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顏體,臨摹應該選《多寶塔》,還是《勤禮碑》?

豌豆笑


個人覺得多寶塔比較好,字帖清晰,結構端正,筆畫生動,勤禮碑,雖然魯公個人的風格,但碑字磨損厲害,初學,本來困惑多,如果學勤禮碑,好比讓一個初學上路的司機在迷霧的彎路駕駛,忐忑不安。一個普遍的現象,寫好多寶塔的,轉學勤禮,一般入手很快,而寫勤禮的,轉寫幾個多寶塔,非常不適應。可能說的主觀了,個人體會。謝謝!





無跡書法


如果我告訴你歷代書家幾乎沒有拿《勤禮碑》作為入門範本的話,你會不會很驚訝?事實確實如此。很多初學書法的人都會在選帖這個問題上頭疼,我當初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也是如此。最近我一直在寫書法史上諸多書家的故事,收穫很多。接下來我們就說說這個選帖的問題。

剛開始我練書法的時候,還是八十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喜歡柳體,就想選一本柳公權最厲害字帖,希望自己一下子就能學會降龍十八掌這類頂級的武功。後來忘記是看到哪本書上的一個書法家說,初學書法不要選擇一個書家最成熟時期的作品,因為成熟時期的作品,他的特徵太鮮明瞭,你學了之後有些東西很難擺脫。一開始不是很理解,最近研究了很多書家的書法師承之後明白了這個道理。

《多寶塔》

古人學習書法不是為了一輩子就成為某個名家的影子,都是希望未來能夠有自己的風格。從這些名家學習書法的師承來看,無論怎麼入門,最終的師法對象一定是上溯魏晉,要讓自己的書法有古意,而不會落入俗態。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再看《多寶塔》和《勤禮碑》,《多寶塔》是魯公四十多歲時所書,是顏書早期的作品,因此還保留著唐初的書風。雖然是早期作品,但不是不好,這個要明白。《多寶塔》整篇書寫嚴謹,結構嚴密,點畫圓潤,疏朗秀媚,用筆靜中有動,端莊而不呆板。後世很多書家都是以此帖作為書法入門的範本,例如明晚期的大書法家董其昌就是以《多寶塔》作為書法入門範本的。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書法最為成熟時期的佳作之一,其結構具有端莊豁達、舒展開朗、動靜結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點,已完全脫去了初唐楷法的體態。也就是說他完全脫離了古法一脈,而自成一大家。因此後世說“顏書為書家一大變”,甚至有人頗為偏激的說顏書壞了古法,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是不建議從《顏勤禮碑》入門,不利於以後的發展,除非你此生目標就是要成為顏真卿第二,不過這也挺好的。


翰墨今香


當以顏勤禮入手,理由如下:

1.多寶塔最早的拓本在北宋就有(較有名的三本分別是故宮藏本,其高端有二玄社複製品,普及本有文物出版社印本,但質量差;一本在日本,二玄社也有出版;另一善本在華師圖書館,比日本版略優)故宮還有南宋諸本,國內其他博物館更是藏品眾多。這是說歷代臨習多寶塔有拓本存世的條件。

而顏勤禮在民國十一年(1922年)才出土,沒有唐,宋,元,明,清拓本存世。顏勤禮有陝西博物館的坑沿本和梁啟超的飲冰室藏本(初拓本)。因拓的早,碑又是埋沒土中幾百年,民國剛出土就初拓,沒有歷代剜刻,很好的保存了顏體原有風貌,大家能看到碑刻本來面目,更利於現代人臨習。顏勤禮之所以歷代沒有臨習,是因為沒有拓本存世的條件,如果說董其昌能臨習顏勤禮那就活見鬼了,他只能見到多寶塔等拓本。說歷代以多寶塔入手是因為多寶塔好是謬論,歷代寫大麻姑,顏家廟碑的眾多,他們都是選擇顏體成熟的作品臨習的。

再說,看看多寶塔明清拓片及現在的實物,碑刻左側半圓形漫漶磨損,損失20餘字。而顏勤禮雖然一斷為二,斷裂處也損失一些字,但字口因拓的較少損失不大,呈現的是顏體走向成熟的風貌,對於臨習更好啊。有人說,多寶塔字口也很清楚,但是如放入歷史的長河看,如果多寶塔真的像九成宮醴泉銘那樣被歷代學子追捧,那它應該磨損,漫漶程度也應同九成宮,可多寶塔並沒有像九成宮那樣,這又說明什麼?

2.從顏體碑刻說,現出土的早期顏真卿碑刻有其33歲寫的王琳墓誌,41歲寫的郭虛己墓誌,44歲寫的多寶塔。這些碑刻都屬於顏體尚未成熟的早期作品。如從其入手,將來還要順著顏勤禮,大麻姑,顏氏家廟碑再走下來,費時費力。(王琳墓誌,郭虛己墓誌,多寶塔與後期大麻姑,顏氏家廟碑差異有多大大家看看字帖就知道,寫早期多了,今後再學晚期的並不容易呀)故很多大家建議從顏勤禮這一重要過度碑刻入手是有道理的。顏勤禮是顏體形成並趨於成熟的重要標誌。參考歐體,大家首推九成宮醴泉銘就是因為九成宮是歐體成熟之作。看看九成宮的剜刻,磨損程度及現存幾千個藏本就知道歷史上大家是多麼認可九成宮的。所以學書法找成熟的作品臨習是歷來的經驗之談。

3.我本人就有多寶塔多個版本,顏勤禮多個版本,我主要臨習顏勤禮,多寶塔看的多,寫的極少。歷來寫到大麻姑,顏氏家廟碑的很少回去再寫早期的多寶塔,而寫早期的多寶塔之後又再寫晚期的則更多。

綜上,學顏體當以顏勤禮入手為好。


tjsjsh


外行會推薦初學者臨《勤禮碑》,內行推薦《多寶塔》。

《多寶塔》是顏真卿40多歲的作品,《勤禮碑》是顏真卿70多歲的作品,時間跨度30多年,從藝術角度來說,《勤禮碑》肯定比《多寶塔》的藝術成就要高。但從初學者來說,從《多寶塔》入手更科學一點。

《多寶塔》和《勤禮碑》比較

1、用筆:

《多寶塔》露鋒起筆、藏鋒收筆、轉折頓筆。

《勤禮碑》藏頭護尾、方圓並用。

從用筆角度,《多寶塔》用筆相對單一,適合初學。

2、結構:

《多寶塔》嚴謹、規整、平穩。

《勤禮碑》動靜結合、巧拙相生。

從結構角度,《多寶塔》結構更嚴謹,適合初學紮根。

3、品貌:

《多寶塔》是官方行為,由顏真卿丹書,刻石家史華刻石,更好的還原了顏真卿筆法原貌。

《勤禮碑》是私人行為,顏勤禮是顏真卿的曾祖父,《勤禮碑》就是顏真卿為曾祖父寫的碑,刻石很大程度上是民間刻石師傅所刻,不能完全刻出顏真卿的筆法的原貌。

就更加貼近顏真卿筆法原貌上說,《多寶塔》更適合初學。

《多寶塔碑》局部

《顏勤禮碑》局部


水滴國學


謝邀,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很久沒有回答問題,不是因為忙,而是很少能夠看到激發回答慾望的問題。

這個問題比較普遍,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既然是初學顏體,選擇魯公的理由各各不同,但學習的路徑還是有清晰的答案的。

《多寶塔》比《顏勤禮》更宜於先學

這是毫無疑問的,並不在於《多寶塔》是魯公較早作品,技法不夠成熟而容易掌握。魯公這樣的大家都是年紀不大就已經達到很高的技藝水平,三四十歲往往是他們的創作黃金期,徐浩、歐陽詢、褚遂良、顏魯公、楊凝式、蘇軾、董其昌、王鐸等等俱都如此,更有王獻之、米芾、王寵、趙孟頫這樣的天才與勤勉齊飛的超級書家,三十歲以前就基本站到了自己書法藝術的巔峰,或者是極其接近。

《多寶塔》是經書體小楷,大凡古人為寺廟寫經刻碑,往往會帶著宗教的虔誠,文字的書法上也會偏向端嚴縝密、點畫規範、結字整肅的風格,《多寶塔》也未出此例。魯公書此作的風格,非常接近徐浩開創的時風(那時的書壇,徐浩是天王,魯公還在十八線),文字端方、點畫循規蹈矩得稍有板滯。可以說完全是對自己所學書法的一次規尺般的丈量和彙報。

書法界曾經有人質疑多寶塔是否為魯公作品,原因就是點畫更像徐浩,而與勤禮碑、郭家廟、顏家廟、大唐中興頌等充滿雄強開張、大氣磅礴的典型顏氏作品相去甚遠。但事實上,任何書家的經書作品都不會過多玩弄個性,而與《多寶塔》同時的魯公作品《郭虛己墓誌》的出土更能證明《多寶塔》的確魯公所為,別無分號。

作為初學者,首先要用兩三年時間解決點畫形質問題,《多寶塔》的點畫運行相對比較簡單和規則感,結字也更勻整少創新,當然更適合作為顏體築基用。

不過,大成更推薦《郭虛己墓誌》,原因有3:

1、新出土,保存完美,無需顧慮流傳中的翻刻和修字口導致失真問題;

2、魯公的學徐浩、學虞世南、學褚遂良的痕跡尚在,非經書體,具靈秀之氣,點畫結字不板滯;

3、字號略大,避免了學小楷而向中大楷轉換時的筆法不接軌的問題,更能與後學勤禮碑接續。

對初學顏有兩個建議可以選擇:

1、用《郭虛己》入門,三年之後上《勤禮碑》,完成十年築基;
2、修《郭虛己》一年作為初學過渡,再修三年《勤禮碑》,後六年用《麻姑仙壇記》築基。我是大成,我愛國學!敬請點贊關注,深夜碼字,頓感溫馨!謝謝!

大成國學堂


我也寫寫




管戈


《多寶塔》

古人學習書法不是為了一輩子就成為某個名家的影子,都是希望未來能夠有自己的風格。從這些名家學習書法的師承來看,無論怎麼入門,最終的師法對象一定是上溯魏晉,要讓自己的書法有古意,而不會落入俗態。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再看《多寶塔》和《勤禮碑》,《多寶塔》是魯公四十多歲時所書,是顏書早期的作品,因此還保留著唐初的書風。雖然是早期作品,但不是不好,這個要明白。《多寶塔》整篇書寫嚴謹,結構嚴密,點畫圓潤,疏朗秀媚,用筆靜中有動,端莊而不呆板。後世很多書家都是以此帖作為書法入門的範本,例如明晚期的大書法家董其昌就是以《多寶塔》作為書法入門範本的。

我也在學多寶塔

歡關注交流




萬堤方


個人認為還是學勤禮碑,學多寶塔和學別的楷書區別不大,多寶塔很多字還是內緊外鬆,沒有脫離前法,筆畫清晰是真的,但寫起來容易陷入描畫的弊端,對於轉行書很有不便。

另外,學藝術主要是學審美,技術都在其次,我們學楷書不外乎是練眼力學結體,基本筆畫知道是怎麼寫的,剩下就是結體,勤禮碑明顯比多寶塔好得多。就審美層次而言,勤禮碑也比多寶塔高很多,潛移默化很重要。


虎皮辣焦


如果立志學顏,建議還是先從篆書或者隸書開始練起,因為篆隸的書寫基本都是中鋒行筆、藏鋒起收。而顏真卿到晚年成熟期的字就是引入篆隸筆意為一大特點的。如果並不想把篆隸寫得多好,先練幾個月到半年左右再轉入顏體字帖開始練習。顏體字帖的順序也應該從多寶塔、大唐中興頌、李玄靖碑到麻姑仙壇記、勤禮碑、顏氏家廟碑這樣一路下來,還有墨跡帖如高自身帖等。


冷靜面對85987691


學習書法主要學的是書寫技法,不怕寫不好,就怕寫不對。

初學顏體,從掌握基本功方面來說,從《郭虛己墓誌》或《多寶塔》入手比較好。不但字體工整清秀,關鍵是口字邊緣清晰,能看清楚筆勢來龍去脈,避免誤讀曲解,不容易練錯。

該帖最大的優點是,沒有副作用和後遺症,尤其是兼容性特別好,練過這兩個帖之後,再練行書的時候,筆性過渡特別順暢。另外,筆畫粗細變化大,上提下按的動作利於日後創作。


相比之下,《勤禮碑》字跡渾厚,沒有很好的基本功,有些筆法讀不懂,不知道怎麼調鋒轉勢,結體也很難把握,訓練難度較大。所以,初學者不宜練此帖,練出來的字發傻,易寫成墨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