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李小龍

01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從項莊舞劍到董海川的八卦掌拳,從武當的太極到少林拳法,武術不僅僅只存在於金庸的武俠江湖,還存在於這片有著五千年歲月的華夏大地。

有人說中國武術起源於宋,成於明,全面發展於明末清初,後來文明於世界。那你知道是誰將中國武術打向了世界,讓中國武術聞名中外的呢?

成龍曾說沒有他就沒有我,李連杰將他樹為榜樣,周星馳為他而努力奮鬥,他就是武術宗師——李小龍。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李小龍創立了“科學的街頭格鬥技”截拳道,設計出了一套流傳至今的雙截棍,更是將詠春拳中演變而來的寸拳打到了極致。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李小龍能成為武術宗師,就離不開他的父親李海泉。

李海泉是著名的粵劇名伶,但卻對武術有著獨有的執著,他經常練習太極拳,一如既往就是幾十個春秋華年。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李海泉(左)、李小龍(中)

李小龍出生後,作為父親的李海泉為鍛鍊兒子身體和耐力,便開始教他學習太極拳,在父親的薰陶下,李小龍愛上了武術,自此與武術結緣。

兒時的李小龍活潑好動,習得太極的他經常喜歡在街頭比武打鬥,在出招的時候他卻發現動作太過於緩慢,不夠迅速,學其他武術的想法油然而生。

13歲那年,李小龍在好友張卓慶的介紹下,拜師葉問,開始學習出招快,防守緊密的詠春拳。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李小龍與葉問合影

作為香港武壇界名師的葉問,悉心的將詠春拳的一招一式教給李小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小龍很快習得了詠春拳的精華,這也為他後面的自創拳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02

天賦在於不斷的深造,才能發揮到極致,武術也一樣。

18歲那年,李小龍離開了香港,前往美國西雅圖留學,或許是從小父親的影響,他選擇了主修戲劇,並潛心鑽研武術。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求學期間,李小龍為弘揚中華武術,在學校租下了一個停車場角落,創建了小型的振藩國術館(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剛建成時就吸引了大批的國外青年,並培養出了一支“中國功夫隊”,掀起了校園武術熱。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高山,向上攀巖是唯一到達頂峰的途徑。李小龍邊教學邊鑽研中國拳法武術,除此之外,他還在切磋對比中觀察西洋拳擊術。

李小龍曾說:“專注是成功的關鍵,真正成功的勇士其實只是一般人,但他具有激光般的專注力。”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在激光般的專注力下,李小龍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截拳道”,美國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卡看到該拳術後直呼“神奇的拳術”。

就是這樣一個專注於武術的男孩,他憑藉毅力和實力打響了“振藩武術館”,李小龍的名聲也如同光速在美國蔓延開來,這也為他接下來的武術演藝生涯埋下了伏筆。

1965年,李小龍成為了第一個走進好萊塢電影的武術華人,次年,由他主演好萊塢作品《青蜂俠》上映,可能由於造型的問題,電影並未取得多大成效。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青蜂俠》劇照(右)李小龍

《青蜂俠》之後,李小龍大多都是客串一些國外電影,直到1971年,他簽約了香港嘉禾,武術演藝才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極致。

說到嘉禾,怎會不說那部由李小龍主演,並打破了亞洲票房記錄的《精武門》。劇中李小龍扮演的陳真,一腳踢碎了東亞病夫的稱號,他用骨子裡的血氣方剛告訴了全世界什麼叫做精神和氣魄。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精武門》劇照

隔著熒屏,觀眾都能感到那股子熱血,乾淨利落的出招,不帶有一絲猶豫,正如他說的“天下武術,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精武門》中,李小龍的雙截棍也舞出了靈魂,標誌性的叫聲也成為了功夫中的經典,直到現在,也一直被人所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1972年,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猛龍過江》,從劇情設定到武打鏡頭,每一個細節都能看出李小龍的那份專注,尤其是羅馬競技場的那一段被堪稱為武術經典。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猛龍過江》劇照

1973年,香港嘉禾與美國華納影業合拍了《龍爭虎鬥》,李小龍飾演的少林子弟李正式走向了國際,成為了好萊塢大片,而李小龍在影片中的武學功夫也刷新了國際電影的功夫定義,李小龍成為了“功夫之王”。

李小龍在進軍影壇時,在紙上為自己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他做到了,他成為了那顆最閃耀的東方巨星。

03

武術的登峰造極,不僅僅成就了他的演藝事業,也撮合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在美國西雅圖求學期間,創建了“振藩武術館”的李小璐在朋友的介紹下,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女弟子——琳達·埃莫瑞。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琳達·埃莫瑞

琳達·埃莫瑞是一個愛爾蘭裔的美國女孩,她在學習武術時被血氣方剛的李小龍吸引,可惜當時李小龍已名草有主,他正在與一個日裔女孩艾美交往。

緣分命註定,求不來,也揮不去。李小龍和艾美分手後,琳達·埃莫瑞才走入了他的人生,成為了他命中註定的那道最美的風景。

兩個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只用了一年的時間,1964年,琳達·埃莫瑞和李小龍在金郡法院辦理了結婚手續,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琳達·埃莫瑞與李小龍合影

愛的默契,有時候就是,對方什麼都不用說,光是一個眼神,就能知道你想的什麼。

琳達就有這樣的默契,她說:“李小龍一直認為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還有更多的事要做。他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他希望通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部分文化。”

琳達知道李小龍的追求,她默默地追隨在他的背後,用愛支持著他每一個選擇,陪他創辦武術館,伴他完成電影表演,為他孕育了愛的結晶。

她用溫柔包裹著這個堅毅的大男孩,卻也揹負起了婚姻這“甜蜜的負擔”。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李小龍和家人的合影

琳達·埃莫瑞為李小龍捨棄了學業,生下了兒子李國豪和女兒李凝香,本該幸福的四口之家卻在一場噩夢裡走向了陰霾。

1973年7月20日,年僅33歲的李小龍突然離世,生活的壓力毫不留情的向琳達走來,她必須要用更多的愛來安撫孩子,彌補李小龍留下的那份遺憾。

她愛他,即便餘生空留想念,她也未曾放下對他的愛,那已然成為了一種執念。

人終究難以勝天,抵過了人世雜亂,卻抵不過歲月無情。

成龍叫他師父,李連杰稱他偶像,他是不朽的傳奇,亦是不滅的神話

“梨園子弟詠青春,跨海猶平拳道真。一掃病夫龍骨傲,唱他萬遍警來人。”這一首《懷念李小龍》的詩篇概述了他短暫而英勇的人生。

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將走向同一個終點,或早或晚,最終慢慢淡化在歷史之中,但李小龍不會淡化,他會活在時代的記憶裡。

李小龍,功夫的巔峰,永遠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