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年底的消息意味深長

觀車 · 論勢 || 再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年底的消息意味深長 | 中國汽車報

觀車 · 論勢 || 再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年底的消息意味深長 | 中國汽車報

先看最近的幾條消息。12月16日,有報道稱,北汽欲啟動增持計劃,將在戴姆勒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0%左右,意在超越吉利。今年7月,北汽完成戴姆勒5%的股份收購工作,成為後者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於吉利的9.7%和科威特主權基金的6.8%。

12月16日,據日本媒體披露,儘管中國車市持續下滑,但由於日系車行情較好,日本鋼鐵公司JFE計劃向其設在廣州的合資公司投入120億日元,把車用鍍鋅高強度鋼板的產能從目前的年產80萬噸提高至120萬噸。三井化學計劃在廣東的工廠中引進新生產線,生產用於車門零部件的玻璃纖維強化塑料。帝人公司將於明年上半年在常州市開設工廠,生產用於汽車外裝等的輕型複合材料。

12月18日,有報道說,中國廣電、國家電網確立合作,將成立合資公司,加速推進5G建設,合作方案最快在年底就會出爐。據悉,國家電網計劃投資606億~834億元建設5G基站,成為5G網絡重要的建設方、使用方和運營商。這將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通訊巨頭帶來巨大挑戰。國家電網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第五名,年度營業收入在2.5萬億元左右,是中國移動的3倍多,聯通和電信更無法與之相比。遍佈中國大地的輸電杆塔加裝通訊設備,搖身一變成為5G基站。變電站、配電所,可以成為未來海量的邊緣數據中心。5G將有力地解決火電、水電、風電和太陽能電等供電碎片化現狀,建設能源互聯網,實現多能互補、多網融合。

12月18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實現淨投放2000億元。這是近一個半月來央行第三次釋放短期流動性,前兩次分別是11月5日和11月18日。

12月20日,央視報道,曾經是中國動力電池三強之一的沃特瑪停工破產,負債197億元,拖欠559家供應商債權約54億餘元,20多家上市公司被牽連。

接下來,筆者想說說看完這幾條消息的感觸。

北汽有意超越吉利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一是為了鞏固和深化其與戴姆勒的既有資本合作關係,繼續做戴姆勒汽車資源在中國市場上的最大受益者。近些年來,北京奔馳一直是北汽最大的利潤貢獻者,今年的狀態尤其好,1~11月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9.5%,領先於奧迪和寶馬,闖進中國乘用車企業前15名行列。二是為未來考慮,面對“四化”挑戰,北汽要想更好地發展,必須緊緊抓住奔馳的手。

筆者覺得,北汽此舉預示著新一輪合資浪潮的潮頭已經形成不過,其特徵不是新創合資企業,而是深化合作。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部分中國品牌企業的研發基礎和研發投入長期不足,能力較弱,“四化”技術研發速度較慢。前不久,在某頭部企業採訪時,

該企業採購部門負責人透露,原以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基礎雄厚,國產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應當容易得到外方認可,但實際上能達到外方要求的很少。這一狀況讓大家都吃了一驚,隱隱在心底生出一種感覺:一場超級颶風已經在遠處形成,正在快速集聚著驚人的破壞力。

三家日企在華逆勢追加投資,一是通過這兩年的觀察看清了日系車的走勢;二是提早佈局新材料,為接下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做好準備。這說明,有金剛鑽就敢大手筆投資未來,滾動發展、小步快跑才不怕閃了腰。

沃特瑪則是相反的例子。只顧著擴大規模和搶訂單,不重視核心技術研發,結果錯過了三元鋰電池的發展浪潮,從紅火到崩盤短短3年就玩兒完了。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有155家動力電池企業;2018年,減少至105家;今年,剩下約80家,其中能真正實現裝機量的僅有40家左右;明年估計還會刷掉一半。到今年10月,寧德時代的市場佔有率已達52%,比亞迪為20%,兩家合計達75%,其他企業只能搶食剩餘近25%的市場份額。動力電池市場的“馬太效應”之劇烈,令人吃驚。

更令人驚愕的是,日子過得優哉遊哉的電信三大巨頭,面前突如其來地衝來一位身形如鐵塔般的黑旋風——國家電網,也要從中分一杯羹。這又是一個橫向打擊的典型案例。筆者最為看重的是,國家電網除了將迅速成為一個巨無霸式的5G技術推廣者和工業互聯網的實驗者,還將為智慧交通和車路協同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車路系統將不再侷限於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臨近輸電杆塔的公路都有望支撐自動駕駛。

年底兩個月,央行連續釋放短期流動性,是為了紓解債務鏈條,讓大家過好年,絕非量化寬鬆、大水漫灌之舉,而是鬆緊適度。春節在明年1月下旬,節前現金需求量大;1月又是傳統稅收大月和年初信貸投放較大的時點;再加上地方債額度年初下放,這些都預示著明年1月資金需求量會很大。

看過品過上述幾條消息,對汽車行業的人來說,有助於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實質——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戰役”。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