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中,正式面試時是不是很多人都會緊張?

KK夜枚廝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複試環節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緊張,只是有的考生會表現得明顯一些,而有的考生會表現得不那麼明顯。有的考生在面試結束起身離開的時候,會出現站不穩的情況,這是考生過度緊張的一種表現。

實際上,在考研複試的面試環節,導師往往並不會採取壓迫式的提問方式,提問方式與畢業答辯是完全不同的,主要以瞭解考生的知識面、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價值觀等內容為主,所以考生往往並不存在回答不上來問題的情況。

考研面試更多的是一種交流,是考生展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個舞臺,只要有充分的準備,往往並不需要過度緊張。按照歷史經驗來看,大部分考生在面試進行一段時間之後,緊張的情緒會逐漸得到好轉,從而能夠更好地與導師進行交流。

對於考生來說,要想緩解自身的緊張情緒,可以考慮做好三件事,其一是對於自己的準備情況有充分的自信;其二是面對導師時要敢於表達自己,在表達的過程中會逐漸平復自己緊張的情緒;其三是可以與某個感興趣的導師進行較為充分的交流,從而贏得導師的認可,這樣也會平復自己的緊張情緒。

最後,面試環節表現得是否緊張,與考生最終的面試結果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即使一部分考生在面試過程中非常緊張,但是面試成績往往也並不像自己想象得那麼糟糕,所以對於一部分易於緊張的同學來說,也不要過度擔心這個問題。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你好,青年教師前來答題。考研複試時會不會緊張?我的答案是,會。大多數人都會緊張。但是緊張會不會十分影響複試?只要正常水平發揮,有一些緊張,導師們也會理解。


第一,考研複試考察學生的科研能力,也重視學生的應變能力、自我表達能力。

這是考研複試存在的第一個理由。只要你的緊張情緒,不影響你的自我表達,即使在陳述自己的科研計劃時有一點點語言不太通暢,也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有一些小口誤也能緩解面試時緊張的氣氛。


第二,導師對參加面試的學生其實十分寬容。

大家都是帶著選自己學生的心情來參與面試;而且能夠進入到複試的學生,最起碼時在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的。

導師對優秀的學生,是帶著惜才的心情來面試的。所以,一方面希望參加複試的學生們儘量將自己的材料準備全面,另一方面希望學生們放鬆心情,展現出真實的自己就好。


第三,處理好自己的緊張情緒,也是一種基礎素質。

希望即將參加複試的學生們,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自我調節。緊張情緒人人都會有,但是如何處理緊張情緒,將緊張變成動力;或者將緊張消弭於無形,也代表著個人能力。

試想,在大家都緊張的情況下,你處理緊張情緒的能力更強,自我表達更順暢,也是複試中的加分點。

總而言之,考研複試,參加的學生幾乎人人都緊張;但是緊張的情緒是可控的,導師也不是帶著必須要難倒大家的心情來面試。

所以,希望考生放鬆心情,準備完全。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喝奶茶不長胖


首先恭喜你進入複試,考研長征路上已見曙光,無論你初試成績如何,正式面試時都難免會緊張,畢竟這是你親自認真做的一件事,但不要因為這種緊張而影響你的正常發揮,複試的目的主要就是看看你的表達能力和思維清晰能力,面試的老師通常也不會問太刁專的問題,通常他們表面正襟危坐,其實他們都是比較可愛的人,其中可能會有人成為你的導師,看到他們沒必要過於緊張,其實他們見到你還會緊張呢(我導師事後親口說的),畢竟那麼多複試老師、複試同學,老師也緊張問題問的不合適,過於重複或過於沒檔次等等,他們也不容易,坐那麼久,也很痛苦的,複試的時候他們也希望能輕鬆一下,所以你應該把他們當做朋友一般(跟朋友聊天你不會緊張吧),所以複試的時候,你就當是自己去見老朋友一般,不過記住要保持謙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即使問題回答不上來,或不能完全回答上來,也不必慌張,回答不上來並不代表你水平不行,你可以表現出一種好學的態度出來,如清老師指教一下,並表示自己在這方面確實存在不足,回頭還要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等等,老師總是喜歡好學的學生,所以帶著一顆平常、積極的心態去見你的“老朋友”吧!祝你複試一切順利,事在人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