條狀。這是個技術很高的活。炒茶的師傅工資大約一萬多。在明前茶上市的旺季可能還會更高。

還有要早起的攤位就是早餐攤,這些攤主長年累月的起早貪黑。經營著各自拿手的美食。油條、糖糕、白粥、熱乾麵、豆腐腦、包子,饅頭還有些外來牛肉拉麵等美食。當然要著重介紹的就是我們當地的名小吃:豬油饃。豬油饃又叫爐子饃,這個爐子是用一個敲掉底兒的瓦缸倒扣在一鐵桶內,缸與鐵桶填充保溫材料,然後在缸的中間放上燃著的木炭將爐子預熱到300度左右。將上好的豬後腿剁成小粒拌上蔥花薑末等調味料,用揉制好的麵糰包上適量的肉餡,按成圓餅形狀,表面刷上糖稀,然後貼在預熱好的爐子中烤制,大約5分鐘肉餡的油計四溢芳香撲鼻,表面烤製成栗色就可以出爐,外面又焦又甜,裡面又香又軟,哎呀,一餐可以兩三個哩!百年老字號"袁氏金剛豬油饃"更美味。

老吳閒話(10):趕集
老吳閒話(10):趕集
老吳閒話(10):趕集

賣時令蔬菜時,賣貓魚兒的,賣調味料的,賣乾貨的,賣農村老人服裝的各自擺好攤位,和熟人聊著天和顧客侃著價好不熱鬧喲。

老吳閒話(10):趕集

我要將這些都發到頭條號上,供條友們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