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紅樓夢裡最稱職的奶媽,三次呵護林黛玉,一次比一次溫暖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時,身邊只帶一老一少。“一老”是她的奶媽王嬤嬤,“一少”是貼身丫環雪雁。兩人在賈母眼裡,一個老一個少,所以把身邊的一個二等丫環鸚哥派給了林黛玉,由她代替雪雁貼身照顧。但是對奶媽卻王嬤嬤沒動。就是這個奶媽,在三次關鍵時候及時出面,有力地維護了林黛玉的尊嚴,呵護林黛玉不受到傷害。

她是紅樓夢裡最稱職的奶媽,三次呵護林黛玉,一次比一次溫暖

1.第一次,在賈府不為林黛玉安排起居之所時,直接問賈母

賈敏死後,賈母迫不及待地派人將林黛玉接進賈府。林黛玉何時出發,何時上岸,何時到達賈府,都被賈府安排的十分穩妥。所以林黛玉還未進賈府,賈母等人已經計算她應該到了。但是進了賈府之後,竟然沒有人安排林黛玉的起居之所。王熙鳳作為管家之人,一出場更是忙前忙後,但是她只安排林黛玉所帶來的下人,卻並不管林黛玉。王夫人在林黛玉拜見賈政時,明確說不讓林黛玉和賈寶玉住在一起,但也不出面安排林黛玉的住處。兩個管家之人都不安排,別人自然無法開口。

在這種情況下,晚飯過後,奶媽王嬤嬤直接向賈母請問林黛玉的房舍。這個舉動很特別,因為她是一個下人,而賈母是一個老祖宗。她正常請問,應該是詢問王熙鳳才合理,但是為了維護林黛玉的尊嚴,她一開口直接面對賈母。在這種情況下,賈母自然知道王夫人和王熙鳳的不周到之處,所以乾脆讓賈寶玉搬出碧紗櫥,讓給林黛玉居住,後來賈寶玉執意要求之下,才未搬出,只是挪到了外面床上,同林黛玉住在一起。

她是紅樓夢裡最稱職的奶媽,三次呵護林黛玉,一次比一次溫暖

2.第二次,在賈寶玉到林黛玉房間近距離接觸時,她出面阻攔

賈元春省親過後,賈府裡的人才開始正式過年。《紅樓夢》第十九回,林黛玉午睡期間,賈寶玉到了她的房間,先是歪在林黛玉的床上,後來又要同林黛玉同睡一個枕頭。兩人閒談之際,賈寶玉編了一個香芋的故事,林黛玉知道在打趣自己,就起身按住了賈寶玉不住地擰他,直到薛寶釵過來二人才停止了打鬧。

兩人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關係親密,彼此之間無拘無束。但是按照所謂的“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說法,這是違背禮儀的。所以,在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賈寶玉第二次午休期間到林黛玉房間時,奶媽就出現了。原文如下:

林黛玉自覺忘情,不覺紅了臉,拿袖子遮了臉,翻身向裡裝睡著了。寶玉才走上來要搬他的身子,只見黛玉的奶孃並兩個婆子卻跟了進來說:“妹妹睡覺呢,等醒了再請來。”

等林黛玉說明自己醒了之後,奶媽便叫紫鵑:“姑娘醒了,進來伺侯。”一面說一面去了。奶媽的這個舉動,雖然簡單卻是對林黛玉滿滿的關心。

賈府沒落後的中秋節,林黛玉和史湘雲聯詩到半夜,被妙玉請去喝茶,天將明之際,兩人才休息,史湘雲問林黛玉為何不睡時,林黛玉說自己一年總共才有十來天睡一夜好覺。也就是說林黛玉的睡眠質量很差,所以林黛玉的午睡比較重要。奶媽明知道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關係不一般,但是如果林黛玉正在午睡,奶媽是不願意賈寶玉來打擾她的。

她是紅樓夢裡最稱職的奶媽,三次呵護林黛玉,一次比一次溫暖

3.第三次,薛家母女拿林黛玉婚事開玩笑後,她批評薛家是天下老鴰一般黑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薛寶釵和林黛玉的關係融洽後,薛家母女開始對林黛玉噓寒問暖。成全了邢岫煙和薛蝌的婚事後,薛姨媽和薛寶釵先後到了林黛玉的瀟湘館,兩人一唱一和,拿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開玩笑。

薛寶釵說要把林黛玉許配給哥哥薛蟠,薛姨媽則說由自己出面,向賈母提親,讓林黛玉嫁給寶玉。當然這是假話,紫鵑聽了之後,忙跑來,道:

“姨太太既有這主意,為什麼不和太太說去?”

薛姨媽老奸巨滑,不正面回應,而是反問紫鵑是不是想嫁人,把她給羞走了。恰巧在此時,史湘雲拿來一個邢岫煙當衣服的當票,薛姨媽見大家都不識,便笑著解釋了一番,史湘雲和林黛玉黛玉二人聽了方笑道:

“原來為此。人也太會想錢了,姨媽家的當鋪也有這個不成?”

這話被婆子們聽了,便笑道:

“這又呆了。‘天下老鴰一般黑’,豈有兩樣的?”

書中對此並沒有明確指出奶媽兩個字,但是在林黛玉的閨閣之中,一般的婆子是沒有資格進入的,尤其薛姨媽和薛寶釵同林黛玉說的又是婚姻大事,所以判斷婆子們的“帶頭人”應該是林黛玉的奶媽王嬤嬤。其實道理很簡單,賈母雖然給林黛玉配了四個教引嬤嬤,但都是負責引導林黛玉遵守禮儀的,這種得罪薛家母女的話,他們自然不會說。所以,面對剛才薛家母女對林黛玉的戲弄,只能是王嬤嬤開口。

賈府的裡奶媽很多,賈寶玉的奶奶李嬤嬤仗勢欺人,寶玉都煩她;賈璉的趙嬤嬤,年紀大了,一心只為自己兩個兒子的事情操心;迎春的奶媽為了賭博,竟然把迎春的累絲金鳳拿去賭錢。她們和林黛玉的奶媽王嬤嬤相比,都差得太多。林黛玉寄居在賈府,無論是對賈府的管家人,還是對林黛玉心儀的賈寶玉,或者是對囂張的薛家人,王嬤嬤堅決站在她這一邊,努力呵護林黛玉的尊嚴和利益,為她在異地他鄉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溫暖,一種暖心的溫情。從這一點來看,林如海派她伴著林黛玉進賈府,是識人之舉,更是明智之舉。

一家之言,僅供閒看!【文/小涵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