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今天這個話題,我其實早就想寫,但是因為路線不符合我以往落落大方又溫厚理智的人設,所以一直沒敢動筆。但是吧,犀利的吐槽往往是老母親最喜歡看的,解氣有助於家庭和諧繼續戰鬥在幼升小第一線。

當了媽以後,最最討厭的就是“過來人”。孩子小時候就罷了,畢竟我可以選擇你說你的,我幹我的裝聽不見,大家維持表面上和和諧禮貌。

但是隨著娃越來越大,教育的問題開始突顯,矛盾就更尖銳了,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指手畫腳,都會增加老母親的內心焦慮。因為教育的成果,往往在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年才能顯現,不會像輔食之類的,試一試,能行就能行,不能行瞬間腹瀉,答案分明。

所以,我對於過來人的意見往往會更多的是提防,在提防中搜取關鍵信息,而不是贊成或者照做。但往往這樣的態度,會讓人覺得你不知好歹、或者冥頑不靈。

當代老母親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拿自己的經歷去給下一茬新手媽媽作指導。榮媽也一樣,不然我也不會開這個公眾號,從某種意義上說,我也是那個好為人師很“討人厭”其中的一員,但我的好處是,不管說啥,都會在後面加一句“個人經驗,僅供參考”,你們不一定非要聽我的,但看了我的,可能會影響你們做決斷。

加這一句不是客套,是因為我自己總是“被建議”,所以特別知道“我跟你說,你一定不要叉叉叉,我娃就叉叉叉,現在就特好”的句式膩歪的味道。

每一次我都想說,育兒界的知識更新換代堪比iphone,教育形式也是逐年翻新,三年以上的教育經驗,就別分享給我了,第一它已經不符合目前的幼兒園升學形勢了!第二,與我而言,最有價值的就是現階段你娃的學習經驗,但因為年齡差距太大,等到我的孩子到了你孩子的這個年紀,你的經驗可能又成過眼雲煙了。

就拿寫字這個事兒來說哈~我當然知道6歲前的孩子不適合寫字,如果大環境都不寫字的話,真的不需要想著提早起跑而讓孩子練字,得不償失,什麼年齡就幹什麼事兒。

但前提是大環境允許!如果大環境是寫字大班化,普遍情況是大班的孩子都要開始學寫字,否則上一年級會很困難,那麼不寫,我反而覺得弊大於利。

前天,大榮幼兒園聽寫漢字,你沒看錯,大班的孩子就要聽寫漢字了,放在三年前可能有嗎?

不過我得說,周邊的私立幼兒園基本都是這個調調,大榮幼兒園不是個例,不教字不寫作業的就只有公立園。

言歸正傳,那天上午,老師直接就把班上一個小女孩得100分的卷子曬到了家長群,跟家長說,請大家照這個示範,讓孩子把錯字訂正過來……才大班而已。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你可以選擇讓孩子變成一股子清流,就不寫字,但你不能阻礙老師上課聽寫漢字啊?也不能阻礙老師在大家面前表揚優秀的同學呀?其他同學都在寫,孩子自己一個都寫不出來,你說孩子心裡難受不?會不會覺得自卑?退一萬步說,看到同班同學寫的這個工整的字,你會不會心裡OS一句:也太tm的好了,人家怎麼教的?

當然了,如果你跟孩子心都大,完全不在乎,那麼另當別論,只要寶寶開心,媽媽就放心嘛。但更多時候,我猜寶寶是不開心的,教育就是個群體性運動,孩子往往必須從眾,出類拔萃可以,往往沒辦法獨善其身、我行我素。

我也不想寫,可我不得不被大潮流推著往前進。所以別勸我早讓孩子寫字不好,我都知道,我比誰都清楚!要勸就去勸整個體制,不要搞什麼擇優錄取之類的,讓大家都像一張白紙一樣進入小學從頭學起,我也不至於每天輔導作業狂掉頭髮都要禿頂了。

而那些孩子已經上到三年級以上甚至初中的媽媽,咱們真不是一個頻道的,懇請你們就不要指導了。正所謂兩年一小溝,三年一大溝。你們孩子上大班的時候有面臨過要聽寫的窘境嗎?你們孩子上大班的時候會要求每天晚上自己認字或者認拼音地讀書還要打卡發視頻嗎?

三年前的幼小銜接內容是啥?數學把20以內加減法弄熟了都算很先進的了。現在呢?講得都是數學思維,大班的娃在研究雞兔同籠有幾隻腳,看圖推理、等量代換……我說奧數變了一種方式低齡化一點都不誇張。

看看現在的幼小銜接思維訓練真題吧~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媽蛋,5個玉米等於兩個蘿蔔加一個玉米,那蘿蔔相當於幾個玉米這樣的題,我要是沒記錯,這得用方程式解吧?我說它是初中的等量代換也不為過啊~

語文就更別提了,不是認幾個字那麼簡單了,題型簡直不要太刁鑽。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又要拼讀還要猜謎語,最終還要考驗你的繪畫能力,合著我畫畫不好,就是知道答案也得不到分乾著急唄?有天卷子上的謎底是個“知了”,大榮不會畫,媽蛋我也不會啊!只能現查百度的簡筆畫。

所以,我每次聽到有人說“我們小時候也沒有怎麼怎麼地,現在不是也怎麼怎麼地……”的時候,我都暗自覺得特別不負責任。我一個成年人,在幼小銜接的題目中都時常捉襟見肘,所以我們小時候的那些事兒,還值得相提並論嗎?

敢問,我們小時候想要上個好點的小學,還得要經過花樣繁多的面試嗎?

前兩天,榮媽聽了一個學而思的講座,講得是2020年小學入學政策講座。原本是去聽政策解讀的,結果成功被焦慮。學而思簡直就是個魔鬼,它把西安目前比較大熱的私立學校全都給你畫個表格列出來,透露給你擇校時會考試的一些題型。

你能淡定的看完,算我輸!看完這些學校五花八門的面試題,我覺得我就是個井底之蛙,媽蛋教育改革根本不是在說說,它已經踐行到這樣的地步了!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比如這所英語特色學校,考英語能力是一方面,但數學語文也都有內容,甚至於跳繩也要考……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這個學校更有意思,集體面試,老師通過觀察孩子在一群人當中的舉動來判定這個孩子是不是足夠有自制力、足夠有學習的潛能。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這個學校,不只考學生,還考家長。密密麻麻一大片的考試內容,不光是文化知識,還有生活技能,從入學開始,就要求孩子是個德智體美勞都很平均優秀才行。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原本我以為考家長這種事情只有在上海這種超一線大都市才會有,沒曾想,西安這個二線城市,也有。它要求孩子要優秀,家長也不能是個土錘,否則拖了孩子的後腿,那是一輩子的虧欠。捫心自問一下我們足夠優秀嗎?

不夠?沒關係學而思有正經的培訓班,家長可以去上,專門教你如何順利的通過孩子幼升小的面試~哈哈,特別地魔幻現實主義。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現階段更多的小學還比較正常,沒有這麼的喪心病狂。但我不得不說,這些新興的熱門學校一定程度地也反映了未來教育的趨勢,它對孩子乃至一個家庭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論是在智力、能力還是財力上面,都會階級分化的越發嚴重。

當代幼升小老母親:三年級以下我們是朋友,超三年級的不約

這個時候,我不得不祭出高考狀元熊軒昂的至理名言,未來的寒門子弟將越發難出頭。你不得不承認,教育資源的分化越拉越大,而國家對於人才的篩選也會愈發全面和深刻。

有天大榮在上書法班,我跟一二三年級的媽媽們坐在一起聊天。三年級媽媽對於大班孩子如今三兩個興趣班加身感到非常驚訝!“哈?這麼小學那麼多幹啥啊?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傻玩的!”

我只能微微一笑說:“大榮只有兩個興趣班,不算多的。”他周圍的小夥伴有的是996的,一週七天不休息也是有的,甚至於一週七天還要加網課的!

短短兩三年,早已滄海桑田,連幼兒園小朋友都已經變得這麼拼了!跪求大幾年前的經驗就別說了,你想說的我都懂,但是臣妾做不到。

如今的這波幼升小家長,都是脆弱的。

我們聽不得哪兒哪兒又開了個什麼新的培訓班,因為第二天我指定會去帶著娃試聽看看。也聽不得誰誰誰家娃在學啥啥啥,挺不錯的,因為第二天我指定會去帶著娃試聽看看。也聽不得啥啥啥又出了新題,都是選自上外附小、復旦萬科的歷年真題,我真的會瞬間砸錢買回來。孩子做不做是次要的,但起碼自己得先見過世面。

我不得不說,從幼兒園開始,便已經在拼媽了。兩小隻上個幼兒園,我把小時候沒背過的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全背過了,不僅背了還得研究每一句是啥意思!什麼日月盈仄辰宿列張之類的,我一個學中文的解讀起來都牙齒打架。

想想看,我小時候有幾個人背過這東西?還每天要打卡發視頻,三歲半的小班同學李依依就表示:經常會被媽媽這個被老師要求檢查孩子背三字經發視頻的老女人逼哭。

我們這屆媽媽活得真的很艱難。

孩子睡著了,自己還得起床偷偷預習下一段三字經,生怕下次背誦的時候我自己先忘了下一段是啥。

孩子上書法班,我還得在門外豎著耳朵使勁聽,生怕老師講了哪個典故是我沒聽說過的,然後被孩子問起來很尷尬。

孩子練搏擊的時候,我也得瞪著大眼睛,時刻記住動作要領,然後回去糾正……雖然這一項李大榮早已不聽我的了,但我也得知道,否則陪練都拿不好靶子。

因為現在的孩子進步得太快了,他們有大把的資源去學習,只要他們肯學,我們是可以傾家蕩產、肝腦塗地的。想想看,做好了這樣覺悟的這一代家長,是一般人嗎?

所以,幼升小的老母親是很功利的,如果你娃是一年級,那麼我可以分分鐘跟你變成很要好的閨蜜,你說什麼我都聽,因為你孩子的現在,就是我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是二年紀,我也會虛心接受和聆聽,因為,我娃上一年級的時候,你娃上三年級,是整個小學最關鍵的轉折年,這個經驗必須跟,因為可以防微杜漸、防患未然地繞過很多坑。

如果你娃現在是三年級,我會抱有崇高地敬意同情你,因為你跟我一樣,時時刻刻擔心著,不抓緊是不是就會跟不上,已經這麼水深火熱了,我懟你幹啥?誰活的容易?論等級,三年級媽媽的焦慮恐怕跟我這個幼升小不相上下,我們可以惺惺相惜。

如果你已經四年級了,那不好意思,咱們就不約了。兩個世界的人,怎麼一起好好的玩耍或者抱團取暖呢?不能夠。為了我好善意的提醒,我心領了,但我實在是沒法跟你談目前教育改革態勢和幼小銜接概念的全新理解,我講了你也不會有興趣聽。

沒有面臨幼升小的人,永遠不知道為什麼這屆家長這麼雞血,剛經歷過的有共同語言,經歷的久了,就很難有同理心,所以就不要勉強跨界交流了。

幼升小的老母親,焦慮源自於周圍人,如果你周圍的小夥伴生活的相對寬鬆,那麼你就不需要變成雞血媽來調教雞娃,但如果你周圍的小夥伴們都在抽乾自己的血讓孩子拼命雞血……

教育原本就是個從眾的運動,誰又能獨善其身呢?你可以,孩子行麼?

這是個靈魂拷問,因為孩子不會回答你,但會在將來用成績告訴你,媽媽你對了,或者媽媽你真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