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溫江:全空間精細治理“有了溫度”

沿成都市光華大道一路向西來到溫江,雖是初冬,但道路兩側仍是綠意盎然,生動而有序的場景隨處可見,勾勒出現代生活的美好畫卷。

然而一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場景。位於大道地鐵4號線沿線的湧泉街道,轄區內存在多個“萬人小區”,居民多為購房入戶的“新溫江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差異大,時有糾紛發生,投訴率居高不下。

商住小區居民的多元需求如何解決?鄰里間怎樣和睦共處?都是擺在溫江區社區發展治理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立足區域城市發展新特點新規律,聚焦‘紅線內’痛點難點,‘以點帶面、解剖麻雀’,推動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破題。”針對溫江區委提出的具體工作要求,湧泉街道黨工委深刻領會,創新突破,主動對標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總體佈署,著力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重心下移,在麗晶港小區成立建制社區,開展全空間治理試點工作,探索實踐“精細治理、精準推動、精緻提升”商住小區治理新模式,將社區“五線工作法”和小區“五步工作法”融合運用,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攀升。

事無鉅細 積極響應居民訴求

湧泉街道麗晶港社區成立於2018年8月,是溫江區首創以萬人商住小區為單元成立的建制社區,一年多來,展全空間治理試點工作,探索實踐“精細治理、精準推動、精緻提升”商住小區治理新模式。

“記得在社區成立之初,居民對社區的認可度和認同感還不夠高,我們社區兩委班子把主要的工作陣地放在樓棟和居民家中,把主要的工作重點放在和居民的溝通交流上。”麗晶港社區黨委書記陳麗媛介紹。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社區梳理歸類出小區治理五大痛點問題,堅持立足實情、分步推進原則,集中力量首先解決群眾期待最多、最迫切的問題。

“我們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小區2號門廣場空地的修繕問題。”陳麗媛說,直至社區成立,2號門外已荒置了一年之久,雜草叢生、垃圾遍地。但是居民最期待可以將空地改造出來,成為居民平日休閒的場所。

社區黨委召開多次協調會、居民答疑會、方案討論會,統一了業主共識。並且隨業委會主任李永生等人一同到開發商協調溝通,現在,3000多平米的2號門廣場已經面向居民開放。

這個問題的解決,讓麗晶港社區在社區治理上實現了“開門紅”,贏得了居民們的信賴。

為了進一步促進社區融合,激活居民參與治理的意識和能力。同時,社區建成“家門口”黨群服務中心,募集“微基金”2萬餘元,多方共建3處小區公共生活空間,完成鄰里中心自管自治探索和小區品質生活提升。

今年8月“世警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警察前往麗晶港社區觀摩了小區平安建設的情況。陳麗媛說:“結合居民智慧平安的需求,我們聯合電子科技大學研發了集防範、打擊、服務等綜合功能的智慧平安系統,居民實現了刷臉進門。”今年以來,小區總警情數、發案率、網絡理政投訴率均大幅降低。

2017年8月,地鐵4號線二期開通運營後,地鐵湧泉站就設在湧泉社區錦繡森鄰小區居民家門口。當居民們滿心期待的時候,問題卻來了,地鐵口在小區圍牆外,導致居民不得不繞行很遠出入大門口才能乘坐地鐵。

一牆之隔拉遠了與地鐵的距離,居民紛紛在業主群留言、到社區反映,希望能打通圍牆,修建一條通向地鐵口的便道。但考慮到便道通行後的人流增多,會帶來安全隱患,一些居民又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2018年3月,小區黨支部剛成立後就把這一問題擺在了日程上,一方面通過組織黨員、居民代表開展“大討論”,廣泛收集意見,另一方面業委會、志願者、物業公司組成意見收集小組深入小區走訪、入戶徵集意見,並通過業主大會表決,達成打通便道的意見。

“本來只有300米距離,因為一面圍牆卻讓近1200戶居民繞行。小區黨支部及業委會統一業主意見後,及時打開便民通道,極大的方便了出行。”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說。最終,經過多方努力,小區圍牆“打開”了,雖是開了一扇小門,卻打通了居民與地鐵站口的“最後一公里”,破解了居民難題。

志願精神 小區處處充滿溫情

“人人都說溫江美啊,這裡有清泉。清泉風景美如畫,我們的新家園……”這首膾炙人口的社區之歌《清泉新家園》是由清泉社區的社賢王佳維創作的。

作為“新溫江人”,她一直熱心為社區居民服務,積極參加社區文藝活動,為社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五行龍珠,並積極組建了“清泉五行龍珠隊”,動員120人加入隊伍。

“其實王佳維一開始很排斥與社區打交道,但通過我們社區工作人員在小事上對她的關心,慢慢化解了她心裡的糾結,她與居民們處得很開心。”清泉社區黨委書記李燕告訴記者,我們研究推廣“社八件”時就想到了她。在徵集社區之歌的第二天,王佳維就完成了詞曲創作,並提交給了社區,她說靈感來自對社區深厚的感情。

清泉社區針對居民的特長愛好,組織實施“素能提升、模範引領、暖心關懷、智慧家園、文化引領、睦鄰”等多個微項目,實現服務全覆蓋;清泉樂享學苑免費課程,成為了轄區居民最愛去的課堂;人性化關懷慰問高齡、空巢、殘疾等困難群體,贏得了贊同和人心。

一名社區志願調解員被問及到做志願服務是否影響到家裡生活時,他這樣說到:“我是志願者,也是黨員,就要做頭雁,哪裡需要我就去到那裡。”

清泉社區志願服務團隊緊緊圍繞建設文明社區和民生工程開展志願服務,服務隊伍也初具規模,當前最美清泉志願者微信群已有180人,形成了以黨員、青年、商家、物業、文藝骨幹等人群為主的志願服務隊伍。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回應群眾訴求,溫江區正全力織就商住小區全空間精細化治理的大網,打造開放共享、環境舒適、溫暖和睦的高品質宜居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