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偏文,選歷政地好還是歷生地好,為什麼?

可樂milk


首先,新高考方案學科組合模式是在明確的限定了不分文理科的基礎上,按照相關學科組合方案實施學科選擇,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讓考生實現精準定位,根據自我學習綜合能力和學科興趣實際選擇,從而確立國家高校人才選拔機制和專業培養模式的變革。

但與此同時,學生對於學科的選擇雖然要尊重個人學科興趣,但實際選科組合過程中,主要要以個人學習綜合能力為重。這關係到學生今後學科專業發展素能和職業規劃發展。

按照湖南等8省份最新實施的新高考學科選科組合實施的3+1+2方案模式,共計有12種學科組合方案模式。這無疑將更加擴展了學生學科的精準定位性和學習綜合能力的評估,對於學生精準定位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按照問題中描述的偏文選科組合方案:歷史+政治+地理,歷史+生物+地理,這兩種選科組合方案均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並非都是十分理想的學科組合方案模式,但歷史+生物+地理更加具有一定的專業選擇餘地。

歷史+政治+地理 分析

1.組合模式強烈不推薦,這一種組合模式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在後續的高考專業選擇比例中,因為完全沒有“理科”學科的支撐,可以選擇報考的專業比例比較小,而且可以選擇的專業類別範圍比較窄,不利於學生今後的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

2.在此種組合方案中,因為有政治和地理學科的存在,雖然可以選擇報考經濟學、財政學、地質勘探、氣象學、法學類等五個相對比較熱門的實用性比較強的專業類別,但這五個專業數量作為並非全部是熱門專業,競爭還是比較激烈,如果考生在這四個專業類別的報考以及投檔錄取過程中失利,只能報考一些冷門專業。



歷史+生物+地理 分析

1.相對來說,這個學科組合方案相對於歷史+政治+地理更加具有一定的專業擴展性,因為生物學科的拓展,增加了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的專業類別的存在

2.同樣地理也發揮了一定專業類別優勢,和生物學科相互配合,增加了部分專業比例選擇的比例性和選擇率。使得專業選擇比例由原來的52.9%提升到77.8%,進一步完善的專業類別選擇的寬廣度。

3.歷史+生物+地理選科組合,考生可以選擇的專業主要的熱門專業為:財政學、經濟學、氣象學、生物醫學類、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環境工程、地質勘探、地圖測繪、水利水電等專業。

4.儘管如此,該學科組合方案還是最好不建議選擇,因為這個組合方案比較趨於平和狀態,在高考之際容易碰上“學霸”級別的考生,也就是說選擇這個學科組合方案的學生人數比較多,考生容易碰上綜合實力強的考生而造成“翻車”。

5.選擇該組合方案考生最後被高校錄取,這些專業領域內的普通院校專業要麼非常熱門,錄取分數線比較高,專業發展具有科技前沿性,專業理論比較高,要麼非常冷門,而且被冷門專業錄取的幾率比較多。

各學科專業選擇分析

1.生物學科組合可以選擇的專業類別主要有:


2.歷史學科組合可以選擇的專業類別主要有:

3.政治學科組合可以選擇的專業類別主要有:


4.地理學科組合可以選擇的專業類別主要有:

總之,建議問題中描述的學生選擇歷史+地理+生物學科組合,可以相對增加專業選擇的類別比例,有利於學生今後職業規劃和個人全面專業發展。


時光匆匆微微甜


對於成績中下游的學生而言,他們更加喜歡在政史地生四科中進行組合,對於3+1+2,模式的地區,史地生、政史地、史生政三個組合,是偏文的學生的主要組合,那麼,政史地和史地生組合,哪個更好呢?“贏在高三”老師所帶的班級,正好是這兩個組合的“混合班”,下面來給你詳細解答一下。

一、史地生組合,有什麼優勢和弊端?

這個組合把政治換成了生物,對於一些不喜歡背誦政治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首選的組合,這個組合好不好呢?

1、學習難度不大:

地理屬於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理解的地方,主要指自然地理方面,比政治和歷史更多;生物屬於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背誦的內容,不比政治歷史少。由於兩科都屬於比較“中性”的學科,反而在學習難度和考試難度上,不是太大。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實際上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都屬於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因為自然地理部分和生物中的遺傳部分,對於理性思維差的學生而言,是很難學好的,只是說相比,化學和物理而言,思維要求要低一些。

政治學科雖然得分不難,但是得高分較難,學習難度不比生物和地理低,而且政治內容背誦多,時政內容更新快,所以有些不喜歡背誦政治的學生,會選擇這個組合。

2、專業選擇面更寬:

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不選政治,有些文史類的專業,比如國際政治、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專業,不能報考,尤其是警校的多數專業,都要求政治學科。

但是,選擇生物,也可以拓展一些專業選擇面,比如中醫專業,要求學生選擇物理或者歷史都可以,但是在其他科目中,要選擇化學或者生物中的一科;這種要求的還包括護理學、針灸康復、農業資源、食品科學與工程、園林、林學、植物保護等專業。

3、賦分難度更大:

因為生物學科和地理學科都屬於“學霸”喜歡的學科,所以這兩科雖然學習難度不大,但是賦分難度卻很大,尤其是生物學科,如果成績不是特別突出,賦分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下圖是學生的成績,可以看出選擇生物的學生,成績明顯不如政治分數高,而從排名看,情況更加糟糕,如果賦分的話,選擇生物肯定要吃虧。

4、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不強:

歷史+生物+地理學科,三科之間基本沒有什麼聯繫,相互作用不大。但是,政治對歷史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的歷史學科,越來越重視唯物史觀,沒有哲學基礎,很多題目就會出錯,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問題。

二、政史地組合,有什麼優勢和弊端?

政史地組合,是最不被專家“看好”的組合,因為這個組合的專業選擇面比較窄,而在實際選科中,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非常多,比如在“3+3”模式下的山東省,2017級選科數據中,選擇最多的就是這個組合。

其實,這個組合涵蓋了以前文史類的所有專業,所以並不存在專業嚴重受限的問題。

這個組合,政史地學習是相互影響的,對學生記憶能力要求也比較高,而且在賦分時,因為有大量成績差的學生墊底,所以賦分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優勢。

因此,對於理科不太好的學生,如果不是對中醫、林學等專業有特殊要求,我建議直接選擇政史地組合,因為這個組合能讓你有更高的分數,上更好一定的大學。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新高考3+1+2模式,如果偏文,選擇歷政地好還是歷生地好。

如果思維偏文,而且也喜歡文科還是選擇歷政地好。學習起來較為簡單,而且符合自己的偏文導向。專業也會比較喜歡。缺點就是專業範圍較窄,和其他組合相比。

一、歷政地組合學習起來相對簡單,思維能完整統一

歷政地組合是原來的老文科,都是文科的思維,如果偏向文科,那麼所有的思維都會完整的統一,不會分散,相對於理科而言,比較好學,容易拿分。

這個組合大多數都是背誦的多,記憶成分較多,邏輯分析計算較少。適合文科思維的孩子,歷史和政治之間還有關聯,在學習政治的過程當中,需要用到歷史,所以有利於學科的融合。

而歷史政治和生物的組合,生物是偏理科思維的,如果選這樣的組合,需要不停的變換思維,增加了學習難度。

二、選擇歷政地,更適合將來的考研、考公務員

這兩個選擇只是區分於政治和生物的選擇,其他兩科是一樣的。選擇政治的高中學生對於將來的考研,考公務員都非常有好處。沒有選擇政治相當於這一科空檔了兩年。大學裡政治認真學習的也比較少,對於將來的考研沒有好處。

選擇政治的同學,高中政治會學的很精細,為了高考,也為了考研打下紮實的基礎。甚至為以後考公務員都做好了準備。

我們在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當中發現,有一些名校的理工類考不過二本院校的文科類,就是因為他們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公務員考試更加偏重文科。

三、歷史政治生物的組合看似加大了專業面,但由於自己是偏文的方向,沒有太大實際意義

歷史政治化學的組合專業報考範圍達到70%以上,歷史政治地理的組合大約50%多。

看似好像增大了專業的幾率,但是由於自己是偏向文科的方向,生物的方向是理工方面的,一方面是做科研,還有一方面是做基礎醫學、農林水產,如果偏向文科,對這方面不感興趣,增加了生物也沒有多大意義。

四、選擇歷政地的缺點

這個組合的缺點就是專業範圍窄,屬於純文科的範疇,將來一本線的錄取率相對於理工類較低。我們查看了幾年的錄取資料,文科的錄取分數線比理科高,錄取率相對較低。如果學生擅長文科成績很好,這個缺點也不足為懼。

這個組合不適合於理工尖子生和報考軍校的人選擇,理工兼職類和報考軍校的人最好選擇物理。

五、最後總結

3+1+2的模式下,如果偏文就可以選擇全文科的組合,如果想擴大專業範疇就可以加生物或者是化學,如果理工類的尖子生,一定要報考物理。衝刺名校,並且可以選擇熱門專業。同時專業覆蓋率還大。


雲夢談教育


首先按學生的興趣選。 學生必須要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的一些專業對於學科是有相應的要求的,如:以後當醫生,那就要報考醫學專業,但是選課就要有生物,部分學校專業要求有化學。 充分把握好自身學習特點與各科實際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成績是首要的,即使物理專業的覆蓋率非常高,但是如果物理考20,歷史考90,那毫無疑問,肯定選歷史的。原因很簡單,成績考不高,就考不上好的大學,那就更沒資格去談考專業了。 總之,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力來選科,畢竟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成績才是唯一的“進階”途徑。

還要看選科的專業的受限制性!

高中選考政史地三科,能報所有文科類的專業,比如管理類專業、教育類專業、社會學類專業、氣象學類專業、政治類專業、歷史及考古類相關專業等等。高中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基本上文科專業都能報考,但是在高考改革以後,大學專業是有要求的,有的要求必選某科,有的要求兩科都要選,有的要求在三科當中任選一科即可,所以只要符合大學專業要求就能報,可選擇的專業還是比較多的。

歷史+地理+生物,學習難度係數比較低,歷史+地理是屬於知識點較多的學科,需要大量的查閱資料和記憶,基礎知識需要打牢,兩者是屬於統一種學習方法,知識點全面,比較廣,從國外到國內到全球,用同一種學習方法就行,所以學生在學習上不會太吃力,而生物是屬於半文半理,一邊需要記憶,一邊還需要計算,對文科生來說是比較好學的學科了!

所以從學習難度看,這個組合沒有大量的計算題,需要理解,需要融會貫通,還是比較好學的,容易拿高分。


既然選擇了歷史+地理,專業方向就比較偏文科,但有生物做支撐,部分工科類專業也是可以的,一般財經類專業、師範類專業、管理類專業、語言類專業、政法類等相關專業報考都是沒問題的!

歷史相關專業可以選擇考古學、語言文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專業,但主推專業是語言文學,如果你的寫作能力很強,報考這個專業未來做策劃行業,是非常吃香!

地理學科選擇專業還是非常不錯的:資源管理類、城市規劃類、地理教育類、地質勘探類、旅遊類、氣象類專業、水利水電類(這個範圍比較小,一般要求物理)等,這裡主要推薦城市規劃類,如果高校這個專業不要求物理,那就放心報考,現在城鎮化發展、房地產比較盛行,城市規劃人才需要獎大、特別吃香!


朱老師中高考數學


新高考3+1+2選科,對高一學生和家長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既要考慮自己的學科特長,還要以將來就業為導向參考大學專業設置對選科的要求,同時兼顧所在高中的辦學條件,三者缺一不可。選科的過程確實比較難,但如果選好之後,對後面的學習反而是大有好處的。相比以往3+3的純文理分科模式,3+1+2的選科模式是一種進步,新模式有利於學生較早地選定科目和確定高考目標,物理和歷史兩個首選科目對高中和大學的知識進行了很好的銜接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有針對地進行適應性備考準備。

偏理的學生,“1”選的就是物理,偏文的學生,“1”選的就是歷史。問題中給出了兩個組合都是偏文的組合,其中,歷史+政治+地理這個組合是非常傳統的文科組合,而歷史+生物+地理則是新模式下的一個創新組合,我們先看下兩個組合各自的優劣勢,再具體分析。

我們先看下首選歷史的6個組合策略

1、首選科目為歷史的專業佔比

從已知各大學招生專業科目對高中選科的要求上,我們瞭解到對首選科目是物理或者歷史無特殊要求的,大概佔到了所有大學專業的49.5%~50.5%;之後首選科目為歷史的偏文專業,大概又增加了2.5~3%;所以,如果我們的 首選科目為歷史 的話,大學專業中有52.5%~53%的專業是我們可以挑選的。

2、再選科目上的專業細分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首選科目為歷史的偏文科專業中,歷史+生物+化學的可選專業比例是最高的,高達88.7%;歷史+地理+政治 的可選專業比例是最低的,低至52.9%;而 歷史+地理+生物 的可選專業比例為77.8%。

所以,如果僅從大學可選專業的角度上看,[ 歷史+地理+生物 ] 的組合要比 [ 歷史+地理+政治 ] 的組合更好,因為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可選專業比較多。

我們盤點一下這兩個組合分別可以報考的專業有哪些

1、歷史+地理+政治

這就是傳統的文科組合,和理科學生相比,文科學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可選專業確實比較受限。但我個人認為,從學科佔比上看,雖然這個傳統文科組合可以選擇的專業只佔了所有專業總數的 52.9%,比例看起來好像比較少,但從學科的 絕對數量 上看,其實還是有很多專業可以參考。[ 自然科學 ] 下面的理、工、農、醫這4個學科大類,可選的專業極少甚至沒有;而 [ 社會科學 ] 下面的8個學科大類卻有大量的專業供你挑選。文學、歷史學、哲學這三個大類下的學科大部分是可以選的,教育學裡藝術、音樂、美術以及學前教育等學科,同樣也是適合的。很多夢想當老師的人,漢語言文學這個非常經典的師範專業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將來想考研,還可以兼顧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所以並不影響我們的 選擇空間 和 就業方向。

2、歷史+地理+生物

和傳統文科組合相比,“這個組合少了一個政治,多了一門生物”,但可選專業的比例從52.9%提高到了77.8%,可選專業數量提升比例 高達25% 。

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專業就是在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均可”或者“僅歷史”的前提下,再選科目包含“地理”和“生物”的:

①如果是地理、生物二選一的專業,比如 [ 城鄉規劃 ] 專業 ,那麼歷史+地理+政治 和 歷史+地理+生物 這兩個組合都可以;②如果是地理、生物均須選考的專業,比如某個學校的 [ 風景園林 ] 專業,那麼歷史+地理+政治這個組合就不行,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就可以。

我們再看下,哪些專業是必須要求有生物,生物為必考科目,或者生物和其它非地理、政治二選一的科目:

①如果是生物和化學為二選一的科目,比如有的學校的 [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 這個專業,那麼只有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是可以的,把地理換成化學也可以;②如果是生物是必須選考的科目,比如有的學校的 [ 應用心理學 ] 這個專業,那麼只有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是可以的。

文末小結:

1、個人認為,第一步是看意向學校的對應專業對選考科目有什麼要求,如果選考科目可以滿足,那麼無論是(歷史+地理+政治)組合還是(歷史+地理+生物)組合都是可以的;

2、其次,從專業範圍的選考上來看,(歷史+地理+生物)組合,確實要比(歷史+地理+政治)組合的可選範圍要多,所以暫時不清楚自己將來做什麼的,就先挑可選專業多的;

3、生物學專業看起來很高大上,但客觀來說,生物學專業本科這幾年的就業率並不高,所以如果大學讀生物學及生物學相關專業的話,將來一定要做好考研和更高學歷學習的準備。


小老虎不焦慮


我的觀點是如果成績差不多的話,還是歷史生物地理好。當然在真正進行選科操作過程中,我們還是要遵循一些原則。

第一原則是以成績為導向。學生選擇出的三個科目是要按照等級折算分數,計入到學生高考總成績當中的,影響到最後高招錄取中的排名。那麼學生選擇出的科目應該是自己較為優勢的,能夠在新高考當中取得更高的等級,獲得更高的分數。從這個角度來說,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選科可以充分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在強勢學科上取得更高的分數,這樣可以使自身的高考分數最大化,幫助自己取得較高的名次。所以在選科時要以使高考成績更高為目標,以高考成績為導向。

第二原則是重視學科興趣。興趣可以說是第一內驅力,學生自身對某個學科非常喜歡,那麼在這個學科上學生一定願意主動花費時間去學習,那麼成績的提升也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如果考生不喜歡某科目,即使這個科目成績也還不錯,但是從內心來看學生較為抗拒,被動地學習和接受,也並不會有太好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自身的學習狀態,學起來會感覺很累。所以,在選擇科目時,興趣也是關鍵的一環,興趣影響著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狀態,此外考生有明確的興趣,那麼做出選科的決定也會變得更加容易和堅定。當然,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範圍。

第三原則是兼顧高校專業。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專業在錄取時會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選擇的某個科目達到要求才可以報考該專業。故考生科目的選擇影響著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重點體現在專業選擇面上,科目選擇得合理可以使專業的選擇範圍十分廣泛,反之則會使自身的專業選擇變得很侷限,因此考生在選科時,需要先提前對大學專業有一定的瞭解,知曉大類學科專業對科目的要求,儘量選擇物理、化學這類專業覆蓋面多的學科。所以科目的選擇需要兼顧到以後的專業意願。同時,對於山東省,高校專業選科要求會有新的變化,可能會一改現在流行的N中1模式,還需要咱們山東的考生密切關注。如果山東省,改成N中N的模式(即:考生的選科和高校專業要求完全匹配才可以報考,比如數學專業要求物理、化學,那麼考生必須同時選擇物理化學才能報考),那麼在科目選擇上,需要將專業發展和專業選擇作為首要因素,明確自身的目標,有的放矢,另外就是要更加偏向覆蓋度廣泛的科目組合,這樣才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選擇面。

除了上述這些主要原則以外,還應結合個人情況和實際環境特點,個體化設計,例如:根據自身所在學校整體情況(如師資實力等)進行選科,若所在學校歷年的物理化學等理科競賽成績非常突出,且學生自身對於物理化學並不排斥,可以考慮選擇物理化學這樣的學科,藉助學校的師資優勢幫助自己在選考中拿到高排名。

對於一些主流的選科因素,我們也總結出來:

1、物理:物理學科在專業覆蓋度上是單科中最高的,涵蓋大部分專業,包括經濟金融、法律等,並且目前選擇物理的人數較少,熱度較低,競爭壓力小,容易“低分逆襲”。物理學科綜合性強,容易帶動數學、化學等相關理科科目的學習,分數提升的示範效應較為明顯。物理又是大學本科教育理工科專業的必修課程,且高校對物理的要求和考查日趨嚴格,想上頂尖高校是繞不開物理的。

2、化學:化學本身的專業覆蓋度廣泛,能涵蓋大部分專業。化學是尖端生選考物理後的第二科目,聯動易得高分,而對於非頂尖學生來說,化學可以作為物理的替代科目,所以在選考人數上來說會相對較高。

3、生物和地理:相比物理化學和歷史,生物學科尖端生較少,競爭壓力會較小。生物和地理知識理解較為容易,相比較下學習壓力較小。相比於物理化學,容易拿到分數,相比於政治歷史,答案較客觀,容易拿到高分。

4、歷史和政治:歷史和政治可以培養人文素養,尤其針對文法哲和語言類專業,並且對於經濟金融這種注重人際關係的專業而言,提升個人教養品格,提升個人軟實力是十分必要的。相比於理科來說,文科貼近生活,上手較容易,而且越學越輕鬆,學習壓力較小。

在選科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建議儘量文理兼備,交叉選擇。一方面可以兼顧到更多的專業,比如文科建議選歷史,理科建議選物理,這種組合可以覆蓋到較多的專業,對於各科實力均衡的同學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文理科都有也可以培養自身的綜合能力,學習時文理交叉也是對大腦的一種放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鍾彝


偏文,選歷政地還是歷生地。即你對政治、生物都有興趣。

其實我還是覺得歷政文好點,因為政治相對於生物來說,易學、與生活更接近、可以進化一些思想並學習到一定的社會哲理,並且政史不分家,在學習上歷史與政治加上地理其中的關聯都是挺大的。但政治內容多,要理解要背的東西也挺多。生物被稱為理中文,內容也多關於生活,但要想進一步研究還是挺難的。

不過還是要看你的興趣,你對兩科目的基礎來講。



專治部分不服en


歷史組合下,政治和化學要必選一個的,沒有好的專業選,考再高的分都白搭。

誰會相信新高考改革,會打破唯分主義?

很多家長都不會相信這一點。主要原因是受了傳統高考的影響,更認為高考錄取只有分數才是最公平公正的。在這種思想和認知下,一邊批鬥著新高考改革的不科學,一邊不得不接受卻還依然只顧考一個高分數。

於是,大多數人認為賦分制下,還是選了歷史地理生物,然而問選它的理由,無非是興趣高,或者是學得好能考一個好成績。

小編想問問大家,為什麼新高考改革突然會制定出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專業科目要求”?——一個考生選擇了某專業所要求的科目,才有資格報考。

原因是很容易想出來:以前高考,專業錄取就只看分數線,夠了就錄取,不夠了就調劑或者不予錄取。為了打破這種只看分數的局面,各大院校的專業就形成了出分數外的第二個標準——科目要求。

可在很多家長眼裡,只看到了科目要求的自主選擇性,只顧興趣和成績,完全無視了專業要求下的志願填報。

河北省的歷史生物地理為例,該組合可覆蓋48%院校專業,其中1123個院校中,有53個不可選;但是專業方面,1157個專業(是指這些院校中提供的專業)中,有643個專業不可選,高達55%,一半之多。

即便是高考考了高分數,是無權選擇對政治有必考要求的專業的。比如政治學、國際政治、外交學(中外合作辦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思想政治教育、消防指揮、公安情報學等。

很多人看到這些專業,認為不選也罷,請再去看看地理生物組合的專業,大部分無科目要求,要麼是更為冷門的專業。

總結:

歷史組合,高考分容易,避免競爭對手才是新高考下最應該注意的。


玖抒教育



高考志願指導王老師


對於成績一般的孩子,選什麼組合分數高就選什麼組合,比較高考分數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次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