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段永平推薦的《基業長青》,看東方財富能否基業長青?

大家好,我是格菲二師兄,我專注於多空觀點、會從多空兩個方面對同一個上市公司進行全方位分析,我還有六位師兄妹,他們各有所長,歡迎關注。

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文章。

讀了段永平先生力推的《基業長青》一書,最深的一點感悟是,買公司前一定要考慮,這家公司是否有足夠的遠見和前瞻性,5年,乃至10年後這家公司是否會比現在更好?本文根據書中標準,對照一下東方財富是否是一家可以“基業長青”的公司。

一、發展歷程

東方財富於2004年設立,2010年上市,第一天開盤價1.5元,現在股價約15元,股價漲幅超過10倍,是一隻標準的10年10倍股。

股價的上升,對應的是公司的快速發展:從2006年不到1000萬的營業收入,做到了2018年的31億;從財經門戶,到股吧,到app,到基金代銷;走的每一步,都利用了自身的積累的流量、技術優勢。

同時,這還是一家能把錢花到刀刃上的公司。東方財富利用上市後的資金優勢,收購券商,獲得基金牌照,發現可轉債,進軍資金密集型的融資融券和基金業務。

從門戶類的網站,發展成平臺型企業,從最基本的B2C業務,逐漸打開了B2B的窗口(如choice軟件,如券商的部分對公司業務)。

同時,通過15年時間,逐步形成了品牌、用戶規模和粘性的護城河:

回去看看2015年解讀東方財富的文章,曾經擔憂收購券商後的商譽;現在看來,拿到券商牌照後,該做到的東財都略超預期的做到了:將流量快速變成證券賬戶;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而且是在股災後市場冷清的幾年中做到的)。

難能可貴的是,東方財富不光看眼前利益,更看長遠發展:為了加速擴張,犧牲了一些短期利潤:如軟件免費;如大量的廣告投入;如把佣金,兩融費率降到行業最低。

二、發展前景

除了完善平臺,大數據將是未來最大的發力點。

東財的18年年報中寫到:繼續加強核心海量數據庫的升級、優化和完善工作,實現大平臺底層海量數據的共享覆蓋並提升數據處理和響應能力,充分發揮各平臺的整體協同效應,為海量用戶提供更大範圍、更全面、更完善的一站式互聯網金融服務。

事實上,ETF基金這個新業務的成功與否也跟金融大數據關係密切。

可以預見,東財在進軍基金業務後,ETF基金、財富管理、金融科技大數據等更為廣闊的市場還等著去開拓。

紮根在上海這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東方財富已經將業務骨架鋪開,只待牛市帶來業績騰飛了,相信5年後,這家帶著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有遠見的公司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競爭對手

若想分析這家公司5年,10年後後會怎樣,少不了看它的競爭對手:

(一)、螞蟻金服,微信錢包:背靠阿里和騰訊,用戶和流量基礎雄厚,自帶支付功能,但功能太雜;在股市,基金等數據信息方面不夠專業;同時,沒有股吧,缺乏投資者互相交流機制;

(二)、同花順:上市比東方財富早,手機app市佔率有優勢,是一家在牛市中特別能賺錢的公司,但是,感覺不如東方財富會花錢,少了一些整合資源,開疆拓土的魄力;是以營收2018年不到東方財富的一半。

(三)、雪球:雪球用戶的投資理念和水平比股吧用戶要高,是新興的競爭對手;

(四)、東方財富:古語云,最難戰勝的是自己:

1.有業務面有鋪得太廣的危險:東方財富的小額借貸業務,競爭力跟平安銀行,螞蟻金服等差的太遠,預計會是吃力不討好的領域。

2. 有管理和研發的風險:前幾年的研發投入比率不如同花順,日後在金融科技方面是否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管理團隊在15年的創業後能否保持銳意進取?

(相信有螞蟻金服等對手帶來的壓力,東財管理團隊尚能保持良好狀態)

3. 公司才15歲,在上市公司中顯得非常年輕,(萬科84年創立,91年上市;恆生電子95年創立,03年上市)一直快速發展的東方財富,在經歷大起大落的經濟週期後,業績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作者:雪球考拉湯員)


讀段永平推薦的《基業長青》,看東方財富能否基業長青?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