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優秀的祕訣是什麼?標籤效應: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每次考試都考這麼點分,你怎麼這麼笨呢?"

"你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這點小事都不願意去做,你這人就是懶死的!"

有時候家長是希望能夠通過這些話達到批評教育孩子的目的,而有時候,純粹是家長說習慣了,再加上心裡火氣大,那些負面詞彙就緊跟著冒出來了。

大家都說習慣了這些話,所以不會太在意。但是今天我得跟家長們聊聊這麼做的危害——請慎重給孩子"貼標籤"。美國心理學家貝克爾認為:"人們一旦貼上了某個標籤,就會成為那個標籤所代表的人。"

讓孩子變優秀的秘訣是什麼?標籤效應: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貼標籤"的效果有多麼強大?心理學家做的兩個研究,已經告訴了我們結果。

一個研究叫做標籤效應

二戰期間,心理學家招募了一批糟糕的士兵,讓他們每次寫信回家的時候都誇自己多優秀,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半年之後,這些士兵身上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們逐漸地向書信中描寫的那個人靠攏,越來越優秀,讓人難以想象這些就是很難馴服的那一批士兵。

另外一個研究就叫翁格瑪麗效應

有個叫翁格瑪麗的小姑娘長得普普通通,但是她身邊的親人朋友都在告訴她:你長得很好看。

她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都很自信地認為自己長得很漂亮。漸漸地,大家都發現,瑪麗長得越來越好看了。

標籤可以將人永遠地囚禁在某個偏見裡,也可以給孩子提供某種心理暗示,讓他朝著暗示的方向發展。同樣的,一個負面的標籤也容易讓他人產生偏見,限制了對一個人的認識。

當大家都說某個人笨的時候,你在接觸到這個孩子的時候,會不會也覺得他比較笨?

貼標籤容易,破除標籤卻很難。這麼重要的標籤,當然不能隨便貼。三個跟貼標籤有關的注意事項,家長越早知道越好。

讓孩子變優秀的秘訣是什麼?標籤效應: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第一,比起給孩子貼負面標籤,不如貼正面標籤。

從上面兩個效應大家也可以看出來了,孩子是會按照你貼的標籤的方向發展的。孩子的可塑性很強,上限下限都很寬,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等待你在上面塗抹。

當家長不停地暗示"你不行"、"你很糟糕"之類的負面標籤時,他們也會對自己產生這樣的認知,並且不願意去改變,"反正怎麼改,都無法改掉偏見。"

孩子需要正面的認知引導,需要鼓舞,告訴他們身上有無限潛力,他們才會有動力去挖掘自己身上的潛力。

我遇到過一個標準的"差生",成績不好,上課喜歡調皮搗蛋,家長都放棄了,覺得沒有別的要求,只要他還能待在學校不要出去惹事就行,以後去中專學一門技術。可是接觸了一下之後,我覺得他其實特別聰明,也很熱心,讓他幫忙跟他說聲謝謝他都會很開心。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討厭學習?"

他說:"因為我笨啊,大家都知道我成績差的,反正學不好,我也不去白費力氣了。"

我就說:"你一點都不笨,只是因為太久沒有學習,基礎太差了。你先拿出以前的課本來補一補,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他需要補的不僅是以前的基礎,更是長期匱乏的自信心。他遇到一點挫折,就會跟別人一樣想:像我這樣的人,做不好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吧。我不停地給他加油鼓勁,告訴他,他其實很棒,只需要邁過這道坎就可以了。

後來當他的成績越來越好,他終於擺脫了"差生"這樣的標籤,也出人意料地考上了重點中學。

讓孩子變優秀的秘訣是什麼?標籤效應: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如果說負面標籤就是在不停地打壓孩子,那麼正面標籤就是當一個引路人,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不停地給予勇氣和動力。

第二,減少貼負面標籤的頻次,才能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難道要為了避免貼標籤,就不再批評孩子嗎?當然不能這樣。

培養出來的孩子接受不了批評和挫折,養成玻璃心,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是因噎廢食的一種體現。

如果孩子什麼事情沒有做好,該批評就得批評,但是批評的內容需要更具體,告訴他哪裡沒有做好,而不是用簡簡單單的"你太笨了"之類的詞概括。智商這種東西,孩子改變不了,家長這麼說,除了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對自己產生認知錯誤之外,就沒有其他作用了。

同樣的,家長應該注意批評的次數。因為批評的次數一上來,就越發地會將孩子歸類到某一種人群中去,家長自己心裡也很難不產生偏見,孩子也已經聽得不耐煩,覺得自己努力過卻做不到,那就乾脆不再行動。

次數多了,就跟貼標籤的效果差不多。我們在批評教育的時候應該記住自己的初衷,批評教育不是為了侮辱孩子的人格,而是為了讓他發現自己的缺點,獲得進步。

讓孩子變優秀的秘訣是什麼?標籤效應: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第三,不要因為情緒化貼負面標籤,將負面標籤轉化為正面鼓舞。

對家長來說,要學會注意自己的情緒控制,不要將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有一些家長,因為自己遇到了一些糟心事,就會因為孩子一點沒做好的小事大發脾氣。

我支持批評教育,但是這已經不是批評教育,而是在單方面地發洩情緒了。不要覺得自己罵一頓孩子,自己爽了就好了,這樣的口不擇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的確很生氣,可是在話出口之前,請三思而後行:我在這樣的公共場合罵他合適嗎?我說的話會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傷害?如果我自己是他,我喜歡聽到這樣的話嗎?

想過這三個問題,家長的情緒基本上就冷靜下來了,太糟糕的謾罵措辭也不好意思說出口了。

如果一定要貼標籤,也可以用一種孩子更能接受的方法來。

比如"你怎麼這麼粗心"可以轉化為"你是一個細心的孩子,下次一定會注意細節,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的對不對?"

比如"你真是糟糕透了,都不懂得尊重老師"可以轉化為"你是一個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的孩子對不對?下次想休息要找課間時間,不然會影響到別的同學的。"

將負面標籤化為正面標籤,同樣可以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一種正面的鼓舞。

讓孩子變優秀的秘訣是什麼?標籤效應: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著名的美國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有一句名言:"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你貼在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標籤,無論好壞,對孩子而言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所以你在給孩子貼標籤時,一定要想清楚了,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個標籤所代表的人嗎?如果不想,請手下留情,別因為你的情緒,限制了孩子的成長空間。

一個教書匠,分享教育經驗,希望能給你啟發。

更多原創教育文章、學習方法等,點擊我的主頁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