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作詩時,範閒為何會選擇杜甫的《登高》

電視劇《慶餘年》中,張若昀飾演的範閒,是一個現代人。按照一般的穿越劇情,這樣的穿越角色,在古代都是魚如得水的。而且把那些現代因素帶入古代,往往都會讓他們立馬嶄露頭角。但是在這部劇中,卻因為範閒的孃親也是一個穿越角色,所以讓範閒在這裡是很難施展拳腳啊。他第一次嶄露頭角的時候,是在靖王世子舉辦的詩會上。在詩會上,他寫下了杜甫的《登高》,一舉成名。作詩時,範閒為何會選擇杜甫的《登高》呢,勝負重要,意境更重要。


慶餘年:作詩時,範閒為何會選擇杜甫的《登高》

範閒參加詩會的時候,郭府的公子郭保坤一直以為他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土包子,一直想要在詩會上壓制他一下。而在詩會上,郭保坤高傲的態度,也讓範閒不悅,為了能夠讓他輸得心服口服,他選擇了杜甫的《登高》,杜甫被後人成為詩聖,他的這首七言,更是七言律詩之冠,用這首詩,可以輕鬆贏過郭保坤。


慶餘年:作詩時,範閒為何會選擇杜甫的《登高》

而這首詩,也確實讓範閒輕鬆贏過了郭保坤,更是讓範閒名聲大振,這首詩也被很多人傳唱。但是作為一個現代人,範閒腦海中的詩,很多都可以輕鬆贏過郭保坤,但是範閒卻還是選擇了這一首,因為對範閒而言,勝負重要,意境更是重要。


慶餘年:作詩時,範閒為何會選擇杜甫的《登高》

範閒參加詩會的原因,不是為了嶄露頭角,而是為了尋找他的雞腿姑娘。他已進入靖王府,就在尋找自己的雞腿姑娘,可是卻沒有想到,他的雞腿姑娘又去偷雞腿吃去了,在詩會上面,他根本沒見著她。心中的不悅,讓範閒也沒有心思和郭保坤鬥下去,所以直接選了這首七言之首,一下子定了勝負。


慶餘年:作詩時,範閒為何會選擇杜甫的《登高》

而還有另外一重意思,這首詩的意境,一直是略帶悲涼的。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寫的是登高見聞,後半部分卻是抒情的,而且抒發的是淒涼的感情。範閒之所以會寫下這首帶有悲意的詩,其實也是襯托他當時的處境。一個現代人,帶有抱負想要施展卻不能,當時的處境,也是悲得很,所以這首詩,也是範閒心中意境 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