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第一高樓沒了,江北核心區又變回2.9萬了?

南京第一高樓沒了,江北核心區又變回2.9萬了?

(一)

不到一週的時間,江北核心區發生了三件大事:

1,600米南京第一高樓,被一刀切“砍頭”,最終高度降低至498米。

2,核心區“正核第一盤”江畔都會上城( )順利拿到銷許,均價30500元/平,首推492套。

3,核心區唯一“雙子孿生盤”:潤辰府( )、悅辰府( )。坊間據說均價只批到2.9萬/平。這也意味著,如果消息屬實,該盤此前放風價3.2萬/平的小目標估計沒法實現了。

各位看官,別小看這每平米3000塊錢的價差。以100平米戶型計算,總價就被強行“砍掉”30萬。假設一個普通住宅項目有500-1000套100平米的戶型,它將直接損失多少收入?

嗯,確實是難以想象。

就像很多人沒有想到:原本準備爭奪南京第一高樓的江北G41地塊摩天大樓(綠地金茂IFC)。作為江北CBD中央商務區的第一精神堡壘,此次也借“限高令”契機,順水推舟地以2米的微小差距,主動“輸給”了河西魚嘴500米地標,放棄了第一高樓無休止的反覆爭奪。

本來,一隻腳都大大咧咧地邁出去了,如今又忙不迭地縮回來。這,就是江北核心區在某種意義上的“成全”。也許,是清楚地看到了整個板塊的配套進度需要8-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雛形兌現。為了不辜負買房人的預期,江北最終做出的房價審批“金字塔梯隊”邏輯,已然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南京第一高樓沒了,江北核心區又變回2.9萬了?

簡而言之,就是“哪怕一街之隔,如果配套欠發展,或是城市化能級較低”。那麼都很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價差。比如,靠近一中江北分校和雅居樂豪宅區的“準成熟區域”,如果自身還捆綁開發大型商業及總部辦公配套,那麼原則上可以破3萬。

但,如果放到被江北大道快速路割裂的“國際健康城”範疇內,又是拓荒的單一純住宅(自身無配套承建貢獻),可能就只能被批到2.9萬了。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那個金地風華國際地處的浦濱路沿線,看上去也挺荒蕪的。均價怎麼也可以批到3萬出頭呢?

呵呵,兄弟你也不看看:人家重金請來皇家文法學校做牛逼教育配套,一般的樓盤能比麼?但,請記住:房價都是羊毛出在羊的身上,就對了。

(二)

截至目前,房叔粗略梳理了一下,整個核心區及周邊儲備的新地塊還不少。如果算上即將入市的兩家熱點新盤,最新一手房市場的明星陣容如下:

1,江畔都會上城,首開492套,均價30500元/平。最低門檻285萬起步(最小89㎡)。隸屬子板塊:緯七路隧道口。

2,潤辰府、悅辰府。預計各自推出18層高層戶型,首開總貨量超過500套。但,壓箱底的低密度7層洋房、11層小高層產品卻不急於拿出來。隸屬子板塊:國際健康城。

3,大華G09地塊,今年9月拿地。成交樓面價為20427元/㎡。規劃7棟28-33層住宅。隸屬子板塊:緯三路隧道口。

4,融僑G05地塊,今年6月拿地。成交樓面價20802元/㎡。規劃8棟30-31層住宅。“傳言全部採用橫廳戶型設計”。隸屬子板塊:緯三路隧道口。

5,大華G13地塊,今年10月拿地。成交樓面價18997元/㎡。規劃隸屬子板塊:中央商務區CBD。

6,中交G12地塊,今年10月拿地。土地性質為商辦混合+商住混合+二類居住,被中交以底價16.9億拿下。隸屬子板塊:中央商務區CBD。

7,通宇G10地塊,今年9月拿地。成交樓面價22273元/㎡。隸屬子板塊:核心區江北大道邊緣。

8,棲霞建設G07地塊,今年6月拿地。成交樓面價21973元/㎡。規劃40棟5-11層低密度住宅。坊間傳聞由棲霞建設與卓越聯合開發。隸屬子板塊:國際健康城。

南京第一高樓沒了,江北核心區又變回2.9萬了?

經過梳理,我們不難發現:算上華僑城G04地塊(江畔都會上城)、正榮G08地塊(潤辰府)、卓越G06地塊(悅辰府),目前江北核心區“正核”今年共計出讓9幅新地塊。如果算上靠近五橋的研創園板塊,即揚子國資G14地塊,就是10幅地塊。

讓人感到比較巧合的還有,如果以CBD中央商務區及七里河為中心,你會發現:今年出讓的新地塊,幾乎全部是“兩兩成雙”的出現在中央商務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它們分別為國際健康城的正榮G08地塊(潤辰府)、卓越G06地塊(悅辰府),緯三路隧道口的融僑G05地塊、大華G09地塊,以及緊鄰“江北第一高樓”的中交G12地塊和大華G13地塊,還有華僑城G04地塊(江畔都會上城),通宇G10地塊這兩幅七里河以南,浦口大道以北的純新盤。

這也意味著:江北核心區在操盤策略上已經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有條不紊。甚至像玩“拼圖”一樣,從四個方向上小批量出讓土地,基本都是迷你小地塊。也有像華僑城G04、中交G12這樣的城市綜合體,以及棲霞建設G07這樣的低密度山景養生大盤。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CBD中央商務區最靠江景的前排絕版地塊,大華G13地塊竟然比靠近江北大道快速路的通宇G10地塊低了三千多一平,後者樓面地價達22273元/㎡。與該“邊緣”地塊相比,大華進駐CBD最核心的拿地成本直降3276元/㎡。

唉,說好的南京第一高樓被砍高度後,就連核心區CBD最值錢的地皮也“跌”了。難怪有人問:江北摩天大樓與核心區的地價雙雙“降”了,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三)

摩天樓不是江北與生俱來的靈魂,也不會成為未來房價的風向標。

但,即便是萬眾矚目的宇宙中心—江北核心區如今遭遇了“限高、限價、限購、限貸”等多重限制,也擋不住很多買房人“年底搶房”的熱情。

如果不信?咱們可以看看那個“新一代網紅盤”江畔都會上城嘛,報名截止後是不是有幾千人趕著排號。主要刺激原因無非有二:1,區域一二手倒掛6000-10000元/㎡。是目前江北新區倒掛最猛的區域。2,一中江北新區分校。

南京第一高樓沒了,江北核心區又變回2.9萬了?

再看潤辰府、悅辰府這對紅藍CP,據說售樓處登記的人“排到了老山後面去了”。當然,這是開玩笑了。雖然兩個項目地段稍遜於江畔都會上城,但畢竟是站在CBD中央商務區身後,何況還有健康城概念加持。

至於其他待上市新盤,如不出意外,入市後應該也能賣出不錯的成績。前提是,踩準每一步的節奏。儘量做到各有千秋,打出差異化的產品特色。用實打實的產品力吸引購房者。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投資客。

是的,第一高樓被砍了,也很有可能在2023年無法完成封頂,樹立城市形象。但450萬方地下城、三館一中心等頭部配套項目仍然如火如荼。也正是因為懷揣著更多信心,傳說中的核心區最強豪宅“揚子江金茂府”才會有望歸來,預計在明年拿出約600多套大平層單位“致敬長江”。

我們不知道,5年後的江北房價真的會6萬起步?但至少在江北核心區,每個盤確實都想做“江與城”。雖然,城市化的建設與成熟遠非想象中那麼快。你究竟是選擇住在江北,還是投資江北,都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