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乾元元年(758年)始設信州,其時市境主屬饒、信二州,其次分屬歙、撫二州,均屬江南西道。廣豐始建於唐,原稱永豐,唐武德四年(621年),設永豐鎮,以鎮北有永豐山而得名,屬饒州上饒縣,此為廣豐建制之始。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在檔案中我們發現,乾元元年在置信州的同時,於上饒縣東南部置永豐縣,並益以(意:劃分)衢州須江縣(今江山市)之西南地,治(設)永豐鎮,是為建縣之始,隸信州。同時,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三個縣置信州,是域屬饒州、信州、歙州,隸江南東道、西道。

而以唐宋郡縣管理區域來說,則往往本著“小州府大縣域”的設計進行的。州府,侷限於所處城市的範圍內,地域管轄範圍延伸不大。由此,今日信州區的沙溪、靈溪(高鐵經濟開發區)、秦峰、朝陽等鎮劃歸玉山、永豐等縣管轄,是極有可能的。而由位置更近的永豐縣管轄靈溪,實屬正常。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關於郡縣行政管轄範圍的說法,北宋詩人楊萬里一詩則可為證:《四月四日午,初出浙東界入信州永豐界》中,明確指出,詩人從衢州須江縣(今江山市)進入的地界便為信州永豐縣管轄範圍,而不是現在的玉山境內。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饒北河又名靈溪,信江上游支流。因位於上饒縣北部,故名。發源於橫峰縣爬欄崗北麓,東流入上饒縣,經大濟、九牛、臨江湖,至坊頭轉南,過煌固至靈溪鎮北岸入信江。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靈溪的由來,既然和饒北河有分不開的緣由,那麼王貞白的號—“靈溪”是否和這條河有關聯呢?

答案是:極有可能的。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王貞白一生痴迷山水,其存留的詩要麼以景入境,要麼直抒美景。這樣的詩人,往往流連於山水,縱情於風景。

當然,這和詩人早期科舉受挫,抱負未成的經歷有一定的關聯。清人王謨《豐溪書院崇祀 王有道先生議》:唐校書郎王貞白有道先生,先生生唐末運,知時事不可為,獨潔其身,高蹈丘園。進不與清流白馬之禍,退亦不屑依草附木為諸侯上客,其也出處去就之際,有獨得其正者。高風大節,誰能過之?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所以詩人筆下的詩,和他的經歷、居住的環境、行蹤、性格等因素有密切的聯繫。

饒北河河水清澈,灌溉著橫峰、上饒縣、玉山、信州區兩岸的肥沃土壤,印證了上饒“上乘富饒”之地的美譽,自古便是魚米之鄉。人傑與地靈,往往反映的是代表古代社會的經濟、思想、人才等標誌。史料有云:隋大業三年(607),其時,永豐(今廣豐縣)養羊,令人刮目。

作為這塊土地出生的詩人,筆下對養育其故土的眷念和感恩之情,躍然紙上毫不奇之。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在《蘆葦》一詩中,“高士想江湖,湖閒庭植蘆。清風時有至,綠竹興何殊。”,是不是饒北河兩岸的蘆葦?

在《江上吟曉》一詩中,“曉露滿紅蓼,輕波颺白鷗。漁翁似有約,相伴釣中流”,是不是饒北河的“漁舟之唱”?

在《田舍曲》一詩中,“牛羊晚自歸,兒童戲野田。”是不是我們現在歌詞中“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的意境寫照?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如果更大膽猜測,王貞白在永豐潛心教學,雙休日有沒有、節假日有沒有?

或是詩人想取饒北河的靈氣,大河的詩意,在靈溪自建一套別墅養生論道,對酒當歌,吟詩自得?

有人問,為什麼不能是豐溪河(廣豐縣城)?筆者想說的是,詩人的高雅,並不是都發生在相對熱鬧的城市,與永豐縣城比,靈溪算是城鄉結合部,也許更符合詩人的氣質和喜好吧。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史料記載:唐貞觀四年(630),各州縣普遍設孔廟,廟內設學宮,為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有學舍,因廟為學。唐宋元明清各代,信州均設有州、府、縣學。而王貞白退隱之後,並沒有去過那種閒逸自在的生活,而是將自己的餘生貢獻給了家鄉百姓,在鄉邑永豐縣城外西山之南創建"山齋書舍"潛心教學,為家鄉子弟傳道解惑。以著書自娛,勤奮不輟,不復仕進,常與羅隱、方幹、貫休等名士同遊唱和,號稱"江西四大詩人"。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由此可以想象,王貞白的行蹤與作為上饒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信州府大有關聯,那麼走訪、交流、教學應該是常態。

既然是“走動”、“同遊”,那麼饒北河作為王貞白和他的“小夥伴”必經之道,高雅之士的聚集,怎麼能少得了詩?

王貞白的死黨方幹有一首《贈信州高員外》詩,“溪勢盤迴繞郡流,饒陽春色滿溪樓”是不是這四位詩人走訪信州府、拜訪高員外,談詩論道,順便約一回飯局?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貫休更是如此,在《寄信州張使君》一詩中,“唯羨靈溪賢太守,一麾清坐似深山”這位隱居在靈溪的太守,又是誰?是王貞白,還是另有所指?在《題靈溪暢公墅》一詩中,寫到“舊隱還如此,令人來又來”,則感覺貫休提的人物,已經和王貞白非常吻合了。

是聚會場所也好,是私人房產也罷,我們只是猜測。但靈溪,是與這四位實實在在的有內在的聯繫。這一點,有詩為證。

王貞白與靈溪的情緣

穿越時空,終是夢想一場。而真實的王貞白則以“一寸光陰一寸金”提示我們: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莫辜負美好時代,盡情追逐每個人的夢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