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孤客生


以朱元璋逝去之後,朱允文即位之初的情形,不管哪位有為之君在位,都不會熟視無睹,進行削藩的。

所以,朱允文削藩的動機沒錯,但是錯的,卻是他削藩的辦法。

我們先看一下,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地圖吧。


一、為什麼要削藩?

大家可以看一下明初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地圖。僅中原地帶,就封了多少個藩王?而這些藩王佔據著大量的良田,本身卻不納稅,而他們的兒子成年之後,也要封王,長此以往,全國都被各地藩王霸佔,官府所需的稅賦何來?

沒有稅賦,你讓一箇中央王朝怎麼進行有效統治?所以,削藩,勢在必行。

朱允文在位時,削藩,靖難之役之後,朱棣在位,削藩也是前期主要國策。


三、朱允文其人與其父朱標的不同

而朱允文作為太子朱標的兒子,他身上有著父親的優點,比如說,好讀書,喜歡結交儒生,禮下於人,但是朱標作為朱元璋的長子,他的青少年隨父親朱元璋南征北戰,行萬里路,對於整個元末明初的社會,風土人情有著充足的瞭解,而對於軍事、政治也有著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而作為朱元璋第一個兒子,朱元璋對他也抱著極大的期望,不但請宋濂等名儒為師授其經學,還經常言傳身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令13歲的朱標赴臨濠祭拜祖墓,希望藉機訓練他將來為人君的本領,臨行前,朱元璋教導說:“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儉,成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長富貴,習於安樂。外出,沿途瀏覽,可以知道鞍馬勤勞,要好好觀察百姓的生業以知衣食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以知風俗美惡。到老家後,要認真訪求父老,以知我創業的不易。"

但朱允文卻不太一樣,明洪武十年,出生於應天府宮裡,生母呂氏,可以說一出生,便長於深宮,養於婦人之手,與其父相比,缺乏的偏偏就是閱歷,其父太子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悲痛之餘,把對兒子的愛轉移到孫子朱允文的身上,於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立其為皇太孫,開始教他一些執政方法,請名師培養之。

而朱允文也是一個應試教育的好苗子,可以說,在執政之前,一直表現良好,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貌似一個仁慈的好皇帝。

但是呢,朱允文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說,他靦腆而無治國經驗;他好讀書,但是他的叔叔們都是從小隨朱元璋在東征西戰中長大。比如燕王、寧王,都是在和北元餘部的作戰中長大,成長。

朱允文在太子府裡讀書的時候,燕王、寧王正在邊境和敵人廝殺。

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死後,他身邊圍繞的卻是黃子澄、齊泰與方孝孺等大儒,這砦大儒也許講起詩書學問來說,算是大家,哪怕放在後世,都是有名的詩書大家。比起易中天、于丹之流,強得不要不要。但是論起治國平天下,卻不是他們的強項。

而被他們影響著的朱允文,於是面對朱元璋死後的情形,野心勃勃地想要削藩了。


四、朱允文的削藩政策。

朱允炆一繼位,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削藩。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而當時的戶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請改燕王封地於南昌;但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

繼位第一年,被朱允文廢掉的範圍有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

有的劣跡斑斑,比如周王朱橚,本身也圖謀不軌,長史王翰數次勸諫,都沒有接受。於是詐作發狂而離職。連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朱有爋都向朝廷舉報父親圖謀不軌。可謂自作孽不可活,於是朱允文遣李景隆突襲開封逮捕朱橚,把他貶為庶人,徙雲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應天(今江蘇南京)禁錮。當然,收拾周王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害怕他隨著燕王一起造反。
代王朱桂,性情暴虐,結果在建文元年,以一個罪名被貶為罪人。

湘王朱柏,於建文元年,有人告發其謀反,於是朱允文詔命,讓其赴京師詢問,結果,朱柏不從,自焚而死,時年二十九歲。
而齊王朱榑,因有人告發齊王有叛變意圖,於是將其召至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廢為庶人,與周王朱橚禁錮在一起。
岷王朱楩,因受西平侯沐晟控告而被罷免為庶人,改居漳州。

由上面的做法,大家也可以看出許多不妥,可以說不管什麼原因,被開始削藩的幾個小白鼠,不管其本人是否有罪,都一刀切,要麼被貶為庶人,要麼被圈禁。可以說,一夜之間,從王侯之身,變成普通老百姓,落差之大,令人寒心。

你如此做法,讓後面的大頭,實力強大的幾個藩王怎麼辦?哪怕是本平沒有異志,也為了自己的後半生計,為自己的子孫計,反他孃的吧。

都是朱元璋的後代,誰比誰差?


這就是朱允文削藩的幾大錯誤:

一、削藩心切太急,剛剛登基,就對自己的叔叔們動起了刀子。

二、削藩次序不對,先易後難。

三、削藩手段太狠,令其他藩王心寒。

如果錯一條,不是問題,但是三條都錯了,所以,他的削藩引起了實力雄厚的燕王的警惕,在裝病賣傻解決不了問題之後,再道衍和尚姚廣孝的忽悠之下,奮著起兵靖難,在朱允文不斷犯錯的情況下,成功逆襲,成為明朝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永樂盛世。

所以電視劇裡,說朱允文仁義的,都可以洗洗睡了,對自己的叔叔夠狠(剛剛上臺就急不可待的動刀子,還是一擼到底,哪裡仁慈了?同樣的事,可以對比趙匡胤的酒杯釋兵權)。

削藩,對於當時的大明來說,不諮於一次重大的醫學手術,需要主刀醫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有深厚的醫學知識。而朱允文呢,只不過是一個剛剛學完理論知識,實操經驗還沒有一刀的實習生,以一些所謂磚家、叫獸、二把刀的指揮之下,就直接操刀走上了手術檯,所以一場手術事故,就葬送了朱允文的政治生命。


所以,理想主義害死人,書本主義害死人。

我是木子君,歡迎聽我講歷史。


木子君的小屋


不是他著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區域圖,都會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歷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驅逐胡元,問鼎天下。但是人無完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大量進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餓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在他二十多個兒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幾個兒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國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體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晉王朱棡,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錢塘。楚王朱楨,封藩武昌。齊王朱榑,封藩青州。

魯王朱檀,封藩兗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荊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肅王朱柍,封藩甘州。遼王朱植,封藩廣寧。

慶王朱栴,封藩寧夏。寧王朱權,封藩大寧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韓王朱松,封藩開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涼。唐王朱桱,封藩南陽。郢王朱棟,封藩安陸。

伊王朱㰘,封藩洛陽。

全國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幾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後的建文帝無異於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誰都會選擇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畢竟不是年富力強正當年的叔叔們的對手,最終兵敗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蹤。


經典守望者


有一次,朱允炆在東閣門外唉聲嘆氣,正好被經過此地的黃子澄看見,他便上前問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說了實話,他擔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們,萬一將來要造反可怎麼辦才好。沒想到黃子澄聽後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擔心,他說:“諸王的兵力只能用來自保而已,如果他們敢造反,朝廷發兵攻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勝!”然後他又列舉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故事來鼓勵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亂一定會被平定。

朱允炆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感安慰,他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並感謝黃子澄為他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

這又是一個典型的脫離實際以古論今的例子,試問周亞夫在何處,你黃子澄能帶兵打仗嗎?

總結以上三人,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是飽讀詩書,都是文人,都有遠大理想,都是書呆子。

書生誤國,並非虛言啊!

建文帝登基後,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為翰林侍講,並提升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翰林學士,這三個書生就此成為建文帝的智囊團。

當朱允炆正式成為皇帝后,他找到了黃子澄,問了他一個問題:“先生,你還記得當年東閣門所說的話嗎?”

黃子澄肅然回答道:“從不敢忘記!”

那就動手吧,朱棣遲早要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的判斷沒有錯,他一定會造反的!


空山新雨


我們就明初,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諸王說起吧,這樣子更好的切入我們的主題。後面也能更好的為大家做解答。

明初分封勢在必行,為國家鞏固計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面臨著諸多的困境,無論是政治方面、還是經濟、地緣等條件都處於劣勢。


就以地緣來說,明初時期西、南、北三面皆敵,就算是帝國內部不服王化的吐司更是多如牛毛;經濟上,經濟中心已由漢唐時期的北方南移江南地區,導致大明的都城不得不設置在應天(今南京),由權力中樞的江南轉運軍隊、糧草輜重等趕赴邊疆多有不便;再加上朱元璋認為元朝是因為宗室衰微的原因所導致的權奸當道,最終覆滅。

也正是這三點原因,朱元璋選擇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地方,以固大明江山。


建文帝時,削藩亦是勢在必行

根據前文所說,朱元璋時藩封政策不僅沒有問題,且能鞏固新生王朝的局勢。

但,隨著朱元璋的勵精圖治,大明王朝的經濟迅速恢復、邊防壓力也隨著減輕。這個時候這群手握軍權、行政、司法等實權的藩王將對朝廷來說始終是個威脅;此外不同藩王勢力之間的相互阻隔更不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鑑於這些原因,朱允炆削藩勢在必行。


但,朱允炆還是太年輕了,過於心急與盲目的自信。過於心急,剛剛上臺就要削藩,他的叔叔們哪裡能服呢?

最讓人無奈的是,朱允炆雖有削藩的大動作,卻是在沒有軍事準備的前提之下,更重要的是沒有政治家該有的狠辣,甚至對群臣說“勿讓我有弒叔之名”導致軍士頭尾兩縮,一次又一次讓朱棣逃走,最終被朱棣推翻。

就長遠來看,朱允炆削藩是正確的選擇,只是朱允炆太過於心急,他比他的叔叔們年輕,其實完全有時間可以先治天下,期間利用叔叔們互相牽制,待到羽翼豐滿之時,在行削藩之舉。


像素說


朱允炆削藩是正確的,只是用錯了方法。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為保大明“萬世基業”,制定了藩王政策,將全國兵權收回自己手上後,分給自己的孩子們。

藩王們在自己的封地內的權利很大,擁有獨立的兵權,同時還可以對地方政務、官員任免進行一定的管理。為的是以血脈為紐帶,將整個朱家的江山綁在一起,地方拱衛中央。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藩王政策自然沒有問題,但當朱允炆繼位後,隱患就浮出水面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次子,長子已夭折),繼位時年僅21歲,在作為皇太孫時,只是協助朱元璋處理過一些奏摺,沒有太多的實際工作經驗。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且多跟隨著朱元璋起義過,是能征善戰之輩,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剛死,這些藩王還不敢有動作,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削藩勢在必行。

只是,朱允炆用錯了方法,用錯了人。

朱允炆剛繼位的時候,各地藩王還是有些和他關係較好的,且朝廷擁有幾十萬大軍,藩王們每人只有幾萬軍隊,採取懷柔之策,未必不能和平削藩,可惜開國功臣已被朱元璋殺光,朱允炆身邊都是沒經歷過戰事的文臣,剛登基就削了五位藩王,且對朱棣等藩王一再逼迫,終於,朱棣反了。

但是即使朱棣造反,全國上下也沒有人覺得他會成功,畢竟當時的朱棣只有八百精兵三萬軍隊,而朱允炆直接派李景隆帶領五十萬大軍鎮壓,可以也就這李景隆,一次次的失敗,最後開城門迎朱棣進城,徹底坑死了朱允炆。


追逐歷史的光


朱允炆著急削藩,有三方面原因。


一、朱允炆不滿意朱元璋生前的政治佈局。

朱允炆登基後著急削藩的實質,就是一個熊孩子加上三個腐儒,根本沒理解和信任朱元璋在生前的政治佈局,自以為聰明,硬要反其道而行之。

簡單點說,就是朱允炆“槓精”附體,非要拿自己的業餘興趣愛好去質疑爺爺的專業性。

其實朱元璋設立藩王,在當時並非沒有積極意義,因為北方中原被胡化了兩百多年,人心不穩,並且北元當時也還未滅,北方的整體邊防形勢並不樂觀。藩王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北方諸省的官民體系,一方面還可以抵禦北元軍南侵,為中央做屏障。

明初藩王之於中央朝廷,是有價值的。

當然,朱元璋給藩王權力太大了,比如他告誡諸王,准許他們對任何違犯祖制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他們都可以群起而攻之的權力,這明擺著就是為藩王造反留了隱患。朱棣後來造反,就是仗著這一條,說朱允炆違反了《祖訓錄》因而才明目張膽起兵的。

不過,藩王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朱元璋生前對此已經有應對措施了。比如他削減了藩王的部分待遇和權力。在經過他的一番佈局之後,藩王們已經只剩下領兵權還能拿出來得瑟了,而諸如其在封地內的收稅、治民、任官、選官等權力,一概都沒有。

而且就算是兵權,藩王們能掌控的兵力連全國總兵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跟明廷掌握的中央軍相比,完全不夠看。



不誇張的說,當時的藩王其實就是世襲武將而已,他們統御的兵力從絕對數上,看不出對中央能有什麼實質性威脅。

因此從朱元璋的佈局來看,對內對外,他為朱允炆登基當穩皇帝都已經鋪平了道路。幾十年後,藩王會不會造反,這個不好說。但是隻要朱允炆繼位後什麼都不要動,最起碼在他這一朝,他的皇位肯定是穩如泰山的。

然而,無奈熊孩子自以為高明,再加上齊黃方三個腐儒極力渲染藩王的威脅,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盤推翻,頗有點拿削藩當政績的意思。而朱允炆本人也才剛剛二十歲出頭,太年輕,太幼稚,太想有所作為,對這些坑貨們言聽計從。於是乎,一場鬧劇拉開了帷幕。

所以,朱允炆登基後著急削藩,最根源的原因是他不認可朱元璋的佈局,認為藩王這種玩意壓根就不應該存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削藩沒什麼不對的,但朱允炆明顯是心急了。

事實上小朱同志根本就沒想過“削藩”,他主張的其實是“廢藩”。這才是他玩脫了原因。


二,朱允炆的政治野心很大,削藩只是他完成自己理想政治佈局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已。

緊接第一點說。由於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的諄諄教導,朱允炆對朱元璋的生前佈局是有一些意見的。比如當時武將的權力過大,文官受到壓制,朱元璋對江南諸省盤剝過狠,佛道等教受政策庇護,僧道們攫奪了大量肥田沃土,從而變成了有權有勢的地主等問題,都是朱允炆上位後,急於要改革的弊政。

朱允炆當時計劃的,是打壓藩王,抬高文臣地位,貶抑武將勳臣,打壓佛道兩教,進一步完成中央集權。而既然有這麼多事情要變革,那麼削藩問題就不能拖延了。畢竟朱允炆的改革都違反了《祖訓錄》,藩王是可以藉此攻擊他的。他不先解決藩王問題,後面的改革都沒法幹。

所以,朱允炆繼位後著急削藩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他野心太大了,太心急了,藩王成為他改革的絆腳石,再加上藩王問題本身也最突出,於是藩王就變成了朱允炆操刀改革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三,朱允炆心智不成熟,方孝儒、齊泰、黃子澄三人也過於迂腐。四個理想主義者湊一窩,幹出急躁之事也不足為奇。

前面說了,朱允炆削藩,一方面是他自己想削藩,一方面是方孝孺這幫人勸他削藩。一個熊孩子,再加上三個大學究,很容易就幹出異常傻缺的事情。

比如說,朱允炆削藩,既無計劃(一月之內連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後處理;再加之他本人剛剛登基,削藩速度過快,便導致了人心浮動的問題。

像這種失敗舉措,換做任何一個明白人,都幹不出來,但當朱允炆和他的三個腐儒老師抱在一起時,就幹得出來。

還比如,靖難之役打成膠著之勢時,朱允炆後悔了,面對朱棣的求和,他動心了。畢竟一時還滅不了朱棣,有了答應的念頭。結果這事讓這大學究方孝孺同志知道了,他激烈地反駁了建文帝的“投降主義”情緒,並對形式又做了一番“高瞻遠矚”的分析。他認為只要調動遼東軍隊襲擊朱棣後方,再配合前線將士追殺其主力,要剿平燕賊不難。

結果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方孝孺這種人除了一身正氣外,可謂是百無一用。朱棣大軍殺到南京城下,他還勸朱允炆君王死社稷。有他這種人輔佐,朱允炆幹出繼位就削藩,繼位就突然六部大換血,繼位就重文輕武的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朱允炆的政治改革可以看出,他和他的三個腐儒老師並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削藩、重文輕武,原則上並無錯。但是,大明在面對北有強敵,沒有合適的替代者的情況下,唐突削藩並非治國良策。這不僅會導致北方的邊防壓力加重,而且還會導致武將對朝廷離心離德。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方孝孺等大臣確無保家衛國之作戰能力。而多數地方武臣在靖難戰爭爆發後,對這場皇族內鬥,也都保持著冷眼觀望的態度。


總的來說。朱允炆削藩,其實質就是他和三位老師對朱元璋的政治佈局感到不滿,急於通過改革達到他們心中的理想政治格局。而這四位都缺乏削藩經驗,或者說,缺乏執政經驗,過於理想主義,尤其是黃子澄和方孝孺,屢次出餿主意,坑慘了朱允炆,這才導致朱允炆幹出了剛繼位就削藩的錯誤施政。


Mer86


藩王勢大威脅皇權是歷代王朝的通病,各統治者們都有削藩的例子,有的引發戰爭,慘敗,有的打贏了,也有平穩削藩成功的,比如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還好消滅了叛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漢文明塗炭,唐朝削藩最後埋葬了自己,康熙帝的削藩引發三藩之亂,搞得差點退位,這裡面僅有漢武帝小心翼翼的推恩令和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得以成功,可見削藩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周王朱橚,朱元璋5子,建文帝削藩開刀第一人,朱棣登位後恢復爵位,他對中藥發展有貢獻。

建文帝,長在宮廷中,沒出過京城,對國家形勢茫然不知,從小讀些古書,一味聽從老師黃子澄,師生倆就會食古不化,當時朝廷需要削藩嗎?需要,藩王已有了擁兵自重的苗頭,眼下非常迫切嗎?並不一定,當時藩王並沒與皇權決裂,比較聽話的守著藩地,確保大明江山,所以建文帝如果削藩,引用前朝成功的例子,制定削藩計劃,逐步推進,成功可能性很大。

湘獻王朱柏墓。

當年朱元璋問皇孫兒,如果叔叔們勢大,如何消除隱患,建文小兄弟的回答讓朱元璋很滿意,他說先要以德服人,以禮制人,如果道德上失去作用,就削封或改封,如果還不悔改,那就兵戎相見了。實際上建文帝決定削藩時,早將這番話忘到九霄雲外了,削藩沒有妥善處置的計劃,先撿軟柿子捏,手法太過卑劣,先拿周王小試一把,朱橚本來周王當得好好的,什麼犯法的事沒有,結果兒子朱有爋告自己謀反,建文一不調查二不取證,直接給逮捕廢為庶人,周王除。

大同九龍壁,為朱元璋13子代王朱桂府前琉璃照壁,朱棣登位後恢復其爵位,朱桂活到明英宗時才去世。

以為多難,多繁瑣的,結果小伎倆就將周王除掉,太過順手,於是一月內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畏罪自殺,第二個月又削岷王,什麼禮、德,建文帝根本沒考慮,直接把藩王往死裡整,實際上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有反心沒反舉,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太懂了,自己的好日子要過到頭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拉桿子扯旗造反,賭一把。


圖文繪歷史


對於任何一位有抱負的君王來說,藩王都是不可容忍的存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而對於中央政權來說,藩王也是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就說漢朝,藩王都作亂多少次了?

所以朱允炆想削藩很正常,但他為什麼才登基就急著削藩呢?因為他認為“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且“擁重兵,多不法”。理由很充分,可最本質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政治上的稚嫩。

(電視劇中的朱允炆)

可怕的是,朱允炆重用的心腹也是些書呆子,比如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三位全是當世大儒,理論知識一套一套的,他們認為應該削藩,那就即刻削藩,趕早不趕晚。至於能不能成功?理論上是能的,實際上怎麼樣他們看不到。

他們對朝廷的忠貞之心,天日可昭,沒有半點懷疑的地方。但是,純粹的書生治國,如同幼兒懷抱重器,帶來的只有災難性的後果。

被削的那五位倒黴藩王是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齊王朱榑。

這幾位藩王中,周王被削是因為他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弟,朱允炆防的是如果燕王造反、周王有可能成為其黨羽——其實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朱允炆的政治才能很低下,這不是在打草驚蛇嗎?明擺著告訴朱棣我懷疑你。等於是給朱棣示警。

那朱棣接下來會怎麼做呢?當然是為了自保而暗中準備,比如招兵買馬、打造武器之類的。

代、岷、齊三王平時多有不法之事,被削了王爵廢為庶人也不算很冤枉。

但湘王朱柏是真的冤,他通畫藝愛書法,是個文學青年,還崇道,自號“紫虛子”,權力慾望沒那麼重,對父親朱元璋非常孝順。朱元璋駕崩之後,朱柏悲痛得幾乎要跟去,《湘獻王神道碑文》上的記載是:“自太祖賓天,哭踴幾絕因忽忽內傷,有棄人間意。”

這位叔叔都有棄世之意了,朱允炆還不放過,有人告朱柏有謀反意圖、造假幣,他也不查明(據說這本就是他示意的),直接派兵偽裝成商隊直抵朱柏的封地荊州,包圍了朱柏的王府。

朱柏非常有血性,仰天長嘆道:“嗟乎!吾觀前世大臣,遇昏暴之朝,將詔獄下吏,便自引決身。親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賓天,疾不及視,葬不及會,抱茲沉痛,有何樂於世!今又將辱於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意思是:我聽說前代大臣,遇到昏君殘暴之朝,為避免受辱,即將被下獄時往往自絕而亡。我身為太祖親子,太祖駕崩時不能親往送葬,抱憾沉痛,活著還有什麼樂趣!如今又即將折辱於奴婢之人嗎?不,我寧願一死也不願苟且偷生!

說完他就和家人飲酒訣別,史書上的記載是“與宮人痛飲泣別,縱火焚其宮室美人。乘白馬,執弓躍入火中死。”全家自焚了。

這事兒太慘烈,宗室們惶恐不安,給朱允炆帶來了一些負面評論,使他不得不延緩了削藩的步伐,所以他恨這位叔叔,為其上惡諡“戾”。

朱棣也因此得到了寶貴的發展時間,打心眼裡感激這位兄弟,靖難成功後為朱柏恢復名譽,改諡“獻”。

(湘王陵墓)

總之,朱允炆削藩不是錯,錯的是方式。對於削藩,漢朝已經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鑑,例如“推恩令”,可朱允炆偏偏採取了最直接、最蠢的那種辦法,沒有威脅力的削了,有威脅力的留下。簡直讓人無話可說。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大家好,我是歷史的影子!朱允炆登基後為什麼急於削藩呢?

公元1368年,朱元璋結束了元末戰亂的局勢,重新統一中原。後來因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將皇位傳給了朱標之子朱允炆,即明惠宗。然而隨著朱允炆上臺之後的一系列舉措,導致各地藩王不滿,北地燕王朱棣更是發動了靖難之役,結束了“建文新政”等的相關措施。

很多人認為,朱允炆之所以會被推翻下臺,是因為激進的削藩措施激怒了他的藩王叔伯們。那麼當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何要大張旗鼓的施行藩封政策?朱允炆又為何一定要削藩,他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下面我們逐一分析一下。

◤ 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前因後果 ◥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之所以施行藩封政策,是從明朝自身的內外環境考量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和地理條件並不是很好。從地緣上,明朝南西北三面對敵,內部湖廣、雲貴、川蜀不服王化的吐司比比皆是;從經濟上,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早已南移至蜀中和江南,迫使都城也不得不設置在南京,北方中原再難重新漢唐時期的絕對經濟地位,這使得權力中樞從江南轉運軍隊和糧草趕赴邊疆多有不便;從政治上,不論是明太祖還是朝中大臣們,在討論元亡教訓時,均認為元朝中後期宗室衰微是致仕權奸當道,欺凌主上的重要原因。據於以上三點,明太祖朱元璋選擇通過藩封的方式從各層面鞏固大明江山。

仔細分析明初所封的二十餘位藩王,他們的分佈格局大致分為兩大類,諸如齊、魯、周、唐、伊等地藩王坐落於南北交通樞紐之處,成為保護全國經濟動脈流動的鎮守力量;另有燕、寧、遼、谷、代、秦、肅、晉、慶等地藩王則直抵北部邊境,擔負起了鎮守帝國北部邊疆的重任。可以看出,明初對藩王的分封是處於解決或震懾內外隱患的考慮而做出的安排,其中燕、晉等鎮守北地的邊疆藩王,其駐守之所與後來的九邊重鎮高度重合,甚至管轄範圍更為靠北。

明初的宗室藩王雖然也會被朝廷撥付諸多歲祿,但卻於後來僅僅為滿足自身慾望開銷的明朝藩王大相徑庭。此時的藩王歲祿基本被用以抵扣王府本身軍事和民政方面的開銷用度,從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地方藩王替朝廷分擔了部分戍守費用。只是隨著年歲的推移,藩王的俸祿開銷也日漸增長,朱元璋晚年就曾注意到這一問題,並於公元1398年(生前最後一年)將親王的俸祿由五萬石削減到一萬石,郡王俸祿由六千石減為兩千石,郡王以下也各自削減不等。也就是說,到了朱允炆繼位之時,其實並不存在地方宗室藩王對國家造成財政負擔的情況。

綜上所述,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根據特定條件制定了藩封政策並無太大問題,反而能夠很好的穩固新生王朝的局勢。然而隨著明朝國內經濟情況的逐漸好轉、邊防壓力的減輕,繼續保留這麼多手握實權的宗室藩王將對朝廷集權構成威脅,同時互不隸屬的藩王勢力相互阻隔也不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正因如此,當朱允炆登基之時,明朝削藩已經勢在必行了。

◤ 朱允炆削藩失敗的前因後果 ◥

前面提及朱允炆登基之後,明朝局勢早已不同建立之初,削藩勢在必行。然而如何削藩,削藩之後的部署卻是一門大學問。當時擺在明朝統治者面前的有兩大問題:1、削藩是否會對北境邊防乃至全國造成影響?2、剝奪領主實權後的宗室藩王應當被給予何種身份和待遇?然而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這兩個問題,朱允炆都沒給出合適的答案。

不同於父親朱標的顯赫地位,朱允炆母親是元朝降臣呂本之女,初為朱標妾室,後因太子妃常氏難產而夭後,繼為妃位。不僅如此,朱允炆的妻族勢力同樣微乎其微。當時明朝權力格局基本被手握地方實權的藩王群體、掌控中央軍事權力的武勳集團和被反覆打壓的文官勢力組成。朱標在世之時,不論是地方藩王還是武勳將士均與其關係密切。然而朱標的突然離世瞬間打破了明朝的力量平衡,迫使朱元璋不得不為皇孫朱允炆的繼位鋪路。

朱標死後不久,明太祖就狠下心來對武勳集團大肆清洗,並通過藍玉案重創朝中武將勢力。包括馮勝、傅友德在內的眾多與藩王關係密切的朝臣公侯相繼遭到株連。只是朱元璋此舉雖然打擊了武勳集團,提升皇帝對朝廷的掌控能力,卻也促使武勳集團中出現眾多不滿於朱允炆繼位之人,這為後來靖難之役朱允炆一方的屢屢潰敗埋下伏筆。

在朱元璋生前,太祖爺孫量關於藩封問題就已經進行過一番論述。當時朱允炆對明太祖的答覆是三步走策略,即首先以德服人、以禮束行,其次削減屬地、改遷封領,最後便是拔刀相向。只是朱允炆以庶出、侄輩的身份削藩,不論於德於禮都說不過去;至於第二步驟的漸進式削藩雖好,卻需要極其精妙的手段和技巧,只是朱允炆才不配位,又缺乏武勳集團作為支撐,實在是難以實施。最終朱允炆選擇直接以皇帝權威的方式去威逼各地藩王,直接跨越了前面兩步,出臺即為激進的政策,徹底逼反藩王。

燕王朱棣反叛,發動靖難之役後,在實力並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憑藉朝廷一方軍隊的詭異操作,最終竟然獲勝,然而這也導致明朝削藩努力的夭折。後來明成祖朱棣雖然繼續執行了削藩政策,所採取的卻是通過經濟特權的方式換取藩王對軍事和政治權力的放棄。這種妥協式的削藩政策,導致此後明朝的藩王不僅未能在軍事、政治等層面為皇帝分憂,反而逐步成為中央財政的包袱。缺少藩王和武勳制約的文官集團,終於可以開始重建文人官僚政治的願望,並以皇權的旗號與皇帝個人權力反覆拉鋸鬥爭。

綜上所述,明太祖朱元璋實施藩封政策是符合明初政治、經濟和軍事需要的決定。然而由於朱允炆孑然一身的朝堂新人形象和出身背景,導致朱元璋不得不對武勳集團進行打壓。這促使朱允炆早在繼位之前,就已經與宗室藩王和朝廷武將們拉開了距離。最終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上位,明惠宗諡號不被許可,後世據朱允炆年號,就將其冠以建文帝的稱謂。





歷史的影子


用現在的話來說,小夥子有點著急了,或者說是被身邊人衷禍的拿不定主意了。但是大方向是對的,各個藩王的勢力太大,而且都是叔伯輩的。對中央的威脅太大,或者是政策放不下去了,各地勢力對上面不太聽話,陰奉陽違。久而久之,皇權將得不到尊重。

個人覺得,不管朱棣是啥個皇帝。他奪侄子的皇位,就是叛逆!不是正統,不能入太廟。既然你的藉口是清君側,那為什麼朱允文要逃跑,而且沒有任何消息了,是死是活?如果是活著朱棣就是篡位,如果是死了,難道沒有更好的繼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