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戰列艦的火力配置都是2x4或者3x3的佈局嗎?為什麼?兩者有什麼優劣之分嗎?

人生如戲_往事如煙


因為實戰中證明這種佈局方式最省空間和重量,性價比最高

在戰列艦剛開始階段,大家對於炮塔布置還是比較隨性,只要有空位想怎麼安就怎麼安。所以那時候多炮塔神教橫行,五炮塔、六炮塔、七炮塔,一個比一個大膽。但是對於戰列艦來說,多安裝一座炮塔的代價遠不止炮塔的重量,還必須要加強大幅度增強炮塔下面彈藥庫的防禦水平。【小劇場時間:胡德:“彈藥庫防禦沒必要那麼誇張,實戰中被直接命中可能性很小。”威爾士親王:“大姐說的對,還有司令塔也是,被主炮直接命中概率微乎其微。”俾斯麥:“承讓”】“多炮塔神教教主”英國的阿金庫特號戰列艦,佈置7座炮塔,號稱無法抵禦自身齊射造成的後坐力。

然而一戰時期,戰列艦馬上進入了主炮口徑和噸位爆炸的時代,1906年下水的無畏號戰列艦主要口徑是12英寸/305mm,1910年下水的獵戶座級戰列艦增加到13.5英寸/343mm,1912年的金剛級戰列艦是14英寸/356mm,到1913年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已經增加到15英寸/381mm。相對應的,戰列艦的主裝甲也從9英寸/229mm級,提升到13英寸/330mm水平,作為防禦重點的彈藥庫、提彈井、炮圈底座裝甲厚度也必須大大提升,並且還需要設置多道防火、防水隔板。不僅如此,口徑和威力增加帶來的後坐力增強,火炮齊射對艦體結構衝擊也大幅度增強,還必須要增強艦體結構。可以說,多炮塔帶來的火力增加,已經難以抵消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一戰前大家想破腦袋折騰了很多,但真正效果還是要在實戰中見真章,一戰時英德雙方舉行了場最大規模的集體炮戰,即日德蘭大海戰。這場海戰中,雙方也得出不少經驗和收穫,對後續戰艦設計和發展也影響極大,所以戰列艦發展又有“後日德蘭戰列艦”這一段位。

一是遠距離炮擊戰成為主流。一戰前雙方估計大家海戰炮擊距離在10公里左右,這樣命中率比較理想。結果大艦隊戰列線擺開後,雙方隔著15甚至20公里就開始互扔板磚,管他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再說。幾發炮彈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萬一打中對方旁邊的也是賺。所以一戰後大家對戰列艦改裝第一件事情就是修炮樓,把原先簡單的桅杆修成豪華的碉樓,遮風擋雨,安裝各種觀瞄設備,這樣方便遠距離炮戰。

論違章建築,日本是最專業的

二是必須要大幅度增強炮塔防禦。一開始很多國家戰列艦設計時並不重視炮塔防禦,有些甚至覺得只要能扛巡洋艦這些次級戰艦主炮攻擊就行了,結果這場海戰中被打壞炮塔的戰列艦極多。回家後雙方都發現,壞了炮塔修起來很麻煩的啊,炮塔和炮管重新鑄造要花很長時間,而且戰艦更新速度太快,很多戰艦炮塔和主炮早就生產線關閉轉產了,重新啟動很麻煩很花錢。導致很多打壞炮塔的戰列艦到戰爭結束都還沒修好,嚴重影響戰鬥力。

三是艦舯炮塔不好使。一戰時期不少國家都弄了不少艦舯炮塔布局,多炮塔神教尤甚。但海戰中發現非常不好使,射屆太小,正前和正後都無法開火。原先設想的側向火力只有在角度很小範圍才好用,否則炮口爆風會對炮塔周圍的人員、觀瞄器材、救生船等附加設備造成極大的破壞。在整體上要削減炮塔數量和裝甲帶長度的大背景下,新設計戰列艦都先把艦舯炮塔砍掉。德意志帝國的國王級戰列艦,艦舯佈置了第五座炮塔,日德蘭大海戰雙方戰列線多次機動,艦舯炮塔普遍沒有發揮的空間

所以一戰後的戰列艦設計,主炮炮塔布置均未超過4座。增加炮塔數量代價太大,收益太低。炮塔布置上大多選擇前二後二,或者前二後一的佈置方式。兩座炮塔一起揹負式佈局,後炮塔升高,炮管架在前炮塔上方是最佳佈置方式。這樣最省空間和彈藥庫面積,並且兩座炮塔都可以獲得最好的射屆。波斯貓差不多是最後的前二後二傳統佈局的戰列艦

相比較下,三座三聯裝主炮前二後一佈置方式,被認為是戰列艦最佳佈局方式。三座炮塔就可以擁有9管噴子,保證一定的火力密度。正前方2座6門可以確保足夠的前向火力用來應擊,後面1座3門可以用來掩護逃跑。美國的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和衣阿華級,日本的大和級,意呆利的維內託級、以及英國取消建造的獅級戰列艦都是採用這種佈局方式。

3座3聯裝前二後一佈置方式是大家公認最佳佈局方式,是性能、重量最佳平衡點。黎姐這種則是有點走極端,兩座偽4聯裝(是兩個2聯裝炮塞一起)主炮炮塔全部集中在前面,這樣可以集中佈置重裝甲區,減少裝甲帶長度,從而減少重量,但這類方式後射火力就沒了。


五嶽掩赤城


四x2佈局是最奢侈的佈局,雖然半齊射的時候最舒服,一次裝填可以打四次半齊射,可以更快的達到夾射。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是把更多的火炮塞進一個炮塔裡可以節約重量,但是故障率也更高,畢竟籃子裡的雞蛋太多了,並且就算沒人打擊自己的故障率也很高,美帝綜合考慮選擇了三聯火炮。但是歐洲很多選四聯的法國塞琉璃和英喬五。實戰標明紳士的威爾士親王被幹掉二號炮塔後十門炮一下變成六門,連交戰的勇氣都沒有了。


用戶7966768378498


蒸汽鐵甲戰列艦的發展可以看是一部防禦,火力,動力不停妥協的過程,在蒸汽動力剛剛裝上戰列艦的時候,戰列艦還保持著最初風帆戰列艦的樣子,這個時期蒸汽發動機速度慢,只能算作是風帆的補充動力,在戰術上的用處遠遠大於戰略上的;

到了南北戰爭時期,美國人鬼畜的用鐵軌鋼和後膛炮攢出了真正意義的蒸汽鐵甲船,但由於早期設計上的缺陷,這種船適航性極差,最終隨著南北戰爭的結束而不了了之;

隨著歐洲開始關注到南北戰爭的戰例,陸海軍裝備開始一日千里,法國生產出了第一艘全鐵蒸汽動力的巡洋艦,海軍進入鋼鐵時代,這個時期的軍艦千奇百怪,什麼樣子的都有,人類的奇怪的想法都付諸實施,俄國人腦洞大開還設計出了澡盆戰艦;這一切都隨著菲舍爾這個人的出現而終結,他提出了無畏艦的標準,簡化了口徑和其他標準,一夜之間,無畏艦之前所有的軍艦都淘汰了,海軍軍備競賽進入了標準的軍艦數量比拼的時代,直到一站結束,列強們發現了,這玩意,燒起錢來誰都受不了,所以大家一起商量簽訂個條約,大家一起限制一下,少花點錢吧,海軍假日時代的由於噸位的限制,各國的設計師又開始鬼畜了,有英國佬的前三*三設計,有日本人偷偷作弊,法國佬和非主流的意大利老的內海炮艇不在討論,條約艦裡最好的我覺得是美國人的作品,優美的曲線,強大的火力,平衡的動力,為後來的快速戰列艦,全有全無的設計思想都打下了基礎,三*三,前二後一的設計也成為了主流。

說回到




粗心粗心


戰列艦從風帆時代的單聯裝滑膛炮到蒸汽鐵甲時代的雙聯裝,再到三聯裝,甚至是二戰時期的四聯裝,其代表的是機械製造能力的進步。和陸地上的坦克一樣同樣需要考慮裝甲、火力、機動的綜合平衡,而受限於當時的機械傳統,當時驅動雙聯裝炮塔轉動的速度要比三聯裝的要快,所以一戰時期大部分國家都選擇雙聯裝炮塔,而了增加威力就需要增加炮塔數量,但在有限的噸位內要有有足夠強的防禦,不然,所以要根據軍艦的噸位來確定炮塔的數量。


法國的戰列艦,單聯裝的

雙聯裝炮塔


而最初前後兩座雙聯裝炮塔成為各國佈置炮塔的最優解,既可以在有效的防護裡實現最大的火力密度。而且不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有4門炮來應對,把身體側過一邊就可以進行8門火炮射擊。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機械傳動系統升級,力量也越來越大,而且主炮口徑也越來越大。所以為減少一個炮塔的位置,開始採用三聯裝設置,而前二後一三聯裝的佈置其實是意大利的維內託先搞出來的的,這一佈置方式也成為了後來軍艦的設計標杆。



四聯裝的,主要還是因為主炮的口徑比較小由上圖KGV用的是356的口徑,而下圖黎塞留用的是380的口徑,但KGV的炮塔轉速就沒有納爾遜快。而這種佈置一旦炸膛整個爬塔都得跪

主炮的聯裝主要是受限於時代的技術,所以一戰前的戰列艦都是雙聯裝,而一戰之後三聯裝開始多起來(其實一戰時期俄羅斯海軍就有三聯裝的了)。像納爾遜為了在有限的噸位裡安裝儘量多的火炮,所以為減少防護把主炮設置成3座三聯裝並全部前置,其好處就是減少被彈面積,增加防護。而美國克羅拉多級之前的軍艦大部分都採用三聯裝,但是16寸炮的技術還沒成熟於是迴歸傳統的雙聯裝,因為雙聯裝炮塔技術比較成熟,而美國人吃透了三聯裝炮塔的技術之後,在下一級北卡羅來納級就採用三聯裝的佈置。至於說優勢,雙聯裝更為安全,技術積累比較久,而三聯裝的火力更為充足,雖然之多了一根管子。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其實,題目中所說的2x4或者3x3炮塔布局是針對20世紀的戰列艦而言的。自從火炮成為海戰的主要武器以來,作戰的雙方都希望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從更遠的距離朝對方投射儘可能多的火力。這一點即使在現在以航母決勝的年代依然通用。而對於單艘戰列艦而言,達到上述目的,無非是增加火炮的口徑(增加單次射擊的火力投送,並且增加射程)和增加火炮的數量(增加單次射擊的火力)。

圖一 衣阿華級戰列艦是典型的3x3佈局(三門三聯裝16英寸/406毫米火炮)

但是,火炮的口徑和數量並不是可以無限增加的。戰列艦的射擊必須在火力,防護,和機動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在這三者之上還有一個造船預算的限制。因此,從前無畏艦,到無畏艦,再到後無畏艦的一次次實踐和血的教訓,漸漸地沿中心線佈置的4門雙聯裝火炮和3門3聯裝火炮成為了戰列艦佈局的主流。

圖二 德國拜仁級戰列艦是典型的2x4佈局(四門二聯裝15英寸/380毫米火炮)

之所以沒有出現更多的四聯裝乃至五聯裝火炮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火炮很重,安裝的位置又遠遠高於浮力中心,每次開火會產生極大的力矩。除非進一步增加艦寬,否則僅僅是高速轉彎就可能導致戰艦的傾覆,更不用說開炮射擊了。但是增加艦寬,不僅會以指數方式增加成本,還會限制船舶可以進入的水域和機動作戰能力。就美國而言,戰列艦的寬度必須保證其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在這點上愛荷華級戰列艦已經到了極點。對英國而言,蘇伊士運河而不是巴拿馬運河成為了一個主要的考量。

圖三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艦寬已經達到了極限,這是其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場景

至於雙聯裝和三聯裝火炮的比較,在所有173艘“經典”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中,有119艘採用了純雙聯裝炮塔火炮設計,38艘使用了純三聯裝炮塔,4艘採用了純四聯裝設計,還有12艘採用了混合型炮塔設計。

三門三聯裝火炮佈局(稀星天外:注意三聯裝和三炮塔是兩個不同角度的設計)的優勢是它們允許將更多數量的火炮安置在更緊湊的船體中,這反過來可以在噸位給定的情況下安裝更多的裝甲。最極端的例子是德國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它在一艘特大型重巡洋艦艦體上使用三聯裝炮塔安裝了六門口徑相對較小的280毫米戰列艦級別火炮。

圖四 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使用了兩門三聯裝11英寸/280毫米火炮

三聯裝火炮的主要缺點是它們比雙聯裝炮塔更笨重,這使得在船體上安裝和佈置它們成為了一項更加困難的工程挑戰。通過研究少數同時具有三聯裝和雙聯裝炮塔的戰艦,可以最好地說明這些設計挑戰。

彭薩科拉級重型巡洋艦和計劃中的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採用的佈局是在離戰艦中心更遠的“A”位(最前面)和“Y”位(最後面)安裝雙聯裝火炮,而在更中心也更高的“B”位和“X”位安裝三聯裝炮塔。這樣佈置的原因是它們的船體太窄而無法在“A”和“Y”位容納三聯裝炮塔。

圖五 彭薩科拉級重巡洋艦的雙聯裝和三聯裝炮塔混合佈局

而內華達級戰列艦則採用了相反的佈局,即在“A”和“Y”位安裝了三聯裝炮塔,而在“B”和“X”位安裝了雙聯裝炮塔。主要原因是在船上更高的位置(稀星天外注:為了讓“B”和“X”位的火炮能夠超越射擊,它們的位置會比“A”位和“Y”位更高。)安裝三聯裝的超級火炮會使整艘船的中心過高,以至於戰艦的穩定性太差。

圖六 內華達級戰列艦的雙聯裝和三聯裝炮塔混合佈局

四聯裝炮塔和三聯裝炮塔相比,缺點比優點要多得多,特別是考慮到許多裝備四聯裝火炮的戰列艦隻有兩個炮塔。這意味著一旦一個炮塔被擊中,全艦一半的武器可能就會喪失,而不是2x4佈局或3x3佈局戰艦上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四聯裝炮塔遭遇的另一個巨大挑戰是在大小受限制的炮塔內安裝如此多的大口徑火炮而又不相互干擾。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四聯裝炮塔就遭遇了嚴重的可靠性問題,這些問題從未得到徹底解決。

圖七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也是混合炮塔配置,前後各一座四聯裝炮塔,外加一座在前炮塔之後的雙聯裝炮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