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不為關羽報仇聽計於諸葛亮聯吳抗曹,蜀國能戰勝曹魏嗎?

陽光未來科技發展


導語:

關羽去世不久,曹操就跟著走了。當時曹丕登基稱帝,篡奪大漢江山,劉備趁著這個機會也在成都登基繼承漢統。

這個時候大漢王朝已經滅亡,劉備屬於地方割據政權,不具備權威性。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宣佈攻打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張飛報仇雪恨。

結果我們都知道,不僅伐吳失敗了,劉備把自己的老命也丟了。那麼如果這個時候劉備聯合東吳,北伐曹魏的話,勝算是不是更大一些呢?

01北伐曹魏,的確比伐吳勝算大一些。

曹操剛剛去世,北方尚且處於一片動盪之中。當時曹丕又篡漢自立,他本身沒有多少威懾力,所以曹操的舊部對曹丕是否非常忠誠,這存在一個問題。

此外,那些反對曹丕登基的力量,本身就處於搖擺不定當中。如果這個時候劉備能夠出兵北上,那麼他們一定會成為幫助劉備推翻曹丕的重要力量。

曹丕跟他老爸曹操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曹操帶兵是一流水平,可是曹丕帶兵卻是三流水平。所以說劉備帶兵北上的話,曹丕鐵定不是對手。

在曹魏政局尚未穩定的時候,劉備能夠選擇北伐,我覺得是比較明智的一個選擇。畢竟劉備此刻需要做一個選擇,一方面是要報關羽的仇,這是自家兄弟的私仇。還有一方面是要報漢獻帝被廢的仇,這是大漢王朝的仇恨,這才是最重要的眾仇。

所以說劉備如果選擇為大漢王朝報仇,那麼跟隨者更多,諸葛亮和趙雲這些人,一定會義無反顧地幫助劉備對抗曹魏政權。

蜀漢內部能夠做到同仇敵愾,在曹魏尚且不穩定的情況下,蜀漢拿下關中地區,基本上不成問題。

畢竟當年在漢中,就連曹操都不是劉備的對手,更別說後來上臺的曹丕了。若是劉備真的這麼做了,或許歷史會被改寫,雖然劉備未必可以一統天下,可一定輪不到司馬家族坐天下了。

02劉備伐吳存在的困難,要多一點。

劉備之所以要討伐東吳,那是因為東吳背叛了劉備集團,偷襲了荊州,並且殺掉了關羽。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徹底觸怒了劉備。

不過關羽被殺的時候,劉備還不足以跟孫權相抗衡,因為他剛剛在漢中擊敗了曹操,損失比較嚴重。所以關羽之仇暫時就放下了。

這一放,就放到了他登基以後。劉備登基做了皇帝,第一份詔書,那就是討伐東吳的招數。這件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他們認為東吳不是漢賊,曹魏才是漢賊。

所以劉備在當時要討伐東吳,一定有這麼幾個困難需要克服才行。

  1. 首先那就是劉備集團內部支持伐魏的聲音。不少人表示伐吳是不對的,比如說趙雲就直接說明了伐吳的錯誤,他們應該討伐曹魏,因為曹魏才是漢賊。

  2. 其次是東吳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只要劉備過來,其實就是甕中捉鱉的事情。除非劉備強大到,連陷阱都不害怕。

  3. 再則那就是曹魏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情況,劉備伐吳,是曹魏最想看到的一件事。因為不僅可以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還能夠在最後漁翁得利。

由此可見,劉備鐵了心要討伐東吳,必須要給大家把這些問題都解釋透徹了才行。劉備解決這件事的辦法非常粗暴簡單,那就是誰反對就不帶誰去。

所以我們看劉備伐吳的時候,諸葛亮和趙雲這樣的人都沒有被帶上戰場。這可以說是這次夷陵之戰戰敗的主要原因。

03劉備伐吳,不僅僅是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

關羽是東吳殺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殺張飛的範疆張達二人,也都逃到了東吳去。所以劉備的左膀右臂之死,都跟東吳脫不了干係。

那麼劉備當然要興師動眾地朝著東吳開炮,可劉備當真只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嗎?一味重視感情的人,能夠開創宏圖大業嗎?

我覺得未必,所以可以肯定一點,劉備伐吳,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姑且猜測一下劉備到底是怎麼想的。

  1. 第一,劉備伐吳是師出有名,可以激起手下將士們的鬥志。當時關羽被殺以後,荊州派系的將領們都躍躍欲試要為關羽報仇,如果不報仇,或許會釀成兵變。

  2. 第二,劉備伐吳可以奪回戰略要地荊州。荊州對劉備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裡不僅是富饒的魚米之鄉,可以生產源源不斷的糧草。而且還是北伐曹魏的最佳出口,因為出了荊州北上,那就是一馬平川的好時候。

  3. 第三,劉備伐吳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因為北伐曹魏需要翻山越嶺前往關中。而伐吳只需要帶兵順江而下,就可以直奔荊州而來。不管是運送軍糧,還是輸送士兵,那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由此可見,劉備之所以討伐東吳,是有自己的一番見解的。我們不能因為他最後失敗了,所以就認定他這次的軍事行動是不對的。如果東吳沒有陸遜的話,結果還真的沒法預料。

總結:歷史證明,孫權活著的時候,誰也別打東吳的主意。

很魔性的一件事就是,孫權簡直堪稱防守之神。他活著的時候,確保任何一支力量都沒有入侵東吳的可能,這也是怪了。

因為孫權主動進攻的時候,表現實在是太爛,根本不能侮辱統帥這個詞,那就是個垃圾。可是在防守上,孫權卻做到了天下統帥都做不到的事情。

孫權活著的時候,至少頂住了三次強烈的進攻:

  1. 首先第一次那就是曹操席捲荊州以後,對東吳的討伐,結果孫權任用周瑜,一場赤壁大戰以後,曹操灰溜溜地逃回了北方。

  2. 其次就是劉備帶領大軍前來討伐孫權的時候,孫權任用陸遜,將劉備幾十萬人馬全部損毀。自此蜀漢政權一蹶不振,誰都知道鐵定是要滅亡的。

  3. 再則緊接著就是曹丕大軍40萬分為三路南下,打算一口氣吃了孫權。結果剛剛擊退劉備大軍的孫權集團再次抵擋住了曹魏大軍的進攻,堪稱奇蹟。

所以說在歷史上,只要孫權還活著,真的是誰都別想進攻東吳。不管是大都督人選的正確性,還是運氣時機運用得當,孫權防守的確太厲害了。

所以說在伐吳這件事上,劉備其實應該要相信命運的安排,孫權作為東吳的領袖,真的不好惹。


江湖小曉生


劉備要是不給關羽報仇,而是聽諸葛亮的聯吳抗曹蜀漢有很大的希望戰勝曹魏。

不發起夷陵之戰

如果劉備聽取了諸葛亮的建議,不挑起蜀漢和東吳的這場大戰,蜀漢實力不會衰落到谷底。這一戰蜀漢損失了的不僅僅是兵力,劉備病逝還有上將張飛和不可多得的謀士馬良,這都影響著蜀漢的走向。劉備不死可以威懾群臣,功高功高震主的現象也不會出現,國內一個聲音和兩個聲音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




先實力坑孫權一波

為什麼說先坑孫權呢!劉備籌備夷陵之戰前,孫權曾派使者向劉備求和,條件是歸還原蜀漢佔領的荊州幾郡。劉備要是藉機勒索一下孫權充實一下實力,還是可以的。最基本的東吳歸還荊州幾郡,賠償蜀漢損失再給歸還的幾郡裡補充寫士兵。那麼蜀漢實力又回到巔峰,雖然還不及曹魏,但是實力的差距縮小了。


誰來守衛荊州

荊州迴歸後,誰來守衛荊州?張飛和馬良二人我覺得可以穩穩的守住荊州。張飛為人魯莽,但是敬重文人,所以這二人配合絕對可行。書中記載馬良“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二人鎮守荊州不僅可以配合諸葛亮出川北伐、還能奪得荊州全部地盤。等到二代武將都成熟起來,那麼蜀漢也不會像歷史一樣。

蜀漢能不能贏曹魏

答案肯定是不能贏,因為曹魏的強大不是蜀漢可以比擬的,但是大家別忘記了東吳。東吳雖然在三國時期偏安一隅,但是和蜀漢有著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旦蜀漢邀請東吳征討曹魏,曹魏失敗是必然的。曹魏再強大也不能抵擋蜀漢和東吳兩家的進攻。


總結:劉備若是聽取了諸葛亮的建議不會讓蜀國加快滅亡。即使不能滅掉曹魏,也可以鎮守西川等待時機。


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歷史。


青梅煮酒品三國


關羽是被東吳孫權部下呂蒙殺害的,在關羽死後,劉備如同缺了左膀右臂。

對於劉備來說關羽的死,不僅僅是讓他失去了一個好兄弟,更加重要的是,關羽佔領的荊州之地,也被東吳給佔領了。

幾乎喪失了一半土地的劉備,不能承受這種屈辱。因此,他要報仇,要讓孫權把吞到肚子裡的荊州給吐出來。

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劉備打了敗仗,而且是敗的很慘。被人家陸遜用了一把火,燒了他八百里連營。

劉備還在這一次大火之中喪失了生命。從此,蜀漢進入到了諸葛亮的時代。

那麼,劉備當初若是聽了諸葛亮的計策,不和東吳鬧翻,而是繼續和孫權聯合,他們一起抗擊曹操,蜀國能戰勝曹魏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的了。

要知道東吳和蜀漢聯合,他們僅限於快要滅亡之時的聯合自保。若是讓他們雙方出兵,去攻打曹操,肯定是沒有勝算把握的。

原因就是他們並不能真正的交心,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力求自保。這也是為何他們在聯盟的時候,不主動打曹魏,僅僅是防禦曹魏的原因。

對於孫權來說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他肯定是不主動攻打曹魏的。

因為對於孫權來說,目前的三國鼎立,是最理想的狀態,還是這樣理想的保持下去的好。

畢竟三個國家並存,總比兩個國家並存好,兩個弱的合在一起,總能打敗一個強的。

可是,孫權的想法,不是蜀漢的想法。

劉備的夢想,就是統一天下,像劉邦一樣當了一個大一統的皇帝。

可是,荊州丟失後,劉備的這個夢想破滅了。

現實情況是,當時的蜀漢最弱,畢竟他僅僅只佔領了一個益州之地。這麼一個地盤,自保尚有餘,若是攻打曹魏,幾乎沒有什麼勝算的把握的。就如同後來的諸葛亮的北伐,基本上很少能做出成績的。

所以,劉備只有荊州,肯定是不可能打敗蜀漢的,實力相差太多了。

但是,若是荊州在劉備手裡,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諸葛亮在出山的時候,他就給劉備謀劃,讓劉備佔領荊州和益州之地。這樣就可以從荊州和益州兩處北上,攻打曹魏了。

在這種情況下,曹魏在兩面同時受敵,他被打敗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就如同關羽被殺之前,關羽在荊州發動襄樊之戰,劉備在漢中發動漢中之戰。

若是沒有東吳的叛變,關羽和劉備肯定會把曹操給打敗的。這說明荊州的地理位置是十分的重要的。

這也是荊州丟了,劉備如同丟了魂魄一樣的原因。因為劉備明白荊州丟了,自己在也不可能打敗曹魏,再也不可能統一天下了。

因此,他只好去打孫權,最好能把荊州再次給奪回來,畢竟只有荊州在,希望才在。可惜,他不是東吳的對手,最後也因為荊州而喪命。


史學達人


在三國這段歷史上,最讓人惋惜的是關羽被殺,劉備興兵伐吳的故事。


因為在這次戰爭中,劉備損兵折將,不僅沒有奪回荊州,自己也因為兵敗抑鬱而死。

那麼,劉備如果沒有堅持伐吳,而是進攻曹魏有沒有勝算呢?

筆者認為,當時的劉備根本不具備打敗曹魏政權的實力。

關羽在臨朐附近被東吳斬殺後,孫權派人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

曹操用王公的禮儀厚葬了關羽,揭穿了孫權禍水北引的陰謀。

三個多月以後,曹操因病去世,他的兒子曹丕繼承的魏王的爵位。

不久曹丕搞了一個禪讓,廢掉了漢獻帝劉協,繼承了大統成為了皇帝。


當時的曹魏政權雖然有反對的聲音,但權力掌握在曹丕手裡,局勢很快得到了控制。

曹丕兵不血刃就得到了原來大漢王朝的領土,依然是三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力量。

劉備也深知自己不是曹魏的對手,因為不論是人口,領土,經濟和軍事,曹魏都佔據上風。

而且伐魏需要經過漢中之地,越過荒無人煙的八百里秦川,這是劉備不能承受的。

即使硬著頭皮進攻曹魏,最後也是無功而返。

所以,劉備的眼光盯上東吳孫權,東吳和他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讓他實力大損。


荊州作為四通八達的戰略要地,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佔領了荊州,人口,賦稅和土地的缺口才能得到緩解。

再者孫權和曹丕相比,實力要弱小很多,戰爭打起來勝算也大一些。

劉備伐吳的戰略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劉備的軍事能力在三國後期是數一數二的,他認為東吳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而且為關羽報仇名正言順,出師有名,很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

可惜的是,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帶著他沒有實現的夢想,退出了三國的歷史舞臺。



—End—



冷月鉤沉


這時劉備集團就只有一個戰略選擇方向,要不伐吳,要不伐曹。當時,孫權向曹操稱臣納貢,還把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企圖將禍水引向曹操。但是,曹操沒有上孫權的當,他禮葬關羽,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態度,揭露孫權的嘴臉。

這樣,劉備基本上已經選擇了伐吳的決心。在曹操死時,他派了使者去弔唁,想要和曹丕修好。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虎父犬子,曹操生下了個無能的曹丕當繼承人。曹丕在心裡十分厭惡劉備,下命令,劉備的使者敢入境的話就地斬首。這使得劉備修好曹魏的外交策略沒有成功。也就是這件事,和後來的夷陵之戰中曹丕的表現,讓劉備對諸葛亮說出了君才勝曹丕十倍的斷語。

既然曹丕表明了態度,魏吳聯盟的格局無法改變,那麼劉備在伐吳和伐魏的兩種方略中,選擇哪種好呢?我們在下面分析一下:

一、伐魏。

如果伐魏的話,蜀漢只需要關注一個戰略方向關中就行了。在長江峽口派一支兵馬進行防守吳國,而將主力轉向漢中,出關中以爭天下。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一是擺脫了吳國的騷擾。只要在長江峽口加強守衛,吳國逆水入川,十分困難。這樣,蜀漢可以集中主力與曹魏的軍隊作戰。

二是軍隊不必進行過多的調動,可以速戰速決。在奪取漢中後,劉備就按照《隆中對》的決策,為下一步北取關中做了準備。他派魏延為漢中太守,加強防禦。他把張飛放在閬中這個機動地方,作為北伐的後援。

劉備還動員大批民夫,修建橋樑道路驛站,為後續作戰做準備。可以說,如果要兵出關中北伐,劉備不必多做準備。

三是驍將尚在,可以利用。劉備北出關中,手下的五虎上將除了關羽被殺,黃忠病逝,其他張飛、馬超和趙雲都在。尤其是馬超,當年劉備收服他就是為了下一步圖取雍涼之用。

馬超出身關隴,在當地的威望很重,號召力很強。如果以馬超為先鋒出兵關中,會事半功倍。雍涼能夠很快拿下。而且馬超對曹魏恨之入骨,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一定會盡力而戰。

四是弔民伐罪,名正言順。曹魏篡漢,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劉備既然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當然要先君父之仇。所以,劉備出兵伐魏天經地義。而且,劉備出兵,還可以對內團結手下文武,對外號召對漢室還有感情的民眾。在出兵過程中會得到當地民眾的響應。

不利的情況是,不去伐吳,會引起跟隨劉備起兵的老戰友和荊州集團人員的不滿,對內意見難以統一。而且,可能會出現劉備伐魏,魏國出動主力在關中與劉備決戰,東吳出兵三峽襲擊蜀漢後方的情況。

本來東吳和曹魏的聯盟是虛與委蛇,經此一戰,會造成兩方聯盟共同對付蜀漢的情況。這樣,蜀漢的戰略態勢就更加困難了。而且即便是奪取雍涼,由於長年戰亂和曹魏多年遷出當地民眾,也只是奪取一塊無人的空地,對蜀漢沒有多少用處。

而且最終蜀漢的主力被迫一分為二,一部分在關中對付曹魏,一部分在峽口對付東吳,那麼,等於是蜀漢一國面對東吳和曹魏兩國的壓力。蜀漢拉長了戰線,又沒有得到實利,以蜀漢的國力根本無力支持下去。

二、伐吳。

伐吳的好處有,一是蜀漢上下同仇敵愾,不用動員。對於東吳敗盟一事,蜀漢是人神共憤。東吳不但襲取了荊州,還襲殺了關羽。

這樣一來,蜀漢政權中是荊州集團和起兵的老戰友集團都對伐吳沒有意見。而西川集團,則希望通過奪取荊州,安置那些入川的荊州人員。這樣,整個蜀漢政權除了諸葛亮、趙雲等個別幾個人有異議,其他的人都沒有意見。這樣,意見統一,行動就會有保證。

二是,戰略形勢有利。蜀漢攻打東吳,可以順流而下,如果水陸並進,東吳很難抵擋。而且劉備認為自己對荊州人士有恩德,會有荊州人士和民眾的響應。

三是,戰略目標簡單。漢中方面有魏延防守,加上秦嶺天險,萬無一失。這樣,劉備只要關注峽口一個方面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集中最大的兵力運用於東吳前線。

四是可以破壞曹魏和東吳的聯盟。東吳和曹魏的聯盟本來就是虛與委蛇,如果攻打東吳,曹魏要不就是趁火打劫,夾擊東吳。要不就是袖手旁觀,坐觀成敗。

這樣一來,不論出現哪種情況,都會讓東吳和曹魏的聯盟發生裂痕,最終潰敗。如果兩家聯盟破裂,那麼還可以繼續下一步的聯吳攻曹的戰略。

五是,攻打荊州要比攻打關中得到的實利大。荊州的繁榮程度要遠勝於關中,拿下荊州,對於蜀漢在經濟上、人口上都要有很大的好處。

六是,自從曹操一死,劉備已經成為天下第一的統帥。在當時,已經沒有任何將領是他的對手。基於對東吳的瞭解,劉備認為自己有取勝的完全把握。

不利的情況是,可能出現東吳和曹魏一起對自己用兵的情況。但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比伐魏的後果好得多。因為山地作戰為蜀軍所長,而且漢中無恙,劉備如果抵擋不住,可以逐步撤回蜀漢。

結語:

基於上面各方面的考量,劉備最終選擇了伐吳。雖然伐吳失敗,但是破壞吳魏聯盟的目的達到了,這也為下一步諸葛亮北伐奠定了基礎。

因此,劉備如果要放棄為關羽報仇,轉而伐魏的策略,要有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吳蜀同盟。但是,由於孫權殺了關羽,在當時雙方是不可能再次結盟了。

到後來張飛又死,劉備就算是不出兵也不行了。他的兩個最重要的助手都直接或者間接的死於東吳之手,劉備不伐吳如何對得起天下。因此,伐吳是劉備別無選擇的選擇了。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如果怎麼樣,是不是歷史會改寫,比如說如果劉備可以聽從謀士的建議不替關羽報仇,是不是三國的歷史可以改寫,是不是統一的就是劉備,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結果就是劉備最終失去了統一的機會。

其實從當時歷史來分析的話,即便是劉備不替關羽報仇,劉備也不具備統一的條件

,因為那個時候劉備的聲望極高,但是自身的軍事實力差一點,當時如果要統一天下需要荊州,但是劉備已經失去了荊州,所以劉備已經缺乏掉了地利。

再者來說統一的條件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具備了,但是人卻一個又一個失去了,關羽被殺,後來張飛還沒出徵就被部下殺害,可以說就是為了伐吳,劉備手下損失了好幾員大將,雖然說也有其他的將領,但是失去的幾乎都是整個蜀國的中流砥柱,他們死了對於劉備集團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不管是從統治集團來說還是整個士兵集團來說都是備受打擊。

也有人說只要劉備不伐吳,那張飛就保住了,同樣的士兵也不會因為這一次丟了士氣,而且如果繼續實行諸葛亮的隆中對的話,可能蜀國的實力會大增,但是劉備通過這次戰爭印證了一個道理,就是蜀國的實力還是難以和吳國抗衡,要想統一討伐吳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事實證明劉備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所以即便不給關羽報仇歷史也不會改寫。


成武暢通


歷史沒有如果,因為如果有如果,蜀漢將所向無敵!但是,如此延續“漢統”,對於華夏未必是好事。

★點擊右上角【關注】,遇見更多文章和精彩。

★溫馨提示:完整閱讀本文約需3分鐘,歡迎您留言評論!期待您的分享、點贊和鼓勵!

讀書品史明事理,借古鑑今知興替。讓絲語和您一起走進歷史,走近民族、國家以及世界的過去,去品讀、去了解、去揭秘那一場場或驚心動魄或平庸骯髒的“曾經”……

本文看點:從某種程度上說關羽“大意”失荊州,害死了劉封,也把劉備推向了一條不歸之路……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絲語相信劉備不會走上那條為關羽報仇的死亡之路,而是會聽計於諸葛亮,按照隆中對策——聯吳抗曹,有計劃、有步驟地翦除曹魏,實施復漢興國戰略。

關羽“大意”失荊州,既有可能成為蜀漢的機會,也可能是蜀漢走向衰敗的關鍵點。


“仲謀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可以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其倨傲,瞧不起陸遜的必然結果。但是,荊州已失,死者(關羽)已矣,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蜀漢何去何從,留下兩種選擇:一是痛定思痛,劉備真正懂得孫劉聯盟的重要性,明白“聯盟失則蜀漢亡,聯盟在則蜀漢存,聯盟固則蜀漢興”的道理,並藉此消除關孫積怨、穩固孫劉聯盟,然後靜下心來,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一步步有計劃、有步驟地伺機而動,有序推進則復漢興國戰略得施,翦除曹魏有望,“匡扶”漢室可期矣。

二是因失荊州、失關羽而喪失理智,忘卻自身初衷,脫離聯吳抗曹“決策”及軌道,舉“國”之力瘋狂報仇,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其結果必然是“國損民空”,加速蜀漢的滅亡,親者痛,恨者快!

遺憾的是劉備選擇了後者,聽不進諸葛亮等的勸,正式和“孫吳”翻臉,進行瘋狂報仇。

其實,從劉備聽不進諸葛亮等的勸,正式和“孫吳”翻臉,舉“國”之力對孫吳用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他走的是一條不歸路,最後進行瘋狂報仇的劉備“仇未報,身先死,眾星隕落”,留下一個人才匱乏、民損“國”空、誰都無法迴天的蜀漢,不得不說這是劉備的悲哀,也是蜀漢的悲哀。

最後,還是得說:歷史沒有如果,也不存在如果!但是,它為後人留下了更多思考空間,這也是我們讀歷史,品歷史,銘記歷史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您說是麼?歡迎加入交流、討論!期待您的關注與指教!


油茶絲語


劉備如果不為關羽報仇聽計於諸葛亮聯吳抗曹,蜀國能戰勝曹魏嗎?

我是臨石觀海,我來回答

劉備集團在拿下漢中後,基本完成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也到達蜀漢政權的巔峰,然而關羽失荊州之後,蜀漢失去了一大門戶,損失了上將關羽,實力打了折扣,使劉備集團失去了待天下有變,兩路齊出的構思。

那麼如果劉備不為關羽報仇,聯合東吳,共抗曹魏,能打贏曹魏嗎,估計也很懸,因為當時曹魏實力強大,蜀漢實力不濟,而就算聯合了東吳,也難以成功。


曹魏實力過人

曹魏作為三國實力第一的集團,佔據著中原富庶之地,不論地盤,人口,經濟,兵力都碾壓蜀漢。只能祈禱他出現內亂才有機會,而曹丕接班後,推行九品中正制,使士族歸心,雖然也焦頭爛額,但政權還是相當穩固的,沒有可乘之機。

東吳反覆無常

孫權是三國著名騎牆派,不愧雄據長江,見風使舵的能力獨步天下,就算劉備不報仇聯合東吳,也不保證孫權會出多大力,加上不報仇不代表感情和好如初,其默契程度有待考驗。


蜀漢實力不濟

劉備雖然打贏了漢中之戰,但漢中的人口和資源已經被曹操挪走,所以漢中的勝利雖然意義重大,使蜀漢得到了戰略要地漢中,但獲得的戰利品卻有限,加上此戰歷時持久,消耗巨大,這也是失去荊州後,劉備沒有第一時間發兵東吳的原因。

而因為失去荊州還有上將,喪失了一條重要的出兵線路,其攻勢也大降,這個我們可以從諸葛亮北伐的艱難看出端倪。

因此個人認為蜀漢要想戰勝曹魏難度極大,除非曹魏政權不穩,國內發生變故,加上東吳能全力支持,共同發兵,才有可能實現。



總結:綜上所述,就算劉備聽取諸葛亮建議,一起聯吳抗曹,如果沒有大的變故,蜀國也戰勝不了曹魏,這是由於魏蜀之間的實力差距以及東吳首鼠兩端的作風所決定的。


臨石觀海


答: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在斜谷口再率數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而孫權也響應蜀漢,親率十萬大軍北上攻魏。孫權準備的相當充分:五月,孫權親率大軍十萬進駐巢湖口,準備進攻合肥新城;遣陸遜與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漢口),準備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還遣將軍孫韶、張承率萬餘人進抵淮河,準備進攻廣陵(今江蘇泰子州.)、淮陰(今江蘇淮安)。

這個架勢勢必要滅曹魏一樣,殺氣騰騰直撲合肥。要不怎麼說魏明帝也不含糊!曹睿聞報,遣護軍秦朗(他媽被關羽看好了,被曹操笑納)統領步、騎兵二萬人援助司馬懿抵禦蜀軍,遣步、騎兵八千人為先頭部隊馳援新城。七月,曹睿親率水師繼進。

司馬懿認為“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因此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漢軍自行撤退。

魏將郭淮認為漢軍必會爭奪北原,司馬懿認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備。果然,漢軍到來,但被郭淮擊退。

諸葛亮考慮到前幾次北伐都因為運糧不繼,導致功敗垂成,於是開始在渭、濱的居民之間屯田生產糧食,百姓亦相安無事,一切如常。

孫權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將張穎等力戰拒守,終不能克。當時吳軍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趕到,曹睿統率的大軍即將到達,孫權遂撤圍退兵(誰說疾病專門虐曹軍?)。

陸遜遣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韓扁返回時,被魏軍巡邏的士兵抓獲。諸葛瑾聞後,心中甚懼,給陸遜寫信說:“敵人捉住韓扁,完全掌握到我們的底細。而且現在江水乾涸,應當趕緊撤軍。”陸遜認為皇帝已經大駕東歸,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他們需要施展靈變的計策,然後退兵。靈活多變也挽救不了大局,後安全撤回。

吳軍聞知魏明帝親率大軍督師作戰,銳氣大減,孫權於是退兵回返,孫韶也停止進軍廣陵等地。

曹叡親征迫退吳軍之後,有人建議他到尚未分出勝負的西線督戰,曹叡說“權退亮膽破,大將軍已制之,吾無憂矣”,顯示出相較與對東吳孫權的重視,諸葛亮的北伐可能並未對曹魏造成多大的撼動。

魏、漢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八月,諸葛亮果然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

如此強大的伐魏規模,寸土未得、寸功未立。

“吾聞之,處大國無患者恆多慢,處小國有憂者恆思善;多慢則生亂,思善則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養民,以少取多;勾踐恤眾,以弱斃強,此其術也。”(譙周)


中行偃1


哲學上有個觀點叫“透過現象看本質”。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弄清楚劉備為什麼要力排眾議,拿蜀漢全部實力當賭注,一意孤行地為關羽報仇。原因很簡單,報仇是口號,是出兵的藉口,重新奪回荊州才是實質。結果,劉備輸得很慘,荊州沒有奪回來,反而喪失了大量精英骨幹人才,自己也鬱鬱而終、齎志以歿。

既然荊州沒能奪回來,那麼為不為關羽報仇都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命題了。此後元氣大傷的蜀漢政權就只能屈處益州一隅,像一頭戰敗的雄獅一樣舔舐身上的傷口,失掉了主動出擊逐鹿中原的實力和機會。

諸葛亮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只能痛定思痛。公元223年,劉禪即位,加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大小政事都取決於諸葛亮。這位蜀漢丞相終於可以放手實施《隆中對》的既定規劃了。當政之初,諸葛亮就派遣鄧芝出使東吳,修復外交關係,結為盟國,共抗曹魏。

然而,諸葛亮或許已經認識到蜀漢的頹勢是無可挽回了。劉備的去世,使蜀國內部益州“本土集團”和荊州“外來集團”的矛盾開始加劇。益州南部的本土豪強雍闓、孟獲已經公然反叛;荊州的丟失,使蜀國向外發展的重要通道被堵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戰略規劃已成泡影;夷陵之戰的積怨,使吳、蜀聯盟變得極為脆弱。自從聯盟派領袖魯肅去世後,東吳就改用騎牆策略,周旋於魏、蜀之間。甚至於到了公元224年,在吳、蜀已經重新結好的情況下,孫權還暗中和魏國保持著藕斷絲連的關係。並且吳國戰略目標僅僅是割據江東,不圖進取,所以吳、蜀聯盟明顯是不可靠的。

對蜀漢政權來說,嚴迫的形勢不僅於此,夷陵之戰中人才的損失才是最為致命的。老一輩的統軍將領關羽、張飛早已去世。從荊州時期就開始培養的後備幹部,如馬良、陳到、傅肜、馮習、張南、鄧方、殷觀、習禎等青年才俊也死亡殆盡。此後幾十年,蜀漢掌握政權的荊州“外來集團”一直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困境,致使益州“本土集團”主降派勢力坐大,最終為魏國所滅。

所以,即使劉備不為關羽報仇,聽從諸葛亮的聯吳抗曹之計,蜀國也是不可能戰勝曹魏的。正所謂蜀國“成也荊州,敗也荊州”,不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