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男子7年間從河渠救出11人

皮膚黝黑是景泰縣退伍軍人商思秋的外貌特徵,至今,50歲的商思秋已把11人從景泰縣北幹水渠中成功救起,被鄉親們送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綽號——“救人專業戶”。

救人成了他的“專業”

救人義舉還得從2012一天夜裡說起。當時商思秋正在家中歇息,忽聽到家門口附近的景泰縣北幹水渠中有人大聲呼救。

“不好,有人落水了!”商思秋回憶,他當時沒來得及多想跑出家門,二話不說便縱身跳進了水裡,先奮力拉出了離渠岸較近的孩子。

此時,另外兩個孩子已經被水面淹沒,像這樣的情況最容易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可是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人救上岸!”

他冒著巨大的危險,憑藉自己較好的水性,最終找到了落水兒童並將他推拉上岸。

孩子被救上岸後,商思秋急忙進行了搶救,幫著把孩子吸進肚裡的水吐出來,一直等到孩子慢慢恢復意識,商思秋才長舒一口氣。事後,三個孩子的家人痛哭流涕,再三表達感激之情。

2012年他救起了三個人,僅此後6年裡,他就救起8人。漸漸的,他樂於助人的名氣傳開,開始有人稱他為“救人專業戶”。至今,他已成功救起11人。

最大的願望是無用武之地

“我最大的願望是我無用武之地。”據商思秋介紹,他救起來的人多是到水渠邊玩耍的人,他經常勸一些人不要到水渠邊玩耍,但往往被當作“耳邊風”,個別人遇險被救後才知道是“良言苦口利於行”。

談到七年間把11人成功救起,商思秋說起自己的“救援秘籍”:首先是救人分情況,對於還算清醒的落水者,可以在救援的時候進行引導,使其能夠積極配合;對於已經失去意識、急於求生的落水者,切忌“迎面救人”,此時若是當面施救,只會加劇落水者的求生慾望,給施救人員帶來困擾和危險。

“人命關天的事兒,每一次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命懸一線,只要人能回來就行。”商思秋為了救人多次經歷危險,當被問及以後還會不會繼續救人的時候,商思秋笑著說:“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聽到救命聲,我都不可能不去。”

(記者喬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