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昨天(12月19日),昌平溫泉文化節系列活動之設計走進美麗鄉村“藝術鄉建”文旅沙龍在流村鎮文化中心舉辦。來自於設計界的大推手、著名設計師、知名院校藝術專業的專家老師與昌平各鎮鄉文旅從業人員相約長城腳下,開啟了一場“泉心泉意”的對話。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 文化先行;美麗鄉村 “藝”興百興

鄉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源和壯大的沃土。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塑魂,而藝術恰恰是文化的核心呈現。本次沙龍旨在打開“藝術之窗”,引領文旅從業人員從藝術的視角來分析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遇見“大咖”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

沙龍邀請了設計界大推手、北京市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北京設計學會的發起人、北京國際設計周戰略顧問宋慰祖先生,以及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設計學科負責人張繼曉先生;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三文建築創始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學士、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碩士、中央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何崴先生;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藝鄉建”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主任、碩士生導師陳炯先生;中華女子學院中國女性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設計紅星獎獲得者朱利峰先生。這些業界大咖圍繞昌平文旅特質、流村鎮長峪城村的特色進行了案例解讀,就“老村新貌”、“老宅新宿”“老物新生”三個方面問診把脈,給予了新鮮的見解和建議。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非常解渴、非常實用。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文旅融合的“藝”條路

藝術不止是對傳統村落景觀的改造,也是對鄉村情感的體悟與關照。通過對鄉村情感的呈現,藝術可以串聯起古今,也可以串聯起村民和遊客。今年是文旅融合的第一年,在即將辭舊迎新之際,文旅沙龍的對話開啟了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落地模式。未來昌平區將在文旅融合發展上探索一條“藝術”之路。


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北京頭條”APP

“讓現在告訴未來”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一場“泉心泉藝”的對話」昌平溫泉文化節設計走進美麗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