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趙莊鎮袁莊村:以“鄉風文明”為基,展“移風易俗”之美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王建宏

近年來,趙莊鎮袁莊村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統領,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鄉風文明,推動了全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省級生態村、市級新農村建設先進村、五星級黨支部等多項榮譽稱號。

他們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一、制定村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在廣泛走訪瞭解和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後,經過村兩委會商議,袁莊村以村民代表大會表決的形式通過了《袁莊村村規民約》,明確了移風易俗方面的內容。為更方便移風易俗活動開展,村內建成了宴賓廳、群藝廳。為防止盲目攀比,村上紅白事需經村紅白理事會協調辦理,隨禮標準特定為100元,操辦標準每桌比市場價低出200多元,不僅物美價廉,而且形成了更好的村風民風。二、開展創建活動,倡樹文明新風。在大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積極引導群眾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率先在全縣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孝善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和禁賭禁毒協會,並積極開展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庭院”等評選活動,為先進典型佩戴大紅花、在全村廣泛宣傳事蹟。俗話說,千次苦口婆心的說教不如一次活生生的活動。為更好落實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評選出的好媳婦當眾為婆婆梳頭洗腳,評出的先進典型事蹟感人落淚,使受到觸動的“局外人”沉思反省。為體現孝老愛親,村內建成老年公寓,村內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並以“我們的節日”為載體,讓在外務工的老人子女回家,以此促進家中老人生活細節的提升。村內通過開展好媳婦為好婆婆“晾曬被子”活動、“十月一寒食節出嫁姑娘回村領油條為老人上墳”、“為老年人分發老年車、添置冬衣”等一系列活動,從細節深處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及生活習慣。每年的重陽節,村兩委和學校聯合組織小學生為家中老人洗腳,以此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鄉風縱深開展。三、圍繞黨建引領,開展便民服務。藉助黨群服務中心,發揮黨員的模範引領作用,帶頭落實各項鄉風文明各項要求,實現“一站式”服務,將民政優撫、信訪調解等服務項目全部納入其中。設立政策諮詢臺、扶貧諮詢臺,群眾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能在“一站式”服務大廳儘快得到受理和解決。在推動文明鄉風建設過程中,通過黨員幹部的一次次生動感人的活動,悄然改變著村民的精神面貌。四、探索有效載體,推動文明建設。以“整潔鄉村、潔淨家園”為主題,著力整治村容村貌。加大改水改廁工作力度,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建成水深257米的深水井,建成一個日供水約100噸的自來水廠,可供應袁莊村村民喝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確保村民生活和牲畜家禽飲用水安全。在新村內戶戶建造室內水衝式衛生廁所。取締露天糞坑,引導村民正確使用改造後的無害化衛生戶廁及沼氣池。全村今年先後修築硬化水泥路面3.2公里,建汙水管道1000米,建路燈15盞,垃圾池5個,垃圾車1輛,安裝太陽能22臺,疏浚溝渠河道1800米。

他們還深入開展了一系列促進鄉風文明發展的活動。一是充分發揮好村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作用,引導群眾人人參與,在人居環境改善、脫貧攻堅等志願服務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作用,關愛幫助村裡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弱勢群體,持續開展爭創各類先進典型並帶動身邊的人。二是充分利用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藝演出、便民服務、科學普及等文明宣傳和實踐活動。三是開展精神文明創評活動。圍繞勤勞致富、崇德向善、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內容持續開展“道德模範”、“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文明創評活動,選樹典型,加大褒獎力度,強化宣傳,教育和感染身邊的群眾。四是推進家風家訓建設工作。組織、指導開展好家風家訓建設工作,對評選出的精神文明典型提煉其家風家訓,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以好家風、好家訓促民風、村風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