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爾·哈撒韋前十大持倉股的20個觀察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頓

在瞭解和學習了巴菲特很多的投資思想以後,從伯克希爾的近40年來前十大持倉股裡面,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樣的觀察角度。

全文共7371字。

伯克希爾·哈撒韋前十大持倉股的20個觀察


眾所周知,伯克希爾·哈撒韋之所以出名,主要因為這是股神巴菲特的公司。

其實,這家公司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這是全世界股價最高的公司,截至昨天收盤,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達到338920.02美元/股。

對,你沒看錯,就是每股33.89萬美元,大約相當於237.26萬人民幣。

在它面前,A股的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差了3個數量級。

比如,作為一家淨資產高達3535億美元、旗下擁有80多個子公司、超過27萬名員工的龐大商業帝國,其總部僅有25名員工,數十年如一日地呆在一間不超過1000平方米租來的辦公室。

巴菲特自己的辦公室只有16平方米。

再比如,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是全世界所有股東大會里參會股東人數最多的。

自從1989年股東大會參加人數超過千人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度股東大會參會人數就像它的股價一樣,不斷創新高。

據說,2018年度股東大會人數達到5萬人。

對伯克希爾的股價來說,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對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出席股東的人數來說,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

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執掌它的“股神”巴菲特和“智者”芒格來說,話題太多。本文對伯克希爾·哈撒韋自1979年持倉的前十大股票(或者說以前十大股票作為伯克希爾的整體持倉情況)做一下研究,找些數據,發現一些角度。

1、概況

從1979年到2018年的40年間,伯克希爾共交易和持有72只主要的股票(統計其年報公佈的前十大重倉股)。

在這72只股票中,有62只股票取得了正收益,佔比86%。僅有10只股票是負收益,佔比僅14%。

取得正收益的62只股票的累計收益是7137.37億美元,負收益的10只股票累計虧損是68.11億美元。

  • 觀察1:不要持有過多的股票

巴菲特曾經開玩笑說:“如果你有40個老婆,你就不可能對她們每一個都有所瞭解。”猜測40這個數字並不巴菲特意有所指,可能只是用來說明數量的一個工具。

費雪也說:“寧願持有少數自己非常瞭解的優秀公司,也不願意持有大量的平庸公司。”

費雪的組合通常保持在10個公司以內。

  • 觀察2:投資有兩項原則,一是不要虧損,二是不要忘記第一條

關於這句話,有人說是格雷厄姆說的,有人說是巴菲特說的。

不管是誰說的,巴菲特是這樣做的。

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雖然有超過十分之一的股票虧損,但是他把虧損的幅度降到了最低,總虧損的額度佔總盈利額度的比例僅為0.95%。

2、收益率

在取得正收益的62支股票中,收益率超過100%的有28只,佔比45%;收益率超過500%的有10只,佔比16%。

收益率超過10倍的有兩隻股票,分別是《華盛頓郵報》的55倍和蓋可保險的20.47倍。

在負收益的10只股票中,負收益率超過10%的僅有4只,負收益率最大的瑞士再保險也僅虧損了27.69%。

  • 觀察3:冪律分佈在投資領域廣泛存在

在盈利的部分,17.7%的股票貢獻了75.5%的盈利。這顯然符合二八定律,甚至更為激進。比如最賺錢的兩家公司貢獻了62.5%的盈利,就是明證。

在虧損部分,20%的股票貢獻了63.4%的虧損,也符合冪律分佈。

冪律分佈的下面的收益金額部分的數據中也普通存在。

3、收益金額

在正收益的62只股票中,盈利金額超過100億美元的有10只股票,合計金額6373.2億美元。16%的股票貢獻了89.3%的盈利。

賺錢最多的兩隻股票分別是:可口可樂賺了2854.34億美元,美國運通賺了1607.62億美元。3%的股票貢獻了62.5%的盈利。

在負收益的10只股票中,虧損超過10億美元的僅有兩隻,分別是康菲石油虧了24.65億美元,卡夫食品虧了18.54億美元。20%的股票貢獻了63.4%的虧損。

  • 觀察4:決定投資績效的就是那麼一兩隻股票

巴菲特說:“你要發現你在生活與投資的優勢所在。當機會來臨時,即你對這種優勢有充分的把握,你就要全力以赴,孤注一擲”。

芒格說:“當世界給予你機會的時候,聰明的投資者會出重手。當他們具有極大贏面時,他們會下大注。其餘的時間裡,他們做的僅僅是等待。就是這麼簡單。”

費雪的投資組合除了在10個公司以內,而且其中的三四家會佔到總投資的75%。

  • 觀察5:集中投資而不是分散投資

關於分散投資的問題,費雪曾經做過深刻的解釋: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能降低風險的觀點是錯誤的,買了太多股票的風險源於不可能看好每個籃子裡的雞蛋,投資者的風險來自於在不瞭解的企業上投入太多資金。在沒有時間深入瞭解公司的情況下買入股票,所帶來的風險更大。”

即使如巴菲特一樣偉大和專注少量股票的投資,仍然有14%的股票在虧錢,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把資金分散投資到那些不能理解的股票上,風險到底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 觀察6:正確時多賺錢+錯誤時少虧錢

索羅斯說:“投資最重要的在於你正確時賺了多少錢,而錯誤時虧了多少錢。面對機會信心十足但只投入很小頭寸,這麼做是沒有道理的。對市場判斷正確時,卻沒有最大限度地抓住機會放大勝果絕對是錯誤的。”

雖然數據樣本顯示,72只股票中有62只取得了正收益,看起來正確的次數很多。

但真正決定結果的,並不需要在這62只股票上大賺特賺,而是抓住那兩隻最賺錢的股票就行了。

4、成本與產出

這72只股票共投入成本4216.94億美元,取得的淨收益是7069.27億美元。

投入成本超過100億美元的有10只股票,貢獻了71.67%的成本。

其中,投入最多的前兩隻股票:IBM投入749.79億美元,虧損4.17億美元;蘋果公司投入637.52億美元,目前浮盈118.25億美元。

賺錢最多的兩家公司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的投入成本位列第三、第四,分別投入了379.12億美元和332.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虧損最多的兩隻股票康菲石油和卡夫食品的成本投入是第五、第六位,分別投入了189.28億美元和179.68億美元。

此外,收益率最高的兩隻股票《華盛頓郵報》和蓋可保險的成本投入是第53位和41位,分別投入了2.92億美元和7.39億美元。

  • 觀察7:投資上,投入與產出並沒有顯著的線性關係

在投入成本最多的前十隻股票裡,有3只股票虧損。而且這3只虧損的股票很有意思,一隻是投入最多的IBM,另外兩隻的虧損最多的康菲石油和卡夫食品。

相反,收益率最高的《華盛頓郵報》的投入成本只能排到52位。

收益金額最大的可口可樂的投入成本排第三位。

  • 觀察8:想多賺錢,就要多投入

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的成本投入佔比只有16.86%,卻貢獻了63%的盈利。

而這兩隻最賺錢的股票,其收益率並不是最高的,可口可樂的收益率是752.89%,在收益率排名中是第5位;美國運通的收益率是484%,在收益率排名中僅是第11位。

所以,想多賺錢,就要多投入。

多投入什麼?

當然是本金啊。

注意,堅決不提倡使用各種形式的槓桿資金。

  • 觀察9:對於普通投資者,賺多少錢比賺多少點更重要

對比一下收益最多的兩隻股票和收益率最高的兩隻股票的成本與產出可以發現:

收益最多的可口可樂的成本投入是收益率最高的華盛頓郵報的130倍,前者的盈利金額是後者的19倍。

收益第二的美國運通的成本投入是收益率第二的蓋可保險的45倍,前者的盈利金額是後者的10.62倍。

看起來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的賺錢效率,與《華盛頓郵報》和蓋可保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前者的賺錢效果比後者好得太多。

所謂的收益率的概念,只是對機構排名或者宣傳有好處。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能賺更多錢者是最重要的。

5、持有時間

72只股票中,持有時間在1年之內的有22只股票,佔比30.55%。

持有時間在2年的有11只股票,持有時間在3年的有10只股票,持有時間4年的有7只股票,持有時間5年的有4只。

持有時間在5年(含)以下的共54只股票,佔比高達79.17%。

持有時間6年的有5只,7年的2只,8年和9年的各1只。

持有時間10年及以上的9只,佔比11.54%。

  • 觀察11:持有時間與投資業績呈現正相關關係

把持有時間的分佈和盈利金額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發現:

持有1年的22只股票淨盈利金額為34.34億美元。

持有2年的11只股票淨盈利金額為290.61億美元。

持有3年的10只股票淨盈利金額為275.46億美元。

持有4年的7只股票淨盈利金額為206.6億美元。

持有5年的4只股票淨盈利金額為-0.92億美元。

......

持有10年以上的22只股票淨盈利金額為6084.64億美元。

在這72只股票中,除了持有5年區間的微虧不到1億美元,其他持時間都取得了正收益。

尤其是持有10年以上的盈利金額佔比高達86%。

巴菲特提倡長期投資的理念,巴菲特也進行著長期投資的實踐,實踐結果又在印證長期投資的可行性。

當然,觀察一下這些長期持的股票,會發現長期持有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持有好企業的投票。

而且,這9只持有時間在10年以上的股票投入是1010.78億美元,佔總投入的比例僅24%。

  • 觀察12: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鐘

這句話是巴菲特說的,但是從數據上看,巴菲特持有時間在1年以內的股票數量佔比是最多的。以交易的眼光來看巴菲特的操作,妥妥的短期行為。

那麼,巴菲特是知行不合一嗎?

顯然不是,巴菲特說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是要以長期持有的心態和準備去做投資。

巴菲特在1992年致股東的信裡寫到:

“我們的投資策略跟15年前的標準一樣,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我們希望投資的對象,一是我們所瞭解的,二是具有長期願景,三是由德才兼備的人來經營,四是有非常吸引人的價格。”

如果按照這四條原則去選擇投資對象,毫無疑問,就一定是在做長期投資的準備。

另一方面,巴菲特並沒有說過買入股票就一定要持有十年。

沃爾特·施洛斯,這位格雷厄姆的下屬,巴菲特的同事及朋友,曾經說過:“只有買入以後,才能全面瞭解一隻股票。買入以後會更上心,原來沒發現的缺點都看得更清楚了。”

所以,雖然買入股票之前要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但是,如果在買入以後發現持有股票的條件已經不再具備,賣出顯然是明智的行為,而不應該呆板地考慮持有期限的問題。

  • 觀察13:長期持有優秀企業的股票是投資致勝的法寶

持有時間超過10年的那9只股票的總盈利是6084.64億美元,佔比高達86%。

而持有時間在1年以內的那22只股票在盈虧相抵後的盈利僅34.34億美元,佔比僅0.5%。

從數據來看,長期持有確實能取得優秀的投資業績。

持有時間最長的前四隻股票,要麼取得了最高的收益率,要麼取得了最多的收益金額。

收益最多的可口可樂持有時間最長,達到31年;收益第二的美國運通持有時間排第3位,為25年。

收益率最高的《華盛頓郵報》持有時間排名第2,是26年;收益率第二的蓋可保險的持有時間排第4位,16年。

除了蓋可保險在1996年清倉,《華盛頓郵報》在2006年清倉,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現在仍然持有。

此外,持有期間較長的的諸如富國銀行、吉列、穆迪、寶潔,無論在收益貢獻上,還是在收益率上,都居於前列。

6、行業分佈

72只股票主要分佈在19個行業,按市值大小排序依次為:食品消費、非銀金融、信息科技、日化用品、銀行、能源、傳媒、保險、文化娛樂、交通運輸、醫療保健、製造業、通信業......

  • 觀察14:伯克希爾投資這麼多行業,說好的能力圈呢?

能力圈概念是巴菲特比較重視的。

但是看看這為數不多的72只股票,就分佈了19個行業,巴菲特說好的能力圈去哪了?

這裡要對能力圈的概念作一下研究。

巴菲特說:“在自己的能力圈投資,這並不是圈子多大的問題,而是你如何定義圈子的問題。”

這說明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概念,首先關注的不是能力大小,而是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能做得有多好。

他還說過:

“查理和我不懂如何解決企業的麻煩,我們所學到的是如何規避它們。我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們專注於發現並跨越1英尺的跨欄,而不是我們擁有跨越7英尺的能力。”

其次,能力圈並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認知的提高,能力圈逐步擴大範圍也是合理的,比如巴菲特把蘋果公司當消費品看待,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看起來伯克希爾投資的行業也不少,但如果把時間拉長到40年的期間來觀察,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這19個行業的收益都是正的,沒有一個行業是虧錢的,一個都沒有。

所以,巴菲特和芒格依然是在他們的能力圈進行投資。

  • 觀察15:食品消費行業是重中之重

20個行業中,食品消費行業的6只股票貢獻了整體40%的收益。

可口可樂一隻股票貢獻食品消費行業收益的100.6%。

一隻股票的收益率怎麼會超過整體的100%?

因為食品消費行業裡另外5只股票,有2只虧損,另外3只微賺,除可口可樂之外那隻賺錢最多的食品類股票收益僅為1.56億美元。

為什麼食品消費行業能夠長期保持增長?

不同於科技進步,食品消費是人類幾乎不變的需求。

無論是開汽油車還是電動車,無論手機用諾基亞還是蘋果,無論通信網絡是3G還是5G,可口可樂總是要喝的。

在A股,也有不少類似的食品消費類股票長期走好,比較突出就是那個股王貴州茅臺。

因為一切消息都利好茅臺。

經濟好的時候利好茅臺,喝茅臺是因為高興;經濟差的時候也利好茅臺,因為喝茅臺要緩解壓力。

自動駕駛利好茅臺,因為以後可以邊開車邊喝酒。

颱風來的時候利好茅臺,因為呆在家裡無事可做,只能喝酒。

就連娛樂女明星出軌都利好茅臺,因為她老公要喝酒消愁。

......

當然了,以上純屬段子,僅供娛樂。

  • 觀察15:大金融為伯克希爾貢獻了僅次於食品消費行業的收益

如果把銀行、保險、非銀算作大金融的話,伯克希爾是比較偏愛金融股的,累計買了20只金融類的股票,佔比27.78%。

而且,這20只金融股為伯克希爾貢獻了39%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美國運通一隻股票就貢獻了金融股收益的接近6成,其它19只股票只貢獻了剩下4成收益。

如果把大金融分拆來看,無論是銀行、保險,還是非銀,單個行業的收益水平都不及日化用品。

而日化用品伯克希爾卻只買了三隻股票:寶潔、吉列和強生。

7、時間分佈

把伯克希爾40年來每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

即使僅考慮前十大持股的成本和市值變化,在40年的投資數據中,伯克希爾仍然取得了30年的市值增長,只有10年的時間市值負增長。

在市值正增長的年份,增長率超過10%的有25年。

在市值負增長的年份,負增長率超過10%的有3年。

  • 觀察16:長期投資是平滑市值波動的最優策略

1979年開始的前十年,市值增長了811%。

1989年開始的十年,市值繼續增長了1120%。

1999年開始的十年,市值繼續增長了31.7%。

2009年以來的十年,市值繼續增長了252%。

四十年市值累計增長了529倍。

雖然伯克希爾在40年的時間裡,有四分之一的年份市值負增長。但是,如果把負增長的年份放在十年期限裡去觀察,會發現每一個十年的市值增長率都是正的。

所以,巴菲特的偉大不在於他賺了多少錢,而在於他能堅持長期投資,他能做到長期穩定盈利。

  • 觀察17: 不擇時也是一種可行的投資策略

伯克希爾前十大持倉股市值除了在2001年、2002年和2008年三個年份的負增長超過10%以外,其他7個年份的負增長率幾乎都在5%以下。

2001年和2002年的背景是美國科技泡沫破裂,2008年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機,這三年的負增長率分別達到-31.19%、-15.09%和-52.53%。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伯克希爾也沒有免於影響,市值創40年來最大跌幅,前十大持倉的市值也減少約260億美元。

而且,巴菲特很可能在2008年也沒有進行大幅度減倉。從伯克希爾的成本變化來看,2008年的投入成本僅減少了6.35%。即使巴菲特在當年主動降低了持倉,比例也不大。

雖然伯克希爾的持倉市值在2008年浮虧巨大,但是,從2009年開始,伯克希爾的市值就在穩步增長,並在三年後的2011年完全補回了2008年的浮虧。

8、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

上面的數據已經說明,這兩家公司為伯克希爾的市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兩隻股票貢獻了62.5%的市值增長。

  • 觀察18:偉大的公司會給提超乎想象的收益

無論是1988年建倉的可口可樂,還是1994年建倉的美國運通,這兩家公司之所以偉大,只巴菲特從建倉開始,這兩隻股票的市值保持著逐年增長,沒有一年減少。

可口可樂在持倉的31年中,市值增長率超過10%的有13年。

美國運通在持倉的25的中,市值增長率超過10%的有15年。

到2018年,可口可樂的市值增長3220.47億美元,增長率達到248倍。

美國運通的市值增長了1926.86億美元,增長率達到150倍。

  • 觀察19:巴菲特的建倉時機令人佩服

可口可樂在1988年建倉,第二年,1989年可口可樂的市值增長率達到最高的285.21%。而後的增長率開始逐步下降。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運通,1994建倉後的第二年,1995年美國運通的市值增長率也達到最高的249.88%。

  • 觀察20:巴菲特的長期持股能力令人景仰

對於可口可樂,伯克希爾在建倉後的第二年進行了加倉動作,而且加倉幅度達到72.8%,也導致持股單價有所提高。

五年後的1995年,伯克希爾在可口可樂上進行了第二次小幅加倉,幅度是26.86%。

在隨後的24年,伯克希爾在可口可樂上的投入沒有發生變化,而是安靜的持有。

美國運通也類似。

1994年建倉以後的第二年,伯克希爾大幅加倉了92.38%,持股單價也有小幅提高。

兩年後的1998年,對美國運通進行了第二次加倉,加倉幅度是5.55%。

六年後的2005年,對美國運通進行了一次減倉,減倉幅度是12.45%。

直到2018年,伯克希爾沒有對美國運通進行倉位操作,也是安靜地持有。

9、最後

本文只是出於個人愛好,對巴菲特近40年來的前十大持倉股票進行的數據分析。由於樣本的不完備,以及觀察角度的不同,無論是內容還是結論,都難免有所疏漏。

所以,本文並不是為了得出什麼無往而不利的投資結論,或者是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方法,只是提供一些觀察的角度而已。

事實上,72只股票這個數量在統計學意義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價值。儘管如此,通過對巴菲特40年來前十大重倉股的分析,作為觀察巴菲特投資理念和投資實踐的角度,倒是有一些實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