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遷都北京,是他對北京有感情,還是京杭大運河南北貫通能興盛經濟?

大馬哈魚12


明朝有濃厚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思想。但朱棣真正將都城遷往北京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朱棣是通過靖難之役,篡位登基,名不正言不順。南京原先有很多建文帝朱允炆的舊部,也就是朝廷裡的文武官員的班子都是原朱允炆的,朱棣想通過遷都重新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文武官員班子。

二是因為當時明朝主要的邊患是北方的各蒙古部落,而朱棣的就藩地就是在北京,主要就是防範各蒙古部落的侵擾。所以通過遷都北京,有利於朝廷防範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擾,而朱棣本就是馬上打天下,遷都北京,也有利於實現他的文治武功!


春秋侃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要說燕王朱棣對北京沒有感情,那是假的,畢竟從洪武十三年到建文四年,朱棣作為藩王,在北平守了二十多年,怎麼可能對這個地方沒有感情呢?

但是都城的選擇,是個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不可能是單一有感情就能解釋的。

朱元璋登上帝位後,給自己的兒子們安排了艱鉅而光榮的任務,讓孩子們替自己守著邊疆要地,如秦王朱樉,藩府就在西安,鎮守者大明的西北大門,而燕王朱棣,就守著北平,位於華北平原北部的北平,可以說是大明的北方重鎮了。

明朝建立之初,北方的殘元勢力對新朝的威脅還是不小的,而遊牧部族的一個特點就是打得過就搶,打不過就跑,並且草原的馬好,跑起來還追不上,所以朱棣也就有機會多次參與明朝北征的軍事行動。

正因如此,北平也成為大明北部的一個重要軍事重鎮。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奪取了皇位,如果繼承了南京這個都城,自然是有很多的便利的,畢竟南京已經做為京師,有了基本的建設。但是這樣一來,北方的軍事力量就薄弱了。再加上朱棣得位不正,所以對舊都有一種厭棄的心態,再加上大運河可以做為交通要道,將南方的糧食等運到北方,這就是朱棣決定遷都北京的原因。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明成祖遷都北京,站位是戰略高度,而不是個人感情,或則大運河的表面緣故。

戰略高度,有兩點是最重要的,一是徹底控制控制幽雲十六州,二是對付蒙古。

一、徹底控制北方幽雲十六州

五代丟失了幽雲十六州,使得北方門戶大開,漢人政權沒有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屏障,更使得這些地方在少數民族看來就是他們的地盤,明朝建立後,蒙古人無時不想搶回來。

明成祖遷都北京,是強化對這裡的統治。

明代人謝肇淛對明成祖定都北平的評論,是很具有代表性了,代表了明代士大夫集團對此事的總體看法:

“以我國家之勢論之,不得不都燕,蓋山後十六州,自石晉予狄幾五百年,彼且自以為故物矣,一旦還之中國,彼肯甘心而已耶?其乘間伺隙,無日不在胸中也。”

二、制戎虜之命,方便掃除蒙古勢力

明成祖定都北京後,多出親征蒙古,意圖徹底解決北元勢力。

因為,北元是對大明最大的危險,若是都城在南京,不利於他親自率軍出征,北方有問題,也不利於朝廷及時應對。

此後,蒙古逐漸復興,滋擾北方,北京作為抵抗防禦的中心,輻射出的力量,也使得蒙古已進入大明,就面對最強有力的反擊,遲遲不能得逞。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若都城在南京,邊疆力弱,蒙古人能入侵或搶佔北方很多地方,甚至朝廷可能會不得不主動放棄一些地方。

謝肇淛是萬曆時期的人物,那時候,北方很不穩地,他繼續評論道:

“且近來北韃之勢強於西戎,若都建康,是棄江北矣;若都洛陽、關中,是棄燕雲矣。故定鼎於燕,不獨扼天下之吭,亦且制戎虜之命。”

有鑑於此,謝肇淛無比敬佩於成祖的神謀睿略,不然北京一帶早被蒙古人給搶過去了。

我想明代人自己看待本朝的行動,自然要更有說服力一些。


微史春秋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朱棣遷都北京的背景;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逝世,並將皇位傳給皇太孫朱允炆國號建文。太孫繼承大統在歷史上實屬罕見,各位皇叔王爺虎視眈眈對中央政權形成威脅,建文帝登基後和親臣商議隨即下令削藩以穩固其皇位。朱元璋諸多皇子中屬燕王朱棣實力最強,所以朱棣成為建文帝主要削藩的主要目標,叔侄矛盾終於在建文元年(1399年)爆發,朱棣以清君側鋤奸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並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南京,建文帝兵敗出逃,朱棣順利登上帝位改元永樂史稱明成祖。登基後朱棣於1403年開始對北平順天府進行改造為遷都做準備,並按照南京皇宮標準建造北京皇城紫禁城。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建造準備,與公元1421年正式遷都北平改稱北京。那麼朱棣為何放棄應天府南京而遷都北京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軍事需要。明朝前期平定四方後主要威脅還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特別是後元蒙古諸部,這也當年是朱元璋派朱棣駐兵北平的主要原因,如果都城在南京,北平方向就需要屯重兵防範蒙古的瓦剌部,路途遙遠供給無法保障,再加上如果放一大將駐守勢必會有擁兵自重之憂,為了朱家江山朱棣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遷都北京是最好的選擇,以北京作為政治軍事中心指揮長城一線軍事防禦,也能展現天子守國門的風範。同時朱棣總結了宋朝丟失燕雲之地錯失長城天然屏障,對遊牧民族門戶大開,直接威脅中原政權的前車之鑑。1449年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勝利充分說明了北京的重要軍事作用,當時就是北京失則天下亂,北京守則社稷穩。

二,經濟需要。元末天下大亂有多部起義軍反抗元朝統治者,連年征戰互相之間攻伐殺戮比比皆是老百姓跑的跑死的死,加上洪水乾旱蝗蟲等天災造成中原地區和北方河北山東等地人煙稀少田地荒蕪“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明朝為了鞏固政權發展經濟不得不進行移民屯田恢復生產,朱棣遷都北京可以輻射北方大片土地,並且朝廷為了讓南方富庶商人來北京定居經商,不惜以減賦免稅五年來鼓勵他們遷居,同時外京杭大運河的貫通也為南北方物質交流帶來便利使明朝經濟逐步提升。

三,政治需要。靖難之役中原建文帝舊部殺的殺流放的流放,造成江南一帶官員多有不滿,本身朱棣篡位就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南京對於明成祖來說一直沒有安全感,朱棣發跡之地在於順天府北平,他的文武肱骨之臣多數來自北方之地,這些人也不願長期生活在南方多有回鄉之願,朱棣也認為北京根基更深縱使天下有變,也有退旋之地。

四,地理原因。北京依山襟海 地勢雄偉,交通便利四通發達,北鄰長城南望華北平原,東望齊魯之地,進可攻北方蒙古多部,也可厄守遼東之地,退可據要塞防止蒙古瓦剌騎兵長驅直入內地。

綜上所述朱棣遷都北京雖有個人感情成分,但是政治、軍事、地理的需要才是主要原因。


飛俠小哥


公元一四二一年,大明永樂皇帝在萬眾矚目之下做出了遷都的的決定,自此之後北京成了明清兩朝的都城,奠定了其歷史地位,不過原來的都城南京,依舊保留“京城”名號,說起遷都由來已久,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定都南京,廣封朱氏子孫,北京作為大明邊界位置,經常就會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比起安穩富庶的南京要差很多。

說起遷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南京是都城,不過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北京顯然要比偏安一方的南京更加重要,朱元璋定都南京,不過從很多方面來看他並不滿足,起初在南京成立大本營是為了與元朝對抗,如今天下歸一,自然要作出調整。

古代北京被稱為“幽州”,是中原王朝抵抗遊牧民族侵襲的重要屏障,元朝統一天下之後,一方面要治理天下,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棄自己的發源地,所以選擇北京作為都城最合適,元朝稱其為大都。

1368年,先後剿滅陳友諒,張士誠等重要對手,朱元璋終於有了和元朝對抗的資格,朱元璋選擇在南京稱帝,不久之後,派遣大將徐達北上討伐元朝,徐達不負眾望,把落後的元朝統治者趕回了大漠,大都也被更名為北平,寓意北方平定。

朱元璋建國之後廣封諸侯王,實力不俗的朱棣被分封到北平,洪武年間,北平作為明朝軍事重鎮,始終站在抵抗元朝餘孽反撲的第一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過比起南京來說重要性還是稍遜一籌。

據說朱元璋曾派出太子朱標前往北方考察,尋求合適的遷都地點,朱標認為西安是最佳選擇,不過朱標不久就去世了,悲傷之餘朱元璋擱淺了遷都計劃,幾年之後,朱元璋也駕崩了,遷都一直沒有實施,皇位傳給了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時間非常短,況且上任之後著手削藩,沒有多餘的精力進行遷都。

削藩惹怒了朱棣,不惜南下“清君側”,最終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上位,遷都的決定到了朱棣手中,朱棣沒有選擇西安,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封地北平。

相比之下北平可以更好地的對東北地區施加控制。

漢唐時期,中原王朝多數選擇西安,一方面眾多王朝以農耕為經濟根本,再者主要威脅來自西北方,為了應對北方遊牧民族和西域強敵,必須把都城定在西安,不過明朝統一之後,最主要的威脅來自東北,相比之下北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同樣北平的防守強度也更大,如果繼續在南京留守,一旦發生戰事,需要從南京調集大批軍隊,作為為邊防要地,北平的守備數量也不能少,因此明朝需要在兩地駐紮大量軍隊,壓力非常大。

如果遷都北平,那麼北平地區的邊塞軍隊既可以守衛京師,又能迅速集結出戰,避免了出現上述問題。

朱棣統治後期,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出現了明顯下滑,蒙古勢力趁機捲土重來,為了防止反撲,明朝需要在北平投入更多兵力,隨著藍玉等人去世,明朝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幾乎沒有了。

朱棣性格多疑,對於手握重權的大將很不放心,既然沒有靠譜的人,乾脆自己出馬,親率主力部隊出征,凱旋而歸,朱棣發動靖難之後,大批精銳部隊都被朱棣帶著南下,北方的防守強度有所下降,蒙古人不斷騷擾,為了挽回頹勢,朱棣需要重新構建北方防守陣營。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朱棣選擇遷都北京也有自己的私心,畢竟皇位來的不光彩,南京作為朱允炆的舊都,很難避免有忠於朱允炆的人行刺,朱棣在位期間曾多次遭遇刺殺,元兇就是朱允炆的舊臣。

好在每次都化險為夷,幾番刺殺之後,朱棣意識到自己處境非常危險,一方面加強錦衣衛建設,另一方面著手遷都,北平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不僅能加強對全國的控制,還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朱棣不顧大多數人的反對,下令擴建北平,動身遷都。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遷都後,奠定了北京的歷史地位,南京依舊是名義上的都城,存在完善的內閣機構,被稱為“小朝廷”,明朝初期太子常常在南京居住,明朝中葉以後,南京的地位逐漸下降,成了許多大臣養老的地方。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逼近北京城,危急之下,崇禎皇帝曾想重回南京,不過群臣大多反對,不得已只能作罷,最終李自成攻下北京,崇禎留下了“文臣皆可殺”的遺言之後上吊而死,傳承276年的明朝走向了末路。


步履不停走向前


燕王朱棣遷都北京,綜合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就有過要遷都的想法,不排除朱棣想完成父親的遺願。

歷史上國祚綿長的朝代,基本上都是興起於北方,定都於北方,而南方給人一種偏居一隅的感覺,參見南宋。朱元璋發跡於南方,也在南方得天下,但他自己卻並不認為南京是最合適的都城。南京的地理位置偏東南,不屬於華夏的中心。

最初朱元璋的想法是恢復古制“兩京制”,這是起源於周朝的一個制度,西周定都鎬京,東周遷都洛邑,但鎬京仍然保有都城的地位。唐朝時也是這樣,西都長安、東都洛陽。

當時,朱元璋看中的地點有西安、洛陽、開封、鳳陽,這裡面,西安、洛陽、開封都曾經是前朝都城,而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對朱元璋來說都意義重大。

一開始決定的是在鳳陽興建“中都”,在修建了6年之後,朱元璋在一次現場巡視中發覺風水不適合做都城,於是作罷。而開封因為在宋末經歷了連番戰火損毀嚴重,也被排除在備選之外。

這下只剩下了西安、洛陽,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年,朱元璋派出他最喜歡的兒子、同時也是太子朱標前往西安和洛陽進行考察,為遷都做好準備。

然而令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朱標就因病去世,年僅37歲,這讓朱元璋悲痛萬分,於是遷都的事情也就擱置下來,大臣們也沒有人再提過此事。

不排除朱棣有完成朱元璋遺願的想法,但他卻選擇了北京作為都城,算是“孝中有倔”吧。


2、北地邊境不穩,遷都北京可以更好地鎮守北部防線。

朱棣雖然不是開國之君,但他也曾經和元朝的殘餘力量進行過數次戰爭,算得上一個文武雙全的帝王,而元朝的殘餘力量退守北方,仍然對明朝國土和邊陲百姓具有威脅。

當年朱元璋將三個兒子封為藩王,各自鎮守國土,朱棣被封到的就是北京,從那時起他就已經開始在和元蒙殘餘力量周旋,並且不乏勝蹟。

歷史事實證明,朱棣遷都北京之後的確對邊境的穩定十分在意,他先後五次率兵出征漠北,改之前的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甚至最後他自己都是在出徵的途中駕崩的。


3、希望通過遷都進一步鞏固統治。

眾所周知,朱棣的皇位得來得並不光彩,他的侄子朱允炆的下落至今仍然是歷史上的一大謎團,靖難之役這一歷史事件永遠都會在史書裡留有一筆。

而朱棣本人是非常自負的,他認為自己無論從智慧、能力還是聲望上來講,繼位都是天命所歸,但同時他也不希望自己一直留有這樣篡權奪位的惡名,這個名聲畢竟太不好聽了。

更何況朱棣篡位之後,將建文帝一朝的老臣、忠臣基本殺了個乾淨,這樣雖然堵住了一時的悠悠眾口,但朱棣在那樣的氛圍下難免不會覺得自己危機四伏。與其這樣如坐針氈,還不如回到自己熟悉的北京,那邊還是有很多十分忠心於朱棣的舊臣、軍士的,是讓朱棣覺得熟悉和舒服的環境。


4、平衡朝堂之上南北方臣子的力量

起家和定都都在南京的朱元璋,他的臣子也多是出身南方,包括後來對建文帝忠心耿耿的臣子,也大多數都是南方人。

明初的朝堂之上,南方臣子佔據主要位置,而朱棣因為長期鎮守北京,在朝內缺乏有力的臣子作為支持。

在那時的南方士子中,師承關係、同門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一時之間很難撼動。而遷都北京後,朱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啟用北方士人任用為臣,調整平衡朝堂上的力量對比,更加穩固自己的統治。


5、風水說。

據說南京的宮殿是填水而造,時間久了發生地表下沉,造成宮殿“惟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從風水上來講是不吉利的。

從宏觀的風水學上來講,南京跨長江兩岸,雖然是有天然的天險,但一旦長江失守那麼南京便暴露無遺,守無可守。

當然,風水一說不足為信,不過對古人的確有一定影響。

(如果您喜歡紅顏的回答,請給個贊哦\\(^o^)/~)


紅顏讀史


遷都北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防禦蒙古

朱元璋是歷史上為數不多自南向北統一全國的人,在攻破元大都時元順帝向北逃竄,如果明朝內部稍有異動北元蒙古勢力勢必會捲土重來。早在朱元璋時期,為應對北方兵禍選擇了分封諸子鎮守邊疆的方式包圍明朝,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然而建文帝的削藩讓防禦北方的燕王朱棣直接起兵。朱棣攻克南京登上皇位後,北方防線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從南京出兵相比於北京出兵太過遙遠,所以在軍事上遷都北京勢必會被提上議程。

利益階級

朱元璋統一全國時身邊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南方人,所以在建國時自然沒有任何阻力的建都南京。朱棣就不同了,他的龍興之地在北京。統治集團多是在北京時招募的幕僚,他們在北京擁有自己的土地和人脈巴不得回到自己的根據地。遷都之事這些人也是主要的推手。

北京地勢

北京北面多山南面是華北平原,而且還有一條大運河。南方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運輸到北京,可以大大促進北方的經濟發展。不管是作為北方軍事重地還是作為一個政治中心都有著完美的地理位置。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北京的整個地形去看可以發現,北京城是依山襟海,地勢雄偉。

再加上朱棣10歲是就被封為燕王在北京生活多年,北京相當於是朱棣的家鄉。而南京卻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根據地,南方朝臣和群眾多數是擁護建文帝的,而朱棣雖然靠著武力威脅能夠維持大局,但是卻也喪失了一些民意。

建都北京保證了北方地區很長一段時間的安定,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天子守國門的方式也讓北方遊牧民族不敢太過於猖狂。


故事三分鐘


燕王遷都北京,不單單是對北京有感情,主要還是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1、對自身來講,北京是自己長期控制的地盤,經營多年,不論是生活習慣還是人脈親信都在北京,登基之後定都此處對自己更加安全,對國家更加穩定。2、從國家層面講北京是抗擊北元勢力的前線,天子在此定都有利於穩定北京周邊的局勢,穩固國家的邊防。3、從發展層面講,定都北京可以促進人流的遷徙,補充北方人口不足,耕地不多的局面。4、從地理層面來講,南京無險可守,北京可以憑藉長城和山脈依險而守,更有利於都城的防禦。5、從戰略角度,遷都北京保留南京作為陪都,並且保留六部設置,也是朱棣考慮到一旦北京失手,可以迅速在南京快速恢復政權統治,也算是朱棣留個子孫的後手棋。








用戶5518185732


題主兩個原因都不是主要原因,燕王遷都最主要的原因是建都北京有更有利於維持全國的統一和穩定,另外也有助於發展北方經濟,解決中國經濟南強北弱的困局。

遷都北京可以有效震懾北元殘餘勢力

朱元璋和朱棣都清楚地意識到:北元殘餘勢力始終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脅。定都北京可以直接而有效的對長城一線的軍隊進行指揮,抵抗蒙古人的進攻。將全國的政治中心放在戰爭的前線,可以保證全國的安定。而且北京附近有燕山山脈,臨近的天津有漕運之便利,既有利於防守遊牧民族的進攻也可以及時將南方物資的調運。

進一步講,在北京建都還可以兼顧漠北,控制貝加爾湖和外興安嶺一帶,以及西北的眾多地域都可以沿北京輻射到。

在古代中國,西方勢力還未入侵之時,華夏文明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北方遊牧民族。東方的日本無力渡海、朝鮮還是中國的僕從國、西南諸多蠻夷也無力對漢民族形成實質上的威脅。

北京附近物產眾多,可以養活眾多人口,從而方便建都

北京處於華北平原以北,這意味著有綿延的山巒自然優勢可以抵抗騎兵的進攻。北京南部平原地區不僅有大量耕地可以出產糧食,而且便於運輸。東南部的天津有漕運直通運河,還有渤海灣海運之便利。

可以說,利用渤海灣的海運優勢和漕運便利,可以將廣闊南方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北京,從而形成軍事力量對北方少數民族實行打擊。

朱棣本是北方人,習慣了北方的生活

朱棣生於朱元璋和陳友諒鄱陽湖水戰之時,然後隨軍北伐,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後又率軍北元殘餘勢力進行多次打擊。可以說,朱棣的戎馬生涯幾乎貫穿了其一生。在靖難之役後,朱棣不習慣於南方的生活也就顯得理所應當了。但相信這只是其遷都的次要原因。

總結

回答題主的問題,燕王遷都最主要原因是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次要原因是京冀地區物產豐富、交通便利,細節原因是朱棣對北方生活的個人感情。


物質文化史


永樂帝為了實現他建立一個擴張的和外向型的帝國的幻想,這個帝國包括邊陲和內地,既有漢族人,又有非漢族人。因此,地處戰略要衝和曾為兩個非漢族帝國首都的北京就明的新都來說似乎是實際的和順理成章的選擇。

明成祖自登基便有了遷都的想法,這也是繼承其父親朱元璋晚年的戰略思想。

1404年,永樂帝遷山西九個府的一萬戶至北京,以增加京畿的人口。1405年,他派三子朱高燧負責北京的軍事,並下令順天府及鄰近兩個府免繳田賦兩年。同時,新宮殿的興建也在進行之中。在1408—1409年期間,在未來的首都建立了一個負責本地事務的官署、一座外國使者的賓館和一個印鈔局。永樂帝仍住在南京,通過皇太子在新都發號施令。他直到1409年4月才巡幸北京,在那裡逗留至1410年第一次徵蒙古之役結束時為止。

在1412—1416年期間,皇太子朱高熾給北京地區諸府和山東、河南受自然災害的那些地方的居民減免田賦或發放救濟糧。在1415年6月大運河工程完成後,從盛產稻米的長江下游(即江南諸省)漕運糧食至北方就更加迅速了,從此糧食就可以直接從這些省運至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