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青年企業家馬寶路:感謝黨和政府 讓我能為人民作貢獻

美味的清江魚被端上開封老百姓的餐桌,很大程度歸功於開封一位80後小夥子——馬寶路,他用僅僅幾年的埋頭苦幹,開拓一片漁業的新天地。可是創業並非一路坦途,多少的苦辣酸甜,伴隨著他與他的企業慢慢長大。今天,讓我們聽聽他的不平凡的故事,感受其中不一般的風風雨雨。

開封青年企業家馬寶路:感謝黨和政府 讓我能為人民作貢獻

馬寶路出生於1987年,開封市水稻鄉馬莊村人,2011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貿易專業,作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讓多少同齡人為之羨慕,前程似錦不可限量。2013年,他進入開封市一家有名的國有企業工作,並且結了婚,妻子是開封一所中學的教師。可是這樣的好工作和生活,並不是他的夢想和追求。短短半年後,他辭去工作,開始了艱辛的創業生涯。

“說起來,我起初選擇創業,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我是瞎折騰,可是父母和妻子都很支持我,這是我最終下定決心的動力。”馬寶路是一位帥氣的小夥子,身高1米八多,氣質中有幾許儒雅,根本不像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

馬寶路回憶,回到家鄉,鄉村一派落後貧窮的面貌,讓他很是痛心,他暗暗下定決心要為家鄉和鄉親傾盡自己的全部。“我包下七八十畝荒地,投入百萬餘元,改造成魚塘,從外地引進了清江魚,開始邊摸索邊養殖。頭兩年半的時間,一直在投入,沒有任何盈利,能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

開封青年企業家馬寶路:感謝黨和政府 讓我能為人民作貢獻

2014年七月一天的晚間,天降暴雨,漁區的高壓線路故障,好幾臺增氧機損壞,清江魚出現“浮頭”的現象,維修線路根本來不及,眼看就要血本無歸,火燒眉毛。“怎麼辦啊?趕緊打電話找朋友借發電機組,可是池塘邊的土路非常泥濘,車輛通過艱難,我和工人抬起車輪,才把發點機組運進漁區,花了兩個多小時,才讓供電和設備恢復正常。”

經過了風風雨雨,馬寶路出產的清江魚不僅送完開封各大中型飯店和集貿市場,也遠銷北京、太原、鄭州等地,平易近人的價格和過硬的品質,得到了客戶的歡迎和信任。

在清江魚養殖和銷路穩定後,又大膽養殖效益較高的錦鯉,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以較高的品質銷往北京,為開封爭取了不少榮譽。據瞭解,這些年,馬寶路聘請十來名工人,在大家的努力下,收入穩定且逐年提高,帶動了更多人致富。

開封青年企業家馬寶路:感謝黨和政府 讓我能為人民作貢獻

致富不忘鄉里,更是不忘熱心公益。馬寶路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熱心公益事業,把更多的關愛回饋給社會,成為其中的翹楚,讓很多人刮目相看。

馬寶路是開封市鼓樓區新聯會的會員,他的事蹟同樣也讓會長楊亞偉深深折服。楊亞偉表示,“一位名牌大學的高材生,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奮,闖出一番天地,成為很多人效仿的榜樣。他的事蹟非常突出,其中表現出強大的人格魅力和創業精神,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和嘉許。開封有很多這樣優秀的青年企業家,而他是這些人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對於這些榮譽,馬寶路表現的很低調和謙虛。目前,他已經成立了開封市茶語千潯商貿有限公司,除了漁業養殖,將努力發展食用農產品、健康農業、綠色無公害養殖及種植,爭取早日成為一家致力於打造健康餐桌的綜合性基地。

開封青年企業家馬寶路:感謝黨和政府 讓我能為人民作貢獻

馬寶路相信,在黨和政府富民政策的引導和關懷下,民營企業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能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有機會為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圓和/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