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5年內有希望成為省內第一嗎?

湖西大地


政治、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濟南當之無愧一直就是省內第一。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濟南在經濟上從未佔據過第一的位置,即便在2019年1月份地級市萊蕪的加盟仍然無法實現省內經濟第一的目標。如果濟南仍舊保持現有區劃(10區2縣:歷下區、歷城區、章丘區、市中區、萊蕪區、長清區、濟陽區、槐蔭區、天橋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那麼5年後濟南經濟斷然不會成為全省第一

濟南、青島國內生產總值演變猜想↓

由於青島這座計劃單列市的存在,濟南保持現有區劃的情況下在經濟上超越青島是不現實的,當然不排除將來“兼併”泰安或者齊河、鄒平的可能,一旦濟南區劃變更那麼依靠不光彩的吞併實現經濟省內第一是有可能的。

濟南的弱點

濟南交通及城建較為落後。體現在,主城區目前沒有地鐵線路,公交雖然線路多但是24小時或者18小時通勤的公交線路較少。城建方面不夠集中,東一片區,西一片區,南一片區,北一片區的沒有形成連片建設,分散建設儼然不像一個省會級別的城市。核心不夠明確,到底是老城代表濟南,還是西城,還是東城,還是黃河北新區?

產業優勢不夠明顯,人才聚集效應不強,作為一個省會人口數量較少,人才更少,不利於發展成一線大城市。知名大型企業集團數量偏少,私營企業活躍度也不高。

不敢提高定位,比如定位早已被鄰省”小弟“鄭州蓋過,本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濟南,

自己把自己耽誤了,如今從之前的引領發展,變成了跟隨發展,雖然近兩年加足馬力,但是追趕的難度依舊很大。

濟南未來能否帶來驚喜,居民生活能否幸福,為政者是否更廉潔高效,各行各業醫療、教育、法務等各從業者是否各盡職責,不貪不腐,我們翹首以待。


山南聖北


沒可能,除非繼續吞併。

濟南在併入萊蕪之後,目前和青島的經濟規模依然相差3140億,幾乎相當於一個威海市的體量,這是五年能彌補的差距嗎?

但是濟南的決心很大,五年內再合併誰也不好說。比如目前網傳的齊河、肥城……

可即便加上這兩個地方,濟南也只能再增加一千億。差距依然還很大。

而且就目前情況來說,即使把整個泰安都吞掉,也就勉強超過青島一點。然而泰安可不是萊蕪,泰安五百多萬人口,面積相當於濟南的70%,這種規格的合併基本上沒有可行性。

所以這從理論上斷掉了濟南五年超青島的可能,或者說十年之內都沒可能。

濟南這兩年GDP增速佔優,但是增量低於青島,如果不進行新一輪的“併購”,那麼跟青島的差距甚至未必會縮小,更別說反超。

另外菸臺也是不容小覷的,雖然擴容版的新濟南超了煙臺一千億,但這是在煙臺連續多年低增速背景之下形成的格局。煙臺已經率先於全省進入瓶頸期,那麼理論來說也會更早脫離瓶頸。一旦煙臺增速重回正軌,再度超越濟南也是有可能的,畢竟民營經濟發達程度全省第一。

至於“尷尬”,我還真不覺得,青島在劃入山東之前是緊隨上海、天津、武漢之後的一線城市,劃歸山東當龍頭也是很正常的。而省會當老二的情況在沿海省份是普遍情況,遼寧、河北、江蘇、福建、廣東的經濟龍頭都不是省會,這有什麼尷尬的?省會是政治中心,並不一定是經濟中心。首都的GDP都不是全國第一,省會有什麼必要當全省第一?


城市發展報告


我們都知道,年初時濟南與萊蕪合併了,但合併之後濟南與青島的差距依然很大。數據顯示,合併後的新濟南2018年GDP為8862.21億元,而青島GDP則為12001.52億元,領先濟南3139億元,這個差距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是非常大的,除非未來五年青島經濟停止增長或者濟南繼續合併周邊城市,要不然未來五年濟南GDP不可能超過青島。

濟南是山東的省會,但地位比較尷尬,一直以來,山東的經濟中心是青島,而濟南GDP不僅遠低於青島,還長期低於煙臺。如今山東有意做大做強省會,提高省會首位度,但我們也知道,山東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正處於經濟轉型的攻堅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雖然濟南經濟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但領先幅度並不大。

青島是山東的經濟中心,是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它的產業結構不同於省內大部分城市以重化工業為主,青島的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中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領先全省,青島經濟發達,已經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企業,如海爾、海信、青島啤酒、澳柯瑪、英派斯、雙星等,被稱為“品牌之都”,它的發展是走在全省前列的。

展望未來,濟南經濟規模或許很難趕超青島,但隨著山東推行“強省會”戰略,未來濟南有望與青島形成省內“雙子星”,共同引領全省經濟發展。


錦繡中源


🔥號外!號外!🔥

《濟南gdp在2072年超越青島,或成為山東省老大!》

①假設青島地區時間停止,2018年在吞併地級市萊蕪後,濟南gdp接近8900億,需要五年時間即2023年,再匹配7%的增速達到1.24萬億,會超越2018年青島的總量。

②若按照2019第一季度實際增速6.9%青島1.2萬億,濟南7.5%增速0.89萬億,需要54年超越青島。在2072年,濟南將超越青島。

25-30年算一代人,濟南人將通過迭代三代人,來完成逆轉。

以上數據基礎為某些量不變或不存在下的產物,並不能預測未來,僅供參考。

心胸狹隘者莫理,吐血莫怪。






自在娛自在樂


第一,從領導層到群眾,思想意識過於保守,缺乏開拓進取精神精神,缺乏對新事物,新觀念的包容,本位思想嚴重。

第二,文化氣息低俗,關鍵自己意識不到,自詡實在,接地氣。這個最不好改變,畢竟人就幾十年,改變觀念最難。想改變,先從省市電視臺,電臺改變,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成長什麼樣的人。什麼是新生事物,一線城市的發展有好的答案。

第三,加強城市規劃,提高民生關注度。由於規劃的短視,導致目前的交通等的困境,要改變需要領導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改變。

第四,加強對人才的重視和使用,去掉對人才的隱形歧視。當前參加各類考試並取得相關執業資格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人才,但是基本上沒發揮應有作用,建議相關職能部門根據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情況建設人才庫,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雲起龍升


青島比濟南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改革開放發展對外貿易,青島依託內陸大力發展日韓經濟,以白色家電起家,做大做強以電子產業為基礎的輕工業,趕上了當年的那一班車。那時的濟南除了重工業基地,再就是紡織、機床等等傳統輕工業,再借助鐵路樞紐做點轉口貿易,電子類輕工業發展勢頭遠不及青島,生產洗衣機的小鴨,生產摩托車的輕騎,生產黃河、斯太爾的重汽,固守思維,創新不足,個頭挺大效益不行。終被市場淘汰。

2010年左右隨著整個國家向網絡時代前進,電商經濟異軍突起,而整個山東都在做吃老本,別說濟南,就是青島的海爾、海信也沒能跟上那一趟車。整個網絡經濟發展的好時候可以說山東錯過去了。

山東之所以還能做第三,一是地理位置,二是家底兒還是厚,各個地方都還可以,產業門類也比較豐富,實體經濟的老底兒還在。

下一步就看山東怎麼發展了,網絡經濟時代怎麼做好實體經濟和網絡經濟的結合,怎樣藉助高鐵節點的優勢結合一帶一路打通山東經濟動脈,藉助5G大數據、物聯網,讓資源、信息、技術、設備在山東流動起來。我覺得這才是正方向。

至於濟南做不做老大,我覺得沒必要,寧要強大的山東,不要獨大的濟南,重新回到當年南看廣東北看山東的地位,比舉全省之力托起一個省會好多了。


小明小明愛學習


濟南格局太低了,眼光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大都市的格局和眼界,只靠行政資源未必山東小三的地位。濟南的北跨戰略就是水平低的表現,那是洩洪區不能見人口高密度的城區。濟南的大發展大格局:一是東進章丘,與周村和鄒平共建魯北經濟開發區;二是西進平陰與肥城東平共建魯西經濟開發區。兩大開發區與濟南中心城區形成東北西南的發展軸,輻射整個魯西地區,帶動濱東淄泰聊德兗幾個城市共同形成大省會都市圈。濟南的黃河北跨只能是讓濟南變成一個魯西北區域城市,會逐步淪為三流城市。不能輻射魯西南的濟南也好意思稱都市圈。濟南真是白白浪費山東資源。強烈建議山東省會遷移到泰安青州淄博三個城市之一。


潛龍在田1982


濟南的發展想超越青島,那是不可能的,青島的發展基礎本來就比濟南強不少,難道濟南發展青島就不發展了嗎?青島機場搬家後,新建的未來城就能增加幾千億的產值,更不用說黃島,旣墨髮展後勁十足的地方了。從人才構成的情況看,青島的環境與發展,更能吸引更多人才來發展,從這一點上講,濟南就有點遜色了。


駿馬5330


必須的!



小魚山上沒有魚


一句話,那是吹牛逼,五年內經濟想超過青島,天方夜譚,一點也不現實。濟南發展,青島不發展了嗎?如果濟南想再次的想吞併周圍的區級市我不敢說,如果維持現狀,我敢說經濟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追上青島。濟南人誰不服,我可以跟他打個賭,五年內濟南經濟超越青島,我可以賭我傾家蕩產陪他玩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