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每到周末,通往各大商场门口的路总会堵车。


一辆辆等候在路边的私家车上,背书包戴眼镜的学生们行色匆匆,出入于各个课外班。


拥堵最严重的银网中心,同时也是课外机构的大本营。

这里驻扎着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高思、杰睿等数十家机构,上百间教室,几百张课桌。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让孩子1岁背诗、2岁弹琴,4岁学编程,6岁学奥数,急切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恨不得一挥手孩子就变成超级天才。

然而父母们却不知道,这样“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有专家表示,培养“天才”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早别人一步的行为,原因大多出自父母们的焦虑。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一位小朋友就说:“是爸爸妈妈希望我去美国,所以给我报了英语课程。”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或许孩子还没到学英语的年龄,或许还没培养出兴趣,但盲目攀比的父母们,根本不管这些。

表姐家小侄子最近就多了一个象棋兴趣班,而原因只是,班里有个小朋友报了象棋班而已。


用表姐的话说就是:“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习,自己家孩子无所事事,那可不行!”

在教育孩子上,无数父母都是被推着走的,“别人家孩子”成为了他们焦虑的源头。


但他们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因时施教。


作家叶萱说:学习这件事不只是刻苦就可以,走得远的孩子多是因为热爱。


强塞进孩子嘴里的东西,他不会,也根本咽不下去。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孩子,没有父母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但千万别让错误的教育方法,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摧毁着孩子的健康。

幼儿教育,是3-6岁孩子的教育,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和基础的生活能力为目标。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国家在《幼儿园管理条例》和《纲要》中也一再强调:学前教育为3-6岁儿童,游戏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也就是说,孩子上早教课、上亲子班、上幼儿园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学」,而是为了「玩」。

让两三岁的孩子读拼音、学汉字、做算数,不仅违背了学前教育理念,更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也是很多公立幼儿园,拒绝教小学化知识的最主要原因。


1、孩子过早被灌输知识,扼杀的不只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国外儿童心理研究院,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简洁语言描述一幅画,请两组孩子同时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来作画。


一组上接受过幼儿园超前学习,一组没上过幼儿园。

两周后,教授再次重复实验的每一个步骤。

结果,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画作和上次几乎一模一样,但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画作却与上次截然不同。

实验结果很明显:孩子越早接触超前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的磨损和消耗就越大。

过早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懂了更多的规矩,却失去了未来的多种可能。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2、孩子超前学习的危害,将在小学二年级后爆发


教育专家也曾指出:

超前学习,虽然会让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成绩比别人优秀。但孩子上课容易因已经学会了,而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容易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不良习惯。


等上了二年级,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如果学习欲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会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糟糕。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作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孩子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

如果我们想要孩子热爱学习,我们应该用学习的乐趣去诱惑孩子,而不是用学习的枯燥,去强迫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比学习重要;

体验比思考重要;户外比室内重要;

示范比说教重要;家庭比学校重要。


孩子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树,我们不能只盼望这棵树早点开花结果,要多看看孩子这棵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


如果我们的眼光局限于开花结果,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孩子仅仅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那样成长出来的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

唯有孩子的内心枝强叶茂,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


教育专家:为什么我建议你6岁前别着急给孩子报早班

别急着给孩子灌输所谓的知识,别急着催促孩子长大,如果条件允许,请陪孩子多走一段路,多看一处景,这些才是最滋养孩子生命的原始力量。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而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或许就是让孩子一切慢慢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