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坡上的浙江經濟——穩中有進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12月25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浙江之聲記者葉澍蔚 新藍網編輯王欣怡)

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2019也即將走到年尾,如果將今年視作浙江經濟的一次大考,浙江用一系列紮實的舉措,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傍晚6點,燈火通明的紹興三花智控集團的辦公大樓裡,到處是忙碌的身影。集團總裁辦主任助理楊長春說,作為國際熱管理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的隱形冠軍,他們自主研發的四通換向閥、電子膨脹閥等主導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50%,屬於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走在山坡上的浙江經濟——穩中有進

“我們現在近4000項專利,現在很多企業跟我們是戰略合作的關係。我們離不開它們,它們也離不開我們。所以有些關稅方面的問題,有些是客戶承擔的。”在起伏不定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因為產品過硬,不少美國的合作伙伴主動承擔下了增加的部分,今年公司仍將保持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當所有人都擔心新形勢下,外貿會拖累浙江經濟的增速時,浙江用一連串說服力十足的數據回應質疑:

截至11月底,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77萬億元,增長6.2%,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均好於全國。同期,浙江對全國進出口、出口增長貢獻率分別為24.2%和20.8%,均居全國各省份首位。

走在山坡上的浙江經濟——穩中有進

用技術創新增加抗風險能力,正是浙江企業的破局之道。今年是我省“科技新政”全面落地的第一年,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何杏仁說,我省在科技研發層面的提前佈局為此提供了強大支撐力:“一個是研發經費的投入,應該說到年底的話,人代會報告當中提出的增長2.6%的比例是能夠完成的。”

有了技術層面的創新投入作為驅動力, 1到11月,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為14540億元,增長6.2%,增速高出全國0.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更是達到13.8%。省經信廳廳長徐旭說,浙江從2017年在全國率先全面啟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近三年的堅持不懈,為當下的穩步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今年前11個月,全省17個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1%,其中10個重點傳統制造業增長6.9%,增速高於規上工業。整體穩中有升、質量向好、動能更新。

今年年初,浙江曾定下“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一年下來,這個總基調已經成為現實運行態勢。透過數據看本質,在浙江經濟的這趟“爬坡之旅”中,我省營商環境的日趨優化,減負降本政策的不斷加碼,都為經濟的穩中有進貢獻著持久的力量。

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說:“從一季度、半年度再到三季度,從數字上看,我們整個經濟的走勢在下行,但是從橫向上看,浙江經濟的增速仍然好於預期,好於全國,好於東部,浙江省仍然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三好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