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時代混亂的帝都,圖三是造反的士兵,圖五是被炸燬的汽車


北洋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前期以袁項城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於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後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繼承前朝疆域的政權,也是中國繼清朝滅亡後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二十一條”簽訂後,袁項城逆歷史潮流不顧全國人民反對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最終引發護國運動討伐反對而終止。

北洋政府首腦死後,北洋軍閥分崩離析,皖系、直系兩大派系先後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壯大的奉系控制,直到北伐戰爭後才完成了短暫的形式統一,但不久後又爆發了規模遠超北洋歷屆政府內鬥的中原大戰和十年國共內戰。


北洋軍閥政府在面臨失敗的最後關頭,仍不願意自動退出歷史舞臺。,遂於1928年6月下令退出京津一帶,向東北收縮。他本人在回瀋陽途中,行至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8日,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北洋軍閥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最後結束。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北洋時代混亂的帝都,圖三是造反的士兵,圖五是被炸燬的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