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刁子魚,家鄉的味道

湖湘農村有一句老話——“家筵刁子魚,無刁不成席”。湖湘的農村人和湘江邊的河民,出門捕魚經常會遇到成群的刁子魚。久而久之,刁子魚也就成為了他們餐桌上的家常菜。

刁子魚,學名䲘,又叫刀子魚、白刁魚,分佈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各類水體中,可以做食用魚,湖南主要分佈在洞庭湖及湘資沅澧,數量多,產量高。刁子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大小不同,吃法各異:

湘江刁子魚,家鄉的味道

上一斤左右的大刁子魚肉質相對細嫩鮮香,用於幹煎鮮美無比,香辣可口;稍小的五六兩的刁子魚多用於油炸,魚肉中細小的魚刺炸透後變得酥脆起來,連肉帶刺一起嚼碎,香味飄逸,頗具風味;再小的一二兩的小刁子魚,直接醃製晾乾油炸當零食,吃起來韌勁十足,保存的時間也長,河民習慣用它下酒、咽飯,細細品味它的脆香。

長沙刁子魚的家常做法是將魚洗淨,鹽水浸泡半個小時,細小的魚刺被軟化。刁子魚收拾乾淨,要在後背部打花刀,從頭打到魚尾,不然煎時受熱尾巴翹起;抹鹽不用太多,醃製一個小時以上,控去鹽水待用。茶油下鍋後加半匙鹽以免魚皮粘鍋,魚排列定型後,小心晃動菜鍋,感覺到魚可以在鍋裡晃動了,用鍋鏟壓平刁子魚,煎至魚皮發黃;再翻身煎另一面,用小火慢煎,邊煎邊加冷油,以達到外焦裡嫩,口感鮮滑。兩邊均煎好後起鍋,可以直接食用,或下酒或作零食,香脆可口、焦香飄逸。

湘江刁子魚,家鄉的味道

如果給老人或小孩食用,可以用蒸鍋再蒸五分鐘,焦質軟化,口感柔糯。也可以回鍋,加蒜籽、薑絲、生抽,白糖調水,淋魚魚身,熬的稍微粘稠點,還可以勾薄薄的芡,將煎好的魚撒上蔥花、紫蘇末、紅辣椒末,把醬油、姜、蒜水淋在魚身上,煮沸。煎熟的刁子魚基本上可以連肉帶骨一起吃,沒煎透的刁子魚有細小的魚刺,吃時要小心挑出,切忌用牙齒咬斷,最好從尾部開始吃起,魚刺分叉,很容易感覺到,遇到魚刺,牙齒輕輕磨合,就魚肉與魚刺脫離,吐出所有的魚刺,盡吃魚肉。魚頭汙物比較集中,最好不吃。魚嘴倒是很美味,可惜就一點點,翹起的嘴唇肉不多,很有嚼味,煎焦的翹嘴耐人尋味。

刁子魚一離開水,很快就缺氧死去,人工無法飼養,只能在河流中捕撈,因此得刁子魚一名,有刁難、不好侍待之意。也因為這個特性,刁子魚成為了湘江地區特有的菜餚,也成了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湘江子弟最想念的家鄉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