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前十大持仓股的20个观察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

在了解和学习了巴菲特很多的投资思想以后,从伯克希尔的近40年来前十大持仓股里面,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样的观察角度。

全文共7371字。

伯克希尔·哈撒韦前十大持仓股的20个观察


众所周知,伯克希尔·哈撒韦之所以出名,主要因为这是股神巴菲特的公司。

其实,这家公司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这是全世界股价最高的公司,截至昨天收盘,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达到338920.02美元/股。

对,你没看错,就是每股33.89万美元,大约相当于237.26万人民币。

在它面前,A股的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差了3个数量级。

比如,作为一家净资产高达3535亿美元、旗下拥有80多个子公司、超过27万名员工的庞大商业帝国,其总部仅有25名员工,数十年如一日地呆在一间不超过1000平方米租来的办公室。

巴菲特自己的办公室只有16平方米。

再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是全世界所有股东大会里参会股东人数最多的。

自从1989年股东大会参加人数超过千人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股东大会参会人数就像它的股价一样,不断创新高。

据说,2018年度股东大会人数达到5万人。

对伯克希尔的股价来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对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出席股东的人数来说,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

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执掌它的“股神”巴菲特和“智者”芒格来说,话题太多。本文对伯克希尔·哈撒韦自1979年持仓的前十大股票(或者说以前十大股票作为伯克希尔的整体持仓情况)做一下研究,找些数据,发现一些角度。

1、概况

从1979年到2018年的40年间,伯克希尔共交易和持有72只主要的股票(统计其年报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

在这72只股票中,有62只股票取得了正收益,占比86%。仅有10只股票是负收益,占比仅14%。

取得正收益的62只股票的累计收益是7137.37亿美元,负收益的10只股票累计亏损是68.11亿美元。

  • 观察1:不要持有过多的股票

巴菲特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你有40个老婆,你就不可能对她们每一个都有所了解。”猜测40这个数字并不巴菲特意有所指,可能只是用来说明数量的一个工具。

费雪也说:“宁愿持有少数自己非常了解的优秀公司,也不愿意持有大量的平庸公司。”

费雪的组合通常保持在10个公司以内。

  • 观察2:投资有两项原则,一是不要亏损,二是不要忘记第一条

关于这句话,有人说是格雷厄姆说的,有人说是巴菲特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巴菲特是这样做的。

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虽然有超过十分之一的股票亏损,但是他把亏损的幅度降到了最低,总亏损的额度占总盈利额度的比例仅为0.95%。

2、收益率

在取得正收益的62支股票中,收益率超过100%的有28只,占比45%;收益率超过500%的有10只,占比16%。

收益率超过10倍的有两只股票,分别是《华盛顿邮报》的55倍和盖可保险的20.47倍。

在负收益的10只股票中,负收益率超过10%的仅有4只,负收益率最大的瑞士再保险也仅亏损了27.69%。

  • 观察3:幂律分布在投资领域广泛存在

在盈利的部分,17.7%的股票贡献了75.5%的盈利。这显然符合二八定律,甚至更为激进。比如最赚钱的两家公司贡献了62.5%的盈利,就是明证。

在亏损部分,20%的股票贡献了63.4%的亏损,也符合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的下面的收益金额部分的数据中也普通存在。

3、收益金额

在正收益的62只股票中,盈利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的有10只股票,合计金额6373.2亿美元。16%的股票贡献了89.3%的盈利。

赚钱最多的两只股票分别是:可口可乐赚了2854.34亿美元,美国运通赚了1607.62亿美元。3%的股票贡献了62.5%的盈利。

在负收益的10只股票中,亏损超过10亿美元的仅有两只,分别是康菲石油亏了24.65亿美元,卡夫食品亏了18.54亿美元。20%的股票贡献了63.4%的亏损。

  • 观察4:决定投资绩效的就是那么一两只股票

巴菲特说:“你要发现你在生活与投资的优势所在。当机会来临时,即你对这种优势有充分的把握,你就要全力以赴,孤注一掷”。

芒格说:“当世界给予你机会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会出重手。当他们具有极大赢面时,他们会下大注。其余的时间里,他们做的仅仅是等待。就是这么简单。”

费雪的投资组合除了在10个公司以内,而且其中的三四家会占到总投资的75%。

  • 观察5: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

关于分散投资的问题,费雪曾经做过深刻的解释: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能降低风险的观点是错误的,买了太多股票的风险源于不可能看好每个篮子里的鸡蛋,投资者的风险来自于在不了解的企业上投入太多资金。在没有时间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下买入股票,所带来的风险更大。”

即使如巴菲特一样伟大和专注少量股票的投资,仍然有14%的股票在亏钱,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把资金分散投资到那些不能理解的股票上,风险到底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 观察6:正确时多赚钱+错误时少亏钱

索罗斯说:“投资最重要的在于你正确时赚了多少钱,而错误时亏了多少钱。面对机会信心十足但只投入很小头寸,这么做是没有道理的。对市场判断正确时,却没有最大限度地抓住机会放大胜果绝对是错误的。”

虽然数据样本显示,72只股票中有62只取得了正收益,看起来正确的次数很多。

但真正决定结果的,并不需要在这62只股票上大赚特赚,而是抓住那两只最赚钱的股票就行了。

4、成本与产出

这72只股票共投入成本4216.94亿美元,取得的净收益是7069.27亿美元。

投入成本超过100亿美元的有10只股票,贡献了71.67%的成本。

其中,投入最多的前两只股票:IBM投入749.79亿美元,亏损4.17亿美元;苹果公司投入637.52亿美元,目前浮盈118.25亿美元。

赚钱最多的两家公司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的投入成本位列第三、第四,分别投入了379.12亿美元和332.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亏损最多的两只股票康菲石油和卡夫食品的成本投入是第五、第六位,分别投入了189.28亿美元和179.68亿美元。

此外,收益率最高的两只股票《华盛顿邮报》和盖可保险的成本投入是第53位和41位,分别投入了2.92亿美元和7.39亿美元。

  • 观察7:投资上,投入与产出并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在投入成本最多的前十只股票里,有3只股票亏损。而且这3只亏损的股票很有意思,一只是投入最多的IBM,另外两只的亏损最多的康菲石油和卡夫食品。

相反,收益率最高的《华盛顿邮报》的投入成本只能排到52位。

收益金额最大的可口可乐的投入成本排第三位。

  • 观察8:想多赚钱,就要多投入

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的成本投入占比只有16.86%,却贡献了63%的盈利。

而这两只最赚钱的股票,其收益率并不是最高的,可口可乐的收益率是752.89%,在收益率排名中是第5位;美国运通的收益率是484%,在收益率排名中仅是第11位。

所以,想多赚钱,就要多投入。

多投入什么?

当然是本金啊。

注意,坚决不提倡使用各种形式的杠杆资金。

  • 观察9:对于普通投资者,赚多少钱比赚多少点更重要

对比一下收益最多的两只股票和收益率最高的两只股票的成本与产出可以发现:

收益最多的可口可乐的成本投入是收益率最高的华盛顿邮报的130倍,前者的盈利金额是后者的19倍。

收益第二的美国运通的成本投入是收益率第二的盖可保险的45倍,前者的盈利金额是后者的10.62倍。

看起来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的赚钱效率,与《华盛顿邮报》和盖可保险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前者的赚钱效果比后者好得太多。

所谓的收益率的概念,只是对机构排名或者宣传有好处。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能赚更多钱者是最重要的。

5、持有时间

72只股票中,持有时间在1年之内的有22只股票,占比30.55%。

持有时间在2年的有11只股票,持有时间在3年的有10只股票,持有时间4年的有7只股票,持有时间5年的有4只。

持有时间在5年(含)以下的共54只股票,占比高达79.17%。

持有时间6年的有5只,7年的2只,8年和9年的各1只。

持有时间10年及以上的9只,占比11.54%。

  • 观察11:持有时间与投资业绩呈现正相关关系

把持有时间的分布和盈利金额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

持有1年的22只股票净盈利金额为34.34亿美元。

持有2年的11只股票净盈利金额为290.61亿美元。

持有3年的10只股票净盈利金额为275.46亿美元。

持有4年的7只股票净盈利金额为206.6亿美元。

持有5年的4只股票净盈利金额为-0.92亿美元。

......

持有10年以上的22只股票净盈利金额为6084.64亿美元。

在这72只股票中,除了持有5年区间的微亏不到1亿美元,其他持时间都取得了正收益。

尤其是持有10年以上的盈利金额占比高达86%。

巴菲特提倡长期投资的理念,巴菲特也进行着长期投资的实践,实践结果又在印证长期投资的可行性。

当然,观察一下这些长期持的股票,会发现长期持有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持有好企业的投票。

而且,这9只持有时间在10年以上的股票投入是1010.78亿美元,占总投入的比例仅24%。

  • 观察12: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

这句话是巴菲特说的,但是从数据上看,巴菲特持有时间在1年以内的股票数量占比是最多的。以交易的眼光来看巴菲特的操作,妥妥的短期行为。

那么,巴菲特是知行不合一吗?

显然不是,巴菲特说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要以长期持有的心态和准备去做投资。

巴菲特在1992年致股东的信里写到:

“我们的投资策略跟15年前的标准一样,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我们希望投资的对象,一是我们所了解的,二是具有长期愿景,三是由德才兼备的人来经营,四是有非常吸引人的价格。”

如果按照这四条原则去选择投资对象,毫无疑问,就一定是在做长期投资的准备。

另一方面,巴菲特并没有说过买入股票就一定要持有十年。

沃尔特·施洛斯,这位格雷厄姆的下属,巴菲特的同事及朋友,曾经说过:“只有买入以后,才能全面了解一只股票。买入以后会更上心,原来没发现的缺点都看得更清楚了。”

所以,虽然买入股票之前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但是,如果在买入以后发现持有股票的条件已经不再具备,卖出显然是明智的行为,而不应该呆板地考虑持有期限的问题。

  • 观察13:长期持有优秀企业的股票是投资致胜的法宝

持有时间超过10年的那9只股票的总盈利是6084.64亿美元,占比高达86%。

而持有时间在1年以内的那22只股票在盈亏相抵后的盈利仅34.34亿美元,占比仅0.5%。

从数据来看,长期持有确实能取得优秀的投资业绩。

持有时间最长的前四只股票,要么取得了最高的收益率,要么取得了最多的收益金额。

收益最多的可口可乐持有时间最长,达到31年;收益第二的美国运通持有时间排第3位,为25年。

收益率最高的《华盛顿邮报》持有时间排名第2,是26年;收益率第二的盖可保险的持有时间排第4位,16年。

除了盖可保险在1996年清仓,《华盛顿邮报》在2006年清仓,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现在仍然持有。

此外,持有期间较长的的诸如富国银行、吉列、穆迪、宝洁,无论在收益贡献上,还是在收益率上,都居于前列。

6、行业分布

72只股票主要分布在19个行业,按市值大小排序依次为:食品消费、非银金融、信息科技、日化用品、银行、能源、传媒、保险、文化娱乐、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制造业、通信业......

  • 观察14:伯克希尔投资这么多行业,说好的能力圈呢?

能力圈概念是巴菲特比较重视的。

但是看看这为数不多的72只股票,就分布了19个行业,巴菲特说好的能力圈去哪了?

这里要对能力圈的概念作一下研究。

巴菲特说:“在自己的能力圈投资,这并不是圈子多大的问题,而是你如何定义圈子的问题。”

这说明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概念,首先关注的不是能力大小,而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能做得有多好。

他还说过:

“查理和我不懂如何解决企业的麻烦,我们所学到的是如何规避它们。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专注于发现并跨越1英尺的跨栏,而不是我们拥有跨越7英尺的能力。”

其次,能力圈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认知的提高,能力圈逐步扩大范围也是合理的,比如巴菲特把苹果公司当消费品看待,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看起来伯克希尔投资的行业也不少,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40年的期间来观察,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这19个行业的收益都是正的,没有一个行业是亏钱的,一个都没有。

所以,巴菲特和芒格依然是在他们的能力圈进行投资。

  • 观察15:食品消费行业是重中之重

20个行业中,食品消费行业的6只股票贡献了整体40%的收益。

可口可乐一只股票贡献食品消费行业收益的100.6%。

一只股票的收益率怎么会超过整体的100%?

因为食品消费行业里另外5只股票,有2只亏损,另外3只微赚,除可口可乐之外那只赚钱最多的食品类股票收益仅为1.56亿美元。

为什么食品消费行业能够长期保持增长?

不同于科技进步,食品消费是人类几乎不变的需求。

无论是开汽油车还是电动车,无论手机用诺基亚还是苹果,无论通信网络是3G还是5G,可口可乐总是要喝的。

在A股,也有不少类似的食品消费类股票长期走好,比较突出就是那个股王贵州茅台。

因为一切消息都利好茅台。

经济好的时候利好茅台,喝茅台是因为高兴;经济差的时候也利好茅台,因为喝茅台要缓解压力。

自动驾驶利好茅台,因为以后可以边开车边喝酒。

台风来的时候利好茅台,因为呆在家里无事可做,只能喝酒。

就连娱乐女明星出轨都利好茅台,因为她老公要喝酒消愁。

......

当然了,以上纯属段子,仅供娱乐。

  • 观察15:大金融为伯克希尔贡献了仅次于食品消费行业的收益

如果把银行、保险、非银算作大金融的话,伯克希尔是比较偏爱金融股的,累计买了20只金融类的股票,占比27.78%。

而且,这20只金融股为伯克希尔贡献了39%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美国运通一只股票就贡献了金融股收益的接近6成,其它19只股票只贡献了剩下4成收益。

如果把大金融分拆来看,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非银,单个行业的收益水平都不及日化用品。

而日化用品伯克希尔却只买了三只股票:宝洁、吉列和强生。

7、时间分布

把伯克希尔40年来每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即使仅考虑前十大持股的成本和市值变化,在40年的投资数据中,伯克希尔仍然取得了30年的市值增长,只有10年的时间市值负增长。

在市值正增长的年份,增长率超过10%的有25年。

在市值负增长的年份,负增长率超过10%的有3年。

  • 观察16:长期投资是平滑市值波动的最优策略

1979年开始的前十年,市值增长了811%。

1989年开始的十年,市值继续增长了1120%。

1999年开始的十年,市值继续增长了31.7%。

2009年以来的十年,市值继续增长了252%。

四十年市值累计增长了529倍。

虽然伯克希尔在40年的时间里,有四分之一的年份市值负增长。但是,如果把负增长的年份放在十年期限里去观察,会发现每一个十年的市值增长率都是正的。

所以,巴菲特的伟大不在于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能坚持长期投资,他能做到长期稳定盈利。

  • 观察17: 不择时也是一种可行的投资策略

伯克希尔前十大持仓股市值除了在2001年、2002年和2008年三个年份的负增长超过10%以外,其他7个年份的负增长率几乎都在5%以下。

2001年和2002年的背景是美国科技泡沫破裂,2008年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这三年的负增长率分别达到-31.19%、-15.09%和-52.53%。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伯克希尔也没有免于影响,市值创40年来最大跌幅,前十大持仓的市值也减少约260亿美元。

而且,巴菲特很可能在2008年也没有进行大幅度减仓。从伯克希尔的成本变化来看,2008年的投入成本仅减少了6.35%。即使巴菲特在当年主动降低了持仓,比例也不大。

虽然伯克希尔的持仓市值在2008年浮亏巨大,但是,从2009年开始,伯克希尔的市值就在稳步增长,并在三年后的2011年完全补回了2008年的浮亏。

8、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

上面的数据已经说明,这两家公司为伯克希尔的市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只股票贡献了62.5%的市值增长。

  • 观察18:伟大的公司会给提超乎想象的收益

无论是1988年建仓的可口可乐,还是1994年建仓的美国运通,这两家公司之所以伟大,只巴菲特从建仓开始,这两只股票的市值保持着逐年增长,没有一年减少。

可口可乐在持仓的31年中,市值增长率超过10%的有13年。

美国运通在持仓的25的中,市值增长率超过10%的有15年。

到2018年,可口可乐的市值增长3220.47亿美元,增长率达到248倍。

美国运通的市值增长了1926.86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50倍。

  • 观察19:巴菲特的建仓时机令人佩服

可口可乐在1988年建仓,第二年,1989年可口可乐的市值增长率达到最高的285.21%。而后的增长率开始逐步下降。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运通,1994建仓后的第二年,1995年美国运通的市值增长率也达到最高的249.88%。

  • 观察20:巴菲特的长期持股能力令人景仰

对于可口可乐,伯克希尔在建仓后的第二年进行了加仓动作,而且加仓幅度达到72.8%,也导致持股单价有所提高。

五年后的1995年,伯克希尔在可口可乐上进行了第二次小幅加仓,幅度是26.86%。

在随后的24年,伯克希尔在可口可乐上的投入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安静的持有。

美国运通也类似。

1994年建仓以后的第二年,伯克希尔大幅加仓了92.38%,持股单价也有小幅提高。

两年后的1998年,对美国运通进行了第二次加仓,加仓幅度是5.55%。

六年后的2005年,对美国运通进行了一次减仓,减仓幅度是12.45%。

直到2018年,伯克希尔没有对美国运通进行仓位操作,也是安静地持有。

9、最后

本文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对巴菲特近40年来的前十大持仓股票进行的数据分析。由于样本的不完备,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无论是内容还是结论,都难免有所疏漏。

所以,本文并不是为了得出什么无往而不利的投资结论,或者是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方法,只是提供一些观察的角度而已。

事实上,72只股票这个数量在统计学意义上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尽管如此,通过对巴菲特40年来前十大重仓股的分析,作为观察巴菲特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的角度,倒是有一些实际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