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活回憶系列」大食堂

「煤礦生活回憶系列」大食堂

貧窮限制想象我深有感受,很多年後我都固執認為大食堂是歐式建築風格,寬敞明亮的門廳,漂亮遮雨的瓦簷,從上到下的大玻璃窗,多個入口的大門,門前還有平坦的廣場,並且食堂的大門上也有大塊玻璃鑲嵌,從那經過能看見玻璃裡的自己。那時工村裡面住公房的孩子,從小見到的建築都是小門小戶的平房,哪裡見過那麼富麗堂皇華美高大的建築?驚詫是每人第一次看見大食堂的共有表情。

步入食堂是個能容納千人的餐廳,左右分開擺放著餐桌餐椅,中間過道,沿著過道直走就能到賣飯口。那時人們還未從吃喝為上的困境中緩過來,賣飯口很小,但很多。吃飯點,外面打飯人的呼喝聲此起彼伏,大師傅站在裡面手腳麻利接過打飯的傢什,斤兩、個數準確無誤,有條不紊打發走一個又一個工人。據說大食堂的管理員是全國勞動模範,這人我還真未見過。不過,我見過食堂大師傅炒菜,木柄平頭的鐵鍁在直徑1米左右的大鐵鍋裡來回翻炒,動作嫻熟,手法老練,感嘆他們手腕大力的同時猜想如果在冷兵器時代,這些人一定都是能江湖飄的高手。

食堂的麵點、菜品豐富。饅頭、花捲、糖包、菜包、肉包、餃子、餅各種麵食應有盡有。麵食都很好吃,那時候大人如果忙沒時間做飯,就去食堂買幾個饅頭,回家炒菜,簡單方便。食堂的麵食好吃又不貴,買的人很多。想吃差樣的就需早早去排隊,去晚了只能買饅頭。有人會問,食堂賣餃子要多少人包呀,其實不然,大食堂早早引進一臺包餃子機器,能高效包餃子,不過餡比較小,皮也較厚,不太好吃。但對於長期在外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來說,已經很好了。再有就是班中餐的大包子,大包子皮薄餡大滋味純正,回味無窮,後來去天津吃狗不理包子也沒覺得好過年少時吃過的大包子。食堂的菜品很多,可能對於甜食過分喜愛,我只記住了玻璃肉,甜甜酥酥入口就化,是那個年代讓我魂牽夢繞垂涎欲滴的美食。那時食堂公有化還不承包,所有食物都以最樸素狀態呈現在人面前,可以放心大膽吃,不用擔心吃到添加劑、注水肉、速成雞。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在剛剛解決溫飽的年代,吃首先是填飽肚子,解決飢餓,至於吃的藝術根本就沒有被挖掘出來,更談不上什麼舌尖上的種種。那時候大食堂的主要受眾是井下工人,都很能吃,有的人這邊買了5個饅頭,用筷子插上排隊打菜的功夫就能吃掉2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井下工人的勞累。

煤炭挖採曾在某個時期是推動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煤炭挖採產生的經濟效益也高,所以那時候生活在礦區的孩子是幸運的,因為父輩們抵抗著巨大恐懼深入地下開採煤炭,辛苦勞作,讓我們這群孩子並沒受過多的飢餓和困苦而能幸福成長。在那個年齡並不知道自己生活有什麼優越,等我上大學時候才知道我那些來自農村的同學從小的生活有多苦,沒有電,缺衣少吃,每天要走十多里的路,才能坐在破敗不堪四面透風的教室學習,放學還要走十多里路到家,還要幫家裡幹活,晚上才能在煤油燈下寫作業,學習環境異常艱苦每天堅持努力學習,為改變命運而努力。而礦區的孩子可能有接班及各種就業機會選擇,大都不刻苦。現在想自己辜負那段美好的光陰,歲月如梭,去而不返,後悔晚矣。

想了很久,記憶中能跟食堂掛上鉤的故事還真有一個。小時候有個鄰居小女孩非常愛講鬼故事,她的那些故事都來源於她的姥姥,在她每一次繪聲繪色眉眼手嘴都動的描繪下,我被各種各樣的鬼嚇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轉學離開礦區。而我已被她魔根深重,走夜路真不敢回頭,生怕回頭和鬼來個面對面。所以,當我講這個故事時候,我相信它可能是真的。一個羸弱小姑娘去大食堂買饅頭,剛進門就被一股黃煙穿身而過,緊接著就是大師傅們後面傳來的喊打聲,原來有隻黃鼠狼在食堂偷食被大師傅發現,沒有打死躥了出來,正好撞到小姑娘。小姑娘回到家中就病倒了,不知是被嚇壞還是被附體,嘴裡不停地吐著天馬行空的話,治了很久也不見好,後來休學了,至於最後怎麼好的不得而知。多年後見過此人,身體依舊羸弱。

食堂的附屬產業是生豬養殖。當時礦上有個很大的豬圈,坐落在山腳下。豬圈是傳統半開放式建築,棚頂用鋼筋和混凝土砌成,低矮平整,是孩子們玩的樂土,可以在上面玩石子、玩杏仁、羊拐等。圍牆比較厚,可以在上面跑來跑去,不用擔心會掉到豬圈裡。當然飼養員是反對我們在這裡跑的,趴著蹲膘的黑豬,被我們吵的不停站起來哼哼,任誰也會出來攆人。

據說馬圈食堂的名氣很大,只是那時候小並不覺得。很多年後,有次飯桌上遇到一個老哥,說起話來,他說他曾在馬圈鐵路站工作,說大食堂的飯好吃,還能列舉出幾種好吃的飯食,頗讓我驚訝,才知道那時候大食堂在方圓百里還是很有名氣的。

「煤礦生活回憶系列」大食堂

故鄉是這樣的存在,一個離遠了會想念,走進了卻無法融入的地方。

2019.11.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