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井陘10大名吃名品,你知道幾種?


井陘抿須兒 井陘地方特色小吃,流行於井陘縣全域,歷史大約在一千年以上。在平山等地又名疙豆兒、因狀如蝌蚪而得名抿蝌蚪。所謂抿須兒就是用一個鋤子一樣的鐵器,將放在抿須床子上的麵糰“抿”到燒開了水的鍋裡,形成一個個像“蝌蚪”一樣的小面須。

圓景蘋果 井陘屬於山區,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這是區別於平原果品特有的一大優勢,有利蘋果糖份的積蓄,口感好,營養高。主要產品有紅富士、王林、紅星、黃元帥、果光等。

井陘苦累 井陘苦累又名“井陘坷累”,是井陘民間的傳統飲食之一,乃井陘歷史上“糠菜半年糧”時期的產物。“井陘坷累”當數以洋槐花或榆錢作菜、以花椒粉或花椒水調味、用五比一的白麵和玉米麵的混合面為主料,蒸熟放涼後再放蒜瓣油炒。河北美食文化網

井陘竇王醋 竇王醋在井陘一帶很有名氣,其製作工藝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竇王醋與竇王墓有關。竇王墓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勤勞勇敢的祖先在這裡繁衍生息。清代順治年間,仇氏先輩遷居此地,隨之帶來了自己特有的釀造食醋技藝。

井陘核桃 井陘自古以來就有種植核桃的歷史,特別是蒼巖山鎮、南障城鎮、測魚鎮種植數量大,且大多是大樹,有一定的產量和規模。井陘核桃皮薄肉足,清香利口。

包皮兒面 這種麵條上下二層為白色,中間為褐色,所以又稱為“夾心麵條”。做包皮兒,先把白麵和成團,擀成圓餅狀,然後把山藥面也和成麵糰,再把山藥麵包在白麵裡,就像包包子那樣,用擀麵杖壓平,最後切成麵條。

井陘沙鍋 井陘沙鍋,製作工藝複雜,在井陘窯千百年的演變中,沙鍋的工藝做法延續至今,井陘沙鍋獨具特色,耐高溫、鄉土味濃郁,用它燉制菜餚、肉食能夠保持原汁原味,營養不流失。井陘沙鍋曾出口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

井陘白節棗 井陘縣特產白節棗又名紅棗、幹棗、棗子,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紅棗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之王的美稱。河北美食文化網

核桃園拖刀面 拖刀面的特色在於切面的工具,是一種特製大刀。這種刀,長約60公分,由刀槽和刀片組成,刀槽的一頭是刀把,另一頭彎下來,在底端鑄成一個圓形平託。因大刀太沉,拿不起來,切面時需握住刀把,來回拖動,故名拖刀面。現已列入石家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鹹飯 俗話說“南方米、北方面,太行山區吃鹹飯”。鹹飯顧名思義是指農閒的時候吃的飯。把時令的瓜、菜、小米、玉米等混在一起兒煮,有條件的再放些雜麵條兒,綠菜葉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